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缘
老。
叶昊天满城寻找,过了五六天也没有找到。只得放弃。
年关已近。家家户户都在忙碌着,外出的人逐渐减少。往日喧闹的街道清静下来,清脆的鞭炮声却传入耳中,其间夹杂着儿童的欢笑声。叶昊天遥望城南如黛的远山,心头涌出几句话“南山何其悲,鬼雨洒空草,长沙夜半秋,风前几人老”。“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雪花飘飘,银装素裹,室内火炉难敌门缝里涌入的寒气。在别人的欢声笑语中,叶昊天一个人在客店中度过了他有生以来最冷的年关。
第 二 章 岳麓攻书解迷津,华山求宝攀绝壁
正月初九。大雪还未化尽,岳麓书院门口聚集了上千的学子。这些学子都是全国各地赶过来的。大多是湘赣人士,也有川陕豫皖的书生,甚至有人不远万里从岭南赶来。因为岳麓书院为天下五大书院之一,每届的进士大比都有十余人入围,在百人的进士中比例极大。所以天下闻名。书院收费极贵,三年学习要交五百两纹银,单是报名费就要十两银子。然而每年想入岳麓书院的人还是有几千人,毕竟一旦高中进士,飞越龙门,就可以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但想进书院却不是那么容易,因为每年岳麓书院只收两百人。
今年已经报名的有两千八百人。外面的千余人是还在等待报名的,估计总数将有四千人。叶昊天也在等待报名的人里面,今天他戴上另外一个面色苍白的面具,身着一袭蓝布长衫,长衫半新不旧,洗的略微有点泛白,肘部还有个大大的补丁。他排在队伍的中间,报名的时候用的是李昊。交了十两银子,领到一个号码,写着三千四百二十一号。有人通知他明日上午巳时来初试。今年的考试分初试,复试和面试三关。
第二天早上,叶昊天缓缓用完早餐,慢步来到岳麓书院考场,这是一个可坐千人的大殿,摆满了一排排的桌椅,可以随便入座,里面早早地坐了很多人,只有寥寥几个空位。叶昊天在后排找个座位坐了下来。
等了片刻,有个老先生走到前台宣布巳时已到,考试开始,限时一个时辰,然后朗诵了几条考试纪律,大体是交头接耳者,试图抄袭者一经发现取消资格。试卷发下来,叶昊天略一浏览已知大概。共有三十个题目,每题一句话,有个空格需要填写。分别取自诗、书、礼、乐、易、春秋、论语、中庸、大学等。比如第一题极其简单,取自书,“关关(),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很多人一看第一题就乐了,每个人都露出笑意,考场略显轻松,不过渐渐的大家就笑不出来,因为有的题目实在难答。比如有一题出自书,“天发杀机,斗转星移;地发杀机,()”。
叶昊天从容不迫,一一答出,至最后一题出自书“君子贫穷而志广,富贵而体恭,安燕而血气不惰,劳倦而()”。他知道应该填容貌不枯,故意写成容貌不俗。他不想过于引人注目。盏茶功夫他已完成。抬头看时,有人抓耳挠腮,有人揪发垂首,有人抬头望天,有人闭目苦思。他略待片刻,按规定将试卷翻过来扣在桌上,缓缓起身,离开了考场。
一夜无话,第三天是正月十一,晨时,叶昊天来到书院门口,已经有很多人在看榜。几张大大的红纸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号码。从一号到三千九百八十号的成绩都罗列出来。二十五分以上者入选,共有八百三十二人,凡是入选的人员名字全部列出,未入选人员则只有号码没有名字。叶昊天得分二十九分。满分的竟然有两个,一个叫罗开山,一个叫殷东平。
然后是复试。复试要求写一篇文章。题目是“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这是考中庸之道了。限时两个时辰。两个时辰其实很短暂,因为进士大比是六个时辰。眼看时间匆匆,众人都在奋笔疾书,他却迟迟难以落笔,家族大劫,满腔忧怨,何为中庸?眨眼一个时辰过去了,叶昊天不再犹豫,手腕轻抖,蝇头小楷源源不绝。当他停下来的时候,发现竟然只用了半个时辰。待墨迹略干,他转身离开考场,丝毫不愿回头。
两天以后,正月十三日,岳麓书院入选的两百人名单已经出来了。
叶昊天排在第五位,前两位竟然还是罗开山和殷东平。
考试并未结束,最后是面试。虽然这两百人已经可以全部入选,但还要经过面试挑出最优秀者。最好的四十人进入准进士班,剩下的一百六十人进入准举人班。准进士班人员将配备最好的教授,可以自由查看一切图书资料,学费减半,但要求考中进士十年后捐献学院银子两千两。
到叶昊天面试的时候,题目很简单。三位教师在座,一个笔录人员。首先主考教授问:“你是哪里人士?“叶昊天不慌不忙回答“岭南人”。教授说:“我看了你的文章,文采飞扬,才华横溢,比第一第二的文章还好,唯一缺点是略有滞塞之感,似乎意气微有不平”。叶昊天答道:“学生久居岭南,地薄民苦,眼见污吏横行,心内颇为不平,更兼长途跋涉,中途染病,故失平和中庸之道,望老师见谅”。主考老师看了看他苍白的面色,未再询问别的,只是勉励了他几句,发给他一个金色的牌子,告诉他已经进入准进士班了。
准进士班的学子休息的地方每人一个房间。准举人班却是两人一个房间。学习很简单。每天上午巳时开始,上课一个时辰,专门有教授讲解进士大比需要知道的学问,其余时间自由安排。平时有问题可以去问教授。
叶昊天到书院的第一件事就是询问藏书馆在哪里。有人告诉他,离宿舍很近的一栋竹林掩映中的小楼就是。他挂上证明身份的牌子就向那小楼走去,没有携带任何笔墨纸砚。
藏书小楼有两个管理人员,一个是留着长髯的老夫子,还有一个年轻的伙计。叶昊天向他们展示了金色的牌子,他们就打开藏书室大门让他进去自己翻阅。藏书室有二十余个房间,每个房间都有很多高高的书架,书架上堆满了各式各样的书籍。房间里还有一些桌椅,那是供人翻看图书用的。
藏书分为经史子集四大类。叶昊天直奔集类藏书室,很容易就找到了书三千卷,三千卷几乎占了一个房间的大半部。叶昊天一头扎进书堆里,从头翻阅起来。他翻阅的并不快,一个时辰才看了五卷。但这五卷他已经全部记在心里。这是过去一年练出的能力。书三千卷第一卷就是老子的书。叶昊天早已把这本书倒背如流,然而这里却有新的解释。比如第一章“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说的是修道的方法,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要用似有似无的意念观察丹田微妙的变化,丹田的修炼是修道的根基。
十天以后,叶昊天找到一本书,那是一本仙佛合宗的书,是一个高僧和一个道长合著的,基础功法阐述得非常清晰明白。初级功法有那样几步,第一步是筑基,然后是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再以后就比较模糊。叶昊天仔细记熟了全文,立即开始修炼。
筑基是说意沉丹田,先把丹田巩固拓宽,做好炼精化气的准备,筑基完成的标志是丹田微稳。叶昊天收敛精神,意沉丹田,发现小腹温暖,就像有一团火汹涌澎湃,筑基竟然早已完成。他略思片刻,想起曾服用过龙虎续命丹,当时老爷子告诉他服了丹可以增长二十年功力。看来果然不虚。叶昊天决定直接进行第二步功法。
炼精化气的要求是以丹田为炉,意念为火,呼吸为风,先天之水为原料,炼出先天真气来,最后先天真气能贯通奇经八脉,十二正经,是谓贯通大小周天。这部功法最快需要十年,大多数人穷其一生均未成功。叶昊天意守丹田,感觉丹田丰盈,真气鼓荡,就像曾经修炼了很久一样。他意念轻转,真气竟然能贯尾闾,过腰背,上颈项,然后在颈项处停下来,差一点不能到达泥丸宫。看来还是缺了点火候。
叶昊天继续阅读有关书籍。在吕洞宾的著述中他找到这样一句话,要想功力快速增长,必须“蟾光终日照西川”。是说每时每刻都要留一分意念在丹田,一分意念足已,关键是丹田微温,火过强则丹毁,过弱则丹冷。由于没有间断,此法比常见的每天子午两时练功方法快捷五倍。所以他可以一边翻看书籍一边练功。书三千卷花了他差不多两个月才看完。这时他对整个道家炼丹有了比较详细的了解。不过他在藏书中没有发现书三卷,估计那三卷是黄赏编纂完道藏以后的自己总结的。仔细回想,他果然发现了新的不同的东西。
每天一次的授课叶昊天都按时到场,授课的先生据说是国子监告老回乡的教授,有着几十年进士阅卷的经历。讲的内容也与众不同。他讲的不多,每次只有半个时辰。比如讲书,他只讲了几个要点,然后就是让大家作文。每五天一篇文章。叶昊天每次都草草完成,给的分数也只是中等。准进士班确实人才济济。最杰出的还是罗开山和殷东平。罗开山一张国字脸,年约二十七八,看上去为人很豪爽。殷东平则略显沉稳,似乎城府很深。学生的日子比较单纯,大家没有利害关系,所以彼此相处还比较融洽。
一日教授讲解对联。对联是殿试常见方式。教授出的对联上联是:“日月为明,明人不做暗事”。这是一个拆字联,且后句是个反义俗语,有一点难度。罗开山抢先站起来说,朗声道“一人乃大大才岂能小用”。教授点头认可,目光瞄向殷东平,殷东平也站起来低声说“人言难信,信口必起疑心”。教授也点点头,然后叫“李昊,你说呢?”叶昊天过了半晌,看没人起来,大家的目光都瞄向自己,才想起来自己是李昊。他因为上课时经常一言不发,所以忽然被叫到名字,一时没反应过来。他赶紧站了起来。教授说:“是不是白日做梦,想着家里的娘子啊?”众人哄堂大笑。叶昊天略作道歉,然后平静地说:“我的下联是:古木虽枯,枯枝可发新芽”。教授鼓掌赞许“此联意境高雅,好!“。众人也很佩服。
授课结束,罗开山走过来,拍了一下叶昊天的肩膀,说“兄弟,你才华很高,不知为何平日很少发言?”叶昊天说“小弟久居岭南,来此倍感新鲜,诸位仁兄才高八斗,小弟不敢开口啊。”罗开山瞪了他一眼,然后笑道:“谁是八斗啊?我看你才华十六斗也有阿!”。
此后叶昊天跟学生们加强了来往,跟罗开山更成了好兄弟。通过了解,他发现殷东平为人也不错,只是可能以前受过挫折,所以比较谨慎一些。
时光如梭,转眼半年了。叶昊天白天泡在藏书室,夜里则跌坐练功,他已经很容易就可以调控意念上泥丸下重楼,不但任督二脉已通,奇经八脉也只差阴跷和阳跷二脉了。他感觉身体有了明显的变化,以前跳起来只有三尺,现在轻轻一纵可达一丈。所以图书架最上层的经书他已经不用梯子就可以轻轻取下再稳稳放回去。力气也大有长进,有一次动作稍大竟然用手指把砚台捏的凹陷下去。所以他平时都小心翼翼,只有夜深人静的时候稍微舒展一下筋骨,但也不敢放纵自己。
书三千卷他已经读完了。他现在每天要做的就是思考藏宝图所描述的到底在哪里。“北海之南,东山之西,大泽之东,长河以北,宝玉通灵,锦囊乾坤”。老爷子说藏宝图来自先秦的古书。所以他要把秦代以前的资料全部阅读一遍。每天要作的事就是在众多的古籍里寻找“北海,东山,大泽,长河”,日子单纯,叶昊天却不感到枯燥。因为他的修炼每天都有不同,元气积聚日渐增长,每隔十天半月都会打通一条新的经脉,而每次打通一条经脉他都感觉力量增加两成以上,还有一些意想不到的进步。
先秦的古籍大约有二十万册,由于不需要全部背诵,他翻阅的明显加快。即使如此也花了他近一年的时间。终于完成了。他找到了三十个北海,十九个东山,五十四个大泽,七个长河。他把这些名词排列组合,排除了大多数,最后找到了十四个区域。其中有八个区域明显太大了,不可能作为定位。还有三个不是非常合理。最有价值的区域有三个,一在巫山,一在华山,一在峨嵋。进一步分析他认为最有可能的是华山。先秦文化的中心在长安附近,那是几千年中华文明的?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