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策 作者:董无渊(起点女频vip2014.03.29正文完结)
“皇上久久没有动静,我便叫潇娘装病。阿祈纵观了一下皇上一贯的路数,要么是让四皇子纳成侧室,要么是将潇娘秘 死。要么是将潇娘远嫁鞑靼,潇娘心也宽,回了家抱着我狠狠哭了一场。便直冲冲地表决心‘死也好,远嫁鞑靼也好,就算是吃一堑长一智,原是我蠢,中了套。我心甘情愿受着。可若要我去做那瘸子的侧室,不,若要我去做任何人的侧室,我便去跳绛河!’。我听得心惊肉跳的,倒是阿祈听了便大笑,连声赞‘不愧是方家的女儿。若是受这样的折辱,为父赔上一个方家给你!’。”
刑氏边说边看二人神色,方皇后与行昭神色半分未动。心里陡然暖得跟那地龙一样。
合家同心,便能齐力断金,什么事儿做不成?什么坎儿迈不过去?
行昭身形陡然一抖,脑子里有个东西疾驰而过,堪堪从指缝里溜走。
下这个套的人。。。给潇娘指错了路的人。。。是预先便料到了方家会是这个反应了吗!?
若此事传得沸沸扬扬。潇娘的结局必定不会善终,皇家为了敷衍颜面。保不齐能将潇娘拿来做挡箭牌!是赐死还是被四皇子收入府内,全在皇帝一念之间,方祈看似粗犷,却倔气得刚直,忍不下这口气,他会做什么?
方祈手上握兵,方皇后统领六宫,西北的边域已经插上了方家的旗帜。。。
任谁看,都会觉得方家有这个底气起兵谋反吧!
方祈会不会因为一个女儿造反,行昭一时竟然吃不准了,可为了方家被皇家折辱下的颜面和危在旦夕的亲骨血,方祈也不可能稳坐钓鱼台!
庙堂之上,处事行止在于一个稳字儿也在一个巧字儿,方祈心绪不稳,方家怨声载道,处事参奏便绝不可能如往常一样沉稳。
皇帝对方家的态度,会因为方家自身的反应而发生改变,对一个武将最致命的是什么?不对,对于任何一个臣子最致命的是什么?
是君臣隔阂!
方家不是石家,一个人手上没有太多东西自然不怕别人把东西抢走,可方家有足够多的,能让皇帝一怒之下夺走的东西,夺到最后,就什么也不剩了,就像石家一样。。。
下套之人只需坐山观虎斗,静待其错处,揪在手里便可致命一击!
行昭浑身颤栗,那人深知方祈秉性,六司那么大,一定有他的人在宫里埋下暗桩,方家被斗下了,谁又能乘胜而上?
行昭脑海里第一个浮现的就是顾家,没一会儿便被划去了名号,顾家靠女人起家,富贵了不过三代,有什么能力在布下这个局!难道是陈家?陈媛嫁给四皇子,若是四皇子断袖之癖昭告天下,按照皇帝的个性一定会从其他的方面来补偿陈家,是再升一层还是应到陈婼的婚事上,陈家舍了一个女儿博取了皇帝同情,却获得了一个家族的荣耀。。。
“。。。若实在不放心,就早早将潇娘嫁回西北去,在西北总能护她一辈子。。。”
方皇后仍旧在同刑氏说话儿,余光瞥见小娘子手执茶壶身形顿了良久,轻声唤了唤:“阿妩。。。阿妩。。。”
行昭一个机灵,回了神来,冲口而出:“表姐不能嫁回西北!”
行昭顿了顿,抿了抿唇,眉心拧紧,垂首先将茶壶轻搁在木案之上,“此事涉及太深,四皇子再不成器,也是皇上的亲儿子。若是方家专断独行,在皇上做出反应之前,擅作主张将表姐匆匆拔出泥潭,天子一怒,伏尸千里!”
;PS:
还有一章!贴吧有亲说妩慎,是吾生,阿渊这才发现,好像是诶!
第一百六九章 新春
“阿妩以为该如何行事?”
方皇后目光清明,轻含螓首,问向小娘子。
刑氏也随方皇后看了过来。
小娘子沉声,逐字逐句:“事以至此,硬扛无益。舅舅会争一口气,皇帝同样会争一口气,两个都在火头上,皇上或许还会借机生事。。。别忘了舅舅如今身在定京城中!与其硬扛,不如自断臂膀,以最大的诚意换得方家的安定。”
方皇后哗然,刑氏默了一默,又留坐了一会儿,待香炉里燃起的沉水香渐渐断了烟火,味儿慢慢淡了下去时,刑氏起身告退,行昭照旧送她至狭长宫道之中。
隆冬的第一场雪,今年的最后一场雪到底是停了,没了纷纷扰扰落下的雪花儿,行昭将刑氏的神色看得清楚极了。
刑氏搂了搂小娘子,压低声音温言软语:“潇娘托舅母同阿妩说声谢谢。。。”话到这里滞了滞,弯腰附耳轻言:“连累阿妩也被牵扯进了险境,潇娘如今愧疚得不像话。。”
到底是豁达天性,刑氏这时候还愿意同行昭玩笑几句,“潇娘说阿妩那天神气极了,同那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却没想到拳头大才是硬道理,还得亏端王殿下救场。”
行昭脸上红了一红,她素来知道自己其实没有多少急智,魄力更不如方皇后,所以重生之后,她才会养成遇事多想三分的习性——我不能很好地解决难题,总能预想一下局面吧?
所以方皇后说她只能当狗头军师,不能当先锋兵。
刑氏见小娘子红彤彤的一张脸,心绪陡然开阔起来,笑着掐了掐行昭的脸蛋儿,又叮嘱:“。。。你舅舅念叨你了许久,上元节来雨花巷吧。让桓哥儿带你去放花灯。”
行昭一双眼眯着笑,重重地点了几下头。
年关将至,除夕晚上家宴,歌舞升平,华灯初上之时,比上一年,筵席又少了一个人。
二皇子对四皇子之事有所耳闻,便借着酒劲儿在皇帝面前求情:“。。。和一个戏子搅在一起也不是个什么大事儿,哪朝哪代没有?四弟到底还小,又还没成家立室。等翻了年娶了媳妇儿,慢慢就懂事了。阿恪求求父皇,将四弟给放出来吧。。。”
二皇子一提起这事儿。行昭的手都凉了,再抬头看六皇子,老六周慎正端着壶酒盅,手指一紧,便骨节分明。
皇帝存心想压的事儿。没有压不住的。
二皇子只听说了四皇子与一个伶人不清不楚,却不知道那个伶人四五分长得像他,要是知道了,会怎么样呢?
行昭摇了摇脑袋,明明都自顾不暇,还有心思去想别人的官司。当真是闲得慌。
知晓内情的几个人默了下来,皇帝瞅了眼六皇子后,便让人送二皇子回寝宫歇息了。“ 醉了,送回王嫔那处去。”,王嫔没惊讶,反倒是陈德妃大惊失色,当下战战兢兢地将眼眶里的眼泪给收了回去。
家宴之后。本是除夕之夜,皇帝却没往凤仪殿来。反倒独宿仪元殿。
大约是喝了酒的缘故,方皇后看上去兴致比往常要高些,让其婉带着小宫人们在中庭里踏雪翻花玩儿,碧玉大方,俏生生地立在中庭里,迎着月色亮开嗓子唱了支歌儿。
碧玉是余杭人,拿家乡话唱的,歌里头的意思其实听不太明白,可小宫女们笑着拍掌鼓劲之后,全都默了下来。
方皇后也默了默,先吩咐蒋明英亲自往仪元殿送了盅热汤还有软缎被面儿去,又让人加了床被褥,说是“翻了年,阿妩便十岁了,是大姑娘了,今儿个挨着姨母睡可好?”
方皇后明明和方福长得不像,可柔下声调来说话,看在行昭眼里却是一模一样的。
正月初一守家门,淑妃遣人给行昭送了压岁钱来,拿大红包装着,装了一叠儿,那宫人行昭也认识,是淑妃身边第一得力的,说话儿说得喜庆极了“。。。小娘子长大了,胭脂水粉,翡翠头面的都缺不了,拿着钱要买糖就买糖,要买衣裳就买衣裳,索性买着玩儿”。
行昭先笑着道了谢,打开来看,一看是一小叠儿一百两的银票,数来数去差不离得有一千两上下。
行昭拿着十分烫手,是。。。她是以小富婆的名号在宫里头所向披靡。。。
可她也从来没收过这么多的压岁钱啊!
淑妃一年的俸禄才一千八百两,六皇子封了王,可也是住在宫里头的,一年三千的俸禄,皇帝没给,全叫户部给存着。
淑妃却让她拿一千两买糖玩!
就算行昭满心都是事儿,仍旧不可抑制地想一想,陆淑妃那样温温柔柔的人儿手里数着一堆银票,然后往前一摞,财大气粗地斜眉横眼地让自家亲眷“可劲儿地玩儿!没钱了,有老娘顶着的”的模样。。。
行昭随即抖了抖身形,抖出一身冷汗来。
莲玉赶忙去翻库房,翻来翻去也翻不到合适的东西给欢宜送过去,最后惊动了方皇后。方皇后笑着让她收下,却开了自己的库房,选了两樽实心的赤金摆件送到重华宫去,行昭这下才安了心。
这个年没过好,皇帝按兵不动,等待方家自己先开价,连方皇后这处都没来。
一连几天要么独宿,要么宿在顾婕妤处,要么宿在孙贵人处,孙贵人更懂事些,侍寝过后的第二天,一大清早就来问早礼,还带着几朵自个儿亲手扎的鲜丽绢花儿,方皇后笑呵呵地让她服侍着簪在了自己的鬓间,孙贵人便长长地松了一口气儿。
行昭安安分分地候在瑰意阁里,到了初七,便候到了预料之中,意料之外的消息。
就着清水抿了抿鬓角,轻捻裙裾,穿过游廊便到了凤仪殿暖阁之外,方皇后的声音很轻,带着些如释重负。
“早朝上平西侯解了虎符,恭恭敬敬地双手奉上交呈给了皇上?”
行昭手撑在朱漆落地柱上静了静,心头五味杂陈。
都是做父亲的,有人对自家骨血弃之如敝屣,有人却愿意以竭力相护。
西北方家军靠的是家传虎符和方家的名声威望而行,方祈将虎符上呈皇帝,无疑是在表达一个信号——我愿意用西北的兵权,换回潇娘的平安。
自断臂膀,是行昭的主意,当时她反复想了又想,方家的立身之本在西北,若是拿方家军的兵权去交易,会不会太过冒险,可如果不拿出十足的诚意,被人设套挑起的君臣隔阂,是不会自己修复的。
方皇后一句话打消了顾虑。
“方家立在西北这么多年,不是平白立着的,那些将士们是更愿意听哥哥的话还是更愿意听一只虎符的话,这点把握还是有的。”
时人立世,讲究一个忠义诚孝,武将更甚。
文死谏,武死战,流芳千古,闻名于世。
方祈没死在战场上,他也不能毁在朝堂争斗中。
虎符算什么,方家真正的财富是在西北一呼百应的气势,可方祈,桓哥儿,方皇后,都身在定京,离了西北那一亩三分地,就像没了翅膀的鹰。。。他们是身处定京;可方家的外甥贺行景却掌着兵权在外翱翔高飞!
暖阁里,方皇后大约是得到了蒋明英的肯定回答,语气变得谨慎了些,“皇上怎么说?”
蒋明英恭谨垂首交手而立,轻轻摇了摇头。
行昭立在外廊,再没听见后文了,莲玉动了动眼神,行昭长呼一口气儿轻轻摇了摇头,转身而去。
一连几日,方祈都或明或暗地想将虎符呈交出来,皇帝都不为所动,终是到了第四日,皇帝收了虎符,紧接着下派了几道圣旨,蒋千户擢升西北指挥佥事,又领五县卫所协领之职,即刻往西北去。
蒋千户是谁?
是方祈嫡系中的嫡系,是方祈最忠诚的下属!
方皇后听此信息,朗声大笑;让蒋明英将埋在中庭柏树下的一壶陈年桃花酿起出来,手执琉璃杯,畅饮三百回。
方家舍了虎符,换了个掌实权的佥事,看在外人眼里还是会品评一句划不来。
可有时候吃亏是福,方家气盛,自己压一压,总比别人来帮你压好吧?
自己吃亏是吃,吃得甘之如饴,别人压着你吃亏就是丢了面子吃黄连,蒋千户收拾行装一走,凤仪殿就开始着手准备探查,到底是谁压着方家吃了这么个亏了。
;PS:
二更到!亲们手上有月票的都砸过来吧!有个年度新人王的活动,阿渊惭愧,就算进不了前五,也还是想一直待在榜上,么么哒!
第一百七十章 上元
年味儿常常是在初一浓一回,十五再浓上一回。
宫里头的烟火一飞冲天,冲得老高,就算绽开成一朵光怪陆离的花儿,旁人始终也能从火星子里头瞧出悲凉的意味。
可定京城里华灯初上的大街小巷不同,热热闹闹,熙熙攘攘,人挨着人比肩接踵地过,满耳都是带了儿化音的京里话儿,京里话儿敞亮开阔,一句话就像在糍粑上拿棒槌重重打了一下。
平白无故就带了些暖糯的甜香。
行昭笑吟吟地侧过身,车窗的纱帘薄薄一层,透过纱帘看出去,根本瞧不出来这已经是入暮的天儿了,街巷两边有摊贩一个挨着一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