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缘
“唉!鸟兽哪懂得爱啊?”他深深的叹了口气。
一只老猴蹒跚着脚步走过来,一边走一边吱吱叫道:“小伙子,要不要我来给你上一课啊?”
叶昊天不置可否的望着老猴,实在怀疑它能有什么高见。
老猴似乎对他的态度很不满意,摇头道:“爱首先是尊重!看来你什么都不懂啊。”
叶昊天以为对方在训斥自己,心中更加不爽,面上勉强作出谦逊的样子,说道;“爱还讲究尊重?尊重什么?说说看。”
老猴并没有生气,而是望了他一眼道:“尊重生命啊!不管是一只蚂蚁,还是天王至尊,都需要得到别人的尊重!生命是最宝贵的。为了挽回一个生命,无论花多大的代价都在所不惜!只有尊重生命才算懂得了爱!”
叶昊天心中一动:“它说的是爱,其实也就是‘仁’。所以‘仁’,首先必须尊重生命!只有将生命放在第一位,才是真正的‘仁’!然而现实中的中土,只有皇亲国戚算人,只有达官贵人算人,只有地主富商算人,普通的老百姓根本就不算人!甚至连猪狗都不如!老百姓死就死了,拿张草席一裹就完!官吏随便欺侮百姓,为了一点小事(比如一张暂住证)就能把人活活打死,那是什么‘仁’政?战场上一死几十万,只有死了的人才得抚恤,被俘则生不如死,那是什么‘仁’道?官僚嘴上爱民如子,心里却视人命如草芥,他们的心中存有一分仁义吗?”
想到这里,他对着老猴深深的鞠了一躬,十分诚恳的道:“谢过猴师,弟子受教了。”
老猴点点头,摆出一付好为人师的样子,接着又道:“尊重离不开平等,平等是尊重的基础!无论是猫,是狗,还是人,在灵魂上都是平等的。没有平等的爱不是真的爱,而是一厢情愿的施舍。如果你觉得比谷中的众生高明,就永远无法得到他们的爱心。”
叶昊天心中剧震,脱口问道:“你怎么知道我要收取谷中的仙心?”
问此话时他忽然想到,作家儒家所说的‘仁’,也应该以平等为基础吗?
孔子说:“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就是说“忠恕”的要求必须在把人视为与自己在价格上平等的前提下才能成立。《礼心。礼运》中的“大同”,“小康”之说,都表现出儒家主张“实质平等”的倾向,至于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那也只是角色扮演上的不同,从人格上来说,每个人都是平等的。
圣人的本意是好的,可惜到了后世,儒家的规范却成了“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从此之后,大儒成了死儒,圣人则完全绝迹。
想到这里,叶昊天禁不住摇头叹息。
老猴看着他深有感触的样子,笑道:“不光是你,谷中的每个生灵都在时刻吸取别人的仙心!要想成功,必须将自己融入到这个体系之内。再教你一手::‘真爱无为,顺其自然,如果打着‘爱’的幌子干涉他人的自由,那种爱不如没有!尊重自由是爱的另一个基础。”
叶昊天感到匪夷所思,心中受到了强烈的震撼:“要悟‘仁功’,必须尊重生命!要施仁政,离不开平等和自由!儒家所说的‘仁’也该有这些含义!看来后世的儒家走得太偏了!”
现实的中土是什么情形?经过儒家那么多年的教化,可是距离真正的‘仁’还差得很远。‘平等’只是达官贵人口中的谎言,‘自由’更像被抛在墙角的抹桌布!老百姓被束缚在方圆百里之内,离了乡土便是‘流民’,‘暴徒’,被人像牲口一样赶来赶去,这显然背离了圣人所说的仁义之道。。。。
然而历史就是这样发展过来的,叶昊天一个人也管不了那么多。他所能做的只有提高自己的修为,了悟儒家的真谛,尽力将迷失的儒学拨乱反正,顺便在天界建立一块理想中的王道乐土。
老猴看着她恍然大悟的样子很满意,一面转身向碧海金晴兽打招呼,一面扬声说道:“这里是盘古开天休息的地方,所有鸟兽的始祖都是盘古亲手创造出来的。我是硕果仅存的猴界长老,教你两手也算你我有缘。”
叶昊天惊喜过望,连声致谢道:“谢过猴师!还有什么新奇的玩意,一并传给我吧!”
老猴摆摆手,龇牙咧嘴的道:“贪得无厌!将这些东西活学活用,足够你进出仙心谷的了!”说完蹒跚着脚步离开了。
叶昊天喜不自胜,纵身一跳来到兰儿身边,展开双臂将她抱住,“嘻嘻”笑道:“成了,我找到修习‘仁功’的方法了!”。
兰儿也为他高兴,娇艳的红唇凑近来,在他脸上吻了一下,眉目含笑刚想说话,忽然浑身一颤,手足变得冰冷,因为她听到了真神的声音。
此时此刻,真神的笑声不断从谷外传过来:“神州子,我来了!还带了一壶小酒,准备明日黄昏与君共饮,你可不要乱跑啊!”
第九十三章 白日常养浩然气,静夜勤修丹心铁
兰儿焦急不安的坐在仙心谷深处的草地上,一会儿抬头瞧瞧天色,一会儿转头看看身侧的叶昊天,然后又向着谷口的方向回头张望,不知道真神何时闯进来。
她怕走动时发出声音,那样可能会影响叶昊天修炼,所以就一声不吭的坐着,尽力压抑心中的不安。
现在已是已时光景,距离黄昏只剩下四个时辰,叶昊天几乎入定一天了,到现在还没有睁开过眼睛谷外不住传来真神故意弄出的脚步声,还有一些敲敲打打的声音,听起来有时近,有时远,大概是因为阵法迂回的缘故兰儿的心中一个劲的祷告,希望真神被洪荒九阵多挡一会儿。
可是不管怎么祈祷,真神得意的笑声还是越来越近了。
再看叶昊天,还在盘膝而坐,面上带着淡淡的微笑,头顶生起浓烈的紫儒之气,将整个山谷笼罩其中,不问而知,他已将气贯长虹的功夫发挥得淋漓尽致了。
短短的几个时辰,仙谷内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原来数十丈大小的湖泊竟然缩为一眼直径八尺的深井,井口生出一道鸿蒙鸿洞的白雾,飘飘荡荡升入空中,与叶昊天发出的紫儒之气缠扰在一起,进而化作甘霖酒向大地。
谷中的生灵似乎遇到了千载难逢的机会,无不敞开心扉扑入白雾的怀抱。空中飞翔的鸟雀叽叽喳喳的叫个不停,仿佛在彼此交流心中的欢乐;地上奔跑的麋鹿也像服了神仙丸一样,精神抖擞,神气十足;就连谷中的绿树芳草也显得格外青翠,容光焕发。
趁此光景,叶昊天一面通过紫儒之气收取大量仙心,一面尽力吸收白雾带来的灵气。
时光在缓缓流逝。叶昊天头顶的紫气不住的流转,仿佛一条真龙缓缓的扭动着身躯,每转一圈都将谷中的灵气压缩一分,然后通过敞开的天门注入他的心底深处,使他本已开阔的心胸变得更加宽广。心脏的纹理也变得更加坚实。
见此情景,兰儿一时惊呆了,甚至忘了察看真神的动静。
转眼两个时辰过去了。这时候,谷底的岩壁开始发出“哔哔剥剥”的声音,拳头大小的石头簌簌坠落;又过了盏茶工夫,“乒乒乓乓”的声音响了起来。千斤巨石从山上滚下;一个时辰之后,岩壁忽然发出震耳欲聋的声音,霎时之间现出一个高仅丈许的洞口,正如古诗中所描述的,“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正在兰儿惊得目瞪口呆的时候,叶昊天忽然从入定中醒转,仰天发出一声龙吟,旋即长身而起,伸手揽起她的纤腰,风驰电掣般迎着漫天飘飞的石头破空而去。
斗大的石块被叶昊天盛极一时的护体罡气化作粉末,眨眼之间,他们已经冲入洞内,向前看是一个深深的峡谷,谷中隐约有个金光闪闪的平台;往后看,洞口正在身后迅速合拢,真神的身影刚刚出现在仙心谷的谷口。
眼见真神将会被挡在洞外,叶昊天微微舒了口气。然后毫不犹豫的纵身而下,向着峡谷之间的平台掠去。
落足平台之时,他放眼环顾四周,发现这是一个深不见底的峡谷,下方是惊涛拍岸的暗河,青冥浩荡,水声龙吟,惊心动魄;头顶是流转不定的日月星辰,仿佛回到中土一般;四面是高耸入云的山峦,风吹林响,熊咆虎啸,令人栗然颤栗;立足的平台很小,方圆只有十余丈,由一根细细的天柱支撑着,仿佛脆弱的蘑菇,随时可能中断;又如风摆荷叶,随风飘摇。
兰儿心中害怕,双手紧紧抓住叶昊天,生怕一不小心被风吹下青冥界去。
叶昊天发现光秃秃的平台竟然是由某种不知名的玉石构成,看上去珠光宝气,仿佛金银铸就一般,身侧则是青青欲雨的云彩,足下有澹澹生烟的弱水,这一刻,他忽然惊讶的发现,自己对于眼前奇妙的世界竟然有种很是熟悉的感觉:“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这不是诗仙李白梦中所见的景象吗?
他用力的摇着头,不敢想象李白曾经到过这里。
挂在胸前的通灵宝玉忽然道:“恭喜主人,您已经成功进入四时八正谷!”
叶昊天苦笑道:“这么个鬼地方,就像进入牢狱一般,有何可喜之处?”
宝玉轻声解释:“您是第一次来,自然不明白其中的妙处。我可是来过两次了,每次都陪天尊呆足一年才离开。这里看似穷山恶水,其实却蕴含着无比充盈的灵气,正是提高功力的绝佳场所。”
听它这么说,叶昊天不得不打起精神东瞧西看,试图找到与众不同的地方。过了一会儿,他转头看看身侧紧张不安的兰儿,故意愁眉苦脸的自言自语:“四时八正,什么意思嘛?这可不好,若是搞不清楚,怕是要困在这里一辈子!”说完不住的长吁短叹。
兰儿望着他夸张的样子,笑道:“这问题不难,连我都难不住,如何能难得了公子?四时是指春夏秋冬四季,八正是指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的四立,夏至,冬至的二至,以及春分,秋分的二分,合为八节,又称八正,言其得四时之正的意思。八正之气,泛指每年的二十四节气。”
叶昊天看她的面色好了点,连忙笑道:“兰儿真聪明。我当年读黄帝内经的时候见过四时八正这种说法,可是却始终无法明白八正是什么意思。《素问宝命全形论篇》讲到,针炙之术必需‘法天则地,合以天光’。‘凡刺之法,必候日月星辰。四时八正之气,气定乃刺之。’天气暖和的时候,人的血气也浮在外面;天气冷的时候,人的血气则沉于内部;月牙初生的时候,人的血气开始逐渐充盈;满月的时候,人的血气最盛。肌肉坚实;月郭空的时候,肌肉也变得衰弱,经络空虚。。。。”
兰儿点点头:“看来人的气血变化跟天时改变关系密切。如此说来,公子从五老帝君那里取得的神功秘笈终于可以派上用场了。青帝的‘春风化雨’,赤帝的‘烈火炎炎’,白帝的‘严霜萧瑟’。黑帝的‘寒冰凝止’,再加上黄帝的‘黄天厚土’,这些神功都是深合于四时八正之道的绝世功法,五老帝君各得其一,已然可以纵横天下,公子若能融会贯通,不知道会出现什么奇迹。”
叶昊天深以为然,同时也明白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否则五老帝君早就动手了。要想融合五种相生相克的功法,必须找到其中共通的东西,也就是一条贯穿各种功法的主线。可是那条死主线会是什么呢?
他想了很久很久,最后找到“法天则地,合于阴阳”几个字。无论是法天不是则地,都是说人不离天,必须以自然界万事万物的本来面目为准绳;合于阴阳则是说人的行为要合于事物发展变化的内在规律。
怎样才能更好的“合于阴阳”?
叶昊天身为儒家弟子,对于这个倒是比较拿手。
要想彻底符合事物内在规律,必须遵守中庸之道。“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庸就是中正,中正就是不偏不倚。严守中正才是合于天地之机的正道。
想到这里他已经明白了四时八正谷的意义,那是要求修炼者必须仔细观察日月星辰的变化,只有顺其自然,才能吸收天地之间的正气;只有该出手时才出手,该练什么练什么,才能修炼成至高无上的功法。
于是乎他开始抬头望天辩认节气,可惜刚才星辰满天的时候不看,如今想看的时候却看不见星辰了。流云蔽日,青青欲雨,哪来的星星?
不?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