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百年空战纪实





嫉庇庇⒓唇胍坏日蕉纷急浮!?br />   当U-2接近1营阵地时,营长汪林下令打开〃反电子预警2号〃。 
  21时15分,汪林再次发令:〃发射!〃 
  3发导弹喷着长长的火舌,像3颗小小的慧星拖着红色的慧尾,排着整齐的纵队,钻入缀满珍珠的天际。 
  在20000米的高空,张立义一直未接到电子预警器的告警信号。〃反电子预警2号〃已使它成了聋子的耳朵——摆设。 
  突然,张立义发现机上的电子预警器的显示器出现乱糟糟的小亮点。〃怎么回事?〃如果发现萨姆-2导弹,显示屏上应该是一条稳定的亮线。张立义正犹豫着要不要打开电子干扰系统开关,施放假信号,一串火球已窜到他的机翼下。机身剧烈抖动,密封舱转眼间一片漆黑。张立义一闪念:飞弹!随手拉下自动弹射装置。 
  张立义跳伞后被当地民兵活捉。 
  北京。周恩来总理向毛泽东主席汇报,空军地空导弹营又打下1架U-2。 
  毛泽东:〃是哪个营打的?还是2营?〃 
  周恩来:〃不是2营,是1营。〃 
  1营终于有了扬眉吐气之日。 
  1967年9月8日,国民党空军U-21架,窜入浙江嘉兴机场侦察,并向制导雷达施放角度偏频回答式干扰,人民空军地空导弹第14营,首次使用国产红旗2号地空导弹,并加装〃反电子干扰2号〃设备,成功反掉U-2施放的电子干扰,将其击落,飞行员毙命于舱内。 
  至此,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地空导弹部队共连续击落U-2飞机5架,数量创世界之最。从此以后,U-2在大陆上空销声匿迹。 
  美蒋当局也许作梦也想不到他们精心组建的〃黑猫中队〃会栽在我年轻的地空导弹部队手上。被誉为〃天之骄子〃的U-2在大陆上空消失了。                    
平流层的角斗    
——苏军击落美U-2高空侦察机  
  提起大名鼎鼎的U-2间谍飞机,那可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因为,在五六十年代,这个绰号为〃蛟龙夫人〃的黑色幽灵曾光顾过全世界许多国家的领空窃取情报,为美国当局立下汗马功劳。由于U-2的飞行高度达到2万米,超过了全世界几乎所有防空兵器的极限高度,因此,在当时曾一度被认为是无法击落的。1960年5月1日8时53分,苏联防空部队在斯维尔德洛夫市上空用地空导弹首次打下1架入侵的美国U-2高空侦察机,苏美双方为此先是展开了一番唇枪舌战,继而剑拔弩张,差点打将起来。这就是1960年曾在全世界引起轩然大波的〃U-2间谍飞机事件〃。 
恼人的〃黑色幽灵〃 
  1956年7月4日。 
  俄罗斯的天空湛蓝而辽阔,一片和平宁静的气氛。然而,强大的苏联防空部队,却日夜睁着警惕的眼睛,以搜寻那些来自境外的空中不速之客。 
  〃发现不明飞行物!〃雷达值班员一声报警,防空部队立即进入〃一级战斗准备〃。 
  〃不明飞行物〃大摇大摆地张开两只长长的黑翅膀,向苏联的纵深腹地飞来。 
  〃射击!〃高炮团上校团长愤怒地发出命令,几十门高炮同时开火,惊天动地。从地面看,密集的火网已将〃不明飞行物〃团团罩住,马上要被撕成碎片。可是它仍在火网中悠闲地穿行,好似一个刀枪不入的〃黑色幽灵〃——原来是因为它飞得太高,高射炮弹只能在它遥远的下方无效地爆炸。2颗绿色信号弹从空军基地升起。最新式的〃米格〃喷气歼击机2架、2架地编队起飞,犹如闪电直插云端。可惜,它也只能在〃黑色幽灵〃的肚子下面嗡嗡,有劲使不上。 
  发射地空导弹。防空司令使出了杀手锏,并不惜血本,命令10发导弹连射。岂料到,导弹也只能在半空中悲哀地自爆。 
  能用上的都用上了,然而,苏联的防空卫士们,却只能眼巴巴地看着〃黑色幽灵〃从自己的头顶傲然飞过。 
  是可忍,孰不可忍!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赫鲁晓夫暴跳如雷,国防部长、苏联元帅朱可夫的脸涨得通红。高炮团上校团长、〃米格〃机少校机长、导弹营中校营长被撤职查办。国防部长严令全军:今后再出现此类失职行为,拿各级指挥官是问! 
  军中无戏言。官兵们一个个紧张万分,严阵以待。〃黑色幽灵〃又飞来了!1次、2次、3次。。。。。。从1956年到1960年,竟然持续4年之久。庄严的苏联领空成了〃幽灵〃随意进出的娱乐场所,强大的俄罗斯变成了〃不设防〃的国家。取代朱可夫担任国防部长的马利诺夫斯基元帅,又狠狠地撤掉一批又一批的尉官、校官、将官。军中有人悄悄议论:〃再这样下去,要撤国防部长本人的职了!〃这话不假。不信,请听第一书记与国防部长的一段对话: 
  〃马利诺夫斯基同志,您什么时候才能结束这种令人无法容忍的局面?您没有听见俄罗斯大地母亲在哭泣,在责骂她的不肖子孙?〃身材低矮而粗壮的赫鲁晓夫挥着两只短臂,情绪激动地吼叫着。 
  〃第一书记同志,我们已尽了努力,可是,高度。。。。。。〃 
  没等国防部长说完,赫鲁晓夫就不耐烦地打断了他的话: 
  〃高度,高度,这个该死的高度,我早就听够了!你就不能让你那些科技少将、中将、上将们造出飞得高点的飞机、导弹?〃 
  〃要达到那个高度,至少还要3年。〃马利诺夫斯基愁眉苦脸地说。 
  〃3年!〃赫鲁晓夫突然冷笑道,〃亲爱的,用不着3年,我们的国防部长同志和情人在花园幽会的照片就会被拍下,登在《华盛顿邮报》上,变成美国明星了!〃 
  马利诺夫斯基尴尬地苦笑着,无言以对。 
  虽然苏联防空部队打不下〃黑色幽灵〃,但是,无孔不入的克格勃却很快揭开了它那神秘的面纱。他们不仅弄清了这种代号为U-2的间谍飞机的全部秘密,而且还获悉美国在苏联的邻国土耳其的某个空军基地组建了一支番号为1010的神秘部队,而U-2就是由这支部队派出的。他们甚至还弄到一张U-2在20000米高空拍摄的高尔夫球场照片,送交给赫鲁晓夫。 
  看到这张照片,赫鲁晓夫大吃一惊:照片上,2个小小的高尔夫球清晰可见。如此看来,他讽刺国防部长,说他和情人幽会的场面将因U-2的侦察拍摄登上《华盛顿邮报》,并非无稽之谈。 
  赫鲁晓夫几次想向美国政府提出严重抗议,可又顾虑重重。如果外国记者问:〃赫鲁晓夫先生,既然美国人胆敢派飞机侵入苏联腹地,您为什么不下令把它打下来?〃〃因为它飞得太高了,我们打不着。〃能这么回答吗?岂不丢了俄国人的脸面?万般无奈,他只能保持沉默,苦思良策。 
  一天,赫鲁晓夫突然把副官格兰尼托夫召进办公室,如此这般地交待一番,并要他火速行动,不得怠慢。从赫鲁晓夫那狡黠而诡秘的神色上看,显然,他已想出了什么〃锦囊妙计〃。 
悲壮的胜利 
  1960年5月1日,莫斯科。 
  气球在空中飘荡,白鸽在头顶飞翔,红旗和鲜花铺满广场。人们穿着五颜六色的节日盛装,欢呼着,跳跃着,从检阅台走过。这是苏联人民为庆祝60年代第1个〃五一〃国际劳动节而举行的盛大庆祝活动。 
  奇怪的是,站在列宁陵墓顶部的检阅台上的苏共第一书记赫鲁晓夫似乎并不怎么兴奋。他竭力控制着自己的情绪,勉强露出微笑,向经过红场的游行队伍致意。 
  让第一书记生气的原因是,这一天一大早,他接到报告:又1架U-2飞机越过苏联南部边界,从高空向乌拉尔方向飞来。尽管赫鲁晓夫严令一定要打下这架U-2,可是,直到游行开始时仍没有任何消息。 
  主席台上,预定向游行群众发表演说的国防部长马利诺夫斯基也没在场。过了好一会儿,只见马利诺夫斯基急匆匆来到赫鲁晓夫身旁,低声耳语一番。赫鲁晓夫侧耳听着,先是表情严峻,继而眉开眼笑,再则沉默深思,然后转头附在马利诺夫斯基耳边说着什么。马利诺夫斯基一面听着,一面频频点头。随后,他抖擞精神,声音洪亮地向集会群众发表演说。 
  看到这一切的一名细心的西方记者当即向本国发出急电,介绍了检阅台上刚刚发生的一幕,并断言:苏联一定发生了什么与国防有关的重大事件。 
  这位记者推断的没错。 
  就在这天的凌晨2点钟,正在巴基斯坦白沙瓦空军基地酣睡的美国飞行员鲍尔士被人唤醒,来到他的上司谢尔顿上校的办公室。 
  〃又该轮到你到俄国去旅游了。你很幸运,全美国只有你能和赤色的俄国人一起欢度佳节。〃上校友好而幽默地说着,拍拍鲍尔士的肩膀。 
  接着,上校又向鲍尔士布置了这次间谍飞行的任务:飞过咸海,经过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基洛夫、阿尔汗格尔斯克和摩尔曼斯克,重点侦察对象是斯维尔德洛夫斯克附近的火箭基地上的火箭架以及架上的新型火箭。。。。。。 
  听说又要飞越俄国领空,鲍尔士显得很平静,毫无恐惧之感。 
  东方刚泛起鱼肚白,白沙瓦机场还是一片朦胧,鲍尔士就在强烈的探照灯照射下驾驶U-2起飞了,时间是凌晨4时30分。他计算好了,1小时进入苏联境内,天已大亮,正好侦察拍照,大约下午1时左右可抵达此次飞行的终点——挪威的布德机场。 
  U-2刚一进入苏联境内,立即被苏联防空军严密的雷达网捕捉住。在一阵阵刺耳的警报声中,一架架米格歼击机呼啸着驶上天空,一枚枚萨姆型地空导弹也高高地昂起了头。 
  接到战斗警报,防空军歼击航空兵某部副大队长鲍里斯·阿依瓦江大尉和飞行员谢尔盖·萨弗洛诺夫上尉驾驶着2架米格-19歼击机,迎着晨风双双起飞,这时已是7时03分。起飞后,在地面指挥员的引导下,他们迅速向U-2靠近。 
  望着后下方追来的米格机,鲍尔士吃了一惊:米格机怎么能飞这么高?他连忙加大油门,驾机向上爬去,把米格机甩掉。 
  鲍尔士心中掠过一层阴影,觉得今天不大吉利。他把飞机上升到68000英尺——苏联的任何兵器、火力都无法达到的高度,按预定的航线寻找目标、侦察、照相、录音。。。。。。 
  眼见U-2飞得越来越高,阿依瓦江和萨弗洛诺夫不论怎样加油门,米格-19就是飞不上去,他们只好遗憾地降落在斯维尔德洛夫斯克的科利佐沃机场,并迅速加好油,等待再次起飞拦截的命令。 
  此时,空中传来一阵轰鸣。1架苏-9飞机正向斯维尔德洛夫斯克飞来。这是飞行员加米金大尉驾驶刚从工厂接收的新式飞机,途经科利佐沃转场回部队。苏-9型飞机是当时苏联性能最先进的战斗机,升限可达2万米。指挥所在准确地测定U-2的飞行高度后,认定只有苏-9才有可能达到这个高度,拦住这位〃不速之客〃。可惜的是,它今天未作任何战斗准备,机上没有武器,飞行员既未穿飞行代偿服,也未戴氧气面罩。然而,指挥员别开选择。指挥所向加米金大尉传达了〃天龙星〃(防空军歼击航空兵司令萨维茨基的代号)的命令:〃消灭目标,撞掉它!〃 
  加米金接到命令后立即打开加力,苏-9飞机箭一般向高空冲去。 
  〃距离——10公里,8公里,目标在你前方。〃无线电中传来领航员的声音。 
  加米金在领航员的引导下,驾驶苏-9开始向U-2迂回靠近。遗憾的是,苏-9的速度太快,瞬间U-2飞机被远远抛在后面,加米金痛失歼敌良机。 
  加米金在领航员的提醒下,关闭了加力,可是,随着速度的减小,飞机的高度也降低了,加之燃油告罄,再爬高已无可能。加米金只能望〃U〃兴叹,驾机返航。 
  8时43分,等候已久的阿依瓦江大尉和萨弗洛诺夫上尉再次受命起飞,继续拦截U-2飞机。可是,他们在空中转了几圈,连U-2的影子也没有发现。 
  在歼击机起飞拦截U-2的同时,部署在斯维尔德洛夫斯克的防空导弹团也接到了战斗命令。导弹兵们个个情绪高昂,警惕地注视着天空。参谋长沃罗诺夫少校此时正代理导弹营营长的职务。他是一位老战士,同法西斯德国军队在顿河、库尔斯克、华沙打过仗。 
  鲍尔士驾着U-2刚进入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就被搜索雷达捕捉住,制导军官和导弹操纵员牢牢抓住目标。沃罗诺夫少校一声令下,随着火光闪烁,第1枚导弹直插云天,飞向U-2。。。。。。可是,第2枚、第3枚导弹却迟迟未能脱离发射架。工程师们进行了紧急检修。结果发现,原来制导室正处在导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