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缘
虏缓茫泵σ槐咭×逡槐咚婧笞犯稀N弈味苑饺ナ萍欤炔粤楣骱鸵恢诟呤址傻娇罩惺保缫巡患艘蛾惶斓挠白印! ?br /> 叶昊天不敢大意,一边疾飞一边取出龟镜察看,但见一条极浓的黑影和四五条颜色稍淡的影子齐齐飞向苍灵宫,不由得心中庆幸自己判断得很是准确,若有丝毫耽搁,只怕就走不脱了。
九阴教主快如闪电般的赶到苍灵宫,刚刚落下身形,就有人向他报告关在飞霜殿的三个老人不见了。他闻言之下,气得一跺脚,急忙掐动灵诀寻找三人的位置,忙了半天却一无所获,看来已经走了很远了。
正在这时,苍灵真君哆哆嗦嗦的上前叩头道:“教主,属下一时不察,竟然给人劫走了三个老家伙!”
教主恼上心头,冷冷看他一眼,一脚将其踢翻在地,呵斥道:“我早就告诫你们,让你们好好看着三个老乌龟,竟然还给人劫走了!再去给我重新捉来!捉不回来你真君的位置就别坐了!”
苍灵真君立时打了个冷颤,心内如冰,口中应道:“是!属下调集两万教徒明察暗访,一定将他们抓回来。”然后怯怯的看了九阴教主一眼,道:“请主人指点如何寻找那三人。”
九阴教主犹自恨恨的道:“那三个老龟很好查,他们只要在某个地方待足半天以上,那里就会升起一道紫气,高达数十丈。只是紫气非常微弱,不留心根本看不到。让所有教徒注意,只要看到紫气升起的地方,立即前来报告。”
苍灵真君一听心花怒放,有这么明显的标志再找不到,自己可以一头撞死了。于是传令下去,找到三人者升职两级,赏银万两。
等了好几天终于有人回报,说见到苏州一处大宅子上空有淡淡的紫气升起。苍灵真君闻言大喜,急忙调集数十人前去,捉来一看是个年约五旬的儒士,根本不是逃走的三人之一。正待将其一刀两段,九阴教主拦住他道:“押入黑牢,仔细看守,别再让他跑了!三天以后转往聚窟州。”
苍灵真君听了亲自将其押入黑牢,专门派了两个已经达到真人界十六、七重的人时刻盯着。自己也将住所搬到了关押那人的楼上。
却说兰儿在乾坤锦囊中静坐,忽然看到三个老人从外面飞进来,她赶忙起身上前见礼。三个老人从黑暗的地宫一下来到珠光宝器的大厅,入目是几间晶莹剔透的玉室,然后看到玉室中端坐着一个极其美丽的少女,不由都呆住了。看见少女向自己施礼,连忙手忙脚乱的还礼。
兰儿对他们微微一笑道:“老人家,我是叶公子的家人,你们请坐下歇息,公子会把你们安置在一个很好的地方。”
孔修文又看了她一眼,用非常担忧的口气道:“姑娘有所不知,天下虽大,只怕难有我们的藏身之地了。”
朱璨听了附和道:“是啊,我已脱离官场三十年,隐居在人烟稀少的小山村里,竟然也被妖人找到,看来我们身上的‘紫儒’之气很难掩饰了。”
程守礼也摇头叹息道:“我却是隐居在闹市之中,古语云‘中隐隐于市’,竟然也不管用,只怕是躲到天边他们也能找到。”
兰儿本来还有一丝埋怨,以为公子过虑了,竟然决定将雁湖仙境让给他们居住,听了此言才明白是自己错了,于是一面自责,一面宽慰他们道:“老人家,你们不用担心,公子会找个仙境让你们住下来,那里除了天神没有人能进去打扰。”
三人半信半疑的看着她,不知道她说的仙境是什么样的。
朱璨忽然问道:“请问姑娘,叶公子是何来历?为何会身怀儒家的浩然正气?”
兰儿闻言双目放出异彩,自豪的道:“我家公子熟读百万经书,博闻强记,过目不忘,是正宗儒学的传人。他的浩然正气是在观看长安碑林的时候自己领悟的。他还是前科殿试探花,目前仍有功名在身。”
三人都惊奇的看着她,没想到救命的仙人还是进士出身、身兼儒道两家之长,世间很是罕见。
孔修文却很感兴趣的看着她道:“我看姑娘也非寻常人物,举止端庄,温文有礼,而且胸怀袒荡,大大方方,定然出身于名门望族、王侯世家。”
兰儿嫣然一笑道:“老人家以后定然知晓,到时或许还要请您老帮忙呢。”
三人看着她花儿一样的娇靥都有赏心悦目的感觉,仿佛自己又回到了少年时光,不由得各自追忆自己年轻的时候在作什么。然而想来想去就剩下刻苦攻读的惨淡身影,连点风花雪月、儿女情长都没有,不觉心中暗自叹息。
叹息未止,忽然听见外面叶昊天说话的声音:“到了,大家请出来吧!”
兰儿将锦囊打开率先走了出去。三位老先生也慢慢出来。这时夜幕依然笼罩着大地,只是东方的天空已经有些泛白,看来不用一个时辰天就快亮了。
叶昊天将锦囊中的绿玉房子取出三个,跟原来的小屋摆成一排,每个房子相距两丈。然后将众人让进自己的木屋里。兰儿点了三根粗如儿臂的蜡烛,将小屋照得如白昼一般,然后去灶房烧水沏茶。
三位老人看着欢跳不住的烛光,心头一阵轻松,都有再世为人的感觉。
叶昊天重新施了一礼,自我介绍道:“晚辈是‘一门七进士’苏家的后人,苏洵安是我的外祖父。几年前苏家不幸、满门惨死,本人不得不由儒入道,修习神功,但骨子里还一直是个儒生。所以见到三位大家禁不住由衷欢喜,真的是三生有幸。”
程守礼急忙还礼道:“原来竟是苏洵安的后人,怪不得你的儒家浩然正气已经登堂入室了。我们三人跟苏洵安都是几十年的至交好友。谢谢你救我们出来,不然我怕几天之内就要受到折磨了。闻道不分先后,达者为尊,我们说不定还要向你学习呢!。”
孔修文也激动的道:“苏洵安有外孙如此,身在九泉之下也可以暝目了。我被九阴教关了八个月,本以为再也没有逃出生天的希望,这次能够出来,真的是非常感谢公子。”
叶昊天听了有点奇怪的问道:“九阴教杀人从不留情,不知为何对您如此客气。三位都是国之栋梁、儒之根基,每个人都宛如一道长城,按说九阴教应该是杀之而后快,不知道为何只是将你们关起来,而且关了那么久。”
朱璨对他解释道:“原因很多。你是儒家高弟,我们也不用瞒你,主要原因是,他们除了希望我们改弦易帜为其效力外,还想得到我们的丹心铁!”
“丹心铁!还真有丹心铁?” 叶昊天十分震惊的问道。
孔修文抬头望天,郑重的点点头道:“儒家入世修行,达则兼及天下,一颗丹心献给了江山社稷、黎民百姓,如果呕心沥血潜心修养三十年,而且没有一丝罪恶,就会不知不觉的将大半先天真气转移到身边经常所用的铁器上,或者是铁尺,或者是铁笔,或者是铁杖,或者是别的东西。那铁器流传下来受万民景仰,被称作丹心铁,上面不但凝结了大量的先天真气,更有黎民百姓转寄的佛心。九阴教想让我们交出丹心铁,所以才留着不杀、百般逼问。”
程守礼沉默半天忽然开口纠正他道:“先生勿需隐瞒。我们自己的丹心铁并不重要,最多只有八十年的功力和十几万佛心而已。他们真正要追问的是凝注数代大儒心血的‘汗青丹心铁’。”
说出这几个字,三个人都沉默了,相互对望之后,良久不发一言。停了半天朱璨道:“叶公子非是外人,儒家的希望可能就寄托在他的身上。我看此事也到了应该说出的时候,浩劫已成,此时不说,只怕以后没有机会。”
孔修文看着房顶沉思了很久,然后收回目光对叶昊天道:“此事说来话长,待我从头说起。南宋初期,金兀术率五十万兵马杀过黄河,直逼长江,康王赵构急切之间降下圣旨,令各州各府兴师勤王。天下百姓得了消息后皆群情激昂、奋不顾身,争着投奔岳飞元帅而去。当时有六位大儒不甘落后,商定成立大儒会,动用所有的能力帮助岳飞,其中一个重要的举措就是每人输出一半的功力凝结在一把铁尺上,然后将铁尺交给岳飞。岳飞本身修为已是极高,得到铁尺之助更是功力大进,才有了后来的兵发牛头山,大破金兀术,建立一代不朽功勋。可惜岳飞后来为奸臣所忌,康王降旨将其杀害于风波亭。当时以其功力若是肯走,谁能将他拦住?可是他为了全忠尽义,选择了慷慨就死。风波亭前,他将全身功力输回原来的铁尺中,交给当时前去见他最后一面的礼部尚书黄天赐。
黄天赐本是大儒会的成员之一,那把铁尺后来被贡在大儒会的总堂。大儒会商定:六位成员各掌一门,除了孔家一门世代相传以外,其余诸门各自寻找自己的传人,要求必须一脉单传,每代各门有一人入会。入会者首先宣誓为天下百姓鞠躬尽瘁,并且将自己功力的五分之一贡献出来,统一注入到铁尺之中,一旦天下危急、生灵涂炭,就将铁尺交与一位高人,令他统领百姓,力挽狂澜,救我中华于危难之间。
后来那把铁尺交到了文天祥的手中。文天祥从一个文弱书生摇身一变成为天下景仰的抗元英雄,一生十六次危难得以逃脱,全赖铁尺所赐。他有诗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将铁尺取名为‘汗青丹心尺’。后来元庭出动三十六名修为数百年的大魔头,布下九宫八卦阵,围攻了七天七夜才将其击伤,又追了一十八天才将陷入昏迷的文天祥捉住。只是‘汗青丹心尺’已经被他转回到大儒会中。加入岳飞和文大人的一番心血后,‘汗青丹心尺’更是凝聚了不下千年的功力和数以千万的佛心。
当时元庭大势已成,大儒会只好暂时隐匿慢慢寻找机会。直到几十年后群雄奋起逐鹿中原的时候,大儒会才遍查天下英雄选中了朱元璋。将‘汗青丹心尺’交了给他,当时他觉得自己年龄已大,不适合修炼其中的神功,就将神尺交给了太子朱英,改名为‘监天尺’。”
“监天尺!”叶昊天听到这熟悉的名字忽然惊叫出来,自己的乾坤锦囊中躺着睡觉的不就是监天尺吗!为何面对这天下至宝自己从未有一丝异样的感觉?连通灵宝玉都没有发现呢?
他心中激动,探手将监天尺取了出来。
程守礼一把将监天尺抢在手中,一边上下摩挲,一边眼泪哗哗的流着。
另外两人也都每人伸出一只手去紧紧的握住监天尺的一段,就像忽然看见了数十年未见的儿子,生怕它再跑掉。
此时兰儿沏了香茗端上来,给每人敬了一杯,三位大儒才松开监天尺坐回原处。叶昊天目视三人没有说话,静待他们叙说后面的故事。兰儿也在他身边坐了下来,一双美目紧盯着三位老先生,不知道故事讲到哪里了。
孔修文接着道:“这把铁尺就是监天尺,也就是原来的‘汗青丹心尺’。朱英凭着它转战南北,立下赫赫战功,加上无数的高人志士从旁协助,数年之后终于逐走蒙人,恢复我大汉江山。此后他几番欲将监天尺还给大儒会,只是朝廷动乱不停,内忧外患不止,大儒会考虑再三让他暂摄神尺。此后百年间监天尺出现过几次,每次都挽救朝廷于危难之中,这点你们想必也听说过。”说到这里他停了下来。
兰儿催问道:“后来呢?为何朱英最后没有将监天尺还给大儒会?”
孔修文喝了口茶接着道:“根据约定,朱英应该每三十年携带监天尺回到大儒会总堂一次,向六位当世大儒汇报别后经历。他最后一次回到大儒会是二十年前,再过十年就是下一次了。只是不知道他又为何将监天尺轻易丢弃。按说应该尺不离身,人在尺在的。你又是如何发现的呢?”
叶昊天将自己发现监天尺的经过细细讲述了一遍,连题在石碑上的那首诗也背诵出来。
程守礼默默复述着那首诗:“飞光,飞光,劝尔一杯酒。。。神君何在。。。”忽然惊叫道:“难不成他是被一位神君捉去了?可能他来不及将监天尺交回我们,所以将其封在石碑里,宁肯让监天尺从此消失,强如被妖人夺去助纣为虐!”
孔修文接口道:“朱英的功力修为不下一千五百年,这世间还有谁的功力能高过他?那不成了菩萨、天尊一样的人了?”
朱璨点点头道:“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九阴教让我翻译的书中就提到一位真神,说他生于天奎星,已历万劫,寿命数十万年,每每自比于玉帝佛祖。如果是他,只怕菩萨见了也要为难,何况朱英顶多只是小仙而已!”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