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百年空战纪实
〃狼群〃便在总部的命令下从四面八方向护航运输队靠拢,并对猎物实施群体攻击。如果能捕获跟踪潜艇发报的信号,并利用该信号测定汽艇位,用飞机进行攻击,就可以使〃群狼〃无眼,无法进攻。因此,英国科学家们研制了一种小型高频定向探测仪。用数个仪器测得的方位数据便可以准确地测出这艘重要的跟踪潜艇的位置。
准备工作基本就绪,〃乌鸦〃即将对〃鼹鼠〃大开杀戒。
潜艇杀手布洛克
1941年下半年,岸防航空兵接收了新的成员——第120航空中队。该中队装备的是美国4发动机的〃解放者〃式飞机。这是当时的一种先进的反潜飞机。它的最大特点是飞行距离远,最大载油量为2500加仑,可以在距基地1100英里远的区域内巡逻3小时,最大续航时间为16小时。飞机上装有4门20毫米前射机关炮,6门0.303英寸机关炮,6个250磅深水炸弹;机尾装有ASⅦ型雷达的旁视扫描设备,机首、机翼上装有自导天线。德国潜艇的主力于1942年夏天转移到大西洋中部,在岸基飞机中只有第120中队的〃解放者〃式飞机能到达这一海域。布洛克便是该中队的成员。
布洛克是北爱尔兰人,战争初期曾驾驶〃安桑〃式和〃赫德逊〃式飞机进行反潜作战,当120中队换装〃解放者〃式飞机后,他便参加了120中队,他被官方称为〃卓越的〃飞行员,〃杰出的〃领航员。截止到1942年7月底,他已飞行了2300小时。布洛克眼睛像雄鹰一样敏锐,德国潜艇很少能逃过他的视线。他对新式武器异常感兴趣,总是力求发挥新式装备的最佳战斗效能。
布洛克有很强的组织和领导能力,能把整个机组人员的热情调动起来。他本人也对猎潜工作充满热情,而大多数飞行员都把猎潜飞行看作是各种飞行任务中最令人厌烦的一种。
1941年10月,布洛克和他的同伴对潜艇进行了首次攻击。到1942年8月15日为止,他们已经7次发现潜艇,3次进行了攻击。由于其他机组在同样的时间内甚至1艘潜艇也未发现,他们的成绩就格外引人注目了。布洛克既重视目视搜索技术,又重视雷达搜索技术,因此他们总比别人成绩突出。
1942年8月16日,布洛克在亚速尔群岛附近海面发现了一艘德国潜艇。他用深水炸弹进行了攻击,由于飞机没有携带浅定深深水炸弹,这艘U-89潜艇虽遭损伤但并未被击沉。两天以后,布洛克在同一地区又攻击了另一艘潜艇,该艇受到重创,但最终还是返回了基地。
布洛克和他的机组成员非常恼火,为什么总不能把潜艇击沉?经过考虑,布洛克改革了攻击潜艇的方法。以前岸防航空兵的飞行员总是从垂直于潜艇的正横方向进行攻击,有一半炸弹要落在目标被毁伤距离之外,这是一种浪费。布洛克决定下次攻击时他要从潜艇首尾方向进行攻击,并将炸弹的间隔减至最小限度,使每个深水炸弹都能发挥最大的作用。这就要求飞行员有高超的飞行技巧,不允许攻击方向有丝毫偏差,否则炸弹将不能覆盖潜艇。
10月12日中午,布洛克由冰岛起飞,为一支运输队护航。飞行平稳地飞行着,海面异常平静。突然,机组一名成员发现右侧8英里的海面上出现一条航迹,在平滑如镜的海面上泛着白光,异常显眼。布洛克迅速驾机飞了过去。他从太阳方向接近,以免潜艇上的人员发现他。他看清了,是一艘德国潜艇。他绕到潜艇艇尾方向,像一支离弦之箭笔直地向潜艇俯冲过去。在潜艇从其机首下方消失的瞬间,他投下了深水炸弹,深水炸弹之间的间隔只有25英尺。有两个深水炸弹因机械故障未能脱离弹架,其余6个均准确地进入水下应有的位置。太棒了,即使有人直接站在潜艇甲板上,顺着潜艇舷边抛下深水炸弹,也很难取得比这更好的结果。一枚炸弹在艇尾附近爆炸,各有两枚在艇壳的两边爆炸,最后一枚在艇首爆炸。潜艇的碎起飞向空中,一大块椭圆形弹片擦着飞机后炮塔飞过。潜艇耐压固壳数处破裂,它被击沉了!
看来,这种首尾方向攻击是卓有成效的。3个星期后,即11月5日,布洛克又攻击了两艘德国潜艇。第一艘反应很快,看到即将遭受攻击便很快地潜入水中。第二艘潜艇的观察哨则不太警惕,没有及时发现飞机。布洛克从该艇的首尾方向进行了准确的攻击,从艇首到艇尾,炸弹一个接一个爆炸,潜艇被击沉了。
12月,布洛克又创造了单机粉碎敌人〃狼群〃战术的范例。12月7日,邓尼茨命令〃莽撞者〃和〃装甲车〃两个艇群共20余艘潜艇驶向大部分岸基飞机掩护不到的〃大西洋空白区〃,攻击同盟国大西洋护航运输队。
12月8日,德国潜艇一大早便发现了这支护航运输队。一艘商船被击沉了。德国人首战告捷。然而好景不长,布洛克的〃解放者〃式飞机飞来了,德国人又要倒霉了。下面是布洛克的回忆:
天刚麻麻亮,我们飞到了护航运输队的上空。总部已告诉我们,德国潜艇正在四周活动,我们因此特别小心谨慎地进行着搜索。那天能见度不太好,灰蒙蒙的。不久下了一场冰雹,天气更坏了。我围绕着护航运输队进行着大面积搜索,开始了巡逻活动。我几乎马上就交到了好运。在商船队后面,我的左侧,一艘在水面上的潜艇高速航行着,它正在全速追赶护航运输队。我决定给其以迎头痛击。飞机一个俯冲,以闪电般的速度飞向潜艇。我敢保证,这将是一艘倒霉的潜艇了。它已无法下潜,来不及了。我用6枚深水炸弹进行了攻击。当我拉起飞机绕回来时,潜艇消失了。
一个小时后,又有两艘相距约300码的潜艇发疯似地追赶20英里外的护航运输队,它们对前面的那块〃肥肉〃馋涎欲滴,根本没有想到空中即将到来的危险。然而,布洛克仅剩下两枚炸弹。他清楚,他的任务是护航,不一定非要击沉潜艇,于是便决定把它们逼入水中。他把两枚深水炸弹投了下去,潜艇受到惊吓,急忙潜入水中。
8枚深水炸弹已经用完,但布洛克仍在继续巡逻。机组人员的午餐时间到了,一名炮手用厨房的电炉烧好了牛排和土豆。布洛克回忆道:
我坐在座舱中,把盘子放在膝差上,打开了自动驾驶仪。准备就餐。可是1艘德国潜艇的出现把这份牛排给冷落了。我抓住操纵杆,发出警报,盛着牛排和土豆的盘子从我膝上滑了出去。全体人员都跳了起来,后面响起一阵盘子落地的声音。
布洛克向潜艇俯冲下去,用加农炮进行扫射,把那艘潜艇逼入了水下。此后的5小时又15分钟的时间内,布洛克共发现了8艘潜艇,对7艘进行了攻击。这架〃解放者〃式飞机已对护航运输队进行了7小时15分钟的掩护,续航时间已达极限,于是飞机飞向冰岛,返回雷克雅未克基地,总共飞行了16小时25分钟。
布洛克在一年半的时间内共发现潜艇23艘,攻击了16艘。由于1942年许多其他飞行员没有任何战绩,相比之下,布洛克是出色的,但他并未就此罢休。在后来的比斯开湾猎潜战中,他还有精彩的表演。
〃闲逛的安妮〃
细心的读者会发现,前面的攻击对象都是处在水面上的潜艇,对于潜入海面以下的潜艇,怎么实施攻击呢?
首先要解决对潜艇的水下定位问题。为此,科学家们研制了磁力探测仪和声纳浮标。声纳浮标由一个小型的浮在海面上的无线电发射机和一个用长线挂在下面的水听器组成。水听器收听周围水中的各种声音,把它们传送给水面发射机,飞机可以用专门的接收机收到浮标发射的信号。浮标由飞机快速布撒。落水时,水听器与浮标底部的容器脱离,由电缆连接。水听器必须与浮标脱离,这样波浪冲击浮标所产生的噪音就不会淹没微弱的潜艇螺旋桨噪音。水听器与浮标之间的电缆最长可达24米。当浮标落水时,撞击使电路接通,经短时间预热后,发射机开始发射由水听器接收到的噪音。这些早期的声纳浮标为非定向浮标,不能指示噪音来自哪个方向。另外,潜艇螺旋桨在水下高速运转时会产生大量汽泡,气泡所爆发的声音叫空化噪音,潜艇航速越高,空化噪音越大。当潜艇在水下以不产生空化噪音的〃安静航速〃运动时,这些早期的声纳浮标也接收不到信号。浮标大约每次工作4小时,之后,电能耗尽。海水逐渐溶化浮标底部的可溶塞,使浮标注水下沉,以避免被敌方打捞。
有了这种水下探测器,就需要有水下攻击型武器来配合它。美国海军科学家研制了一种非常可怕的武器——航空自导鱼雷,人们亲切地称呼它为〃闲逛的安妮〃。鱼雷的声波自导头可根据潜艇螺旋桨的空化噪音而跟踪潜艇。鱼雷本身的螺旋桨噪音不能大于目标噪音,因此它只能是一种慢速武器。一般情况下,德国潜艇下潜后总是以尽可能快的速度逃离下潜旋涡,以避免深水炸弹的攻击,这样它就会产生空化噪音。鱼雷上的声波自导头可以有效地在3/4英里内跟踪这种空化噪音。如果德国潜艇长时间在下潜后有意降低航速,他就会安全地逃开这种鱼雷的攻击。因此,对这种鱼雷采取了严格的保密措施。
这种鱼雷首先装备了英国空军第86中队和第120中队,这两个中队的作战半径均能到达中大西洋。另外,护航航空母舰也开始在大洋中游弋。德国水兵们面临着更大的灾难。1943年5月的第一个周末,大西洋争夺战决战阶段的作战行动开始了。德国情报部门掌握了盟军两支护航运输队的航线,36艘潜艇奉命出动。邓尼茨元帅筹划严密,各位艇长也踌躇满志,发誓要给护航运输队以猛烈攻击。一场恶战开始了。
5月10日,艇长克劳森海军上尉发现了护航运输队,他指挥U-403潜艇紧紧跟随着护航运输队,边发报边伺机攻击。下午,盟军护航航空母舰〃比特〃号上的1架〃剑鱼〃式飞机发现了U-403艇,对它进行了攻击,但遭到潜艇上猛烈的对空火力射击,飞机被击伤了。然而潜艇不得不下潜,与护航运输队脱离了接触。那架受伤的〃剑鱼〃也歪歪扭扭地飞回母舰。
12日,又1架〃剑鱼〃起飞攻击了德军U-230潜艇。U-230潜艇副艇长维尔纳海军中尉后来回忆道:
我们未能安全下潜。飞机从低空飞来,我转动炮塔准备射击,火炮却出了故障,只好用没装弹药的空炮吓唬飞机。我艇向左舷机动,规避攻击。飞机加快盘旋速度,从我艇正前方冲过来。正当我们不知所措时,飞机却在俯冲到最低位置时出了故障,发动机停车了。机翼插入水中,然后整个机身钻进了汹涌的大洋。飞机的外翼猛烈地碰到了艇的舰桥围壳。飞行员被抛出座舱,举手求救。然而,他飞机上的4颗准备攻击我们的炸弹毫不留情地把他送上了西天。猛烈的爆炸震得艇尾向右倾斜,不过我们总算逃脱了。
仍然是12日,英国空军中尉赖特首次用自导鱼雷击伤了一艘潜艇。当飞机飞临U-456艇时,潜艇被迫下潜,赖特中尉便对准下潜旋涡,投下1枚自导鱼雷。机组人员抱着怀疑的态度,在该区域上空盘旋了2分钟,后来看到距鱼雷入水点约900码处鼓起一个小水柱。不一会儿,艇长泰赫尔特海军上尉便操纵受伤的潜艇浮出了水面,并对飞机进行了猛烈的射击。飞机由于燃油不够便饶过了这条〃瘸狼〃。但逃过初一逃不过十五,次日晨,加拿大第423飞行中队的1架〃桑德兰〃式飞机和2艘护航军舰配合,将这艘潜艇送入了海底。
护航运输队安全渡过了中大西洋。
当中大西洋的战斗即将结束的时候,同盟国飞机在5月14日用自导鱼雷进行了两次成功的攻击。第86中队和美国海军第84巡逻中队的两架飞机各对1艘刚刚下潜的潜艇发射了自导鱼雷。每次都是经过一段时间后在水面上看到一股蘑菇状的水柱。飞行员甚至不能肯定这枚小小的鱼雷是否已经击沉了潜艇。然而德国的战时日志清楚地记载着U-266和U-657艇正是在这些海域神秘地失踪的。
自导鱼雷也装到了舰载机的挂架上。7月,在亚速尔群岛附近水域护航的美国航空母舰〃桑蒂〃号派出双机进行巡逻飞行,飞机均挂载了自导鱼雷。美机采用了一种新的战术:用一架飞机迫使潜艇下潜,另一架飞机在其下潜旋涡的正前方施放自导鱼雷。7月14日,美机用这种战术击沉了U-160潜艇,15日击沉了U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