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百年空战纪实
和桥梁等,计划只摧毁关键的铁路和公路桥梁,切断伊军的重要补给和交通,但不给国民交通造成全面破坏;第4环是对伊军及国民的心理战,通过广播、传单等形式,削弱伊军的作战能力,影响国民的士气,同时又可避免无谓的伤亡;最外一环才是可投入战场的军事力量,重点是伊军地地导弹、远程轰炸机等战略报复力量、共和国卫队及战略防空系统等。8月16日,沃登上校将最后完成的攻击计划向施瓦茨科普夫将军作了汇报。施瓦茨科普夫将军非常赞同使用空中力量打击伊军的计划,他让沃登上校将该计划交给驻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德的〃中央总部前指〃空军司令霍纳中将。8月19日,沃登上校返回华盛顿,而参加计划制定的德普杜拉等3名中校军官则被留了下来。
根据霍纳将军的指示,他的助手格洛森准将负责在〃霹雳〃计划的基础上制定具体攻击计划的细节。为此,格洛森准将在沙特空军大楼霍纳将军办公室隔壁房间里,成立了代号〃黑洞〃的特别计划与作战行动组。格洛森将军要求每个部署在沙特的空军联队派来2名熟练掌握本联队武迫使用的空勤人员,并要求中央总部空军司令部的计算机专家来操纵空军的计算机辅助兵力管理系统。随着进入作战地区联队的增加,〃黑洞〃小组的成员也不断增加。
经过精心策划,〃黑洞〃小组制定出了更为详尽的空中进攻计划。他们为该计划确定了5个基本目的:孤立萨达姆政权并使之垮掉;夺取并保持空中优势;摧毁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武器系统;剥夺伊军的军事进攻能力;摧垮部署在科威特战区的伊陆军的进攻能力。为此,他们提出了12个要突击的目标群,包括作战指挥系统、伊战略防空网、机场、化学武器、〃飞毛腿〃导弹、共和国卫队、能源设施、交通枢纽等。
在计划制定过程中,格洛森将军还反复征求了参战的各联队长的意见,使计划更加完善。
美军不遗余力地调集各方人马,制定出了较为完善的空中进攻计划,为他们赢得这场战争打下了牢固的基础。可以说,两军尚未开战,美军已先胜伊军一着。
〃风暴〃骤起
1991年1月15日,是联合国安理会第678号决议规定的伊拉克从科威特撤军的最后期限。
虽然战斗还没有打响,但多国部队总司令施瓦茨科普夫将军并不显得轻松,他仍在一心一意地推敲着作战计划,惟恐有什么疏漏。按照施瓦茨科普夫的设计,战争将分2个阶段进行:第1阶段为大规模空袭,时间将持续2周以上,目标是科威特和伊拉克境内的战略性军事和通讯设施;第2阶段为地面作战,时间大约1周左右。第1阶段的行动代号为:〃沙漠风暴〃,第2阶段的行动代号为〃沙漠军刀〃。
为了保证〃沙漠风暴〃行动首战告捷,施瓦茨科普夫吸取了以往战争的教训,将海军、陆军所属的作战飞机统统集中起来,交由驻海湾地区美空军司令霍纳中将全权负责指挥。
1月15日很快到来了,然而,萨达姆没有撤军。
1月16日,在距美国本土万里之外的海湾地区,美军官兵已做好了战争的一切准备,他们静静地等待着布什总统下达开战的命令。
上午10时半,布什总统终于拿起笔,签署了给驻海湾多国部队总司令施瓦茨科普夫的作战命令。放下笔之后,他对身旁的国际部长切尼说道:〃现在,这个命令立即下达。如果在今天午夜之前,伊拉克宣布无条件撤军,它将由我本人宣布收回。除此之外,发生任何情况均不能影响它的执行。〃
一天的时间又静静地消逝了。萨达姆没有宣布撤军,布什也没有收回他的命令。
1月16日夜,天上没有星月,四野一片漆黑。风呼呼地叫,不时卷平地上的沙粒。又抛向远方。
在沙特阿拉伯各空军基地上,一架架满载炸弹的飞机,像一头头俯伏的怪兽,随时可能突然扑出。机场跑道旁两行长长的指示灯,像巨兽伸出的两颗嗜血的獠牙。
空袭时间定在1月17日凌晨3时。此前11小时25分钟,携带AGM-86C巡航导弹的B-52轰炸机已从美国本土路易斯安那州巴克斯戴尔空军基地起飞。进攻前7小时,驻扎在印度洋迪戈加西亚岛的B-52起飞。随后,驻在沙特各基地的F-117、F-15、F-16等飞机也相继起飞,列队向伊拉克飞去。进攻前1小时29分,一批〃战斧〃式巡航导弹从在红海上游弋的美海军巡洋舰上发射。。。。。。
最先拉开〃沙漠风暴〃行动帷幕的是美军AH-64〃阿帕奇〃攻击直升机和MH-53J〃低空气路〃特种作战直升机。为了在伊军严密的防空网上撕开一个口子,保证空袭编队顺利突防,美军特别组成了2个代号为〃白色小队〃和〃红色小队〃的直升机小分队,对伊军的雷达阵地发起攻击。
1月17日凌晨1时,科迪上校率4架〃阿帕奇〃和2架〃低空气路〃组成的〃白色小队〃从紧靠伊科边境的阿尔朱夫基地起飞,在夜空中向北飞去。6分钟后,同样编成的另一个〃红色小队〃跟着起飞。飞行约1小时后,科迪上校看到地面腾起一道红光。原来这是一名伊拉克士兵听到了直升机的声音,胡乱发射了1枚导弹,但未击中。
两个飞行编队以每小时222公里的速度、在15米的高度上继续北飞,航行灯全部关闭,无线电保持静默,以免被伊军发现。
在距伊军雷达阵地13公里时,二级准尉托马兴奋地对驾驶员琼斯喊道:〃我找到目标区了。〃〃减速,距离显示12.2公里。〃〃继续前进。〃〃右边有个大家伙。〃
琼斯观察着前视红外系统操纵直升机向目标接近。
〃是发电机。锁定它!〃德鲁中尉在796号直升机上发出命令。导弹发射进入倒计时。
伊军官兵发现了远处的闪光,知道不妙,雷达阵地一时陷入一片混乱。
一枚枚〃狱火〃式导弹像长了眼睛似的直奔伊军雷达飞去。火箭和机枪也一起开火,枪弹雨点般向伊军雷达阵地扑去。仅仅4分钟,伊军的2个雷达站就不复存在了。
随着科迪上校的一声令下,2个直升机编队按预定计划超低空返航。这时,数百架飞机组成的空军混合轰炸机群正从他们头顶飞过,顺着他们撕开的口子,向伊拉克纵深腹地飞去。
科迪上校立即用事先约定的密语,〃加利福尼亚AAA〃和〃内布拉斯加AAA〃将目标已全部摧毁、己方无一伤亡的消息传给中央司令部。
几乎在〃阿帕奇〃直升机攻击伊军雷达阵地的同一时刻,1架绰号为〃黑色幽灵〃的F-117隐形战斗轰炸机已突入伊拉克首府巴格达上空。它把1枚2000磅的精确制导炸弹准确地投到位于巴格达闹市区的电话电报公司大楼屋顶的正中。这时的时针正好指向凌晨3点整。
顷刻之间,飞蝗般的炸弹从天而降,铺天盖地,爆炸声震撼大地。巴格达市内的政府大楼、兵营和炼油厂先后被命中,大火冲天,浓烟滚滚,整个巴格达市笼罩在火光和硝烟之中。与此同时,分布在伊拉克境内的其他一些重要战略目标也遭到猛烈的突击。
战斗打响90分钟后,伊拉克的防空部队开始作出反应。
在萨达姆的秘密地下防空作战指挥部里,几名高级军事指挥人员围坐在萨达姆·侯赛因周围,神色略显紧张,然而却不慌乱。萨达姆本人更是泰然自若,他那刚毅的目光和倔强不屈的双唇似乎在告诉周围的人,伊拉克能够顶住美军的狂轰滥炸而取得最后胜利。
在巴格达市区,根据萨达姆的命令,全城所有防空火炮一起向空中开火。高射机枪、高射炮射出的弹道轨道与空中投下的炸弹经纬交织,形成一片片奇丽而骇人的火网,看上去甚为壮观。防空警报声和炸弹爆炸声吞没了整个巴格达市区,震撼着中东这座历史名城。
然而,多国部队的空袭实在太猛烈了,再加上强烈的电子干扰,伊拉克的防空雷达和地空导弹很快就被压制住。剩下的高射炮和高射机枪,因指挥通信设施和目标指示雷达受到强烈的干扰,失去指挥,因此,只好各自为战,盲目地对空射击。
天渐渐放亮了,多国部队加大了空袭密度。到17日午夜,多国部队的飞机共对伊拉克和科威特境内的目标进行3轮高强度轰炸,出动飞机2000多架次,投弹1万多吨。此外,停泊在海上的美国军舰也向伊拉克腹地的指挥通信中心、雷达和防空导弹阵地以及部分机场发射100多枚〃战斧〃式巡航导弹。
第一天轰炸过后,萨达姆的总统府、巴格达电信电报大楼、空军和防空指挥部被摧毁,巴格达附近的2个机场陷于瘫痪,一些工业设施、巴格达电厂、电视台大楼也被炸坏。此外,在伊拉克领土上至少还有75个地方遭到轰炸。对于这样的空袭结果,布什总统、五角大楼和施瓦茨科普夫将军都感到非常满意。
按照〃沙漠风暴〃行动计划,从1月17日至30日为战略空袭阶段,主要目的是削弱伊拉克战争潜力,夺取并保持战略制空权。因此,在以后的13天当中,多国部队的飞机不分昼夜,轮番上阵,连续对伊拉克保持强大的空袭压力。在多国部队飞机的狂轰滥炸之下,伊拉克的军队既无招架之功,也无还手之力。伊拉克空军装备的几百架飞机,要么逃往国外,要么深藏于地下。勉强升空的为数不多的伊拉克飞机立即成了多国部队的活靶子,有些伊军飞行员尚未发现多国部队的飞机,就被发射的空空导弹击中,魂归西天。
1月18日是〃沙漠风暴〃行动全面展开后的第二天。美空军飞行员罗德里格斯上尉和他的僚机昂得希尔驾驶着F-15战斗机在伊沙接壤的边界上空进行巡逻。
〃发现2个突然跃升的目标,左前方330度方位,距离13英里。〃正在空中巡游搜索的E-3A空中预警机向罗德里格斯双机发出敌情通报。
罗德里格斯上尉本能地做出反应,打开搜索雷达,果然发现在他前方约10英里有1架伊拉克米格-29战斗机正迎面飞来。
〃左转弯!〃上尉向僚机发出命令,接着用雷达锁定目标。僚机昂德希尔也锁定了伊机。
F-15和米格-29迅速接近。突然,米格-29一转机头向正在附近活动的1架美海军A-7攻击机器去。上尉刚想发射导弹,可雷达系统却发生故障。上尉立即命僚机昂德希尔发射。
1枚AIM-7雷达制导导弹向米格-29飞去。过了一会儿,上尉看到米格-29红光一闪,紧接着传出一声震耳欲聋的爆炸声。他兴奋地叫了起来:〃打掉一个,打掉一个。〃
〃第2架敌机,在其长机尾后3英里处。〃上尉尚未从兴奋中缓过神来,E-3A又传来新的通报。
这时,伊机已发现长机被击落,急忙调头回转,上尉立即切半径追了上去,双方展开近距格斗。上尉几次咬住米格-29,但都被迫灵活摆脱。在格斗中,双方的高度下降到1000英尺。这时,伊机试图做个半滚倒转。上尉心里明白,在这样的高度上是不能做这个动作的。果然,米格机咆哮着冲向地面,化为一团烟云。
伊拉克空军部队尽管装备了数量相当可观的米格-29、米格-25等先进飞机,但因飞行员素质和训练水平太差,实际上并未给多国部队空军构成多大威胁,多国部队很轻易就夺得了制空权。
在萨达姆的战争机其中,给多国部队带来最大麻烦的是伊拉克装备的800余枚〃飞毛腿〃导弹。从1月18日开始,萨达姆下令用〃飞毛腿〃对沙特和以色列境内目标进行反击,一时间,给多国部队官兵造成很大恐慌。施瓦茨科普夫急令多国部队空军派专门飞机去搜寻消灭〃飞毛腿〃导弹。然而,〃飞毛腿〃导弹机动性很强,它采取打了就跑的战术,使多国部队空军的攻击效果甚微。用施瓦茨科普夫将军的话说,寻找〃飞毛腿〃犹和〃草堆中找针〃一样困难。最后,倒是〃爱国者〃地空导弹上演了一出大战〃飞毛腿〃的好戏。伊拉克发射的〃飞毛腿〃大多被〃爱国者〃拦截。由于战绩突出,因此,〃爱国者〃地空导弹还获得了一个〃’飞毛腿’的克星〃的美誉。
在战略空袭阶段,萨达姆的〃军中之军〃共和国卫队也上了〃黑名单〃,被列为重点攻击目标。施瓦茨科普夫将军心里明白,如果不能有效地消耗萨达姆的这支精锐之师,将会给以后的地面进攻造成很大麻烦。
担负轰炸伊拉克共和国卫队任务的是美国战略空军的B-52轰炸机。提起B-52轰炸机,那可是大名鼎鼎。它之所以有名,是?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