世界百年空战纪实
在华东空海军的联合打击下,停泊于大陈港的国民党海军舰艇完全失去了安全感,白天要防〃共军〃飞机轰炸,晚上要防〃共军〃鱼雷快艇攻击。岂不得已,只好昼间到港外流窜,夜间才偷偷溜回到港内。
1955年1月10日,浙东沿海刮起7级大风。在蒋军看来,这样的气象条件,正是避风锚泊的良机,〃共军〃飞机是不会飞临上空轰炸的。然而,这一次蒋军又失算了。
从早上6时38分开始,华东空军先后出动4批40架次伊尔-10强击机,直奔大陈岛而去。〃共军〃飞机的突然出现,简直把岛上的蒋军吓破了胆,岛上所有轻重火器疯狂地对空射击,实施拦阻。然而,这并没有挽救蒋军舰艇的命运。在一阵阵爆炸声中,3艘蒋军舰艇受到重创。其中,年仅22岁的飞行员刘建汉投下4颗100公斤炸弹,有3颗命中蒋军〃衡山〃号修理舰。
中午12时35分,随着3颗绿色信号弹划破长空,华东空军第20师副师长张伟良率领28架图-2轰炸机,迎着狂风,低空隐蔽出航,向大陈岛疾飞猛进。8架护航的歼击机,像一对对矫健的海燕,在轰炸机前后左右,严密地护卫着轰炸机群。
机群到达航线上最后一个作为飞行地标的小岛上空时,一江山岛已被甩在身后,大陈岛近在咫尺。低空隐蔽飞行已没有必要。张伟良对着无线电对讲机喊了一声:
〃爬高!〃
一架架图-2从紧贴海面几十米的高度一下子爬到2800至3000米,好像从海里钻出的一支〃奇兵〃,突然出现在大陈岛蒋军面前。
〃仔细搜索,要尽快地发现目标!〃张伟良向整个编队发出命令。他知道,现在最重要的是争取时间,迅速发现目标,这样才能〃有的放矢〃。
仅仅过了片刻功夫,各机组几乎同时向张伟良报告:〃发现敌舰!发现敌舰!〃
张伟良此时也发现了目标:大陈岛港湾内停泊着2艘大型军舰和几艘小型舰艇。原来,蒋军为了躲避大风,将舰艇都藏到了港湾深处的3号锚地和5号锚地。3号锚地停泊着排水量4000多吨的〃中权〃号,它的周围还停着6艘小艇。5号锚地停泊着1艘深灰色军舰,那就是〃太和〃号护卫驱逐舰,它的四周也停着几艘小艇。
张伟良暗叫一声:〃好机会!〃随后发令:〃1、2大队轰炸3号锚地,3大队轰炸5号锚地,行动要快,动作要干脆!〃
大机群立即分成两股,像两把铁锤,迅猛地向两个停泊地砸去。
直到这时,蒋军才如梦初醒。顿时,岛上警报声响成一片,港湾内乱作一团。军舰上的高射炮开火了,大陈岛上的地面高炮也前来助战。
〃坚决前进!冲过敌人的火网!〃张伟良斩钉截铁地命令道。
机群飞临3号锚地和5号锚地上空。张伟良紧紧盯住停在3号锚地的〃中权〃号,稳稳地进入轰炸航线,接着命令道:〃1、2大队各机组,集中火力炸沉这艘大军舰。〃
领航主任蔡之臣凝神气息盯着轰炸瞄准具,不时发出调整航向的口令:〃向右两度!〃张伟良用脚轻蹬了一下舵。再向右半度——好,保持!保持!〃
〃中权〃号笨重的投影已压到瞄准具纵坐标线上,迅速滑向〃十〃字中心。当这两个中心重叠的一瞬,蔡之臣按动了投弹按钮。
一颗颗下落的重磅炸弹,在空中发出咝咝的尖啸。顿时,在靠近〃中权〃号的海面上,冒起两根高高的水柱,接着,〃中权〃号头部火光一闪,滚出团团浓烟,像醉汉一样在海里摇晃起来。
跟在张伟良机组后面的是3中队宋宗周机组,他们看到〃中权〃号已被炸伤,大受鼓舞,又狠狠地投下了一批炸弹,准确地击中〃中权〃号的中部和尾部。烈火吞没了〃中权〃号,舰身渐渐沉入海底。
在1、2大队轰炸3号锚地的同时,由副团长宁福奎率领的3大队,在5号锚地也大开杀戒,重创蒋军〃太和〃号护卫驱逐舰。
这一仗打得干净利落,给国民党海军以沉重打击。从这以后,国民党军舰在大陈岛附近海面消声匿迹,继夺取战区制空权后,华东军区攻岛部队又夺取了战区制海权。
银鹰威震一江山
1955年1月18日,浙东海区。正像气象部门预报的那样,这一天,是个难得的好天气,微风细浪,海面上浮动着缕缕轻雾。
凌晨4时11分,华东空军第1批歼击机出动,掩护集结于头门山、高岛等地的登陆部队进行登舰起航的准备,随后航空兵部队轮番出动米格-15歼击机168架次,分批次在战区上空巡逻,在作战全过程对整个战区进行掩护,并对轰炸机编队进行护航。由于在前一阶段夺取制空权斗争中,国民党空军已领教了华东空军部队的厉害,所以,这回是闭门不出。
7时40分,空军轰炸航空兵某部27架图-2轰炸机,在副师长张伟良的率领下再次出征,他们这次出航的任务是对一江山岛实施预先航空火力准备。第1独立歼击侦察团出动8架拉-11歼击机,对轰炸机全程护航。
8时整,混合机群准时到达目标上空。随着张伟良的一声令下,一枚枚炸弹飞泻而出。刹那间,一江山岛爆炸声四起,浓烟蔽空。8时10分,轰炸机投弹完毕。蒋军的混凝土工事、碉堡终究抵不过钢铁炸弹,在阵阵爆炸声中,一江山岛上对登陆部队威胁最大的160高地上的蒋军地堡、掩蔽部、炮兵阵地和高炮阵地化为一片废墟。
与此同时,浙东空军指挥所还派出轰炸机和强击机各1个大队,突击轰炸了大陈岛守军的指挥所和远程炮兵阵地,使普通信联络中断,指挥失灵,从面将一江山岛上的国民党守军完全孤立起来。
中午12时许,根据张爱萍司令员的命令,登陆部队分乘100余艘舰船,在空军歼击机和海军舰艇的掩护下起航,浩浩荡荡向一江山岛疾进。
下午14时,空军轰炸航空兵再次出动3个大队27架图-2轰炸机,对一江山岛实施直接航空火力准备。在这次突击中,空军某部副团长刘忠清率2个轰炸机中队,一举摧毁了国民党军〃一江山地区司令部〃的全部营房和通信设施,使全岛指挥陷入瘫痪。与此同时,空军还出动了图-2轰炸机2个中队和伊尔-10强击机1个大队,猛烈突击了正向航渡船队炮击的大陈岛上的榴弹炮阵地,并炸毁了大陈岛上的雷达阵地。
14时30分,登陆部队第1梯队上陆。虽然在空、海军和炮兵的猛烈轰击下,一江山岛的蒋军工事、火力点大部分被摧毁,但仍有一部分火力点,特别是经过周密伪装的暗堡残存了下来。
眼见〃共军〃冲杀上来,蒋军残存的火力点疯狂地进行扫射。一时间,登陆部队被压在岸边,前进受阻。
在这紧急关头,空军强击航空兵适时出动伊尔-10强击机2个团,压制岛上蒋军火力点,对登陆部队实施直接航空火力支援。飞行员们根据空中观察到的情况,主动支援登陆部队的进攻。当登陆部队遭到火力阻击时,强击机就从空中直接压制蒋军火力。强击机每俯冲攻击一次,步兵就冲锋一次。有的飞行员炮弹打光了,燃料即将耗尽,但仍向蒋军阵地俯冲。伊尔-10强击机低空呼啸而过发出的巨大轰鸣声,把蒋军吓得丧魂落魄,纷纷躲藏起来。
在强击机的有力支援下,登陆部队一路势如破竹,至17时30分,占领全岛,击毙蒋军519人,生浮国民党第4突击大队长王辅弼以下官兵567人。
在1月18日当天,华东空军在收复一江山岛的战斗中,共组织出动各型飞机288架次,投掷各种炸弹851颗,发射枪炮弹3741发。战后查明,我空军部队共炸毁蒋军各种火炮阵地15处,指挥所、雷达站各1处,破坏火力点、掩蔽部、地雪区25处,营房数十间及部分地堡、堑壕等工事,有力地支援和保证了陆军部队的登陆突破和纵深战斗。国民党军防卫一江山岛的突击大队长王辅弼被俘后仍心有余悸地说:〃在18日那天,你们飞机来轰炸和往日不同,过去炸完就走,这次轮番轰炸。烟雾遮盖了整个一江山,所有电线全部炸断,部队完全失去指挥,很多炸弹都落在阵地和工事上。。。。。。。我们躲在防空洞里,外边死了多少人,发生了什么情况,都不知道。〃
这就是人民空军显示的强大威力!
战斗结束了,一江山岛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张爱萍司令员没有忘记战前许下的诺言,在祝捷宴会上,他特地给气象科长徐杰敬酒,并赞扬道:〃你为人民立了大功!〃
台湾海峡上空的激战
——人民空军夺取海峡上空制空权
制空权,是指交战一方在一定时间内对一定空间的控制权。它是空军理论先驱意大利人朱里奥·杜黑于1909年首先提出的。杜黑在他1921年出版的《制空权》一书中,系统地提出了制空权的理论,认为夺取了制空权就有剥夺敌人生存的可能,就可取得战争的胜利。经过实践检验,虽然证明杜黑的制空权理论有些绝对化,但制空权对战争的进程和结局具有重要制约作用已被人们广泛接受。1958年7至10月间,为了争夺台湾海峡上空的制空权,人民解放军空军就和国民党空军展开了一场殊死战斗。
紧 急 入 闽
福建、粤东地区面对台湾海峡,是大陆的空防和海防前哨,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早在50年代初,人民解放军即在这一地区修复机场,准备进驻空军部队。朝鲜战争爆发后,为了集中力量进行抗美援朝作战,暂停了进驻部队的行动。1956年前后,空军在浙江、福建、广东地区新建了一批机场,并准备进驻航空兵,但未能实现。在这前后七八年的时间里,国民党空军利用掌握这一地区制空权的时机,经常出动飞机窜扰大陆,甚至将训练空域划到了福建地区上空,真是猖狂至极。
1958年7月中旬,美国下令驻远东美军进入戒备状态。7月17日,台湾当局也令其陆、海、空军进入特别戒备状态、并连日出动飞机对福建、广东沿海进行侦察,公然声称要〃加速进行反攻大陆的准备〃。
台湾海峡陡然紧张的局势,引起了中央军委的高度重视。1958年7月18日,中央军委召开了有各总部、军兵种领导干部参加的作战会议。会议经研究确定,为了回击美蒋当局的公然挑衅,立即采取行动。一是空军进入福建;二是炮击金门。军委彭德怀副主席特别要求空军务必于7月27日进入福建、粤东沿海机场。
7月19日空军召开紧急作战会议。会上,各航空兵部队指挥员纷纷请战,要求入闽参战,很狠打击一下美蒋当局的嚣张气焰。最后由空军刘亚楼司令员拍板确定:由聂凤智负责,立即组建福州军区空军指挥机关,并组织战斗力较强的航空兵部队进驻福建。
7月份,正值雨季,福建沿海地区更是连日阴雨霏霏。
7月27日,福建前线各机场浓云低垂,大雾弥漫。时近中午,天气稍有好转,航空兵某部抓住时机,立即起飞米格-17歼击机33架,与此同时,另一支空军部队也果断起飞米格-17歼击机15架,向预定机场飞去。
为了隐蔽行踪,两个机群采取了低空飞行。一路上,所有飞机均保持无线电静默,以防止被台湾国民党军队的雷达发现和无线电窃听。
两支空军部队的转场行动进行得神不知、鬼不觉,蒋军毫无察觉。
一个星期后,即8月4日,航空兵某师27团进驻漳州机场;8月6日,航空兵某师3团进驻连城机场;13日,航空兵某师46团、海军航空兵某师10团进驻龙田机场、福州机场,至此,我军一线机场已部署6个歼击团,加上二线和待机位置部署的11个团,共17个团,装备米格-17和歼-5飞机520余架,飞机数量和性能均超过国民党空军。
出奇兵,南澳奏捷
南方的盛夏,气候多变。刚才还是烈日炎炎,热得人透不过气来,转眼间,又电闪雷鸣,大雨倾盆。就在这变化无常的恶劣气候条件下,人民空军的勇士们不顾疲劳,开始了紧张的战前准备。
进驻汕头机场的空军某师,经过2昼夜的突击,地勤人员检查了全部作战飞机,使其处于良好状态;雷达分队冒着滂沱大雨,把一部11.3吨的雷达拉上山头并架设好;对各种保障车辆、通信线路、油料、弹药、航材等都进行了全面检查,做好了准备。
7月29日,粤东沿海浓云密布,天空中不时有阵雷滚过。一团团棉絮般的白云,从海面上慢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