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缘
他牵着兰儿的玉手走入了树林,一直走了近百丈,忽然发现前面的松树骤然增粗了两倍,高可参天,井然有序,仿佛是一个极高深的阵法的样子。他站在那里静静的看了一会儿,想着铜钹上所说的“地藏十轮阵”,不知道这是不是阵法的第一重。有了龟镜的帮助,他并不担心自己会失陷于阵法之中,于是按照铜钹上所说的入阵方法一步步向前走去。
大约走了盏茶工夫,两人来到悬崖边,一眼就看到了那副对联“福被人物无穷尽,慧同日月常瞻依”。每一个字都从石面上突起来,就像一个个的石纽一样。
叶昊天走近前去,双手握住对联中的“慧”字,依照铜钹上说的,左转八圈右转十三圈,然后走开数步静观其变。就听“吱呀呀”的声音不断传来,光滑的石壁上忽然现出一个深深的洞府。洞口伏着八只石狮子,隐隐然又是一道阵法了。
他拉着兰儿一路行去,小心的通过八只石狮子组成的狮子阵,又通过了天龙阵、修罗阵,罗汉阵、金刚阵等八重大阵,最后眼前豁然开朗,来到一个绿草如茵、鲜花盛开的地方,蝴蝶在身边飞舞,百灵在轻轻歌唱,清风徐来,阳光明媚,既没有丘陵、坑坎、荆棘、沙砾,也没有凄风、冷雨、严霜、寒冰。
两个人不觉看得呆住了。良久之后,兰儿才叹了一口气,梦呓般的道:“这就是极乐世界了吗?”
叶昊天望着远处一座高入云端的大殿,强自收摄心神,道:“我不知道这是不是极乐世界,却知道这是九华净土的所在。”
兰儿疑惑的问道:“净土不是在西方吗?怎么九华山也有净土?”
叶昊天摇摇头道:“佛教净土宗有三部正经,《观无量寿佛经》、《无量寿经》和《阿弥陀经》,里面讲述了净土的由来。净土是由菩萨以无比的热情、无畏的勇气和广大的悲心开辟出来的一片‘永无众苦、诸难、恶趣、魔恼’的地方。有一方菩萨就有一方净土,十方法界之内,有着十方的诸佛净土,所以净土不知道有多少。最著名的净土是释迦牟尼佛的灵山净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西方极乐世界;其次有药师佛的琉璃净土;阿闷佛的妙喜净土;弥勒佛的兜率天内院净土等等。我们现在到的应该是地藏菩萨五大分身之一开辟的九华净土了。”
兰儿满心欢喜的道:“我好喜欢这里。真盼望日后等公子功力大成时,我们也能开辟一方这样的净土!”
叶昊天却面色凝重的道:“开辟一方净土容易,将整个世界变为净土就难了。地藏菩萨发下‘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宏愿,端的是令人佩服。我们儒家也有自己心目中的净土,只不过称呼不同而已,我们将其称为‘大同世界’。净土与‘大同世界’虽然有一些不同,但也有很多是相通的,都要有和平宁静的心态、众生平等的愿望,衣食无忧,远离愁苦┄┄”
兰儿听他这样讲来,更加佩服他的博学和爱心,指着远方的大殿道:“我们去那里看看!希望能亲耳聆听菩萨的教诲。”
叶昊天牵着兰儿的玉手向前走去,不久来到高高的金碧辉煌的大殿前。正在他犹豫着是叩门而入还是出声禀报时,忽然听见殿内有人说话的声音:“金师兄,你总算回来了。师傅身陷危难之中,您看我们是否应该前去助他一臂之力?”
接着又有一个声音道:“我一去数年,今日刚从灵山净土回来。佛祖已经知道师傅受难之事。他说师傅修行之中该当有此磨难,如果能度过这道难关,师傅的‘地藏大悲功’就可以从第八十重进入第八十一重的最高境界,以后他就能一次渡化五十万人了。放心吧,师傅早就炼成了万劫不坏之身,地心烈火也不能损他分毫。再说以我们现在的功力恐怕还不能在地心烈火中呆足盏茶工夫,去了也不能渡化几个恶鬼。”
先前之人又道:“眼见师傅受难,不去帮忙总觉得心里不安。”
后来说话的人又道:“胜瑜师弟,修行这么多年你还没堪破生死劫难吗?师傅发下的宏愿就是要历尽万难,普渡众生,这次磨难对他老人家来说实在是一件很平常的事,而且也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被呼为师弟的人又道:“谢师兄点化,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好消息是我眼看修成菩萨身了;坏消息是在师兄离开的时候我试着到山前看了看,却发现整个九华山妖气弥漫,满地狼藉,实在不像样子。这几天我一直很想出手却又怕功力不足。真后悔当年的修行只求炼心未求炼丹,到如今佛心五十倍于神丹,却不能斩妖伏魔,竟然只能躲在重重阵法和密咒保护的净土之中,眼睁睁看着妖人在外面肆虐,心里别提多么难受。”
被呼为金师兄的人安慰他道:“不要急,修成菩萨身后你的功力会增长很多。前几日佛祖在灵山召集开佛宗秘会,参加的都是佛宗排名千名之内的菩萨、罗汉,愚兄有幸添陪末座。提起当前的妖气弥漫,佛祖言道:‘我曾掐指算过,此番妖氛来自天奎星系,应该与神仙排行榜上目前排在第三位的‘真神’有莫大的关系,现在天界众神正在设法查证‘真神’的真实身份,无奈天奎星有数十亿人口,分别居住在几十万颗星球上,‘真神’又隐藏得极其严密,一时难以查出。’”说到这里他忽然轻“咦”一声,道:“奇怪,怎么会有仙道之人来此?”
叶昊天闻言心下略有不安,连忙在门上拍了两记,高声道:“启禀前辈,弟子叶昊天和朱兰儿有要事求见。”
门内很快现出一位老僧,项耸奇骨,躯长七尺,面目慈祥,跟先前所见的金地藏的塑像竟然有几分相似。叶昊天想起殿中有人被呼作金师兄,心下明白,面前站着的恐怕就是金乔觉本人了。于是他连忙走上前施礼。兰儿更是双膝跪倒大礼参拜,口中叫道:“祖师在上,弟子朱兰儿拜见您了。”
老僧似乎已经好久没有面对面的接受别人参拜,一时没能反应过来,愣了一下之后急忙招呼兰儿起来,说道:“众生无高低贵贱之分,无需如此。老衲金乔觉,不知两位施主来自何方?来此有何贵干?”
叶昊天谦恭的道:“弟子出身于青城派;兰儿正是九华派的门下。我们受九华掌门浩寂神僧之托,将他的钵盂送至此处,请前辈指点如何安放。”说着将钵盂捧在手中。
金乔觉伸手将钵盂接了过去,神目如电扫视了钵盂一眼,然后笑道:“好,好,肉身宝殿又多了一位金身菩萨,两位请跟我来。”说着往大殿深处走去。
叶昊天和兰儿迈步入内,迎面看到两尊佛像,一个是释迦牟尼佛尊,一个是地藏王菩萨,然后是两旁端坐着的十三尊真身,其中的一个正面带微笑向他们招手,其余的真身却全都如泥塑木雕一样端坐不动。
招手之人自我介绍道:“贫僧胜瑜,欢迎两位仙长来此。”
叶昊天和兰儿连忙上前见礼,不知道他既然能说话怎么还端坐在那里一动不动。
礼毕之后,金乔觉给两人介绍其余的诸位真身,道:“这些都是我的师弟,分别是道明、宗杲、海玉、无瑕、大兴、慈明、仁义、明净……。他们都已经成就真身,不久就能修成菩萨身了。”他一边说一边将钵盂中的骨灰倒在佛祖面前放着的一个净坛里,然后取了些菩提圣水倒了进去,接着将双手伸进净坛里捏个不停。
叶昊天看不见他的手法动作,只能看见净坛中放出耀眼的白光。此时金乔觉身上的袈裟已经鼓涨开来,一双手臂变作近乎透明的颜色,十指连动不停,口中念念有词。他念的极其快速,叶昊天凝神细听也听不清楚。
过了好大一会儿,金乔觉收回双手,从净坛中捧出一尊尺许大小的塑像来,又洒了些金粉在上面,然后低喝一声道:“咄,金身已成,元神还不移入,更待何时?”
话音未落,一道灰色的身影从钵盂中飘起,飞速进入小小的金身中。片刻之间,金身动了起来,对着金乔觉施礼道:“谢谢师兄成全。”然后又对着叶昊天道:“谢谢小施主的帮助。”
金乔觉对金身吩咐道:“从此之后,你就在此潜修,元神不得逸出金身,直到大成之日方可以出来,否则将会前功尽弃。大约三百年后,你的金身就会跟诸位师兄一样大了,
然后可以像他们一样继续修行,再用五百年或者一千年的工夫或许会修成菩萨之身,成为真正的可以化身千万的菩萨了。我也是这样一步步走过来的,你看胜瑜师兄也即将成功了。”
叶昊天这才明白过来,那些真身原来是佛宗修成菩萨之前的一个过渡阶段。佛宗可以经过百年清修先将凡躯化作真身,然后再经过五百年潜修成就菩萨身,在此之间不能受到一点干扰,所以才躲在这样受到重重保护的净土中来修行。
他望着那些真身感觉好生神秘,不觉盯着他们的眼睛多看了几眼,隐约之间似乎看到了什么,眼前仿佛忽然出现了九朵莲花,心内强烈的震动了一下。他不愿放弃这难得的机会,于是对金乔觉道:“前辈,我想在宝殿中静坐片刻,求前辈成全。”
金乔觉望了他一眼,十分讶异的道:“施主慧根深厚,跟我们佛宗有缘啊,你只管安心静坐,成就多少就看你的造化了。”
叶昊天对着兰儿笑了笑,然后盘膝坐在殿中的蒲团上,将心灵进入宁静平和的状态,想着儒家“仁功”中的“爱”、“生”的法则,由“爱”入佛,由“生”悟佛,仿佛自己也成了那些真身中的一员,无怨无恨,无忧无虑,生机勃勃,佛心飞进。他又施展开“仁功”中“通”的功夫,将自己跟诸位真身的内心完全沟通交融在一起,相互切磋,互相促进,片刻之间他明白了很多东西,不但明白了佛宗的教义和修行原理,还知道了很多佛宗的秘闻,比如除了刚才所知道的人身有凡身、真身、菩萨身之外,其上还有佛身。其下还有泥身、妖身、鬼身等。他的神思像泉水一样流出,又像大江大河一样滚滚流入,他的佛心在迅速增加中,似乎十三位真身每个人都传了些佛心给他。不知道过了多少时间,他觉得自己有一种脱胎换骨的感觉,似乎忽然成了修行数百年的老僧,假如继续修炼下去,同样可以成就菩萨之身。
兰儿在旁边静静的看着,眼见他身上渐渐放出光芒,最后笼罩在一团金光中,惊讶得瞳孔放大了两倍。
金乔觉凝视了好一会儿笼罩在金光中的叶昊天,似乎完全明白了他的来历;又看了看一直关心注视着叶昊天的如天仙一样美丽的兰儿,禁不住连连点头,感到两人都是世所罕见的奇才,值得进一步培养引导,说不定能为挽救眼前的浩劫带来莫大的好处。
大约过了两个时辰,叶昊天悠悠醒转,睁眼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向诸位真身拜了几拜,然后又对着佛祖和地藏王的塑像拜了拜,口中道:“谢佛祖和诸位菩萨成全,弟子终于明白什么是‘佛’,什么是‘菩萨’了。”
金乔觉双掌合什,既惊讶又高兴的道:“真是人间奇迹!你在短短的时间内就赢得了诸位真身的信任,所以每个人才毫无保留的把自己毕生修行的东西倾囊相授。你现在的修为已经不亚于任何一位当世的佛门高僧。你不但成就了真身,还结出了舍利子,已经可以参加我们佛宗的法会了。如果你愿意,我可以给你取个法号,从此之后可以算作我的师弟。”
叶昊天忙上前施礼道:“谢谢前辈成全,我以俗家之身向佛,不知佛祖是否喜欢?”
金乔觉答道:“佛家眼中并无出家与在家的区别,只要有一颗佛心,哪里修行都是一样。你的法号不妨就叫做‘净悟’吧。因为你是在净土之中顿悟的,我将净土与顿悟联系起来,缩减之后就成了‘净悟’。”说到这里,他顿了一下然后又道:“从今以后,你不但可以参加佛门高僧的辩论讲经,还可以参加百年一次的灵山法会,亲耳聆听佛祖亲传的大乘佛经。你不用担心别人的看法。真正的菩萨都是大德之士,没有人会对你不敬。对你有怀疑的只会是修行不足或者堕入魔门的僧人。这样吧,我给你一件伴我多年的佛磬,如果有人怀疑你的身份,你可以取出佛磬,一击之下大家就明白了。”说着取出一个佛磬递过来。
叶昊天接过佛磬看了看,见其端正祥和,隐隐之中佛光四溢,于是道:“师兄,这似乎不是一件普通的佛器啊!”
金乔觉点点头道:“我跟随师尊地藏菩萨三千余年,受师尊之命来此开辟九华山一方净土。临来之时,师尊赐给我三件法器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