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缘
第 三 章 青城山中云茫茫,天地截作神仙乡
叶昊天回到寄宿的农家,由于找到了要找的东西,他心里很舒畅,晚饭的时候不由跟主人聊了起来。通过交谈他了解到这家人姓王,王老汉六十多岁,有三个儿子,大儿子三十多岁,小儿子刚刚二十,三个儿子分别叫王万石,王千石和王小石。大概这里石头太多,老汉连自己的儿子都起名石头。三个儿子中只有老大已经成家,有一个七岁的妞妞和三岁的小子。老大和老三经常在家,老二在城里跟人学徒刻石碑,很少回来。
一家人都很好客,一看就是老实人。王家有十来亩旱地,由于雨水不足,每年收到的粮食有限,家里的主要收入是上山伐木和开采石头。他们找到好的石材开采回来,粗刻成石桌,石凳,石磨,或者开成石碑的形状,然后卖给工匠去刻碑。由于活较粗糙,离城里又远,所以卖不出几个钱,一家人勉强糊口。
“我能看看你家的石器吗?”叶昊天问老汉。
“怎么不行啊?就在后屋,去看吧。”老汉客气的说。
“我要带叔叔去看石马!”妞妞也争着说,带着稚嫩的声音。
叶昊天起身跟老汉和妞妞来到后屋,屋子里堆满了石桌,石凳,石磨,还有一些石材,几匹石马。叶昊天转了一圈,一个小小的石盒引起他的注意。石盒大约三寸大小,刻工粗糙,引起他注意的是石盒的质地,那是一种浓绿的颜色,夹杂了白色。叶昊天自幼经常看到父亲把玩金石玉器,所以一看就知道绿色的部分是蓝田玉。
老汉看他拿着石盒看个不住,说“这是小儿在后山找到的石头雕出来的,只有这么一块,也不知道什么石头。”
叶昊天没有马上回答,问道:“蓝田县离这里有多远?”
“大约八十多里路吧”
叶昊天心里明白,这里的山大概跟蓝田的山同时形成的,质地类似,玉矿可能从蓝田延伸到这里了。
他取出一两银子递向老汉,要买下玉盒。老汉急忙摆手“不,不,哪里能要一两银子阿,那么大的石磨也才卖五钱银子!”叶昊天将银子放在老汉手里,告诉他:“这是蓝田玉,不是一般的石头,如果找到多点就发财了”。
老汉急忙把小儿子叫进来,问他哪里找到的那块石头,年青人想了半天只能想起大体位置,说道:“就在后山上,明天我带你去看。”
第二天一大早,王小石就来叫他。叶昊天笑着道:“早上不行, 要到午后才行。”
看着王小石露出疑惑的表情,他接着道:“这是古书上说的,我也不知道为什么。”
古书记载“蓝田日暖玉生烟”,说的是在烈日照耀下,蓝田玉会生出特殊的玉烟。当然这种玉烟只有在特别留意的时候才会发现。这些道理他没有说出来。
午饭以后,王小石又来催他。叶昊天跟着他向外走。走了几步,他让王小石回去拿一把凿子和一个锤子。王小石跑着回去拿来,然后在前面领路。小山不高,并不陡峭,走到东坡的半山腰,王小石停了下来,告诉叶昊天就是这里。
叶昊天低头查看,那是一片青绿夹杂的山石,有的地方露出些许玉丝。他吩咐王小石沿着玉丝的方向用凿子凿下去。露出来的是普通的石头,连着好几次都一样。王小石非常失望。
叶昊天站起身来,向四周查看。他走动的范围越来越大。当走到一块硕大岩石的时候,胸前的通灵宝玉忽然热了起来。他停下脚步仔细查看。那是一块方圆二十余丈的大石,石呈白色,寸草不生,看不出一丝玉的痕迹。他沿着大石走了一圈,通灵宝玉一直热热的,而离开大石宝玉就凉了下来。他走到离开大石三丈的地方,迎着阳光仔细观察,在阳光下大石上似乎有一种蒸腾的雾气,雾气纹理很细,若有若无。他心里明白那就是玉气了。
回头一看,王小石正在他身后发呆。他让王小石递过来凿子和铁锤,在大石的中央凿了下去,只凿了两三下,就看到碧绿的玉来。玉埋藏的很浅,距离大石表面不足半尺。他一直向下凿着,大约凿了三尺以后忽然转换成普通的岩石。他起身换了个地方继续开凿,连换了三个地方都是如此。看来这块玉石极大,只怕价值连城了。
他把凿出的玉石屑重新推回去,然后用石块掩盖,招呼王小石回去。回去的路上他一言不发。这么多的财富如果不能妥善安排只怕会给王小石一家带来灾难。他要仔细考虑周详。
王小石走在后面,看着叶昊天低头走路严肃的样子,嘴张了几下又闭上了。
回到屋里,叶昊天让王老汉和小石坐好,他说:“我们找到了宝藏,这些宝藏可以让我们大富大贵,也可以带来灾祸,弄不好王家可能就在这世上消失了”。
王老汉吓坏了。哆嗦着嘴说不出话来。
叶昊天赶紧安慰他“没事,我有办法!”
然后说出了他的方法,那就是招集人手赶紧把玉石采回来。为了保密,不能大量招集外来的人手,他让王老汉把二儿子也叫回来,就说老人生病了。老汉赶紧让人去叫。
第二天老二王千石回来的时候还带了一个人来。说是本家兄弟,父母都见背了,绝对信的过。一问名字叫王林。王林长得很结实,大约二十五六岁,似乎有些武功。叶昊天问了他几句,
原来王林以前曾经在城里的华清武馆学过两年功夫,那时候父母还在,后来父母忽然去世了,他也就没再去。
五个人一起上山,别人每个人手里都拿了凿子,叶昊天却找了把杀猪的长刀。到了玉石的地方,那四个人都有点发呆,这么大的玉石怎么开采呢?
叶昊天让他们在一旁歇着,他决定不再隐藏自己的功力。他在大石上用长刀首先横着刻了很多线,每根线之间大约距离三尺。然后又纵着刻了很多线,把大石划成一个一个的方框。接着运起全身内力向下切割,功力到处,刀尖泛出黄光,笔直地切进大石里,深达尺许,他来回走了三遍才把大石切到底。旁边的四个人看得目瞪口呆。他们的工作就是把这些三尺见方的石头搬回去。
王老汉也来了,赶着一辆牛车。四个人把玉石搬到山下,王老汉用牛车将玉石运回家。足足搬了三天才搬完,家里已经放不开了。
叶昊天让他们在屋子后面的空地上挖了个大坑,将玉石放进去,他们又忙了三天。屋子里只留下七八块玉石。忙完这些,大家都快累趴下了。
只有王林还满是精神。练过功夫的人就是不一样。叶昊天心里一动,问王林:“兄弟,你都练过什么功夫啊?”
王林看过他切割玉石的功力,恭恭敬敬的说:“只有几套拳法和剑法。”叶昊天说:”你教教我吧!“看着王林怀疑的目光,他又说:”我没练过招式,需要学习一下“
解释了半天,王林才明白,然后教了他一套劈空掌和一套青松剑法。
叶昊天学的很快,两个时辰就完全掌握了。王林在旁边看着他练习,眼见他一遍比一遍进步,第三遍的时候就像练了十几年一样,劈出的掌力带着逼人的罡风,他羡慕得说不出话来。
眼看离八月中秋不足一月,叶昊天准备休息两天就要上路了。
这天午后,他来到开采玉石的地方,大石已经不见了,留下一个三尺深的凹陷。他踩在凹陷的中央,胸前的通灵宝玉竟然又热了起来。而且似乎比以前还热。在四周踱了几步,宝玉忽冷忽热,热的范围很局限,不超过三尺方圆。他在周围找了找,
找到一个坏了的凿子,就用这个凿子他向下继续挖掘。大约又挖了两尺,他找到了一块两尺见方的玉石,这块玉石跟已经开采出的又有不同,通体翠绿透明,色彩极浓,没有一丝杂色,那分翠绿仿佛要滴出玉汁来,阳光下发出夺目的光彩!
这是玉精!是玉心!极其罕见。价值难以衡量。根据书记载,玉精可以宁心安神,驱除心魔,令人心态平和。有玉精的帮助,修道者可以事半功倍,节省一半时间。所以对于修道者来说玉精可以说是梦寐以求的东西。
他小心地把玉精收进乾坤锦囊。怕把灵芝压坏,他把灵芝叶片取出来放在几天前得到的小盒里,重新放进乾坤锦囊。
回去的时候,王家几个人还在忙着分割玉石,那么多的玉石让他们非常兴奋,又有点担心,不知道怎么才能卖掉。叶昊天告诉他们宁可少卖也要确保平安无事。让他们将玉石切割成一尺见方,然后到城里去卖给名声好的玉器店,最好是到三百里以外的地方交易,一块玉石价值不下二十万两银子。每次不要卖太多,最好只携带一两块玉石,多了恐怕惹来麻烦。大批的玉石可以等他回来处理。要想获得最大的收益,归根结底需要建立自己的玉器雕刻和销售网络。他希望他们能用卖玉石的银子去聘请明师学习玉器雕刻技术。过不了几年他会回来的,回来的时候他将建立天下最完善的玉器销售网。他们齐齐点头称是。
又过了两天,叶昊天给他们留下五千两银票,让他们作为启动资金。他要离开了。
青城山在召唤他,他要作道士了吗?
离开王家,叶昊天取下戴了差不多两年的面具,取出铜镜查看,现在的他面色白嫩,就像出生一月的婴儿。由于服下了三片千年灵芝,他现在的体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全身的骨骼重新整合,本来柔弱的身躯高大结实了很多,就连圆圆的脸也变成了方形,即使自己的父母活着只怕也难辨认出来。何况他只是苏家的旁支,父母为人低调,知道他们的人本来就不多,他现在的形象可以说没人能认得出。
他仍然骑着那匹黄马,那匹马只有两岁,体形比较瘦弱,毛色也不是太好,他离开长沙的时候为了不引起人家注意,故意找了一匹比较差的马。荒山野岭修真者很多,还有一些妖魔鬼怪,他现在的功力还不够强,
不能随意施展功力疾驰而去,那样只怕引来不必要的麻烦。所以他仍需借重马力。
一人一马在烈日下行行止止。为了让自己的面色变黑一些,他专门在烈日当头的时候上路。可怜那匹马走不过两百里就口吐白沫,气喘吁吁。叶昊天在一个无人的山岗上停下马来,从乾坤锦囊中取出玉盒,撕下一小片如小指端大小的灵芝叶子,放进马口里。过了一会儿,但见马儿站直了身子,呼吸平静下来,肌肉停止了抖动,如雨的大汗逐渐收敛,忽然“唏律律”一声长嘶,声音高昂,响彻原野,大大的眼睛也充满了神采,感激地望着主人。休息片刻,叶昊天看到连马的毛色都发生了变化,原来的萎黄不见了,代之以鲜明的黄色,油油的泛着光泽。
吃了点干粮,又给马儿饮了些清水,叶昊天又催马上路了。
马行很快,原来预计二十天的行程结果只花了十五天。
青城山位于都江堰东南,距成都百余里。山上林木葱茏,峰峦叠翠,状若城廓,故称青城。青城山以幽洁取胜,与剑门之险,峨眉之秀,夔门之雄齐名。山上树木茂盛,山路两旁古木参天,浓荫覆地,四季常青。在崎岖的山路上,每隔里许,就可以遇到一座小亭。这些小亭,有的建在路旁,有的建在跨涧越壑的石桥上,与周围景色颇为协调。叶昊天沿着浓荫密布的石阶山路,缓缓攀登,一路上欣赏山上的多种美景,有时俯临深涧,有时又攀登危崖,不久来到一处道观,门上的横匾上写着“建福宫”三个大字。门两边有一副对联”溪壑奔腾,百川东去通千派;云霞缥缈,万里西来第一山“。大门敞开着,一个中年道人正在收拾香炉里的烟灰。
叶昊天走上前去,朗声道:“大师,我是来参加中秋开山选秀的。”
道人笑着说:“好,好,跟我来,今年来的年青人不少啊”。
叶昊天一边寒暄,一边牵着马跟道人往前走。建福宫的后面有一排民房,那是给进香游览的人准备的,还有一个马厩。这里就像一个旅店一样,连管理的伙计也未着道装。
道人说:“他们不是这里的修道者,你就在这里住下吧,八月十五再来建福宫,晨时来,别晚了,”
叶昊天答应说“好”。然后道人就离去了。
叶昊天住了下来,还有三天时间,他可以好好游览一下青城山。
青城山背靠岷山雪岭,面向川西平原,群峰环绕,状若城廓;林深树密,四季常绿;丹梯千级,曲径通幽。东汉年间,“天师”张陵来到青城山,选中青城山的深幽涵碧,结茅传道,开创?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