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证诸天 作者:幻溪笔谈(纵横2013-06-03完结)
严平的剑势压迫着整个庙宇。不,更像支撑着庙宇,使这个毁弃破败的高大屋房屹立不倒。此时仗剑直出,仿佛整座庙宇都随之倾泄而出。
观战众人只觉四周空间都被扭曲,土地庙似要倒塌了一般,大厦将倾,无力阻挡,只能等死,一种无比的绝望压迫心头。
严平的剑势虽然浩瀚,却只是心意威慑,只看元宗神色不变,就知对同级强者无用,何况更高上一层境界的君莫问。
“难怪严平说不用换地方,墨子剑法对空间气势的掌控竟如斯厉害,到了借用空间内景物之势的的地步。”
君莫问微微一笑,以强横的实力为根本,对敌真的很轻松啊。
用剑一架,正面接住严平如山洪奔溃的强大一击,同样的简单直接,与严平方才一招交相辉映。
但君莫问的这一剑没有丝毫烟火之气,威势内敛,平平常常的遮挡而已,却挡住严平的磅礴剑势,使空间内所有剑势顿时一定,绝望幻象尽消。
扭曲的四周景物恢复正常,反而造成了一种时光倒流的奇异之境。
瑰丽而神秘,似明月清风,同时令人心寒无比。
第一招即被挫败,严平信心大损,可仍不愿认输,在周身布下一道道剑势,以守为攻。
“墨子剑法么?好!”君莫问长笑一声,换他攻击了。
刚刚第一招只是严平由墨子剑法所悟,自身的剑宗之道。气势顿挫后,消极防御所用的剑术,却真正是墨子创下的墨子剑法。
一位至少剑圣阶,S级强者创下的剑法。即使非本人亲使,剑式中却蕴含着圣者奥义,墨子对天地大道的领悟。
第十四章 圣者剑意
与严平支撑江山社稷的山岳剑意比较起来。君莫问的剑意就若存若幻,如传说的神龙,见首不见尾。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
大海上的波涛,以海面映衬来看,不过波纹,可到了陆地上,却成成就浊浪滔天,毁城灭国。
君莫问若隐若现的剑势,未发时如深藏深水之中,剑势一出,如江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
君莫问的剑意凌烈,剑势澎湃,波涛汹涌般不可抵挡。如洪水激流,万马奔腾。严平竭力施展墨子剑法,剑势展开,一道,一道,有一道……连续七重剑势城墙,层层防御,步步阻碍,终于挡下了第一重攻势。
“墨子剑法以山手着称,果然名不虚传,当得上天下第一守御剑法之名。”墨子剑法的防守之能让君莫问心惊,他虽然没有使上全力,但剑势威力已经超过了剑宗承受的极限。
君莫问的剑势如惊涛拍岸,连绵不绝,而严平的剑势虽然为巨浪包围,却能困守孤城,防御守得如金城汤池,坚不可破。
元宗和君莫问对招,一剑即败,正面对决,毫无反抗之力。严平的剑术实力尚略逊元宗半筹,以墨子剑法守御,一时间竟攻之不下。
由此可以看出,墨子剑法的强大,已经到了无视使用者自身修为的地步,不需完全领会其中剑意,按照招式施展就有打高一线的实力。
墨子剑法中的剑意已然合道,切合了天地之间实际存在的法理,成为了一种实际存在的东西。就如重力加速度会增加势能一般,墨子剑法只需比葫芦画瓢,将剑势展开,里面蕴含的墨子剑意自然从中显现出来。
严平仅仅施展墨子剑法,导引出内在的墨子剑意,就可抗衡君莫问的无上剑意。从中可推知当年创出此剑法的墨翟修为之强,境界之高,甚至不在覆雨剑浪翻云之下。
不过,君莫问的剑法毕竟已到了万法归源,大道至简的境界,随手挥洒,每一剑既无定式,也无连贯可言,纷纷杂杂,仿佛不通剑术的小孩子随手乱挥一般。可杂乱的剑式中又似蕴含天地的流动轨迹,玄妙莫测,不容小觑。
即便墨翟重生施展的剑法,尽演剑意,面对君莫问的凌厉剑意攻势,守得再完美无缺,也只是防守而已,免不了被推平的命运。
“严平若技止于此,最后只有身死一途,而且是逃无可逃,避无可避的必死之局。可是,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以严平赵墨首领的身份地位,能傲王侯,慢公卿,荣华富贵唾手可得,怎么可能舍得死呢?应该早已思退才是。”
君莫问心中不解,别看严平此刻守的滴水不漏,借墨子剑意封死了他剑意侵入,但同时自己也泥足深陷。没有真正击破君莫问剑意,逼退的剑意不曾消散,反而包围住严平,封死了退路。
“嗯?”君莫问感到了异常。
破碎虚空的境界,对天地元气的把握已经超出世俗的想象,由内部勉强干涉变为外部精妙驾驭,不是同一个次元的。是没有破碎过虚空的武者无法想象的层次,剑圣比较,都是大人和小孩子的差距。
君莫问察觉到战局内的元气异常,元气流动凝滞了许多。心念一动,灵觉看透虚空,明白原因后,不禁失笑起来。
君莫问不想以力压人,没以剑圣修为借天地之力为己用,直接用磅礴劲力击溃严平防御。
将自身实力压制在剑宗境,只凭本身真气对敌,只为了尽窥墨子剑法奥秘。
可他不借天地元气对敌,没想到严平倒借用天地元气了。
严平仅剑宗境界,没能力运用天地元气,但墨子有能力。当严平将墨子剑势展开道极致时,引动其中的墨子剑意显现。借助墨子剑势调动起天地元气,间接调用天地元气对敌,封锁了君莫问的剑势。
天地之间的元气,存于每个人的上下四周,沿着特定的元气脉络流动不息。
严平的境界修为,即使借用了墨子剑意,仍不足直接将调用的天地元气为攻击力,可影响元气的流动,以天地大势压迫围困对手。君莫问感知到,严平的墨子剑势影响了天地元气流动,变成了囚笼,困住了他的剑势。
“墨子剑法比想象中更强大,几乎不逊色浪翻云的覆雨剑法。”君莫问对墨子的成就赞叹不已。
墨子剑法以不攻为名,防守着称。可有道是,世上没有攻不破的堡垒。
春秋以来,诸侯并起,百家争鸣,龙蛇起陆。若墨子剑法若只以精妙的防御招数为本,久守必失之下,如何经得起大争之世的风浪。学说能够流传后世,不仅要有思想理论上的惊人成就,还需能将理论传播开来的武力支撑。
墨子剑法若仅仅只有守御,就算蕴含天地至道,精深玄奥,在以武力论胜负对错的战乱纷争之世,没有实用性,不能自保杀敌,如何可以传承下来?
这个世界上,一时的潮流,无数人跟风而随,但无论多么浩瀚的潮流,终究只是一时流行而已,真正能亘古不变,流传后世的,只有实用二字。
如明清“八股取士”制度,沿行数百年不绝,即便无数学者大儒深明其害,禁锢思想有甚于焚书坑儒,但作为大统一帝国不可或缺的制式教育结构,却一直流传了下来。到了未来素质教育时代,仍脱不了八股文的窠臼。
原因何在?无需取证,不必论断。原因只有一个,因为它……实用!
墨子剑法若仅仅只是防御,绝对不能传承百年光阴。
墨子剑法的中心并非是守,而是困。
严平此时施展的剑法尽显墨子剑法奥义,与其说是守御剑势,不如说是围敌困势。看似防守,剑势展开之后,反将对手困入牢笼。
墨者的非攻之道,历来帮人守城。消极防御,在战争激烈,战争艺术日益增进的战国时代,怎能完美防御。
所谓守城之道,不在守,而在困。兵镦城下,进不能攻,推不可下。困兵之势既成,则可不战而屈人之兵。
这是一个武道世界,不依武力,则法事难立,就如后世的佛教,道家,魔门,思想上的矛盾冲突,反应出来就是慈航静斋和魔门传人二十年一度的决战,输者要退避二十年。
虽然剑圣不能被称为子,但百家的孔子,孟子,墨子等却都有剑圣修为。虽然他们没有专门研习武学,可足以御使天地元气的精神境界,一念通神,立地成圣也未可知!
“厉害,不愧是墨子的剑法。”
感到四周的压迫似乎愈加凝重,空气似乎都凝为了实质,甚至影响了出剑的速度。君莫问不由得对墨子剑法以势御气的手段大为佩服。
“可惜……”“可惜并非墨子亲身施展,而严平的武学之道非墨家之道。”君莫问细细地感知天地元气的流动。
墨子剑法是墨翟从对天地至道的感悟所创,剑法中含有墨翟留下的一种定式,可以搅动天地元气。但同时,只要破解了定式,所谓的剑势牢笼也将被打破。
那么墨子的剑意定式若是到了无迹可寻的境界呢?
那就真是天地囚笼了,墨翟就将如齐桓晋文一统诸侯,位尊霸主一般,罢黜百家,独尊墨法了。
严平以守为攻,运转剑势,天地元气随之形成一卷涡流,转速越来越快,对君莫问的束缚也愈加强大。
君莫问轻笑一声,剑尖一点,正中严平防御剑势前三寸地方,他剑意运行的枢纽。
“破。”
虚空中一声轻微震鸣,严平脸色立刻变得一片苍白,虚弱地倒退数步,支剑倚门而立。
墨子剑法中墨翟的圣者剑意微妙莫测,想要引起搅动天地元气,要靠严平自身的宗师级武道意念为媒介。同时也成了剑势的破绽,只要击破严平的剑意运转中枢,墨子剑势就不攻自破了。
“你是剑圣!”严平的神色又是惊讶又是沮丧。他感到了自己的武道心念受损。
气劲凝罡,即是剑宗。剑意伤人,即是剑圣。
剑意伤人,那是剑圣的标志。
剑宗的剑意虽然,可以感知天地元气的流向,却没有到底御使层次,凝聚升华只能用来剑气为剑罡,这是剑宗强大的原因。
越强大的剑意,凝聚的剑罡越强,不过因为剑宗对人体内真气凝聚已经到了极限,剑圣的强大剑罡更加凝练三分,却没有高上一级层次,不具备压倒性优势。
但剑圣剑意的强大,除了能御使天地元气,真元源源不息,还是剑意心念传递,借真气伤人。
剑宗之间随意也有胜负生死,但最多是破了罡劲,不涉及剑意心念,因为彼此的武道意念都没有到侵入对方精神的程度。只有剑圣凝练的剑意才可以伤及对手心神,甚至强大到泯灭对手意识。
剑宗的剑罡靠的剑意升华剑气而成,剑意损伤,就会境界倒退,严重的会跌回剑师境。
“仅仅三年而已,竟然又有剑圣出世。”
严平心中哀叹。未料到竟会于此碰到一位圣者,还与之交手,弄得元气大伤,差一点境界倒退。
稷下剑圣曹秋道剑证天下,磨砺武道,七国成名的剑圣,几近十位武道巅峰的存在皆被斩杀,虽不能说自此世上除了曹秋道再无剑圣,但七国武林确实变成一阵萧条。没想到这么快新的剑圣就成长起来了。
第十五章 天下一统之契机
比剑战败,严平也不多说,直接带领手下墨者走人。
严平数十年凝聚锤炼的无上剑意,几乎可以说是灵魂本质的武道意念升华而成,此刻让君莫问一剑磨灭,这是直指灵魂的精神伤害。
不仅有境界倒退的危险,甚至可能武道意念不断衰弱,直道驾驭不住自身数十年磨砺成的锋锐罡气,走火入魔,散功破体而死。
所以严平立刻抽身离开,连“青山不在,绿水长流”,“你等着,下次……”这些江湖客套话都不及说,只想马上觅地疗伤。
瞬息之间,包围土地庙的赵墨武士全部撤退,真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一时间,这偏僻的土地庙恢复了原本平静。
元宗心中叹息,墨子传下的剑法让人正面破去,毫无反击之力,兔死狐悲,他作为巨子传人并不好受。
元宗对君莫问郑重一拜道:“多谢君兄相助。”若非得君莫问相助,他必会让项少龙拿着巨子令先逃,自己殉道而战。
君莫问微笑道:“本人不过是恰逢其会,想见识下墨子剑法,元兄不必放在心上。”
救命之恩,当以身相许。这里“以身相许”的意思是从今以后,我这条命是你的了,什么时候需要,必当以死相报。
一般来说,此刻对方的回答会分为三种。
一,也不再说什么感谢话,颌首应下。表面不多说,却深刻记在了心里,危难之时就将以死相报。这是生死之交啊。
二,连忙再说些感激的话,表示以后必定报恩,然后两人推辞来推辞去,恩情忽然变得不像恩情,反而成商品了。而真到了为难之时,帮得上的就帮,帮不上也别怪作壁上观。
三,这就可恶了,世上可是真有些个恩将仇报的畜生。恩大成仇,表面上感激,背地里却想致恩人?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