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百年空战纪实
瓦机场找到了一个扫飞机跑道的工作。
受过谍报训练的穆罕默德很快弄清了白沙瓦机场的情况:这是美巴军合用的空军基地,美国人用的那部分,戒备森严,日夜有哨兵警卫,任何人不得入内。那里面停有几架从土耳其调来的1010部队的U-2飞机。
在一个漆黑的夜晚,他利用夜色的掩护,秘密潜入机场的美军用区。趁两个哨兵谈话疏于戒备之机,穆罕默德快速地钻进1架U-2飞机的驾驶舱。他先用一把小螺丝刀把飞机高度表右上方的1颗小螺丝取下,尔后从自己衣袋里取出另外1颗小螺丝,把它换上去。
做完这小小动作之后,穆罕默德在飞机里又等了2个小时,趁美军哨兵换班之际,悄悄溜下飞机,钻进夜幕之中。
这一切干得迅速、隐蔽,美军毫无察觉。
凌晨4时30分,鲍尔士驾驶这架U-2起飞了。他哪里知道飞机已被人做了手脚。
飞机进入苏联领空后,鲍尔士一拉驾驶杆,上升高度。这时,穆罕默德换上的那颗螺丝开始作怪了。这是一个磁性螺丝。在磁力的作用下,高度表上的指针被慢慢向右吸引过去。
对这一切,鲍尔士自然无法知晓。当他发现高度表指针已指向68000英尺时,便不再爬高。他哪里想到,飞机的实际高度还不到6万英尺,所以会遭到米格机的追逐。
摆脱米格机的追逐后,鲍尔上还未意识到高度表出了问题,依旧保持高度飞行,于是,在飞临斯维尔德洛夫斯克附近时,遭到14枚导弹的攻击。导弹虽未直接命中,但近距离爆炸产生的强大冲击波却使U-2飞机崩裂,失去操纵。接下去,便是让苏联人人赃俱获。
赫鲁晓夫亲自导演的这出〃空城计〃,把艾森豪威尔整得狼狈至极,既雪了苏联人的耻,又出了美国人的丑。艾森豪威尔作梦也想不到,轰动世界的一场龙争虎斗,引爆的〃雷管〃却是一颗小小的螺丝,堂堂美军五星上将的半世英名竟然毁在克格勃的小小间谍手里。
丛林上空的较量
——越南战争中的空中作战
越南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最惨烈的一场战争。在这场战争中,美国先后投入了260万人的兵力,消耗弹药1144万吨,共伤亡349559人,耗资达1500亿美元。在这场战争中,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发生在东南亚茂密丛林上空的那惊心动魄的空中作战:米格机与〃鬼怪〃式的殊死搏斗;无坚不摧的激光制导炸弹;神秘的电子战;〃B-52〃地毯式轰炸的火海;征服丛林的直升机〃蛙跳〃作战。。。。。。这一切向世人展示了喷气机时代那一幕幕异彩纷呈的空战场面,至今仍吸引着人们去探索,去回味。。。。。。
战云密布北部湾
1964年8月2日,越南沿海的北部湾地区风平浪静,亚热带和煦的阳光洒在海面上,波光粼粼,北部湾沉浸在一派安静祥和的气氛中。但是,海岸边绿树丛中不停旋转的北越海军监视雷达和荷枪实弹的哨兵却告诉人们,宁静的北部湾并不太平。这几天,北部湾地区的气氛骤然紧张,美国攻击型航空母舰〃提康德罗加〃号多次搭载着挂满炸弹的攻击机在北纬17°线以东海域炫耀武力,一些美国驱逐舰也在附近海域游弋,北越海军已进入战备状态。
下午,美国驱逐舰〃马多克斯〃号果然大摇大摆地闯入了清化以东的北越领海,军舰上黑洞洞的炮口直指北越海岸。北越海军发出警告后,这艘军舰非但不听,而且旁若无人地在北越领海内作起了〃Z〃字形航行,舰上的美国水兵对着北越海岸大呼小叫。面对在自己家门口如此放肆的美国军舰,北越海军忍无可忍。一声令下,早已等待多时的4艘鱼雷快艇像离弦之箭一样朝美国军舰冲去。〃马多克斯〃号见来者不善,赶忙掉头逃往公海。这就是轰动一时的所谓〃北部湾事件〃。
美国人这种赤裸裸的挑衅的目的是为其扩大在越南的军事行动寻找借口。
〃北部湾事件〃发生后,美国人在全世界大造舆论,声称美舰遭到了北越海军攻击,美国必须报复。1964年恰逢美国的大选之年,约翰逊总统为迎合国内的强硬派,命令驻南越美空军对北越进行〃报复性〃空袭。8月3日深夜,美国驱逐舰〃马多克斯〃号和〃特纳·乔埃〃号再次闯入北越领海进行挑衅活动,北越鱼雷艇隐蔽出航向美舰发出了警告。美国海军又一次找到了发动战争的借口,一时间北部湾地区战云密布。
美国海军航空母舰编队向来是美国在海外进行军事行动的急先锋,这次也不例外。8月5日上午,美国海军航空母舰〃星座〃号到达岘港附近海域,与〃提康德罗加〃号会合。在第7舰队第77特混舰队司令汤姆逊的指挥下,2艘航空母舰与数艘驱逐舰一片威风凛凛地驶往预定攻击阵位。同时,美国太平洋海军司令部和空军司令部发出命令,所属部队进入三级戒备状态,准备应付突发事件。
在航空母舰上,一架架攻击机已从机库中提上甲板,地勤人员异常忙碌地给每架飞机加油挂弹,哨子声此起彼伏。参加这次空袭行动的共有64架飞机,包括A-3、A-4、A-6型攻击机,它们都是二战后美国研制的喷气式攻击机,载弹量大,武器性能先进,其中A-6〃入侵者〃式重型攻击机是美国海军最新型的舰载机,最大载弹量为6804公斤。即将出发的美军飞行员们聚在一起轻松地谈笑着,他们根本不把弱小的北越空军放在眼里。
下午13时15分,2艘航空母舰上同时响起了喷气式发动机特有的巨大轰鸣声,在〃起飞〃命令下达的同时,第1架A-3型攻击机在蒸气弹射器的强大助推下风驰电掣般地弹出了甲板,机头一昂,驶入了空中。紧接着,64架攻击机依次起飞,很快便消失在远方天际。
这次攻击行动的主要目标是北越海军的巡逻艇基地。机群升空后,按计划在空中编成5个攻击群,分别扑向北越的鸿基、清化、宜安、荣市、广溪。当时北越的防空力量非常薄弱,空军的作战飞机也很少,所以当美军飞机超低空突然出现在目标上空时,北越防空部队毫无准备,只有地面上为数不多的小口径高射炮向空中零乱地开火,稀稀拉拉的炮弹对美机根本构不成威胁。这些美军攻击机不慌不忙地投光了炸弹,又用20毫米机炮疯狂地向地面目标扫射,北越军港内不时传来爆炸声,一座油库被击中,烈焰裹着浓烟腾空而起。14时45分,攻击结束,64架美军飞机全部安全返回了母舰。
但是,这次空袭过后,越南的军事形势依然对美国人越来越不利。越南南方战火不断,民族解放阵线四处出击,令美国人十分恼火。他们认为,越南南方战火不熄的原因主要在于越南北方的渗透和支援,所以,美国人下决心要对北越〃一报还一报〃。1965年2月12日,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提出了一项对北越实施战略空袭的作战计划,并通过国防部长把这个计划交给了总统。次日,约翰逊总统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里批准了这个代号为〃滚雷〃的轰炸计划。于是,一场历时3年之久的马拉松式空袭在丛林上空悄然拉开了帷幕。
炸不垮的大桥
1965年3月2日,美国空军出动F-105、RF-101、F-100等型号飞机共112架,首次突击了越南邦村弹药库。F-105〃雷公〃式超音速战斗轰炸机是美国共和公司为美国空军设计和制造的一种能够投掷核弹和普通炸弹的对地攻击机。它能够携带空对空导弹、空对地导弹、火箭弹和各种炸弹,总载弹量达6吨多。它还装有一种每分钟可发射6000发炮弹的〃火神〃式20毫米6管机炮。F-105在〃滚雷〃战役期间担负了75%以上的对地攻击任务。
这天清晨,太阳刚刚升起,7架RF-101型超音速战术侦察机就呼啸着从邦村上空掠过,它们装有高速航空摄影机,在短短的十几秒内已将目标及其附近的高炮阵地拍了下来。航空照片很快送到F-105轰炸机飞行员手中。在制定此次突击计划之前,美国人就已得知:北越在苏联和中国的援助下,防空体系已大大改善了,预警雷达、高炮火控雷达的数量明显增多,所以,〃滚雷〃战役的第1仗必须要格外小心。
不久,44架F-105轰炸机编成11个小队,在40架-F100〃超级佩刀〃战斗机的掩护下向邦村飞来。临近目标上空时,飞在最前面的2个F-105小队散开成双机跟进队形,从高空俯冲下来,向已发现的北越高射炮阵地投下一枚枚炸弹,火箭弹也拖着长长的尾烟射向北越阵地,地面几处高射炮阵地很快被硝烟吞没。北越防空部队也毫不示弱,一阵猛烈的集火射击使3架F-105轰炸机拖着浓烟坠毁在稻田里。其余的F-105从南向北,分散成双机鱼贯而入,向邦村弹药库俯冲,炸弹、火箭弹的爆炸声夹杂着弹药库的自燃和自爆的响声传到了几公里以外。邦村被浓烟和烈火所笼罩。
〃滚雷〃战役重点突击的目标是轰炸交通运输系统,而杜梅和清化的2座铁路大桥则成了美军攻击的重点中的重点。杜梅桥位于河内市郊,是连接5条铁路的19孔钢架桥,建在红河低洼淤积的平原上。桥长1677米,宽11.6米,加上引桥总长2582米,是越南北方最长的大桥。
清化桥坐落在清化市以北不到3公里处的马江上。该桥最早由入侵越南的法国人建造,后来遭到破坏。1957年,在中国技术人员的援助下,北越开始重建清化桥。经过7年努力,该桥于1964年竣工,胡志明主席亲自主持了大桥的落成仪式。新建成的清化桥,长500米,宽11米,桥身距江面25米,轨距为1米的单轨铁道铺在桥面中间,两侧各为水泥桥面的左右行车道。美军认为,炸毁这座桥就可以瘫痪河内至越南南方的铁路交通,使北方支援南方成为泡影。为此,美军不惜代价,首先开始了对清化桥的大规模突击。
1965年4月3日中午时分,执行〃滚雷〃战役9-A计划的飞机升上了东南亚空气潮湿的天空,向清化桥飞去。这支由79架飞机组成的突击部队采用多机种混合编队,其中包括46架F-105、21架F-100、2架RF-101以及10架KC-135加油机。它们携带的武器也是五花八门,担负攻击任务的46架F-105中有16架各携载2枚〃小斗犬〃式空对地导弹,15架各带8枚普通炸弹负责突击清化桥,其余的15架也携带着普通炸弹负责压制高射炮火。F-100中有7架用来压制高射炮火,每架携挂2个19管火箭发射器,2架用来侦察天气,16架担负空中巡逻,阻击米格飞机,其中4架携挂着〃响尾蛇〃空对空导弹。RF-101则担负突击效果的航空照相检查。
经过空中加油,所有参战飞机都在下午2时准时到达了目标上空。地面上北越的高射炮开火了,天空中绽开了无数深褐色烟团,担负掩护任务的机群迅速散开,向高炮阵地射出了密集的火箭弹。第1个携带〃小斗犬〃导弹的F-105小队在里斯奈尔中校率领下趁此机会从南面扑向清化桥。正午的阳光照在河面上,清化桥周围好似蒙上了一层雾气,但里斯奈尔还是准确地瞄准了大桥中部,发射了第1枚250磅级〃小斗犬〃导弹,当里斯奈尔完成攻击重新拉平时,他看见桥身中部闪出一团火光,导弹击中目标。由于发射该型导弹,1次只能制导1枚,所以中校只得退出目标区,准备再次进入攻击。
继中校之后,携带导弹的飞机一架接一架地向大桥发射了导弹,当第3小队比利·迈耶霍尔特上尉驾驶3号机发射的导弹拖着桔黄色的火焰命中大桥上部结构时,他满意地退出了攻击。但是,当他再次进入目标时,惊奇地发现大桥并没有遭到任何明显的破坏。像先前的一些导弹一样,他发射的这枚导弹只是把巨大的钢骨水泥大桥稍微碰了一下。迈耶霍尔特上尉连连呼叫:〃’小斗犬’导弹不行,这如同猎枪打坦克!〃
32枚导弹全部命中目标,但清化桥在硝烟中屹立不动。携带炸弹的F-105飞机又纷纷俯冲下来,有些飞行员甚至在1000米的高度上才把8枚炸弹连续投下,但因地面风大,大部分炸弹偏离目标,将河堤炸得坑坑洼洼。
哈里斯上尉率领的小队调整了瞄准点,有几枚炸弹直接命中桥上的公路和上层结构。浓烟从大桥上升起,脱离目标的机群以为大功告成,掉头飞向东京湾。事实上,清化桥依然安然无恙。
第二天下?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