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上苍诅咒的天才
什么是智慧?
这是德老布置给大家的一道思考题目,要求对这个题目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写一篇自己的理解或者论文呈交给他,他将在下一次大课上进行评解。
德老姓什么,龙镔至今不知道,只知道同学们包括一些年轻点的老师都没有称呼他做什么教授,都是叫他德老,龙镔觉得,这样的称呼似乎更能体现大家对德老的尊敬之情,这是对学问对智慧对长者的尊敬。教授学者漫天飞,可能被别人尊称什么老的,整个武大也就那么不多的几个人。
什么是智慧?这个问题似乎包容的范围太过笼统,含糊,似乎有很多解释,有很多说法,可到底要怎样才能理解德老所希望我们理解的那个含义呢?
龙镔想了很久,走路也想,上其他课也想,聊天时也想,可总感到自己象是在海洋中飘荡,找不到着力点,立足处。
※※※
海涛他们除了二哥廖业先去了外,现在正和我一起在食堂吃着午饭。
我的食量比先前少了一点,每餐现在也只需要六到八两,菜也舍得买了,况且他们每次都故意买多些菜,再假装吃不了这么多,扒给我一些。这些我都清楚,可我不好拒绝,心里时时暖暖的。
我和海涛文宣总是吃得很快,我们坐在那里等着石伟和邱秦。
看着他俩慢嚼细咽的那副文雅样子,海涛莫名就来气:你看你们两个鸟人!
吃口饭都要嚼上几十下,怪不得瘦得象根干柴!
邱秦异样的看着海涛,嘴里又咀嚼了几下,脖子一用劲,把那口东西送下去,才道:书上不是说要细嚼慢咽,这样才能帮助消化吗?怎么你们都是吞的吗?
书上说,书上说,书上说的就全是对的吗?我从小到大就是吞的,我可从来没有什么消化不好!海涛把胸脯拍得砰砰响,又道,告诉你们,你们这样吃饭就是导致你们瘦的根本原因!你看我!再看老五老六,那样吃饭才有男人味!才能长得壮实!别他妈的象个娘们!
石伟提溜的小眼张望着四周女孩的吃饭姿态,发现自己的吃态实在和她们太象了,顿顿就大声道:狗日的!今天要不是老大英明神武、智慧超人的教育我,开导我,我还真不知道,从吃饭上居然就可以看出这个人是不是有男人味!
说着,脸上就露出一副痛改前非的表情:想当初,我从幼儿园开始,老师就教育我,要充分将唾液与食物进行搅拌混合,要左嚼右嚼,上嚼下嚼,前嚼后嚼,来回的嚼,狠狠的嚼,要完全把它粉碎后才能徐徐咽下,送进食管,进入胃肠,转过阑尾,排出肛门!妈的!我的这些灵魂工程师误我不浅!结果害得我到如今还在不得不努力钻研增胖技术,真想不到原来增肥术这么简单!象你们那样,只用吞就行了!
接着又是一副椎心疾首的样子:老天啊,原来增肥的方法如此简单,怪不得农民伯伯喂的猪就是你教它们这么吃肥的!啊,老大!你的智慧真是高深莫测!
让我望尘莫及!啊!海老大!I服了YOU!
海老大没有听出石伟的损,还有点洋洋自得的道:嘿嘿!知道我的厉害了?
告诉你,不要听书上说的什么狗屁营养科学理论,尽信书不如无书!
石伟见自己的损招没被海老大发现,小眼睛对我们挤了一下!
尽信书不如无书这句话我以前就知道,在书上看过,但是,此刻,我心中却狂问自己不已:尽信书——不如无书!尽信书——不如无书?……
※※※
这天,石伟叫我:老六,你不是选修了很多文学哲学课吗?来,今天有个中年作家要到文学院讲课,可能也顺便推销推销他的新作吧,咱俩去听听怎么样?
说不定,可以看到很多美女呢!
三哥石伟整天都在抱怨自己长得很帅可MM不爱,有非常智商可没美女欣赏,虽见过几个网友,可直到现在还没找到女朋友。我想了想,难得他居然要去了解文学,虽然涉足文坛的理由有些低级,但怎么着我也得支持。
我俩骑上单车,来到大阶梯教室,教室外面的一块牌子上写着###是我国著名的中青年女作家,迄今为止,已出版中长篇作品十几部,获######奖之类,…
……给人煞是惊赞的感觉。
教室里至少坐了不下三百人,已经没位子了,石伟只好嘟嘟囔囔的和我挨墙站在凳子的两旁。教室里女孩子还是占多数,几乎站着的全是男生,女生总是想办法相互挤一挤。
我正看着大黑板上写的“热烈欢迎著名作家***女士来我院现场讲学”这几个粉笔勾就的大字,这字的功力不错,我手指模仿着,石伟的眼睛正和很多男生一样,四处张望扫寻着姿色可以入眼的女生,贼溜溜的。
他突然用肩膀轻轻撞我,极力压低嗓子道:哥们,黄秋雅和杜慈在我们前面第二排,她们旁边的那个妞简直就是极品!绝色!妈的,我干吗不早来!
我顺他说的方向看去,刚好黄秋雅回头扫看后面,一眼就看见了我和石伟,她霎地居然脸红了,还立刻把头扭了回去。
在杜慈的嘴里,这位女作家简直就是她的偶像,写出来的作品每每都让杜慈感动不已,涕泪纵横。黄秋雅曾在杜慈的极力推荐下看过几本,觉得也还不错,特别是那书中的都市气息让人感到有梦幻的色彩,那对白领女人的心理描写简直就细腻得象诗一般。
黄秋雅今天是被杜慈拉过来的,不过她也很想见见这位女作家,看看到底是多么有风韵有才华的女人把这样的书写出来的。想想也不枉来这一趟,在闲扯中认识了身边这位小女孩。这位小姑娘姓赵,居然也是江苏老乡,是无锡的,2000届的新生。
我怎么会心跳?黄秋雅竭力想控制住心中的慌乱,自己无意中的回头就看到了他,这个小鬼的眼睛可真厉害。
杜慈看到黄秋雅脸有点红,迷惑不解的问道:秋雅,怎么拉?
黄秋雅稳了稳情绪,悄声道:那个什么石伟和龙镔就在我们后面看着我们。
杜慈疑惑的问:看着我们?看我们干什么?
她回过头望去,正好看到石伟在看着她,石伟一见她,就把右手对着她摇了摇,嘴巴一张一合,作出发出HELLO的口型。
她看着石伟这副贼眉鼠眼的样子就有点好笑,点了点头作了个表示。
其实石伟是在看着他们旁边的那个MM,不过是顺便对她打个招呼罢了。
女作家笑容满面的走了进来,同学们纷纷鼓掌,有的还站了起来,石伟的鼓掌最厉害,他用两只手作成凹型,通过空气的挤压震动,声音就显得特别大。
龙镔待石伟停手后,低声问道:你认识这位作家吗?
不认识?我干吗要认识她?不过现在认识了,知道她原来和我一样,也长着一个鼻子一张嘴!石伟不放过任何损人的机会。
那你以前读过她的作品吗?龙镔继续问道。
没有!石伟挺老实,还不至于在知识面前说谎。
那你刚才鼓掌为什么这么热烈?
你没见有这么多崇拜她的MM鼓掌吗?
※※※
作家在一些开场白后就开始谈论一些关于文学创作的话题,什么主题的提炼,什么内容的构建,什么多维的表达,这对于文学院的人来说有点老生常谈,但是在这些大都是一二年级的同学眼里,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接着作家又开始谈自己的创作史,辛酸奋斗史,听得下面的不少女生掉了眼泪,掏出自己的手绢纸巾擦着。
龙镔用心的听了一阵后,觉得没什么意思,这还不如自己去图书馆呢。就对石伟低声道:走吧?
石伟摇摇头,他要好好的借着这次难得的机会,等下要和黄秋雅她们搭讪,今天一定要认识那位绝色MM。
作家开始介绍自己这次带来的新作《生命的原野》,这本书的序言是某个著名作家用心撰写的,是讲述几个山村妇女的爱情人生。
作家的助手把录制好的新书片段磁带放进播放机里,调节好音量就播放起来。
音箱里发出来的嗓音很美,很有磁性,同学们听得入了神。
龙镔听着听着,感觉不对啊:怎么可能七月了油菜花还在开?怎么可能八月份就要上山挖红薯?怎么可能中午去给稻谷打农药?它的背景就是在长江一带,也不可能有这么大差异啊。龙镔用疑问的眼睛向四周望去,同学们全都沉浸在嗓音制造出来的海洋中。正要和石伟说时,就听到石伟身后有一个男同学在低声说道:她到底有没有去过农村啊,怎么连一些基本常识都不知道?
音箱里继续响起:我记得,我感动,我爱,我记得那落叶凋零的时辰,我记得那杜鹃花谢去的日子,我记得那田间徐徐的稻浪,我记得那送晚的夕阳,我感动我生命如火的激情,我感动身心痛苦的坎坷……‘,我记得,我感动,我爱。
这是作家最得意的片段,作家把它特地制成了磁带,力图渲染展现这本作品的美。
可是真有那么美好的山村吗?龙镔可知道,老家的山水够美了,可看久了,谁还有感觉,更何况是一些天天为了生活劳累奔波的妇女呢?这种感觉怎么可能存在于山村妇女身上,山村妇女一般羡慕的是都市啊!怎么可能连挑水都说成是享受?这完全好象是作家强行把自己的感觉加在山村妇女身上,这明显不合理呀!
作家可是了不起的人,自己小时侯就特别羡慕那些作家,觉得他们太有智慧了。可是从来没意识到过作家的书中竟然有这么多漏洞和错误!
这时,片段已经播完了,全教室响起噼里啪啦的掌声,石伟照样鼓得很响。
龙镔没鼓掌,回头看时,那位同学也没鼓掌,两人同时将疑问的眼神对视了一下。
作家显然对同学们的表现比较自得,为了表示自己的睿智与博学,就要求同学们随便发问,自己当场为同学们解决所有人生、理想、爱情等等方面的疑问。
发言相当踊跃,气氛很热烈,作家也对付自如,只是有几个同学露出了不以为然的表情,还有几个摇摇头就从后门走了。龙镔看看这位和自己一样有疑问的同学,这位同学把手举起来一半想提问,可顿了顿,又放下了。
龙镔想:我如果指出作家的错误,这会不会是没礼貌呢?
这时石伟拼命把手举得老高,一等老师对同学的回答声音一落,马上就喊道:*老师我有问题!
作家显然注意到了自己还没有给那些站着的同学发问的机会,便用手势示意石伟发言。
石伟眨巴眨巴几下小眼,见到这么多人同时刹的把眼睛看向他,未免有些紧张了,居然结巴起来:老…老师,嘿嘿,我…‘忘了!
全场哄堂大笑,石伟脸皮厚还是厚的,眼皮就那么跳动了几下,跟着就象个没事人一样也笑了。
※※※
作家的助手见时间差不多了,就道:这次*老师带来了她的新书,同时作家本人将给同学们在书的扉页上亲笔签名,新书售价32元,我给同学们算25元,这是难得的机会,请需要的同学排队上那交钱买书。
石伟道:哈,果然是在推销!
龙镔觉得这么有瑕疵的作品同学们怎么能买呢?有这么多错误的作品作家怎么能卖呢?
他看见同学们都起身向讲台右边的卖书处走,便再也不犹豫了,大声喊道:老师,我有关于您新书的几个问题可以问您吗?
老师颇为疑惑的看着这个又黑又帅的大男孩,嘿,真是个壮小伙子!这么冷的天就穿这样两件单衣,顿生好感就道:这位同学,你有什么问题就问吧!
这是龙镔一生中第一次正式向他心中的知识权威挑战,也正是因为他走出了如此的一步,他才从思想上意识上开辟了他特立独行的先河。
这个十五岁的男孩面对这么多双眼睛的注视,显然有些不自然,他略微停顿了一下,在心里整理了一下思路就道:老师,我是从山村出来的,对农业生产可能比较熟悉,我觉得你的文章很好,但是好象和农村事实有些出入。接着他就把那些问题提了出来,又道:老师你看是不是你弄错了?
女作家其实根本就没在农村呆过多少天,只不过是认为如果写写现代农村妇女的情感生活可能有市场,才到农村采了一段时间的风,但她未免有些毛躁,也许是成名作家的通病吧。至于这个她有点记不实,或者说根本就记不清楚。但是龙镔当着这么多学生这样说自己犯了常识性的错误,自己怎么可能来承认,再说拉,如果承认了,那岂不是这些书都卖不掉,并且自己以后怎么好意思再来这里?
她紧张的思索一会,打定主意,道:不,不可能,我没有弄错,这位同学你肯定记错了。好了,要买书的到这里来,我来签字。她就要起身。
几百学生全都在眼睁睁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