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百年空战纪实
1919年夏,邓尼金依仗其数个精锐师团和近200架飞机,在哈尔科夫…库尔斯克…奥廖尔…图拉一线向红军发动了一次最猛烈的进攻,矛头直指莫斯科。为彻底粉碎敌进攻企图,红军除集结了大量地面部队外,还从各个方向抽调了29个航空队170余架飞机参战,与敌展开了苏俄国内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空战。双方空军飞机数量相当。虽然邓匪空军飞机有一半以上是〃一战〃以后英国生产的先进飞机,但其在空军战术运用上却远远落后于红军,他们将飞机分散到各个作战方向,因而失去了原有优势。而红军得益于以往空中作战的经验,集中使用空军兵力,抓住战机,将敌各个击破。通过数次大规模空中交战,红军大大削弱了邓尼金的空中力量。并配合地面反击,挫败了敌军主力兵团,彻底粉碎了邓尼金夺占莫斯科的企图。
在整个国内战争时期,红军有350余架飞机参战,共出动了2万余架次,进行了144次空战,向敌军投弹近100吨。此外,还成功地完成了进行空中侦察、通信、校正炮兵射击、投撒传单和其他宣传品等任务。内战使苏联空军经受了锻炼,积累了作战经验,提高了战术水平。确定了空军中各兵种的使用原则。其中,陆、海、空军相互协同、航空兵支援地面作战、把航空兵主力集中用于战场主要方向形成局部空中优势、以大编队实施集中的密集突击等原则,对后来,特别是对反法西斯卫国战争中的空军运用提供了十分有益的经验。
飞机向军舰的挑战
威廉·米切尔是美国空军的奠基人,他为美国空军的成长乃至世界海军航空兵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他在一次飞机攻击军舰的〃模拟战斗〃中展示了飞机可能在海上作战中表现出的巨大威力。这次〃模拟战斗〃所产生的影响甚至超过以往很多重大的空中作战。
1919年3月,担任美国陆军航空局副局长的米切尔,鉴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实践,已预见到了空中武器的巨大潜力。他向当局建议:为保卫美国,必须建立一支与陆海军具有同等地位的空军力量,并提出空军在未来的海上作战中将大有作为,轰炸机将成为未来军舰的〃克星〃。美国应当大力发展飞机和航空母舰。
美国空、海军当局对米切尔的建议表示出强烈的反对,对他提出的用当时威力还很小的轰炸机攻击海上巨舰的主张更是嗤之以鼻。1920年11月,海军专门进行了一次飞机轰炸军舰的实验。海军事后宣称:飞机投下的炸弹对军舰只能造成轻微的损坏,用飞机炸沉军舰纯属无稽之谈。
米切尔对实验结果表示怀疑,他认为如果将2000公斤重的炸弹投掷在船身周围6米的范围内,在吃水线下爆炸,就能够爆破船底,使之沉没。他给国会写了报告,请求让他亲自组织一次飞机攻击军舰的〃模拟战斗〃。他的报告得到了国会的批准,并决定以缴获的一艘德国旧战列舰和两艘退役驱逐舰为攻击目标。由陆军航空队组织飞机进行轰炸。
米切尔挑选了8架马丁型轰炸机组成了轰炸分队,进行紧张的〃战前训练〃。在一些技术问题得到解决之后,他决定于1921年7月21日在切萨皮克海湾口对〃敌舰〃实施攻击。
这一天,许多军政要人前来观看这次具有历史意义的轰炸行动。清晨,8架轰炸机从弗吉尼亚州的兰格里基地起飞,每架飞机携带8枚123公斤重的炸弹,编队飞向目标。到达目标上空后,飞机首先对德制〃奥斯特弗里兰〃号战列舰发起了〃攻击〃。只见4架飞机呼噜着俯冲下来,投下炸弹。顿时,宁静的港湾掀起了巨浪,炸弹在水下发出沉闷的爆炸声,渐渐地巨大的舰身开始倾斜。紧接着另外4架飞机又对〃奥斯特弗里兰〃号进行了补充轰炸,31分钟后,整个战舰已从海面上消失得无影无踪了。米切尔和他的支持者们在岸上开始欢呼起来。大约一个小时以后,另外两个目标——〃新乔治〃号和〃巴杰尼亚〃号驱逐舰也未能逃脱〃恶运〃,全部葬身海底。
1923年9月,米切尔又在哈特腊斯角附近故技重演,用10架轰炸机击沉了〃弗吉尼亚〃号和〃新泽西〃号两艘退役战列舰,从而更加有力地证明了他的预见的正确性。虽然这些被击沉的舰船都是固定目标,而且船上没有任何防空火力,但结果却无可辩驳地证明了飞机对海上舰船可形成巨大威胁。从此,没有制空权的制海权受到了来自空中的挑战,美国海军开始重视加强迫海军航空兵和航空母舰的建设。
空军加速了意埃战争进程
对于埃塞俄比亚德尔那要塞来说,1935年11月2日是灾难性的一天。
德尔那要塞位于埃塞俄比亚东北部,是那卡巴亚部落的中心。它有1米多厚的石制城墙,城中还设有许多屯兵的堡垒。在这座方圆仅3平方公里的〃石城〃中,屯积了那卡巴亚部落最精锐的1万多人的军队。
挥师西进的意大利侵略军抵达德尔那城下时,被这一坚固的要塞挡住了去路。在3天的战斗中,意大利军动用了2个师的兵力,但最终在德尔那城下扔下了上千具尸体而未能攻克。
11月2日,德尔那几乎一天未遭到攻击。黄昏时分,士兵们开始走出堡垒,舒展一下紧张了几天的身体。落日的余辉洒向灰色的城堡,四周是一片祥和的气氛。这时3架意机飞临城堡上空,它们并未像往常一样进行俯冲轰炸,而是在高空就将炸弹扔了下来。炸弹落地,爆炸声异常沉闷。奇怪的是,炸点附近的人并未应声倒下,但不一会儿爆炸散发出的一股股白烟便将一群群的士兵吞没了——惨无人道的意大利法西斯使用了化学武器。中毒人数越来越多,埃军只得撤出城堡。意军不费吹灰之力便占领了德尔那。
意大利对埃塞俄比亚的这场侵略战争是1935年10月突然发动的,它动用了装备精良的25万大军,从三个方向向分属埃塞俄比亚各部族的40万军队发动了进攻。
战争伊始,欧洲一些军事家分析:埃塞俄比亚多为山岳、荒漠和大森林,地形条件不利于意军大规模机动,加之天气炎热,气候条件恶劣,将严重影响部队的军事行动。因此,他们曾断言意大利对埃塞俄比亚的侵略战争将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至少需要6年的时间。意大利当局也作了长期作战的准备。然而,占绝对优势的意大利空军的参战给战争进程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影响,其作用连意大利自己也始料未及。
1935年10月3日,在意大利地面部队发起突然进攻的同时,意大利空军突击了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的军用机场,将埃军仅有的几架作战飞机全部毁于地面,从而使意大利空军在尔后的作战中如入无人之境,充分发挥了其威力。
意军在进攻的三个方向上都进行了陆军与空军的协同作战。每次进攻之前,航空兵都为地面部队进行航空火力准备,当冲击开始时又以低空扫射和俯冲轰炸支援地面作战。装备落后而又缺乏训练的埃军,对来自空中的打击束手无策,惊恐万分。很多防御部队在意军地面部队到达前就已溃散。成批的埃军丢弃阵地,逃入森林,企图逃避意军飞机的打击。残酷的意大利法西斯空军向森林中投掷大量燃烧弹,引起森林大火,将大批埃军活活烧死。对于埃军设在山隘上的阵地和坚固要塞,意军地面部队久攻不下,空军的火力突击也效果不大,意侵略军司令部竟然下令大量使用毒气弹,致使毫无戒备的埃军士兵很快失去战斗力甚至死亡。
在后期的平原作战中,意大利空军增加了出动强度,对埃军地面防御和退却的部队进行大肆轰炸,以弥补其炮兵和装甲部队力量的不足。在亚的斯亚贝巴外围的一次追歼作战中,意军由于油料供应不济,装甲部队的追击行动被迫停止,骑兵部队怕遭到埃军合围也不敢突出冒进,于是空军完全替代了装甲部队和骑兵的追击行动,一批批重型轰炸机和俯冲轰炸机连续出动,对埃军进行不间断的轰炸和扫射。由于埃军防空兵器十分缺乏,几乎对意军飞机形不成威胁。投弹完毕的意军轰炸机还经常向埃军的骑兵部队进行俯冲,低空掠过的飞机发出尖厉的嚎叫,使很多马匹受惊,部队混乱不堪。意军的轰炸频率高得让人难以想象,经常是一个批次的轰炸还未完毕,下一批次的轰炸机已飞临埃军上空。连夜晚埃军宿营地的火光也经常招来敌军机群。在埃军撤退的5天当中,意军空军共对其进行了550余次空中攻击,给埃军造成了巨大伤亡。待这支部队撤至亚的斯亚贝巴,已死伤、逃散过半,溃不成军。
意大利空军在战争中的另一〃得意之作〃就是进行了频繁而有效的空中运输。由于地形限制和埃军小股部队对意军补给线的袭扰,战争初期意军进攻部队经常得不到补给。为了加强运输力量,意空军动用了大量运输机为平地面部队运送和空投部队、装备、弹药、作战物资和给养,保障了地面部队持续快速的攻击。意空军运输机部队还成功地运载空降兵进行了数次空降作战,飞机的高速远距离机动能力常常使埃军陷入四面被围的困境之中。这个时期意军对空中力量的成功运用,对尔后各国军事空运的发展起到了很大影响。
由于意大利空军在战争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仅仅一年的时间意军便打败了数量占优势的埃军,攻占了埃塞俄比亚全境。战争中,意大利空军仅损失了90余架飞机。
意埃战争向人们展示了未来战争中掌握绝对空中优势的一方,可以使其战斗力得到最充分的发挥。空军在战争中的大规模使用无疑可缩短战争的进程。
新式飞机会战西班牙
1937年8月2日,在西班牙南部上空,德、意、苏、法等国最先进的飞机展开了一场会战。空中飞机盘旋翻滚,追逐混战,战斗机尖厉的吼叫声不绝于耳。一架先进的苏制И-16战机以其无与伦比的速度追击着一架意大利制造的CR32双翼歼击机,眼看距离越来越近,突然一架德制梅塞施米特-109战斗机从И-16飞机上方俯冲下来,一束急促的子弹射向И-16战斗机,只见И-16战机猛地向上拔起,子弹从其尾翼擦过。接着И-16战机向右一撇,与来袭的梅塞施米特-109战机厮杀起来。
这是发生在西班牙内战中的一个空战场景。
1936年7月17日,西班牙旧势力不甘心失败,发动了叛乱,向刚刚成立的共和国政府发动进攻,西班牙内战爆发。战争爆发前,西班牙空军还很弱小,只有40架〃纽波特…德拉热〃NiD-52型歼击机,60架〃布雷盖-19〃型双翼侦察轰炸机和20架鱼雷轰炸机。这些飞机都是落后的老式飞机,特别是轰炸机时速仅有120公里,带弹量80公斤,机上火力只有一挺机枪。歼击机也多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产品。较为先进的只有新购置不久的3架〃愤怒式〃歼击机。
战争爆发时,西班牙的飞机大部分都掌握在政府军手中,在初期的平叛作战中,有效地配合了地面部队作战。但是,在战争爆发10天以后,德、意法西斯公开干涉西班牙内政,对其进行武装介入,并向叛军提供大量武器装备。7月27日,德军将首批援助的40架飞机交到叛军手中,其中有32架容克-52轰炸运输机和8架亨克尔-51单座歼击机。这两种飞机都是德国在20年代后期研制的新机种。同时意大利也向叛军派出了12架SM·81轰炸机和25架CR32双翼歼击机及志愿飞行员。
德、意援助叛军的飞机投入交战后,立即改变了双方空军数量和质量的对比。通过两次空中交战,西班牙共和国政府军的飞机损失惨重,叛军夺取了几个重要方向的制空权,在空中力量配合下,平地面部队加紧了进攻,刚刚成立的共和国政府岌岌可危。为争取国际支持和援助,共和国政府向全世界发出呼吁,请求各国给予援助,抗击德意的武装干涉。
法国政府首先慷慨响应,答应援助西班牙政府50架波特兹-54轰炸机。苏联应邀向西班牙派出了由军事顾问、飞行员、坦克手、水兵和其他专业人员组成的志愿军,并陆续提供了大量当时苏联最先进的CB-2型轰炸机、P-5型侦察轰炸机和И-15、И-16型歼击机。据统计,在1936年10月至1939年2月的两年半之中,苏联共向西班牙提供了648架飞机(西方统计资料为1300余架)、400辆坦克和上千门火炮。此外,其他54个国家的4.2万名志愿人员也纷纷来到西?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