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策 作者:董无渊(起点女频vip2014.03.29正文完结)
: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大家
作者:董无渊
死去活来重生之后,对于前世,若要问贺行昭最舍不得什么,她大概会说舍不得女儿惠姐儿,早夭的儿子欢哥儿,还有那个敢爱敢恨的自己。
***********************************************
一言简之,讲的就是一个侯门千金前世死乞白赖嫁给某人,这一世看透了心宽了,好好活下去的故事~
标签:帝王、女强、温馨、宅斗、重生
第一卷 楔子
大周朝隆化十二年三月,冬寒未散,春暖未至,虽有新绿抽芽却也偶有寒风凛冽,道口胡同人声熙攘,彰显着初春时节的热闹。
东兴胡同口,晋王府却朱门紧闭,整座府邸缄默无声,门口高吊着两个白灯笼,上头写着“奠”字。
晋王府的女主人贺氏,殁了。
中庭内竖起一面铭旌,覆在棺柩上的追文悼词,洋洋洒洒写满了整匹素绢。
“晋王妃贺氏,定京盂县人,父第八代临安侯贺琰,兼平章政事,后领太子太保。隆化二年初,贺氏名满京都,声誉渐现,遂以王侧妃礼聘入晋王府,产子欢,后病夭。隆化四年仲秋,王以侧妃贺氏婉静良安,请旨册贺氏为正妃,声誉日闻。隆化八年,产女惠,晋王大喜,甫出生,即轶册为绵宜郡主。”
“妃性温驯,名门毓秀,其于上下,整合于内,端静于外,或少违豫。”
“王结发之元妻,虽悲难同白首,却喜能共今生。”
贺行昭飘荡在被晋王府屋檐楼阁切成的,四四方方的天下,看着跪在灵柩前或假意哀戚恸哭,或真心嚎啕绝望的人儿,手指一点一点虚无地拂过晋王周平宁亲手写下的悼文。
原来死了有这样的好处,可以是非颠倒,黑白不分,来成全脸面。
明明是自个儿耍尽手段与周平宁暗结珠胎在前,嫁入晋王府在后;明明是欢哥儿溺水暴毙,惨死在皇后陈氏殿中;明明是周平宁为了保住陈氏,才以正妃之位相易,意图压下此事;明明是周平宁厌屋及乌,连看都不愿意看阿惠一眼。。。
最最好笑的,却是那句“悲难同白首,喜能共今生”。
周平宁,你想要共白首、同今生的,只有陈氏而已。
贺行昭低低垂首,神情淡漠地看着立在棺柩旁的周平宁,终是掩眸不再看。
若有来生,若有来生。。。
我必识人真切,不负残生。
第一卷 第一章 再会(上)
云破初晓,盛冬的汴京城古城墙外将将透出一线亮,九井胡同里打更声儿一遍接着一遍传得响亮。
贺行昭在听见第一声清亮的打更声时便醒了,睁开眼愣愣望着顶上拖着坠下的青碧色螺纹云丝罩,耳边是更漏里沙粒簌簌落下的声音,歪了头透过帐子,有两盏明亮的摇曳着暖得朦朦胧胧照进人心的羊角宫灯立在床脚边。
被子上熏染的是茉莉淡香,不是周平宁素日喜好的冰薄荷香…。
行昭将头埋在被窝里,深深吸了一口气,眨眨眼,将打着旋儿的泪给生生忍了回去,嘴边却是止不住往上边扬。
三天了,不是梦,不是想象,不是阴曹地府,贺行昭眸中含泪嘴角带笑地看着这双白嫩稚小的手,手小小的,指甲理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没有染过胭脂花丹蔻,没有为了留存下指甲而戴着三寸长的护甲。自己真的还活着,以七岁贺行昭的名义活着,一切都还来得及,还可以好好活下去。
或者前一世的倔强恣意。。。才是梦。。。一个孤零零活着的梦。。。
“姑娘,卯时三刻了,该起床。。。”帐子外有人轻声唤着。
是莲玉,行昭连忙坐起身将帘帐拉开了一角,带了些不确定轻唤了声:“莲玉。。。。。”
十四五岁时的莲玉背对着暖光,依旧有着温柔的眉眼,长着双一笑就弯弯的眼睛,从未同人红过脸,虽不甚美,却胜在让人舒服。
这样好的莲玉,为了遮掩自己偷着给周平宁递花笺的行径,被祖母罚到通州的庄子里配给了一个瘸腿的庄户人家,不到三十便形如五十老妪般。
莲玉被直愣愣地看得有些发怵,下意识地摸了摸脸,又看眼前这个年画儿似的小女孩,瞪着一双西域葡萄样的眼睛,有些似醒非醒的模样,不由得看着好笑:“昨儿奴婢告假回来,才听莲蓉说姑娘说不舒坦赖了两天床,昨儿才好些,哪晓得今儿姑娘还是没睡醒的模样。。。”
说着话儿,帐子被两边拉开,勾在缠枝银钩上,行昭接过盛着蜂糖蜜水的杯盏,蜜水极甜又暖,直直冲进胃里,连带着心也像春日里那样暖洋洋的。
突然觉得任重道远,前世里,被自己糊涂所连累的人,为自己劣行而蒙羞的人,对不起。但也万幸,还有一次再来的机会,佛祖眷顾。这一世,母亲、莲玉、祖母、贺家。。。种种种种的悲戚,她不要再经历一次了!
行昭正怀着感恩,胡思乱想着,内阁的灯全亮了,留着头的小丫头们捧了铜盆、衣物、牙粉等物躬身鱼贯入了内,另有大丫鬟莲蓉从外卷起了帘帐,可见天仍旧是灰蒙蒙的片,院子里的积雪在庭意院顶棚上吊着的宫灯映照下晶莹透亮,内阁女孩们的井然有序,带来了几分热气腾腾。
贺行昭心潮澎湃,仰着脸将蜜水小口小口喝完,冲莲玉咧嘴一笑,梳洗妥帖后,站在毯上,正伸手搭进袖里,却见穿着紫绿绣万喜纹襦裙,外面罩着件百花褙子的妇人捧着几个匣子从抱厦里出来,贺行昭眼神一亮,开口便道:“王妈妈!”。
王妈妈,是贺行昭的乳娘,因生母方氏产后体虚无力,贺行昭便自小养在贺家太夫人院子里,王氏是方家选送来的的乳母,如今三十二三的年纪,从贺行昭出生便在身边尽心尽力服侍着,最后却被临安侯继室应邑长公主撵出了府,从此不知去向。
行昭想起应邑长公主,心头如针扎似的尖锐痛起来,应邑就像是贺家的飞来横祸,逼得母亲惨死,祖母避其锋芒,一年有泰半的时间都躲在庄子里,大概只剩下爹爹是高兴的。。。
王氏边将匣子放在桌案上,边蹲了半身礼急匆匆起来:“我的姑娘诶!可得抓紧着点了。前头两位姑娘并大少爷、七少爷都到了。三房从八灯巷走都快到了!太夫人还问了姑娘喝完蜜水了没。。。”
行昭回了神,一笑,仰仰头由着莲玉半蹲着系上襦裙的带子,清了清喉才道:“喝了喝了!一口气儿喝完的!妈妈记下这么大段话儿可累?快喝口水润润!”
侍立在旁的莲蓉低了头吃吃一笑,将一方赤金镶边如意锁从匣子里选了出来,递了过来,说:“太夫人才舍不得怪罪!姑娘连吃了两天药,昨儿晚上才有了精神头,今儿就急吼吼起了床要去和太夫人问安,太夫人只会心疼!”
“也就是姑娘疼你们!放别的主子屋里,嘴巴没个把门的,主子们早就——”王氏横了眼莲蓉,却见行昭捂着嘴偷偷笑,便只好住了话,手脚麻利地抠了黄豆大小的一粒儿春双膏,在行昭脸蛋上轻手轻脚、细细抹开了,又念叨着:“今儿是三房的外放回来头一遭去给太夫人请安,是大日子,姑娘可不好任性!”
行昭边接过递来的大袄披上,边仰头眯了眼睛由着王氏将霜膏抹匀,听得这竟是三房才回来的时候,心情好极了,胡乱点点头,嘴上答应着:“是是是!”
荣寿堂前厅,匾额高高挂着,上面是御赐的四个字儿“宁静致远”,梨花木八宝阁旁立着棵长得葱茏的矮子松盆景,再穿过抄手小廊,里面的笑闹声便挡也挡不住了。
“祖母这儿的香不像是寻常熏染的茉莉香,闻着倒有股佛堂里的味道…我回去自个儿想法儿调却总也调不出来!”——这是二叔家的三姑娘明姐儿,从来便是语声爽利,不拖泥带水。
“三姐不妨加几味麝香进去,再把香多晒那么一旬,许就得了这样的味道了。”——这是行昭庶妹贺行晓。
“三妹,我同你出个主意,向祖母讨一匣子,等用完了再来讨,岂不省事儿!”——声音哑哑的少年,却还是不能消停作怪,这是嫡亲的胞兄,临安候贺琰长子,贺行景。
行昭紧紧攥着丝帕立在垂地珠帘后,呆呆地听着,心里欢喜极了,却近乡情怯,在笑闹里听得一声“你们这群猴儿,就是老天爷罚来磨我的!”,便立时红了眼。
太夫人身边的芸香正巧打帘而出,见行昭眼眶红红地杵在门缘边上,忙行了礼,笑说:“四姑娘杵这儿干嘛呢?可是遭沙迷了眼睛?快进去吧,太夫人念叨四姑娘多少遍了!”
行昭笑着摇摇头,就着丝帕拭了眼角道:“无事,只是外面有些凉。这便进去!”
芸香佝了腰,细细瞧了瞧,见确是无事,笑意愈加深小声说着:“大少爷、七少爷早来了,三姑娘也来得早,六姑娘来的时候,太夫人面色不太好!侯爷与二爷去北门迎三爷了。”
行昭笑着点头谢过,莲蓉向来机灵,凑身塞了个白玉兰花吊坠给芸香,甜笑着说:“姐姐不愧是太夫人身边儿的知心人儿。”
芸香性子活泛,行昭的身份是阖府姑娘们中最高的,这些小门小路拿来讨好,正好。
行昭小步转过寿星公长江石小屏风,终是见到了一身着墨绿万寿字不断纹褙子,斜倚在正堂前贵妃榻上,正笑得乐呵的老封君贺太夫人陈氏。
行昭迈大了步子,提起几欲委地的水红裙裾往前三步,叩拜于地,小小女儿朗声唱着:“孙女行昭给祖母问安,万望祖母安康端健!”
第一卷 第二章 再会(中)
七岁的小女孩声定意坚,身量骨架小小的,却叩拜端仪,水红裙裾规矩地散在铺着细密白羊绒毯上,极似一朵绽开的牡丹。
行昭做了十年的晋王正妃,礼仪行止早已深入骨髓。
贺太夫人微怔,愣了愣,指了指俯首在地的心爱小孙女,侧首同侍立着的张妈妈笑说:“快去扶起来。病了两天,这一好,瞧瞧,竟改了往常的小魔星样了!”
“孙嬷嬷早说了四姑娘聪明着呢,只是不耐烦学这起子礼仪,您总忧心着,这下您可算是踏踏实实了!”
行昭满面通红地叫张妈妈给扶起来,再听张妈妈笑着打趣,耳朵也臊得红了。
想想前一世的自个儿,半大的女孩被娇养得不成样子,性子高也傲,唯我独尊,飞扬跋扈惯了。父亲是大周朝一等勋贵临安候贺琰,外祖是称雄一方的陕西总督,姨母是彰德帝正宫方皇后,想要什么得不到?六、七岁的时候,就连贺太夫人花心思请来的教养嬷嬷孙氏,也是敷衍地将规矩草草学过。
母亲死后,应邑长公主再嫁进贺家,方皇后生怕外甥女受委屈,又内疚胞妹惨死,便将行昭接进宫里亲教养着,吃穿用度比照着公主。这样养出来的女儿,傲气是有了,爱憎也分明了,可惜心气太高,不择手段也要得到自己想要的,很难担得起大周朝富贵人家要求女孩的端淑明惠。
终了一生,晋王周平宁大概是唯一的挫折。而,一颗心恰巧折在了这里。恣意行事,连闺阁女儿家的名节也不要了,宁愿以侧室自居也要嫁给晋王,最后倒落得个千夫所指的下场。
钟鸣鼎食之家的气度从来不是靠飞扬跋扈来体现,因为尊贵而谦逊有礼,这才是最大的高傲。
这个道理,方氏去得早没教过,行昭自个儿也不耐烦听人念叨,到最后竟是缠绵病榻受尽冷暖时,才反省明白。
行昭红透了张小脸,恍如隔世,向坐在左上首,涎笑着的贺行景福了身:“大哥安好。”
又向一身量高挑纤瘦,面白肤凝,却留着一道剑眉的女孩行礼,颔首笑着寒暄:“听人说三姐院子里的绿萼梅花开得可好了,千万记得给阿妩留几支!”
“…总少不了你的!过会儿,在库里寻了甜白釉青花的方壶好生装着,给你送去!”约是惊诧行昭的主动亲近,行明一愣神儿才反应回来,一句话说完,笑开了扭头向案首的贺太夫人撒娇:“祖母,您瞧瞧,才说阿妩懂事了,这就来讨上东西了,孙女儿还得赔上一尊前朝的白瓷…。”
“你可忘了,你方才讨祖母茉莉香时的模样了!”行景半刻闲不住,接着话儿便笑着嚷嚷开,惹得行明轻横了眼,却是撑不住自个儿笑开了。
三姑娘贺行明是二房嫡长女,也是二房唯一的血脉。二老爷贺环是现任临安候贺琰庶弟,性情怯懦,好享安逸。老侯爷去世时,庶三子贺现是两榜进士出身,身上领着官职,带着妻儿分家出去了。老二贺环倒留了下来,靠着长兄贺琰的面子,谋了个五品馆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