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赋
黄兴知道自己此刻留在武昌已毫无意义,想了想,点头应允,当下辞了民军总司令之职,准备东下。
黎元洪留下蒋翔武陪黄兴说话,自己返身又入会议室,见孙武、张振武正大派黄兴的不是,有些急躁的民军将领竟然主张杀了黄兴,以振武昌军心。黎元洪急得双手乱摇,说:“你等切莫胡言乱语,要知‘黄兴’这两个字,对各省的党人来说,那份量何止千斤万斤,黄兴若在武昌有任何不妥,那湖北便是整个革命党的敌人。”
众人于是不再议论黄兴,只提武昌的防守之事,黎元洪唯唯。众人争论良久,最后推了蒋翔武为民军总司令,全面负责武昌的防卫。
黄兴次日辞别了黎元洪,乘船黯然东下。船到安庆时却得到消息:南京已被民军攻下,张人俊、铁良、张勋等只带了小股残兵北逃,其余尽被民军或毙或俘。黄兴心情一振。
正文 第六十九章 烽火渐敛,孔雀东南飞
冯国璋挥军打下了汉阳,清廷亲贵兴奋不已,与隆裕太后商议后,下诏封冯国璋为二等男爵,冯国璋心下感激,便命炮队不分昼夜,对武昌城狂轰乱炸,同时予作各种准备,又向袁世凯频频发电请战,要渡江强行攻占武昌。
武昌军政府是清军炮弹重点打击目标,黎元洪心中害怕,要出城躲避,被张振武强行拦住,说:“都督出城躲避,军无战心,怎能守城!”
这时候光复各省已有十三个省派了代表来武昌,商议组建中央政府事宜,武昌城炮火连天,代表们只好乘兵舰到汉口租界内开会,会上推了湖南的代表谭人凤为议长,然后制定了《中华民国临时组织法》,又议定:如袁世凯拥护民主共和,迫清廷下台,则公举其为民国大总统。欲以此促袁世凯反正,从而结束战争。
这时候陈其美却联合了浙江都督汤寿潜、江苏都督程得全等发出通电,邀请光复各省派代表到上海开会,在上海组建中央政府。通电之后,江苏、浙江及新光复的福建三省就派了代表到沪,与上海的代表一起打出了“各省都督府代表联合会”的旗号,又以“联合会”的名义发电邀请武汉的各省代表至沪。
黄兴这时乘船到了上海,见到宋教仁、陈其美,说了辞去民军总司令一事。宋教仁连连叹气,极是失望。他原来设想黄兴既已手握武汉的兵权,自己再与陈其美设法影响控制东南局势,则同盟会就对光复各省有了相当的领导作用。黄兴说了不得不辞去总司令的原因,宋教仁、陈其美勃然大怒,骂孙武等人嚣张狂妄,不自量力,最后说:“好在黄兄领军在那儿坚持了这么长时间,如今南京光复了,黄兄也不用在那儿受气了。”
陈其美于是出面联络浙江都督汤寿潜、江苏都督成德全等发出通电,称:武昌受清军重兵威胁,实不宜作为临时政府的所在地,今南京光复,请各省代表齐至南京开会,定南京为政府所在地。
在汉口租界开会的各省代表接到通电,也都感觉南京龙据虎蟠,为古来形胜之地,便同意了陈其美他们的建议,当即陆续东下,由武汉乘船转往南京。
黎元洪被张振武以稳定军心为由扣住,不许出城,恼怒下,就欲私自逃出城去,事为甘绩溪、吴兆麟所知,便往商于张振武,说:“军政府为清军炮火密集射击之处,若都督真有意外,我等如何对世人交待,那时罪莫大焉!”
张振武想了想,就允了黎元洪出外躲避,又亲自带了一队人马送其出城,说:“都督在外暂避,城内一切有我等主持,都督勿忧。”
黎元洪流泪说:“城中就全靠你们了,但清军若大举来犯,守不住时,千万莫要硬拼呀。”
冯国璋一心一意要攻取武昌,屡次请战,袁世凯不允。冯国璋心下着急,又发电陈情,说:“不趁下汉阳之威势一举攻陷武昌,迟则军心易生懈怠,贻误战机,请总理祥查。”
袁世凯见电大怒,当即下令将冯所领各军,全部交由段祺瑞统管,着冯国璋即行晋京。
冯国璋见电吃了一惊,想不明白自己哪儿出了错,但军令如山,不敢不遵,这时段祺瑞已到了汉口,冯国璋无奈下只好与他行了交接手续。段祺瑞设宴为其饯行,冯国璋闷闷不乐,段祺瑞就问:“冯兄,你说大清还能撑持多长时间?”
冯国璋愕然不解,诧异道:“段兄怎么了,何以有此一问?”
段祺瑞叹口气,说:“我见你至此尚且糊涂,故有此问。袁总理可是心中不喜,你当心一点。”
冯国璋惶恐问道:“怎么了,我忠心打仗,一心要消灭革命党,总理为何不喜?”
段祺瑞摇头说:“你到了北京,自然就知道了,我这时却不便于你详说。”
冯国璋忐忑不安,也不再问,急急忙忙乘车进京,面见袁世凯。
袁世凯这时发电给汉口的洋人领事团,请其斡旋武昌民军,建议双方停战和谈。洋人领事团派人在武昌找到了孙武与蒋翔武,二人正为武昌的防守忧心,一听停战和谈的建议,一口就答应了下来。洋人却索要盖有都督印信的书面承诺,孙武忙到军政府找黎元洪,这才知都督出城躲避炮火去了。孙武当即就派人骑马出城追赶黎元洪,一直追到天黑时候,才在九峰山下追到。
蒋翔武等都督大印不及,怕误了给洋人的答复时间,于是和孙武商量,找人摹刻了一枚印信,盖在书面承诺上。洋人们也不知真假,就给袁世凯发电说民军允诺停战和谈。袁世凯当即命令段祺瑞停止向武昌打炮。然后即入宫面谒隆裕太后,奏称南方的革命党同意停战和谈,为今之计,须得立刻派代表至武昌与他们谈判,说服他们赞同君主立宪政体。
隆裕听说可以停战,形势缓和下来了,心中一松,马上就同意了袁世凯的奏请,并下旨以袁世凯为大清的全权议和大臣。
恭亲王善耆、良弼得知议和之事,大为不满,往找袁世凯质问,说:“既已打下了汉阳,自应乘胜追击,直取武昌,为何却要于打了胜仗时停战议和?”
袁世凯冷笑道:“打下了汉阳,丢失了南京,孰轻孰重?你等既认为袁某处置不当,完全可奏明太后,领兵去与革命党打,我推贤让位就是。谁有本领操控南北和平,可于短日内荡平革命党,袁某衷心佩服,决不贪恋这总理之位。”
善耆、良弼语噎口塞,无话可说,恨恨而出。
袁世凯不理睬亲贵们的不满,选了唐绍仪为自己的全权代表,又给湖北军政府发电,请其选出议和代表,以便双方正式谈判。
这时光复各省的代表已经移居南京开会去了,因清军不再发炮攻击武昌,黎元洪也就回了督府之内,遂将袁世凯议和的事电告各省代表会议,众代表们商量一番,最后听从了陈其美与张謇的建议,推举上海军政府的外交总长伍廷芳为南方议和代表,并发电请唐绍仪择日南下。
冯国璋乘车到了北京,没想到下车之时,受到了凯旋英雄式的欢迎。火烧汉口、血战汉阳,两战之下冯国璋的威名远播京华,连一般的市井小民也知道这位冯将军善能打仗。月台上军乐齐奏、军警如林,迎接的官员亲贵挤得满满当当。冯国璋笑容满面应酬一番,又进宫向太后皇上请了安,这才心神不安的到总理衙门去拜见袁世凯。
袁世凯笑眯眯将冯国璋让到客堂坐下,态度极是亲切和蔼,问寒嘘暖。冯国璋却心中害怕,不安的问:“总理,我是不是什么地方做错了事呢?”
袁世凯笑着摇头,说:“没有没有,华甫怎会做错事呢,你我这些年来肝胆相照,即使做错了事,那也没有什么。”
冯国璋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只好小心翼翼的问:“那么总理招我进京是?”
袁世凯哈哈大笑起来,说:“华甫呀,原来你是担心这个。哈哈,调你来京,自然是要重用你了。”
冯国璋面露喜色。
袁世凯压低声音说:“你这次在湖北连取两城,可喜可贺,朝中亲贵以及文武百官对你都极为看重。”
冯国璋忙说:“这都是总理指示机宜,将士用命,国璋不敢居功。”
袁世凯笑问:“兵士减员情况如何?”
冯国璋心一沉,说:“减员不少,死的伤的,还有投降的、逃跑的,总数当有三分之一。”
袁世凯长叹了一口气,十分惋惜的样子,然后说:“华甫呀,北洋军是你我多年的心血,我能当总理,你能当男爵,全赖北洋军的将士,如果真能将民军控制的各省尽数荡平,你想想,那时我北洋军还有得剩吗?没有了北洋军,你我又俱为汉人,那时候朝中的亲贵还能如现在这般看得起你我吗?”
冯国璋悚然一惊,在武汉前线时,他只想到攻城掠地,哪想到这些,此刻经袁世凯一提,顿觉自己的见识想法与袁世凯差得太远,想到那时频频请战,急着要攻城立威,不由暗生惭愧之心。
袁世凯继续说:“取了汉阳,却丢了南京,你若挥军苦战打下武昌,难道革命党便不能从江浙北上,攻掠山东威逼北京吗?为帅之道,须洞察全局,能战能和,方为大将之才。”
冯国璋既佩服,又惶恐,忙扒下叩头,说:“总理一席话,使国璋茅塞顿开,感佩之意无以言表。以后国璋听总理的约束,再不敢任性胡为了。”
袁世凯忙将冯国璋拉了起来,笑道:“自己人这样干嘛,快起来。”
冯国璋爬了起来,说:“总理开导,我铭记在心。总理现在要我干什么,我一定尽心竭力,不负总理之望。”
袁世凯说:“好!就是要你这句话,我要你去当禁卫军的统领。”
冯国璋吓了一跳,立刻面露难色,说:“总理,这个统领可不好当。禁卫军中的军官多由皇亲国戚出任,我是汉人,又出身微贱,怎能管得住他们?”
袁世凯凝眉嗔目,不怒自威,挥手说道:“皇亲国戚的满人就高我们一等吗?在我的眼中,此等亲贵尽是纨绔无知之辈,你的文才武略胜过他们千倍万倍!”
冯国璋心中一暖,感激知遇之意油然而生,半天方嗫喏说道:“总理,别人都无所谓,但良弼现为军谘府大臣,他如今为禁卫军统领,这人精明能干,非一般亲贵可比,我替换了他,他怎肯善罢甘休?”
袁世凯飞快地摇头,说:“不要紧,不要紧,你只要以后少见我,与良弼多沟通,脑子转过弯来,我保你一切顺利。”
冯国璋想了想,心领神会,点头答应。果然接手禁卫军统领之后,诸亲贵军官对他百般巴结逢迎,将他当作百战的英雄看待。良弼对他不但毫无怨忿之意,而且赞誉有加,极力拉拢。冯国璋心中有数,虚与委蛇,悄悄地逐步将禁卫军控制在自己的手中。
南京。各省代表络绎相携到了这儿。宋教仁此刻也被湖南省发电委为代表,于是立刻赶往南京,在各省代表中串联活动,筹划着推举黄兴为临时大总统,陈其美也通过自己的影响,与东南各省的都督秘议,为黄兴做临时大总统造势。
无奈黄兴对做大总统之位毫无兴趣,对陈其美说:“大总统的位子留给袁世凯吧,此人贪恋权位,不过他的确有胆有识,敢作敢为,若能以此位促他反满清而拥护共和,则国家百姓少受战乱之苦。若此人铁了心反对革命,以他的手段,恐怕我们建立共和的努力艰难至极。”
陈其美见黄兴如此,即往南京找宋教仁、谭人凤等商议对策,三人就商议不再举黄兴为大总统,而代之以“大元帅”的名号,陈其美回上海将此意告知黄兴,黄兴淡泊名利,微笑摇头。陈其美急道:“黄兄,此刻不是你急流勇退的时候,各省光复,群龙无首,必须有德能超卓之人出来一收众望,这个重任你是必须扛着了。”
黄兴却说:“我早给海外的孙文孙总理写了信,促他快快回国,党人中若轮人望,无人可出总理之右。”
陈其美说:“可总理迟迟不归,国内形势逼人,必须先推一个人出来,以建立政权。”
黄兴想了想,说:“那就先按你们想的办。不过如今最紧要的是革命党之间不能闹矛盾、争权力,若党人内讧,不待清军来打,阵脚自乱,必败无疑。”
原来黄兴风闻江浙光复后都督众多,互不统属,多有纠纷,深怕党人之间为争权夺利而致内讧,因此心绪不安,要陈其美将江浙的情况尽数讲给自己。
陈其美于是讲起了江浙间各都督的纠纷:
江浙联军将攻南京的时候,陈其美、宋教仁已和汤寿潜、张謇、徐绍桢等人协商一致,决定打下南京之后,以程德全为江苏全省的?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