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策 作者:董无渊(起点女频vip2014.03.29正文完结)
她不敢去赌这个时间!
顾太后眼神从仪态万方的当今皇后,缓缓移到了坐在杌凳上团着一张小脸的小娘子身上,神色未动,语气却放柔和了很多,边拿手指了指行昭,边言带思怀:“。。。哀家记得应邑这么大的时候,十分喜欢张朝宗的芙蓉工笔画,悬着腕日日描也描不厌。。。如今想起来恍如隔世,总还以为一把 罩子,便能看见梳着双丫髻,绞了齐刘海,穿着一身桃红高腰襦裙的小娘子坐在炕上描着画儿,认真极了的模样。。。”
方皇后心头陡然升起一股凉意,顾太后的目光像扎在肉上的刺,阴冷得让人疼到了骨子里。
方皇后没开腔,坐了满殿的妃嫔哪个敢搭话,陆淑妃是晓得点内情的,心头惶惶然,顾太后这是要做什么?自己失去了幼女,便也要叫别人尝尝失去至亲的苦痛吗!不由自主地身子向欢宜那处靠了靠,若是有人想对她的儿女做什么,她便能窜出去一把挠花那人的脸!
第一百四二章 对峙(中)
凤仪殿静悄悄的。
谁也想不到竟然是顾太后自己一而再,再而三地提及已经永眠于地下的应邑,她既然想摆出一副慈祥母亲的面容来,为何不给化为一抔黄土的幼女留下最后一丝颜面呢?
“应邑长公主原是喜好张朝宗的字画?”
陆淑妃轻蹙眉头回之,带着五分惊愕五分惋惜:“臣妾殿里原是挂着一幅的,可惜不是芙蓉的工笔画儿,是写意的山水画儿。。。若是叫臣妾早些时候晓得,一准儿托付皇上帮臣妾放在应邑长公主的陵寝里。。。”
淑妃言罢,方皇后眼神深深地落在其上,若说这寂寂深宫的悠长岁月里,谁一直相伴她左右,蒋明英算一个,陆淑妃算一个。
王嫔先头触了顾太后的霉头,如今只顾低着头端着小盅轻啜几口茶。
陈德妃却暗恼叫淑妃抢了先,嗫嚅了嘴,轻张了口,想了想还是选择将嘴闭上,她一辈子都没陷入过朋党之争,绝不可能在如今形势未明的状况下,贸然下注。
是,方皇后一惯手腕灵活,占据先机,可皇帝一向遇到顾家的事儿便会退让。
老娘和婆娘争起嘴来,谁输谁赢,这可不好判!
“哀家与皇后说话,淑妃插什么嘴。”顾太后眼神往右一蔑,显得十足轻慢:“都是宫里的老人儿了,这点规矩也不晓得,这些天儿就守在自个儿宫里好好抄上几卷经书吧。”
一道说话儿,一道将眼神重新落在了行昭身上:“小娘子都是见风长,几日不见便又长了一头,温阳县主快过来,让哀家瞧一瞧。。。”
行昭沉下心来,余光里瞥到了方皇后抿得紧紧的唇角,耳边又闻顾太后的催促。小娘子垂首敛眉,捻着裙裾轻轻起了身,眼神落在光洁的青砖地上,连人影都绰约可见。
行昭眨了眨眼,便能看见自己的身影模糊不堪地投射在砖面上,再眨眨眼,整个人好像陡然变得清晰起来。
她心里隐隐约约好像知道顾太后要做什么了。
逞口舌之利有什么用处?还不如将一副牌面极大的筹码握在自己手里头——顾氏眼光短浅,小家子气重,凡事只懂得往女人的道上去想,可这一次用一种女人间争斗的方式去赢。不,去保住自己在这一副局面的不败之地,好像用得很是相得益彰。
顾太后手伸了出来。肤如凝脂,指甲上还染着一层火红的薄薄的丹蔻,红艳艳地好像鲜红的血迹。
却叫行昭无端想起了林公公说应邑身故后,顾氏几次哭厥过去的传闻。
自私是有瘾的,永远戒不掉。一生如影随形。
行昭收敛了思绪,乖巧地屈膝福了福,语声稳重:“臣女给太后娘娘问安,望太后娘娘万福金安。”
顾太后笑着让小娘子起来,同时顺势牵住了小娘子的手:“记得你这个县主还是应邑帮你求的,说是一见你就喜欢。若不是小娘子与应邑没什么血缘亲眷。哀家倒想让你过继到应邑膝下,这样算起来县主的名头才名正言顺。”
话音一落,就像有一块沉甸甸的铁块儿砸在凤仪殿的青砖地上。
行昭感到骨子里陡然发冷。她对应邑最后的那一丝怜悯被她的这个已经疯癫了的母亲磨得底儿都不剩了。
方皇后身子猛然向前一倾,持重端庄的皇后险些将木案上的几碟儿点心扫落在地上。
“皇上见到母后还有心思说笑,定也会安慰。”方皇后面色一沉,侧首看了看自鸣钟,目光环视四周。“时辰也不算早了,今儿个重阳是阖家团圆的好日子。可惜今年怕是要遍插茱萸少一人了。你们若有心思便陪着淑妃抄抄大悲咒,算是全了与应邑长公主的一番情谊。。。”
众妃齐声称是,又谢过方皇后教诲,便有人知机起身告退了,身子还没站起来,却被一声“慢着!”吓得停住了动作。
顾太后手腕一垂,扣紧行昭,扶着丹蔻缓缓站起身来。
指尖长长的,尖尖的,细细的扣在小娘子肉里,行昭吃疼,却面上不显,连脸都被火烧过,这点疼算什么?
“皇后晓得哀家从来不会说笑。。。”也不晓得顾太后哪里来的这么大的力气,一把便将行昭扯了过来,压低了声音:“将临安侯长女过继到应邑膝下的主意是有些荒唐,哀家晓得皇帝也不能答应,所以哀家便想了个折中的办法。。。”
老妇人的声音低得像手指压在古琴上悬而不决的颤抖。
方皇后深吸口气,亦是扶着蒋明英起了身,站得直直的,居高临下地望着顾太后,静待后言。
“若是将温阳县主养在慈和宫,倒不失为一个好主意。哀家亲自来教养,既是给临安侯体面,也是给小娘子体面。”顾太后笑着说得缓声慢语:“温阳县主是皇后的外甥女,可也是临安侯贺家的嫡长女,大周惯有朝中重臣家的小娘子送进宫来养在太后身边的例子,前朝的黎贵妃便是自小养在何太后身边的,小娘子的教养养得比皇家正经八百的公主还体面,左右凤仪殿到慈和宫也只有半柱香的路程,皇后尽可以每日过来瞧一瞧。。。”
果不其然!
这是顾太后惯用的手法吧?
将她捏在手心里,皇后会顾忌行事,贺家会顾忌,这个要求不算太高,寂寥失子的太后想将朝臣的女儿接进来养在身边,用来打发闲暇时光,任谁也说不出有什么不对来!
行昭气得牙酸,抬头看了看侍立其旁的其婉,小丫头登时将头垂得低低的,微不可见地向后挪了两步,然后身形便隐没在了八仙过海琉璃屏风后。
“母后身子不舒坦了好些时日了,阿妩还是个不知事的小丫头,唯恐冲撞了您!”方皇后昂首拂袖,一头朝行昭招手:“阿妩不许叨扰了太后娘娘,快回来。”
行昭手头一挣,顾氏力道却用得更紧。
行昭一仰脸,正好看见顾氏轻耷拉下来的眉眼,有的人一老便变得慈祥起来,可有的人一老,脸上的皮肉松垮了下来,便显得愈加刻薄,顾氏便是后者,当引以为傲的容颜逐渐老去时,原本圆润的下巴变得尖利得像一把尖锥,原本 的鼻梁却在没有血肉的脸上显得异常突兀。
行昭心头一梗,成熟的人做傻事会让人会心一笑,可傻人做傻事却让人警惕着随时自己也会被拖进深渊一般的泥潭!
顾氏不放人,行昭垂了垂头没继续往下说,这个时候她说什么都是僭越!
若是落了把柄在顾氏手里头,只会让情形陷入更加被动。顾氏为何选在这个时候发难?不就是算准了方皇后会顾忌满殿的妾室,要端着架子维持正室颜面!
“老小老小,母后何必小孩子脾气。”方皇后轻声一笑,踱步上前,绛红绣鞋在裙裾之下若隐若现,行昭低头紧紧瞅着,眼见着绣鞋停在了距她三步之远。
“皇后明白哀家并未说笑!”顾太后冷哼一声,措辞强硬地重复一遍,“哀家给贺氏颜面,皇后莫给脸不要脸!”
“母后无非是想含饴弄孙,阿妩年纪小,又非天家之人,养在慈和宫不伦不类,累得母后也会遭人闲话!”
“谁有这个胆子闲话慈和宫!”
“外人是没这个胆量说出来,却能在心里头默默想!天家之中又不是没有适龄乖巧的小娘子,平阳王家的小娘子,令易县公家的长女,往后的四皇子妃,二皇子妃,哪一个不是乖乖巧巧,正好能供您解闷的?”
“哀家只想养温阳县主!皇后莫非是想忤逆哀家,这么一点心愿都仍旧推三阻四,莫非是怕哀家养不好一个小娘子!”
“您是掌过六宫事宜的。。。臣妾又怎么会怕您养不好一个小娘子?可是一想到您膝下的长公主却是。。。”
“暴,毙,而,亡!”
两个女人间的针锋相对止于此,时间仿佛凝固在了最后一个音律上。
方皇后双手交叠于小腹之前,下颌高高抬起,最后四个字斩钉截铁地,一字一顿从嘴里说出来,话落在地上,好像溅起了腾空的水花,趁顾氏一愣神的功夫,行昭手脚极快地挣开了顾氏的束缚,方皇后便一把将小娘子掩在自己身后,以一种绝对的护犊姿态高高在上。
凤仪殿顿时鸦雀无声,静默得连自鸣钟钟摆左右摇曳的声音都小得听不见了。
顾太后气得浑身发抖,手高高扬起,声音尖利得像要划破屋上的房梁。
“方礼!你这个贱妇!”
清脆的一声“啪”尚未落下,行昭咧嘴“哇”地一下哭得震天动地,泪眼朦胧中看见有抹玄色的身影往里头走,边哭,边左手捧着被顾氏掐得红了一片的手腕,一把扑在了方皇后怀里,方皇后堪堪错开那个耳光。
小娘子哭得伤心极了,话儿却说得清晰可闻。
“阿妩错了,阿妩错了!只求太后娘娘莫要打姨母了!”
;PS:
今天看到好多盆友的祝福,谢谢大家,阿渊超开心!
第一百四三章 对峙(下)
行昭紧紧抱着方皇后,身形微微 ,泪眼婆娑地一寸一寸地从满殿的人脸上划过,淑妃的惊愕,欢宜的失色,德妃短暂的诧异之后恢复平静,四皇子下意识地往后退。。。
那抹玄色的身影越走越近,行昭气沉丹田,吊高嗓门,“哇”地一声哭得更响亮了。
她仗着年纪小能哭着撒泼卖踹装可怜,大不了事发之后毁几年名声,她却容不得那坏了胚子的顾氏硬生生地掌掴她的姨母!方皇后是什么身份,顾氏又是什么身份!
小娘子爱哭的多了去了,在定京城里她的娘亲原就是好哭出了名的!她的舅舅插科打诨,蹲地耍赖也是出了名的!
大不了吼上一声家学渊博,还能因为她哭就给她治个罪名不成!
做出一副可怜样,坏了心眼地给别人上眼药,这本也是顾氏的杀手锏,可她能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儿做出这样一副作态出来吗?
“这是怎么了?”
皇帝一道迈过门槛,一道拧着眉看了看与顾太后对立的方皇后,“小娘子哭得这么撕心裂肺的,皇后也不晓得哄一哄。”
满殿的人赶忙起了身,唤的唤皇上万岁,唤的唤父皇金安。
方皇后一壁搂着哭得上气不接下气的行昭,一壁扭了扭身屈膝微微福了福,神色平静一出声,却清清冷冷得不像话:“。。。小娘子年纪小,又性子娇得很。可连被火烧了入宫来,小娘子都没哭过,如今受了委屈,难受得哭了两声,皇上要臣妾怎么哄。。。”
话到一半,声儿哽了哽。眼圈一红再说不下话,搂着行昭,掩了面避了过去。
皇上,您瞅瞅啊,方家人有多可怜。
戍边忠臣良将被人构陷,您的皇后在满殿人的眼前,险些被一巴掌糊在了脸上,可怜得就连养在身边的小娘子也不能护得周全,被欺负到这个模样,还要顾忌着天家的颜面。委曲求全地活。。。
“委屈?贺氏到底是受了什么委屈!”
顾太后气得嘴唇直颤,一手拉过皇帝,腰弯到一半。哭得伤心欲绝,“先帝去得早,我们孤儿寡母活得艰难,是个人便能欺负到哀家头上去。。。”
行昭眼里尽是眼泪,眼睛酸酸涩涩的。眨了眨,再一睁眼时便看见满脸惊愕的欢宜。
行昭往方皇后身侧靠了靠,揪着方皇后的衣角,冲着欢宜咧嘴一笑。
顾氏苦难史的唠叨仍在耳畔,可没隔多久便如愿听见了皇帝沉得没有底儿的声音,打断了其后话。“其他的人都退下。且记着有些话能说,有些话一辈子都不能说。有些事儿没看见可以当做看见,有些事儿看见了也当做看不见!”
行昭悬吊吊的心堪堪落了地!
方皇后是个性子硬的女人。有什么事儿愿意自己扛,自己背,就算教导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