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缘
“帖经”就是将书本上的某行贴上几字,要求应试者将贴住的字填写出来,类似填空题。
“墨义”相当于简答题,是一种简单的对经义的回答。考生只要熟读经文和各类注释文字就能回答。
大概由于是秀才考试,所以考的是基础知识,没有策问和赋诗。
叶昊天对这些东西实在是不能再熟了。所以三两下不到半个时辰就答完了。交上考卷走了出去。
李知县有点惊讶,十年主考,第一次见到交卷这么早的人,莫非是老天开眼了?打开试卷看去,从头到尾竟然没有一个错误!
又过了两个时辰,考试才结束。所有人员出场等待。李知县和学政当堂批阅。又两个时辰以后,考试结果出来了。李昊排在第一位,张成在第三位。前五名全部录入,授生员称号。
接着李知县在县城最著名的灞陵酒家安排宴席,宴请五位秀才。灞陵酒家位于灞河边,阁楼之上,四面纱窗,抬头是夕阳无语下终南,低头是灞水浩浩不复反,景色极美。
李知县开场致词“难得诸位今番中了秀才,今年是大比之年,希望多加努力,连中举人、进士,那本县也有微功阿。”
然后是众人一一自我介绍。当听说叶昊天和张成是表兄弟的时候,李知县连声说“好阿!一家出两个秀才,难得阿!”
然后众人推杯换盏,酒过三巡,李知县道:“如此良辰美景怎可无诗?来,诸位请题诗一首,也给此届童试留一佳话。”
众人你推我托,谁也不肯开口。
过了一会儿,李知县对叶昊天说“你是今年童试第一,还是你来吧!”众人跟着随声附和。
李知县想知道这早早交卷的人是不是真的天才,回头吩咐酒家“笔墨侍候!”。
夥计急忙取来笔墨,在旁边的桌子上铺上宣纸。
叶昊天推托不过,只得起身接过笔来。抬头看灞水之上几点远帆,近处岸边却有数叶青荷,一只仙鹤从空中飞过,提笔在纸上写道“白鸟朱荷引画桡”。众人看了击节赞叹,“好阿,诗景相合,妙阿!”叶昊天抬头再看了看,接着一气和成“垂杨影里见红桥,欲寻往事已魂消。遥指终南山外路,断鸿无数水迢迢,新愁分付灞陵潮。”
李知县长叹一声“兄台才高八斗,学富五车,虽子建屈原复出亦不多让。此词写红桥流水,抒发怀古之幽思。上片写美景诱人。白鸟朱荷,碧波荡漾,画舫悠游,光艳照人。面对绿柳红桥,不禁思绪万千。回顾往事,怎不令人黯然消魂!下片借眼前景物,抒发感怀。放眼远望,终南山外路漫漫,江潮汹涌水迢迢。无数失群孤雁,空中徘徊。这凄凉景色,勾起了无数新愁。无法排遣,只好付于灞陵潮水。通篇含蓄又有神韵。千古绝唱阿!”略停一下,他接着说“本县已有多年来无人中过进士,今次要破天荒了!”
叶昊天赶紧谦虚地道:“哪里阿,偶得灵感,不敢当!大人怀才不遇,久困于此,可见才华不是最重要的!”
一番话听进耳内,李知县连连叹息。
回到家中,已是戌时,天色早已黑了。大概是张升回去禀告过,张家大院张灯结彩。两人一进院门,鞭炮也点了起来,足有千响,好久才静下来。进入大厅,三张大桌上摆满了美酒佳肴,就等他们入席了。
此情此景,叶昊天心里也十分温暖。忧伤和欢乐就像白昼与黑夜一样。黑夜衬托了白天的光明,白天也带来了黑夜的宁静。忧伤是一种说不出的美,因为忧伤才更加感到快乐的珍贵。纵然有着无尽的离愁和忧伤,但当看见灿烂晴空,嫩草鲜花,还有人世间最宝贵的爱时,也就更加刻骨铭心!
乡试在两个月之后,张成已经天天在温习功课。好多天来,他一直很用功,搞得茶饭不思,人似乎也消瘦了一圈。家里人都很是担心。
叶昊天却似乎神采一日好过一日,大家都很钦佩。这不,张员外已经来请教秘法了。
叶昊天取出一粒自己炼制的补中益气丹交给他道:“这个给张成服下”,并没有说明丹药的功效。张员外对他非常信服,立即拿给儿子去了。
一个时辰以后,张成跑了过来,叫着:“大哥,这是什么丹啊,我服了以后浑身是劲,到处热呼呼的,多少天的疲劳一下消失了,连脑子也清楚了很多!”
叶昊天笑着道:“这就对了,温书要劳逸结合,身体是根本,脾胃好才能中气足,中气足才能神气旺,神气旺才能智力增,学习起来方可以事半功倍。”
又对跟进来的张员外道:“这两天我要出门一趟,乡试的时候我会回来。”张员外问他行止,他说还没确定。
第二天一早,叶昊天就出了门。离开长安五个月了,他要回去看看。走在长安大街上,老远就看到玉店的门口聚了很多人,里面人更多,简直挤得风雨不透,估计大多是前来欣赏的。原来的五六间店面显得太小了。
叶昊天看了看周围,旁边是一家布店,店面不小,约有七八间,生意倒是一般。看到玉店的管家王万石实在太忙,他就没有过去招呼,悄悄从侧门进了大院。
进门看见王千石在搬运东西,叶昊天叫了一声,他回头看见,赶忙停了下来,高兴地道:“先生,您可回来了,全家都在惦记你呢!真是太好了,我去把大哥叫来。”
“不了,让他忙吧”叶昊天赶紧制止他,又道:“玉店店面不足,你去看看旁边的布店,问问老板能不能转让,要多少银子。”
王千石领着叶昊天向里走,看见爹正在院子里锄草,跟爹说了句话就出去了。院子里有块空地,王老汉人闲不住,开了个菜园,种上蔬菜了。妞妞也在旁边帮他拔草。
“老人家,身体怎么样啊?”叶昊天问道。
“好啊!自从上次喝了您给的仙酒,简直浑身舒畅,这些天没生过一点毛病。”老汉赶紧请叶昊天入内喝茶。
叶昊天将妞妞抱起来走进屋子,一边走一边问:“妞妞,你今年几岁了?”
妞妞眉开眼笑地道:“叔叔,我已经长大了,今年八岁!”
叶昊天呵呵笑了:“是啊,很大了啊。你三叔在干什么啊?”
老汉回答:“在跟蓝玉王学雕玉呢。”
“好”。叶昊天随口聊着。过了一会儿,王千石回来了,还没坐下就开口道:“布店老板开价五万两银子,死活不肯降价。”
叶昊天道:“买下了,我画个图形,你找人去按图装修一下。”说着取出五万两银票递过去。王千石接过后又急匆匆地出去了。
中午,王家一家人都回来吃饭。王万石取出账目给叶昊天看,一边介绍道:“这几个月一共进账一千八百五十万两,去掉支出和工资部分,实赚一千七百万两,请过目。”叶昊天将账目合上,问道:“银子在哪里?”“已经换成官家银票,超过五百万两就存入长安最大的银庄,其余部分存在放玉石的地方。”王万石说着领他去看。在存放玉石的阵法中间有一个玉瓶。王万石从玉瓶中倒出一个小盒子,里面有数百万两银票,还有一些存银票的单据。每张单据都有姓名和五个问题,答对了问题才能取走银子。单子上的名字却是叶昊天。
王万石将盒子整个儿交给叶昊天,又告诉他回答问题的切口。叶昊天把盒子又放了回去,只是取了一百万两银票放在身上,道:“目前我还用不着,等将来需要的时候再说,这些银子不是我一个人的,大家有事尽管取用。剩下的留着,等将来或许有大用”。王万石却道:“家里的散碎银子就已经花不尽了。”
回到饭桌上,叶昊天指点他将部分银票拿出去投资,买下一些酒楼旺店,那样才能以钱生钱。又询问大家能不能在附近城市开家分店。王千石自告奋勇:“我去洛阳,将这里制成的玉器拿去卖,相信很好卖!”
叶昊天点头同意,交代了一些注意事项,吩咐王万石再雇几个雕玉师傅,雕玉由蓝玉王负责,不单雕刻复杂的大件作品,还要包括手镯,耳坠,发饰等物。
晚上大家用过晚饭,就是指点练功的时间。一个接着一个,全部弄完已经到了亥时。叶昊天却为大家的进步高兴。王林的功夫也长进了一些,卫护玉店应该足够了,只要来的不是修真人。
大家走了以后,叶昊天继续修炼。一点灵光集中在上丹田,将自身的虚空与天地的虚空相接,从浩瀚的苍穹吸收所需要的养分。他感觉自己的元神逐渐膨大,形象渐渐虚幻起来。相信只要不断修行,不用多久就可以达到仙人界了。
他决定以后的两个月就在长安呆下来。时间很快过去了半个月,这些天他一直都在家里闭门修炼。
这天,春光明媚,鸟语花香,叶昊天想到城里走一走。他一个人来到长安城东南,那里有一个很著名的碑林。唐开成年间,为了避免文人学士们传抄经书时出现错误,皇家将十二部经书刻在石碑上,作为范本,立于长安城国子监内,供人们校对,被称为《开成石经》。内容包括《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等十二部经书,计六十五万字,用石一百一十四方,两面刻文,加上此前唐玄宗李隆基亲自书写的《石台孝经》合称十三经。除了十三经以外,这里还陈列有汉代以来的各种碑石、墓志共一千多块。碑石如林,故名碑林。
叶昊天对经书的内容非常熟悉,令他感兴趣的是石碑上的书法。碑林荟萃各代名家手笔,篆、隶、草、真、行等多种书体,琳琅满目,皆具风采。特别是唐代书法家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李阳冰、颜真卿、柳公权、张旭、怀素、智永、李隆基、史维则等人的手笔刻石,尤为可贵。后世的名家墨迹,如米芾、蔡京、苏轼、等人的作品也堪称绝佳。此外碑头、碑侧、碑座上浮雕、线雕、减地雕的各种花纹也做得美轮美奂。
他一边欣赏美妙的书法雕刻,一边再读一遍经书的内容。
继续读下去,孟子也说培养浩然正气,使自己义正刚直,从而神气盛旺,气贯天地。“这就是道地的修炼了!”叶昊天心里惊叹不已,怪不得被尊为圣人,他们不但是儒家的先知,还是修真的先行者,由儒而仙,可以称作儒仙了。
叶昊天闭上双目,回想自己十余年来所读过的儒家经典,心中豁然开朗。原来文人在从事读书,写字,作画和演奏音乐的过程中可以进入一种练功的状态,意念全部集中在书、字、画、音乐上,达到忘我的境界,那就跟道家静坐进入虚无状态一样。这种修炼不单增加艺术创造的能力,还可以摄生养气,最终达到天人合一。
叶昊天进一步思考,他发现儒家修炼以“炼心”为主旨,着重于道德的净化与陶冶,把“修身”当作“用世”、“治世”的基础,强调在“用世”、“治世”的实践当中“修身”,把“用世”堪称“修身”的积蓄,或者说是修身的一个飞跃。以“修身”为本,“修身”、“治学”和“用世”三者相统一,就能达到修炼的最高境界。比较而言,佛道修真者将自己禁闭起来,每日冥思苦想,容易出现偏差,儒家的修真却是顺其自然,水到渠成。
他知道明白这一点很有价值,将可以使自己的修炼跟未来的入仕结合起来,不会相互干扰,处理得当还可以使修道的过程缩短很多。
这样想着,他走出了碑林,沐浴在温柔的阳光里,浑身非常舒畅,感到今天确实不虚此行。
此后的一个多月,叶昊天一直闭门修炼炼神还虚的功夫。他从外空间接收了很多能量,现在已经能御风行空上百里,达到了真人界第十五层太黄翁重天的功力,只差三重就达能到仙人的境界。然而他明白,行百里者半九十,越到后来越是艰辛,一点也不能掉以轻心。
五月六日,他回到太一镇的张家,第一件事就是看看张成。张成还在书房里用功,只是脸上再没有一丝倦色,代之以一层淡淡的色泽,那是中气充足的表现。
张成一见他就跳了过来“大哥,你给我服的丹药太灵了,我这两个月看的书比过去两年都多,实在太谢谢你了!”
叶昊天劝勉他道:“兄弟,你年轻好学,勤奋用功,将来前程远大阿!”
张成摆摆手道:“我的学识不及大哥的十分之一,若是我前程远大,大哥就是如日中天了。”
叶昊天只是笑了笑,道:“兄弟,我?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