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缘
兰儿忙恭维道:“如今您老位居神仙榜十大高手之列,功力远在其余四位帝君之上,说明您当年的飞升之举是完全正确的。”
黄帝却轻轻摇了摇头,淡淡地道:“先前我也是这么以为。后来才发现不是那么回事,远离尘世之举或许并不是最好的修仙方法!假如一直留在人间,我的功力进境可能不止如此。”
兰儿没有完全明白他的意思,继续用无比崇敬的口气道:“帝君无论在天上还是在中土,都受到千秋万代无数人的景仰。您老人家不管是入世,还是出世,都是修仙人的楷模。我也曾经到过您炼丹飞升的地方——浙西缙云,那里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人前去瞻仰,题词墨宝更是满山都是。有一首诗写道:‘黄帝旌旗去不回,片云孤石独崔嵬。有时风激鼎湖浪,散作晴天雨点来。
’想想就令人感慨万千。”
黄帝仿佛没有听见她的恭维之词,眼中的神光从兰儿、风先生和风后脸上掠过,不疾不徐的道:“我修仙的时间比起玉帝来说差得很远,比起青帝、赤帝也远远不如,可是我的功力却不算太差,甚至还在青帝、赤帝之上,你们知道其中的原因吗?”
兰儿第一个笑答道:“大概是您天资极高的缘故吧。”
黄帝摇摇头:“五老帝君没有一个资质差的,每个人都是天纵奇才。我自己心里明白,论起天份来说,我甚至不如赤帝,更不用提跟青帝相比了。”
风先生一直在旁边静静地听着,这时见他问话,不得不开口道:“或许是您老的功法与众不同,兼且比别人用功的缘故吧。”
黄帝依旧只是摇头:“五老帝君每个人的功法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而且相互制约,相互促进,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否则一旦出现五行的相侮相乘,天下就会有大的饥荒了。”
闻听此言,风先生和兰儿都沉默了下来。风后也无法说出其中的道理。三个人只能静静地看着黄帝,等他自己分析其中的原因。
黄帝却抬头望着天上的流云,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时间过了好大一会儿,众人身后忽然传来一个年轻人的声音道:“我知道其中的原因,不知您老想不想听?”
黄帝闻言“嚯”地转过身来,一眼看见面前站着的原来是刚才还在静坐观书的叶昊天,于是微一点头道:“请神州道兄明示。”
叶昊天斩钉截铁的大声道:“您老之所以功力居于其余四位帝君之上,关键是您积累的功德比他们多!”
黄帝睁圆了眼睛看着他,急不可待地问道:“此言何解?”
叶昊天放缓了声音侃侃而谈道:“若论功德,普天之下功德最大的人应该是盘古大帝,是他开天辟地、创造日月星辰、风雨雷电,为万物生灵准备了必备的生存条件,其功德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当居第一位!”说到这里他略微停顿了一下,环顾四周,想看看四人的反应。
黄帝重重点头,说道:“不错,请接着说。”
兰儿和风先生更是点头不迭。风后也没有二话。
于是叶昊天接着道:“功德排第二位的当是女娲娘娘,她抟土造人、炼石补天,正是从她开始才有了人类,其功德居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对此众人也没有意见。
然后,叶昊天看了一眼黄帝又接着道:“功德排第三位的当是您老!”
黄帝精神一振,低喝道:“怎么说?”
叶昊天朗声道:“您老统一华夏,发明车、驽、釜、甑,做灶穿井,筑城建宫,铸鼎制镜,您的臣子宁丰制陶,化狄造舟,仓颉造字,容成制历,伶伦作乐,牟夷造失,曹胡制衣,伯余造裳,于则制履……这些众人皆知,还不能算作最大的功德。您最大的功德是著述甚丰,包括《黄帝四经》、《黄帝铭》、《黄帝君臣》、《黄帝泰素》、《黄帝阴阳》、《黄帝内经》……等十三类三十七种,形成了完整的‘黄帝文化’!您的论述被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及各大门派奉为经典。
晚辈一向自认为儒家弟子。儒家经典四书《大学》中的‘在明明德’即出自您的《黄帝四经》,而五经中的《周易》,便是由文王从您的后天八卦中悟出来的。
所以说您老还是儒家的祖师呢!您的功德排在第三位一点也不为过!”
黄帝听了脸上微微有些自许的神色,眼中的神光也越来越盛。
兰儿却故意插言道:“那青帝、赤帝呢?他们的功德也不小呵。”
叶昊天答道:“五老帝君每个人都功德无量。青帝即伏羲,他建造房屋、结网、取象于龟创造卦象文字;赤帝即神农,他在农业、畜牧业、水利、商贸与医药知识方面均有建树,尤其是在伏羲八卦基础上画出了六十四卦。不过他们的功德与黄帝相比要差了一些,至于白帝和黑帝,则更加不如了。”
此时黄帝眼中的神光已经全部集中在叶昊天身上,待他停下之后才问道:“神州道兄,请问你的评判有何根据否?再者,功德高低与功力深浅有何关系?我时常有一种感觉,觉得功力进境快速与昔年的入世修行经历有着莫大的关系,这种感觉好生怪异……”
叶昊天微笑着将监天尺取了出来,胸有成竹的道:“功德者,入世之功也,又名儒功。儒功、佛心、神丹三足鼎力,互根互用,互相转化。帝君请明察:一切原委尽在尺中了。”
黄帝有些疑惑地接过监天神尺,尺一入手,忽然浑身剧震,双目露出难以置信的神色,然后是一阵惊喜,禁不住哈哈大笑,放声长啸,声音响入云霄,震得兰儿差点儿一下子坐在地上。
黄帝见了急忙收回笑声,尽力按捺激动的心情,无比欣喜的道:“好!如此一来,我的功力将有大进!跟真神的交手更多了一分自信!”
叶昊天见黄帝这么快便悟通了将儒功转化为神丹的方法,禁不住打心眼里替他高兴,然而听他说想跟真神交手,心里又有些担心,连忙道:“帝君,恭喜恭喜!您老的功力将会骤然之间增加数倍!这样一来,挽救天下浩劫便增添了几分把握。”说到这里他略微停顿了一下,然后加重了语气道:“不过,真神非同小可!他将伊布谷和天奎星君的功力合而为一,又用万灭王鼎和阴阳法轮将众仙的元神化为神丹共自己服用,甚至还可能掌握着将魔性转化为神丹的邪恶方法!所以,他的功力决不能等闲视之!”
黄帝郑重地点了点头:“谢昊天大帝提醒,小心驶得万年船,你说得一点不错。”说到这里,他回头看了看站在不远处的风后,吩咐道:“带贵客下峰,将今次收取的息壤全部送给他们吧。”
风后躬身应是。
叶昊天连声婉拒,黄帝只是笑着微微摇头。
于是叶昊天便不再推辞,先将记载了仙音曲谱的玉佩还黄帝,然后互道珍重,领着兰儿和风先生告辞而去。
下得鼎湖峰,风后领着他们来到一片一眼望不到尽头的黄土高坡上,指着地上漂浮不定、轻如柳絮的一层淡淡的黄尘道:“这些是原始息壤。如果将其收集起来,在九转神鼎内烈火焚烧九九八十一天,最后以火生土,结成的便是息壤。这片黄土高坡叫做‘黄陵’,是宇宙间唯一能够出产息壤的地方。”说到这里,他转头看了三人一眼,见三人都有些无动于衷的样子,知道他们不明白息壤的价值,于是问道:“若是有了息壤,你们准备做什么?”
风先生故意答道:“拿到天市去拍卖,看看能不能大赚一笔?”
风后挖苦道:“先生只知道发财,发了财再散财。你是不是对财富转换特别上瘾啊?”
风先生呵呵笑道:“你干脆说我财迷不就得了?谁让我是财富排行榜上居于第一位的财神呢!”
叶昊天想了想开口答道:“我准备用息壤炼器,或者制成砖瓦建造宫殿。”
风后叹了口气:“暴殄天物!唉,浪费啊!”
叶昊天不明白他这样说的意思,反问道:“息壤不是像海金沙一样吗?炼器自然是最佳的选择了。”
风后没有回答,只是将目光转向了兰儿。
兰儿一时之间想不出息壤的用途,故意瞎说道:“拿来种花好了,种它九千九百多玫瑰,我要每天醉倒在花香里……”
话音未落,却听风后鼓掌道:“姑娘果然不凡,怪不得黄老帝君将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服食一颗可以增长功力数百年的天心莲也给了你!姑娘的前途不可限量啊!”
“啊?”兰儿惊叫起来,怎么也没有想到那些莲子竟然是世间不可多得的灵药!而且自己身上竟然凭空多了近乎两百颗的莲子,那相当于多少功力啊?
风后对着她十分肯定地点点头,缓缓说道:“息壤的全名叫做‘原初灵气生生不息神壤’。这名字有三层意思。第一,它是一种生生不息的土壤,只要弄一点出来投向大地,马上就会生长加多,积成山,堆成堤,自然能够堵住洪水,所以昔年鲧才想到前来窃取。第二,它不但能生成自身,还能生育万物,若是用来种花,栽培灵药,都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你们或许不知,昆仑山内的悬圃、元圃的表面等都曾洒下一层薄薄的息壤!正因如此,息壤才会被玉帝极为重视,不惜降罪于鲧以堵窃取之风。”
叶昊天越听越是心惊,没想到息壤竟然有如此神奇的功效。
风后越讲越起劲,望了三人一眼,接着道:“第三,原始息壤已经是富含灵气的土壤,经过烈火焚烧九转萃炼之后,更是变成了富含灵气的原生物质,就像修真者经过修炼在泥丸宫中结成的神丹一样,可以说息壤便是‘诸多灵土结成的神丹’,自然灵气十足,不但能净化人们的心灵,还能使修真进程事半功倍,所以佛祖昔年在动用无上神功创造灵山净土之前,就曾专门来此一趟,心满意足地取了少许息壤回去!”
风先生听得张大了嘴巴:“竟然有这种事?我这天界首富怎么不知道?要是知道我怎么也要想法买点来!”
风后哈哈笑道:“你以为有钱就有一切?好东西早就让先知先觉或者特权人物抢光了,哪里会流落到市面上去?”
兰儿娇笑道:“太好了,黄老帝君许下的息壤在哪?”
叶昊天的心里也有些蠢蠢欲动起来,嘴里虽然没有说话,一双眼睛却很是热切地看着风后。想想若是拥有了息壤,将来自己建立王道乐土的时侯就会变得容易很多,如果再加上凤凰聚集的灵气,嘿嘿,那简直太妙了!
风后看着几个人心痒难耐的样子,呵呵笑道:“刚才还无动于衷,现在总算知道我们帝君的良苦用心。好了,跟我来吧,我们去拿息壤。”说完飞身向前掠去。
叶昊天等人跟在他的身后不紧不慢地飞行,过了数道沟壑和几座土丘,来到一个不太高的山丘脚下。山丘壁上开挖了三排洞窟,仿佛长安附近黄土高原上百姓的民居一般。数洞相连,上下三层,洞内加砌石券。崖外也建了数间房屋,形成一个不大不小的靠崖窑院。
风后跟守卫的兵将打过招呼之后,领着三人进了一个最小的窑洞,在窑洞内七弯八折地走了好一会儿,过了数道关口,忽然进入一个高大宽敞的大厅里。
大厅中央立着一个两尺大小的青灰色丹炉,炉壁盘绕着九只数尺长的黄色小蛇。炉内烈火熊熊,发出耀眼的金光。
风后在距离丹炉一丈开外的地方站定,遥望丹炉道:“这便是黄老帝君的九转神鼎,此乃天界有名的宝鼎,排名只在万灭王鼎和九天坤鼎之下,居于鼎中第三位。神鼎早年被帝君用以炼丹,现在则用于萃取息壤了。”
风先生看着丹炉说道:“息壤竟然是如此炼出的!真是令人难以想象。”
风后点点头道:“除此之外,息壤的形成还有一种自然方式。那就是原始息壤经过风吹雨淋、雷劈电打,也可以慢慢转化为息壤。不过那要经过上万年的时光才行。早年没有别的办法,玉帝也是数万年前来一次,每次只能收取一点点息壤。自从黄老帝君发现神鼎萃取的方法之后,收集息壤就变得容易了很多。”
兰儿目不转睛地盯着鼎中的烈火,忽然开口问道:“炉火那么热,室内却如此凉爽?真是怪事!”
风后微微一笑,眼睛却望向叶昊天和风先生,似乎在考较他们的监视。
叶昊天环顾厅内,看了一圈没有找到合适的答案。大厅内的一切都很普通,只有鼎周盘绕的几条小蛇比较突兀,于是他大胆猜测道:“难道是因为那几条‘神龙’的缘故不成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