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百年空战纪实
航空兵的基本战术单位是飞行小队,每个飞行小队由6架飞机组成,整个航空兵共有41个小队。这些战术单位中的34个被分配给集团军和军一级的指挥官运用,其余7个编成独立的航空中队,由陆军航空督察处实施单独的行政领导。规模仅次于德国航空兵的是法国陆军航空兵。法国陆军航空兵受法国总参谋部航空处领导,基本战术单位是飞行中队,飞行中队的编制因飞机种类而异。AE鋐1中双座机飞行中队由6架飞机组成,单座机飞行中队则由10架组成。在威尔伯·莱特于1908年应邀前往欧洲之前,法国人设计生产飞机的指导思想主要是:飞机必须可以自由飞行,驾驶员的职责不过是操纵它,就像司机驾驶汽车一样。那些笨重平稳的双座飞机就是根据这个指导思想研制的。自威尔伯在巴黎的表演取得极大成功后,莱特兄弟更富有挑战性的思想深深影响了一批法国人,并由此产生了全新的设计观点。这些人认为:真正的飞行只能是由一架基本上不稳定的飞机完成的;在整个飞行过程中,飞行员必须像骑师驾驭骏马那样去操纵飞机,使其顺应自己的意志。那些灵活性较强的单座飞机正是这种设计思想的产物。此外,影响设计思想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发动机的种类。当时,较重型的的飞机倾向于采用水冷式直列发动机,这种发动机的功率相当大。而轻型飞机倾向于采用品缸旋转式发动机,这种发动机汽缸围绕曲轴成星形排列,曲轴一端固定在机身上,螺旋桨则安装在旋转的曲轴机匣上。这样的设计使发动机结构简单而紧凑,体积大大缩小,重量也大大减轻。安装这种发动机的飞机飞行性能因而也得到改善。
与此同时,英国人也逐渐注意到了发展航空兵的必要性。1912年,英国成立了皇家飞行队,下属陆军航空联队和海军航空联队各一个。不久,英国又成立了皇家航空勤务队,作为一支独立的航空部队隶属于海军。这样,英国的航空兵就由皇家飞行队以及皇家海军航空勤务队两部分组成。英国航空兵的基本战术单位是中队,每个中队由3个小队组成,每个小队编制4架飞机。在中队之上是联队和旅。至一战爆发,英国航空兵共有飞机56架。然而,英国飞机的种类极为复杂,为数不多的飞机竟包括了近10种型号。而且,英国人从来就没计划过把相同型号的飞机编在一起,而是常常把快速单座飞机与五花八门的低速飞机混合编组,极大影响了飞机性能的有效发挥。更为严重的是,英国飞机的生产规模还过小,必须依赖法国生产的飞机来满足其需要。这意味着皇家飞行队在战时将不得不受制于法国的飞机生产能力,只有在法国满足了自身的需要后,英国的空中力量才有可能得到补充和加强。直到1916年,英国的飞机制造业才开始基本满足皇家飞行队不断增大的需要。
中国也是世界上航空队建立最早的国家之一。1910年(清朝宣统二年)清政府就从法国购买了12架飞机,并在北京南苑修建了我国第一个飞机场。1911年武昌起义,革命军又从奥地利购买了2架飞机。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武昌、上海都督府分别成立了航空队。1913年北洋军阀政府在北京创立第一所正规的航空学校——南苑航空学校,开始在国内选拔、培养航空人才。
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领袖和先驱孙中山,为实现民主革命,外御侵略,内除军阀,统一全国的目的,大力倡导〃航空救国〃。他在广东领导革命政府期间,设航空局,办航空学校,聘请外国专家教授飞行技术,在革命军中成立飞行队,参加讨伐叛军的战斗行动。1920年以后,东北三省和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省的军阀,陆续组建了航空部队。
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尽管航空兵还处于相当幼稚的时期,但是,飞机已经在实践中显示出了它的非凡作用与广阔的发展前景。飞机上的武器装备也逐渐由手枪、手榴弹发展成为机枪、炸弹。其后的战争实践证明,飞机的参战使战争的整个作战样式、战场面貌发生了根本性改变。
雏燕初飞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航空兵
1914年8月,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灾难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这在当时是一种令人无法预料的新型战争:庞大的军队、密集的士兵、彼此相隔数码对峙几月甚至几年的战线……战前人们谁也不会料到飞机会在这次战争中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然而事实却向人们证明:空中作战的许多样式是在这场战争中播下的种子,从此以后,空中作战思想就开始萦绕在世人的脑海中,并进而改变了整个战争的面貌。
千 手 观 音
几百年以来,骑兵一直把自己视为陆军的眼睛,因为它可以搜索敌人,并将敌情报告给司令部。然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飞机却使骑兵受到了〃威胁〃,因为一架飞机在几百英尺的高空可以完成同样的侦察任务,而且飞行员在几分钟内即可将获得的情报送交司令部。
侦察是飞机在军事上的第一个应用领域,也是飞机在大战初期的核心任务。1914年9月3日,法国的一架侦察机发现德军已经不再绕着巴黎的西郊向前疾进,而是向东直插这座城市的内部,从而将他们的右翼暴露于外。这一情报使法军掌握了德军的弱点。法军抓住时机,发动了规模巨大的马恩河战役,阻止住了德军的进攻,扭转了战场上的不利态势。
然而,飞机并不仅仅是陆军的〃眼睛〃,它还是一种有效的作战武器。1914年10月5日,法军飞行员约瑟夫·弗朗茨和机械员兼观察员路易·凯诺中士驾驶一架瓦赞飞机在己方阵地上空巡逻。这种飞机结构紧凑,有两个座位,采用推进式发动机。观察员位于靴形短舱的前部,操纵一挺0.303英寸口径的能活动的刘易斯式轻机枪。刘易斯式轻机枪是当时最先进的机上机枪之一。这种机枪是美国人艾萨克·刘易斯上校于20世纪初设计的一种轻型气冷式武器,它有一个内装47…90发子弹的鼓形弹匣,插在机匣顶部。拆掉枪筒套筒以后,机枪的重量便减轻许多,因此它是一种很好的机载武器。凯诺中士把这挺机枪架在机头上,机枪的底座是活动的。他摆弄着这挺机枪,怀疑它是否真的有效,很想有个机会试一试。正当他手痒难捺之际,一架倒霉的德国阿维亚蒂克双座侦察机闯入了他的视野。弗朗茨驾机冲了过去,德机并未急着逃跑,因为飞行员没看到那挺可怕的机枪。当两机距离接近时,可怕的机枪吐出了〃火舌〃,惊慌失措的德机一会儿工夫就被击中坠毁。这是战争史上第一次用机枪进行的空战,空中追逐与歼击的时代由此开始。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飞机还被广泛运用于空地协同作战。在1917年11月20日进行的康布雷战役中,英军派出了1000余架飞机参战。这些飞机以低空盘旋的噪音来掩盖坦克开进的隆隆声,以对地轰炸和机枪扫射来支援地面部队的行动,这些飞机还轰炸了德军的炮兵和指挥部。经过10个小时的激战,英军突破了德军的防线,俘敌8000余人,缴获火炮100余门。11月30日,德军在1000余架飞机的支援下实施反击,收复了失地,俘敌9000余人,缴获坦克100辆,火炮148门。这次战役是坦克、飞机、步兵、炮兵的首次协同作战,为协同战役理论的产生奠定了基础。航空兵的低空强击战术也在这次战役中得到了发展。在这一时期,德国人在飞机配合陆军作战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他们专门生产了有装甲的J级飞机和轻型CL级飞机用于攻击地面目标。德国的J级〃容克〃式飞机是现代强击机的雏形,它的机身全部用铝合金制造,飞机腹部装有下射机枪,座舱周围装有5毫米厚的钢板。飞机携带有集束手榴弹和手抛轻型炸弹,可有效地执行对地攻击的任务。德国还在1918年1月26日颁布的《阵地战中的进攻》细则中明确了航空兵在诸兵种协同作战中的具体运用办法。1918年3月21日,德国航空兵在皮卡迪进攻战斗中实施了这一细则。侦察航空兵首先期飞,进行战场监视和收集情报,使指挥部随时掌握突击进程;歼击航空兵掌握〃制空权〃;强击航空兵随即投入战斗,对敌步兵和炮兵实施猛烈扫射。第二天,德军步兵又在30架强击机支援下,粉碎了英军第50师和61师的抵抗。第三天,德国强击航空兵有效地阻止了英军第5集团军预备队的开进,并袭击了撤退的英军部队和辎重队。这次战役,积累了丰富的在协同作战中使用航空兵的经验。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对人们的观念影响至深的空中作战行动应该说是轰炸行动和对轰炸者的拦截行动。飞机轰炸使人们懂得,今后的战争难以区分前方和后方了。
袭击齐柏林飞艇库
德国的齐柏林飞艇严重威胁着英国皇家海军的海上优势。在齐柏林飞艇的侦察协助下,德国海军可以避开英国的主力舰队,设法消灭英国的分遣队。因此,战争初期,英国便决定要将齐柏林飞艇消灭在〃摇篮〃里。
1914年9月22日,英国皇家海军航空兵首次空袭德国。由萨姆森中校指挥的皇家海军航空兵第一联队的4架飞机从敦刻尔克起飞,轰炸了位于科隆和杜塞尔多夫的齐柏林飞艇库。因浓雾所阻,这次空袭没有取得成功。10月6日,英军两架携带炸弹的泰布洛德式飞机再次轰炸杜塞尔多夫飞艇库。泰布洛德式飞机是当时较好的飞机:它的汽缸旋转式发动机有流线形整流罩,它的机身有完整的蒙皮结构。这是一种小型飞机,翼展只有7.77米,曾经在一次飞行表演中以每小时145公里的速度和每分钟366米的爬升率而轰动一时。当时皇家海军仅有3架这种飞机,其中第167号和168号两架飞机属于皇家海军航空兵第一联队。执行本次轰炸任务的就是这两架飞机。由于目标较远,两架飞机首先飞到安特卫起郊外的威尔里克机场。加油后,斯潘塞·格雷少校飞往200公里以外的科隆,马里克斯中尉飞往距离相等的杜塞尔多夫。格雷少校的运岂不太好,飞艇基地地面上有一层薄雾,无法实施攻击。他只好在一处火车站上空投下了炸弹。
在杜塞尔多夫,马里克斯中尉没费什么劲就发现了一座庞大的飞艇库。他随即驾机俯冲到180米高度,地面的重机枪以猛烈的火力向他射击,但他已准确地投下了两颗9公斤炸弹,尔后开足马力迅速爬高。飞艇库喷出一团巨大的火球,直径足有150米。库内有一架新造的Z-9号飞艇被炸,炸弹掀起的烈焰引爆了库存的28320立方米氢气,整个飞艇连同飞艇库倾刻间化为乌有。
完成任务后,马里克斯中尉得意洋洋地驾机而返。当他转弯时,发现方向舵的脚踏杆被机枪子弹打断,操纵索失灵,高兴的心情一下子凉了半截。他不得不放慢飞行速度,最大限度地扭曲机翼飞向安特卫平方向。在顺风推动下,他终于安全返回了基地。
这次成功的袭击,虽然是由海军航空兵实施的,但使用的却是陆上飞机,同时也是从陆地机场起飞的。皇家海军唯一的一艘航母〃竞技神〃号在英吉利海峡已被德国潜艇用鱼雷击沉。
1914年8月,英国皇家海军改装了3艘水上飞机母舰,每艘可搭载3架水上飞机。1914年11月,皇家海军决定用这3艘水上飞机母舰从海上对库克斯港以南的一座齐柏林飞艇库发动一次袭击。这将是真正的海军航空兵作战。飞机将从海上的母舰上起飞,攻击远远超出任何陆基飞机作战半径的目标。
12月24日17时,由3艘水上飞机母舰、2艘巡洋舰、10艘驱逐舰、10艘潜艇组成的庞大舰队从哈里奇出发了。在夜幕的掩护下,舰队于凌晨4时30分顺利通过了北海,6时整到达了弗里西亚群岛旺格奥格以北40海里的预定位置。
黎明前的海面风平浪静。在凛冽寒风中,飞行员们最后一次检查了随身携带的物品。他们除了攻击飞艇外,还负有侦察任务。
7点,飞行员和观察员们登机。领航舰向各舰发出吊放飞机的信号,9架飞机在蒸汽绞车的铿锵声中被吊放到水面上。接着,起动发动机的信号发出来了。机械员们开始发动这些冰冷的引擎。他们站在狭窄的甲板上,尽量使自己站稳脚跟,同时费力地转动着木质螺旋浆。海浪不停地涌溅到他们身上。有两架飞机的发动机一直发动不起来。不能再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