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百年空战纪实
7时30分,美军第82空降师的2300人作为〃沙漠盾牌〃行动的先头部队登机完毕,5分钟后,运载这批伞兵的飞机奉命从北卡罗来纳州的布拉格堡基地起飞前往沙特。〃沙漠盾牌〃行动由此拉开了帷幕。
几乎就在同一时刻,2个中队共计48架F-15战斗机作为首批派往沙特的空军部队,从弗吉尼亚州的兰利空军基地起飞,前往沙特指定机场。
经过3个月紧张的海空运输,到11月初,到达海湾地区的美军总兵力达到24.5万人。其中,地面部队17万人,800辆坦克;空军部队3万人,各型飞机444架;海军部队4万人,各型舰船85艘,舰载机553架。
依美国总统布什之见,经过3个月的禁运、封锁和经济制裁,再加上20多万大军压境,足可以让萨达姆从科威特滚蛋。然而,布什的判断又错了,萨达姆根本不买他的帐。萨达姆不仅没有从科威特撤军,反而在国内加紧备战,并向科沙边境又增调了20个师的兵力。与此同时,萨达姆还展开宣传攻势,宣布扣留西方人质,号召阿拉伯人开展〃圣战〃,打击美国和〃推翻阿拉伯的统治者〃。
萨达姆的言行激怒了布什。11月8日,布什总统宣布,在2个月内再向海湾增兵20万,以便使美军〃拥有在必要情况下采取适当的进攻性军事行动的选择〃。他要主动出击了。
在美国大举进兵海湾的同时,布什还派人四外游说,动员说服它的西方盟国以及部分阿拉伯国家派兵参战和担负战争费用。到1991年1月15日,有30多个国家答应出兵参战,这样再加上海湾地区的6个国家,共有40多个国家的多国部队云集在海湾地区,总兵力达70万人,装备飞机3510架,坦克2900辆,装甲车2200辆,舰艇400艘。在多国部队中,美国军队占绝大多数,总兵力为52.7万人,其中陆军29.5万,海军陆战队9.4万、海军8.2万,空军5.6万。部署坦克2200辆,装甲车2000余辆,飞机2800架。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美国进行的历次战争中,空中力量都扮演了主要角色,这一次也不例外。为了征服萨达姆,美国将空中力量的精锐悉数派往海湾。
隶属于第18空降军的第82空降师是一支在美军中久负盛名的老牌劲旅。该师组建于1942年8月,是美军空降兵中的元老,其前身是82步兵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第82空降师作为美军当时5个空降师的主力,先后参加过西西里岛、那不勒斯、萨勒斯、诺曼底等战役,作战422天,付出伤亡9000人的代价。战后,该师也曾多次出征,直至1989年12月,还作为主力部队参加入侵巴拿马行动。该师下辖3个旅、8个空降步兵营、1个空降装甲营,共有官兵16000人,装备攻击直升机48架,其他直升机167架,轻型坦克54辆,火炮147门,具有较强的空中机动和攻击能力。
隶属于第18空降军的第101空中突击师,是美军的另一支老牌劲旅。该师也成立于1942年8月,其前身为第101步兵师。二次大战期间,该师转战欧洲,立下过赫赫战功,曾被授予〃优异部队〃奖状。该师下辖3个旅、9个空中突击步兵营、1个航空兵大队、1个空中骑兵中队,有官兵15700人,装备攻击直升机165架,其他直升机95架。该师由于具有快速的机动性和强大的火力,能在任何地形上和任何环境条件下遂行作战,被誉为〃全能师〃。
除第82空降师和第101空中突击师外,其他一些部队,像美国空军第8航空队、第5航空队,海军的几个航母战斗群等,也都是美军中战功赫赫的拳头部队,大多参加过二次大战、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
由于在兵力总数上美军难以超过伊军,因此,美国不仅尽遣精锐之师,而且将其武器库中几乎所有新式武器都拿出来亮相,以获得技术上的优势,以质量取性。在空战兵器中,其佼佼者是F-117隐形战斗轰炸机。
F-117是美国空军最新式的主战飞机之一,也是美军空军第一种高亚音速隐形战斗轰炸机。该机由美国著名的洛克希德公司制造。1981年6月原型机首飞成功,1983年10月生产型开始装备驻内华达州内利斯空军基地的第4450战术战斗机大队。美国空军共采购59架F-117,至1990年7月21日全部交付完毕,总费用为62亿美元,单架价格达1亿多美元。
尽管F-117早在1981年就试飞成功,并于1983年正式投入使用,但是美国空军对它的情况一直守口如瓶,直到1989年4月21日,才在内利斯空军基地向外界展示。
F-117外观呈黑色,头部像个楔子,后缘呈锯齿状,机尾很像燕尾,这使它看起来非常古怪。更令人惊奇的是,它的全身找不出一丝曲线和曲面的痕迹,整架飞机几乎全部由直线光屏面组成。难怪见过F-117的人曾打趣说:在设计F-117时,大概设计师们只使用直尺吧!连它的机翼和V型尾翼也都采用了没有曲线的菱形。那么,它为何被设计成这般怪模样呢?原来,这其中的原因主要是为了使它具有一种前所未有的〃隐身〃本领。因为采用这种外形,可以大大减少它在雷达屏幕上的显示信号。此外,它的发动机进气口、尾喷口、座舱盖接缝、起落架、舱门等部位也都经过有益于〃隐身〃的特别设计,就连身上的涂料也能吸收雷达波束,增强它的〃隐身〃本领。据说,在F-117身上采取了这些措施后,它在雷达屏幕上显示的信号比一只小鸟在雷达屏幕上显示的信号还小,肉眼根本识别不出。这就好比给它披上了一件〃隐身衣〃,任何先进的雷达对它来说都好比是〃瞎子〃。
除了隐身本领之外,F-117还具有强大的突击能力。它的腹部有一个长4.7米、宽1.75米的大弹舱,里面可以装载2颗2000磅激光制导炸弹或数枚空地导弹。不过,F-117也并非尽善尽美,它也有缺陷。设计师们为了增强它的隐身性能,不得不在其他一些性能上作出牺牲。比如,它的最大速度还没有超过音速,这在当今世界一流战机中几乎是不存在的;它还不具有空战能力。
当然,除了F-117之外,美军的其他装备也很先进,像F-15、F-16战斗机,F-10攻击机,F-111战斗轰炸机,海军的舰载机A-18、A-6、A-7,陆军航空兵的AH-64〃阿帕奇〃攻击直升机和AH-1〃眼镜蛇〃攻击直升机等等,都是当今世界比较先进的兵器。
美国人紧锣密鼓地调兵遣将,多国部队云集海湾,磨刀霍霍。然而,萨达姆也非等闲之辈,他并没有被吓倒。对于布什总统让他滚出科威特的言行,萨达姆的回答是:一旦美国人卷入战争,我们将使他们血流成河。
萨达姆的话并非言过其实,因为他手中也掌握着庞大的战争机器。
为了对付多国部队的进攻,萨达姆下令在全国实行战时体制,将全国划分为5个战区。与此同时,萨达姆加紧扩军备战,其正规军在原有53个师的基础上,重建了13个师,并新组建了11个师,达到77个师,总兵力增至120万人,装备坦克5600辆,装甲车6000辆,火炮4000余门,飞机770余架,〃飞毛腿〃导弹800余枚。
与多国部队相比,伊拉克在兵力总数上要远远超出多国部队,虽然在兵气质量上稍逊色一些,但其中也不乏当今世界数一数二的一流兵器。比如,在空战兵器当中,米格-29〃支点〃式歼击机,就与美国空军的F-15、F-16相差无几。
米格-29是在80年代初由原苏联著名的米高扬设计局最新推出的一种全天候歼击机。从外观上看,米格-29很像是美国的几种飞机的混合体。比如,它的机翼和头部跟F-16和F-18很相像,它的双垂尾类似于美国的F-15,而它的后半身则与F-14相近。
米格-29装2台R-33型涡喷发动机,机内装有具有下视、下射能力的脉冲多普勒雷达,探测距离达100公里。该机还装有红外搜索、跟踪装置,敌我识别器和全向雷达告警系统。米格-29的2个机翼上各有3个武器挂架,可挂载空空导弹、航空炸弹、火箭弹等武器,它的机身左侧边条根部装有1门30毫米机炮。米格-29的最大速度达2.3倍的音速,作战半径为900公里。
除上述性能外,米格-29还有一种绝技,那就是它可以做出以前只有苏-27歼击机才能完成的〃皮加切夫眼镜蛇机动〃。这种动作的要领是:飞机在低空平飞时,突然将机头拉起,使飞机腹部向前平飞数秒钟。可不要小看这个动作,在当今世界一流战机中,除米格-29和苏-27之外,至今还没有其他任何一种飞机能做得出来,包括美国的F-15和F-16战斗机。
神秘的〃霹雳〃计划
多国部队和伊拉克都握有自己的〃王牌〃,双方都认为自己能赢得这场战争。于是,双方一方面加紧调兵遣将,另一方面开始着手制定作战计划。
与多国部队相比,伊拉克在地面部队方面要占有很大优势,因此,萨达姆决心与多国部队展开陆上决战。为此,他特别在南部战区设置了3道防线。
美国自知自己地面兵力少,与伊拉克展开陆上决战占不到什么便宜,于是,把宝押在了空中力量上。从〃沙漠盾牌〃行动一开始,美国就调集人马着手制定首先用空中力量摧垮萨达姆战争机器的作战计划。
1990年8月5日,也就是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第3天,正在外地休假的美国空军主管计划与作战的副参谋长特别助理沃登上校被紧急召回了华盛顿,要求他召集一个由计划和作战参谋军官组成的特别小组,制定出一个保卫沙特阿拉伯的战略空中战役计划。
沃登上校将计划制定小组成员集中在空军参谋部的〃决胜〃处办公室。两天后,计划初具轮廓。8月7日下午,应空军副参谋长约翰·洛将军的要求,沃登上校提交了一份长达12页的对伊战略空中战役计划梗概。该计划被命名为〃霹雳〃,以区别于越南战争的〃滚雷〃计划。
洛将军和当时的空军参谋长杜根将军都很喜欢这个计划。8月9日,沃登上校及其计划制定小组随空军计划主任亚历山大少将一起到麦克迪尔空军基地向施瓦茨科普夫将军汇报。
沃登上校设想通过一次空中进攻战役打击伊拉克,以迫使伊拉克从科威特撤军。该计划正合施瓦茨科普夫将军之意。因为他无法在短期之内集结起足够打一场进攻战役的地面部队,也就无法完成总统下达的将伊军赶出科威特的任务。而只有空中力量可以迅速地集中起来,打一场空中战役,担负起摧毁伊军的目的。
施瓦茨科普夫让沃登上校将〃霹雳〃计划呈交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鲍威尔将军。鲍威尔也赞同这个计划,并进一步提出要求:〃我的目的不是让他们撤退,而是要消灭他们,摧毁他们所有的坦克。〃他让沃登上校在计划制定小组中增加陆军、海军和海军陆战队的代表。这样就使计划制定小组的成员增加到100多人;一周以后,〃霹雳〃计划正式出笼了。〃霹雳〃计划的要旨是:战斗一开始就投入全部可使用的空中力量,形成绝对压倒对方的优势,打击其要害部位,〃在战争伊始就一鸣惊人〃。
不过,单纯依靠空中力量打败伊拉克军队的想法遭到了鲍威尔将军的反对,杜根将军甚至因此被撤了职。但依靠空中力量发挥关键的作用,则在美军高级军官中取得一致看法。
沃登上校在80年代末曾写过一部名为《空中战役》的书,沃登上校在书中,旁征博引,用大量实例论证了战争〃重心〃对制定作战计划的重要性,强调在各个战争层次上都要打击敌人的重心,即要害。〃霹雳〃计划完全贯彻了沃登上校的这一思想。计划小组以5个同心圆环,形象地确定了战争的〃重心〃及其重要程度。在这一个圆环中,最内环是敌人的作战指挥系统,包括其指挥机构、军民用通信、广播电视系统等;第2环是敌能源系统,包括石油、电力等生产设施,但计划只使其短期内丧失生产能力,而不是永久摧毁,因此只计划攻击发电厂附近的配电站、变压迫等目标,而不是摧毁发电机房;第3环是敌交通系统,主要是铁路、公路和桥梁等,计划只摧毁关键的铁路和公路桥梁,切断伊军的重要补给和交通,但不给国民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