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策 作者:董无渊(起点女频vip2014.03.29正文完结)
嵌鞣畔隆!?br />
一字一句都很清晰,只能在话尾听见微不可闻的颤音。
蒋明英心头一凛,随即轻而郑重地点了头。
女人一旦没了退路,心狠起来,什么都做得出来。
方皇后如是,顾婕妤亦如是。
无尽的,延绵的黑,如云卷云舒,又像被笤帚一点一点地赶到了角落里,行昭再一睁眼时,天边已是大亮,窗棂留了条缝儿,便有春光钻进来,拿手揉了揉眼睛,扬声唤莲玉,轻手轻脚进来的却是黄妈妈。
黄妈妈抿一抿鬓间,将云丝罩子掀了个角,眼里怜惜得很,只劝:“我打发两个丫头都先去歇着。。。姑娘要不再睡会儿?昨儿满打满算才睡不到两个时辰,一双眼都是肿着的。。。”又凑近了看,顿时可不得了了:“您自个儿拿菱花靶镜瞅瞅!眼皮子累得只剩一层了!您的双眼皮儿呢!”
诚惶诚恐一晚上,大早上起来,还要被自家的黄妈妈嫌弃双眼皮儿没了。。。
行昭扶了扶额,掀了被儿起身,一边趿拉鞋,一道安抚黄妈妈:“妈妈算的时辰和我算的时辰永远不一样,昨儿寅时正就的寝。。。”探头看了看更漏,“如今辰时三刻,怎么着也得有两个。。。”说着说着才发现自个儿被黄妈妈带偏了,嗓子眼里咳了一咳,转回正题来:“正殿的行早礼完了吗?”
黄妈妈一道倒了盏蜜水来,一道摇头:“没呢,皇后娘娘正在训斥顾婕妤,斥责她宫中近日份例用得过了头。”
行昭接蜜水的手顿了顿,隔了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小口小口地啜。
昨儿个夜里她先是接到林公公递来的信儿,说是孙嫔顺利产下皇七子,当下便将纸上写的“孙”字儿给划拉下来,又在“顾”字儿下头狠画了一横,等方皇后风尘仆仆地回来,从案上拿起她写下的东西,目瞪口呆地愣在了那头,然后长长叹了口气儿,笑了笑,只低声说了一句话儿,“学这些手段,当真想嫁进皇家来?”
行昭顾不得羞赧,便知道自己的猜测,对了。
顾孙两个女人,同一个路数,同一种心机,都是方皇后捧起来的,小顾氏胜在容貌更美,而孙氏却胜在她能生儿子,看过京戏的人都知道,要两个势均力敌的人放在一起对戏才好看,要不一个楚霸王盛气,一个刘邦弱得很,下头怕是喝倒彩的更多些。
孙氏有孕,皇帝老来得子,自然得更宠她些。
前有孙氏春风得意,后有王懋妃、惠妃奋起直追,顾婕妤是被冷落一旁好些日子的,小顾氏不比德妃、淑妃,两妃家世都硬气,淑妃更是有一双儿女护身,小顾氏是被顾家人在旁旁旁旁枝儿。靠美色选进宫来的。她什么也靠不住。只能靠皇帝的怜惜。
皇帝若宠她,蜀锦金箔,珠玉翡翠流水一般地送进她宫里头,若皇帝不宠她了,宫里人跟红踩白,膳房第二天就敢送冷食去。
吃过山珍的人,怎么可能愿意再回去吃粗粮杂食呢?
小顾氏只好奋起搏上一搏,最后搏到了凤仪殿来。
孙氏早产的缘故。小顾氏怕是占了大头,可这个时候方皇后不允许小顾氏出任何差池,所以才有了方皇后难得一次的疏忽——不叫人将太液池的小径给锁了。。。
黄妈妈一壁帮行昭拿了热鸡蛋滚眼睛,一壁轻语呢喃:“说来也奇怪,皇后娘娘不是个落井下石的人,没道理孙嫔娘娘盛气儿起来就扭头去寻顾婕妤的错处啊。。。”半道儿上凶了一凶行昭:“眼睛给闭上!等会儿红着一双眼睛出去,看别人怎么笑您!”凶了之后,又陷入沉思:“皇后娘娘也不怕顾婕妤再打一回翻身仗?顾家娘子好像都有这个本事吧,不费心机就能将男人们给拢住。。。”
说着说着,嘴里涩了涩。直想抽自个儿两巴掌,嘴上没个把门的。在自家姑娘跟前也浑说起来了!
赶紧转了话头:“您也先甭去凤仪殿了,谁面儿上都不好看,等用过晌午,平西侯夫人也得进宫来,到时候。。。”
“有时候拢住男人确实是不需要心机的。”行昭神色淡淡的,乖顺地闭了闭眼,轻声打断黄妈妈后言:“一颗香饵,一撮粉末,一缕青烟,就能将男人们拢得死死的,挣都挣脱不开。”
黄妈妈大愕,手上揉搓的动作停了停,隔了一会儿,像没听见行昭那番话一样,顺其自然地接着说后话:“到时候咱们乖乖巧巧地去给自家舅母问安,等七皇子洗三礼的时候,再跟着皇后娘娘去恭贺,宫里头不比外头,孩儿平平顺顺生下来不容易,孙嫔娘娘好福气。”
说是热鸡蛋,其实温凉得不像话,蛋白细细腻腻地滚在眼周,是很舒服。
行昭静静地听黄妈妈后语,听着听着,便勾了勾嘴角,笑了起来。
七皇子降生是桩大事儿,平西侯夫人刑氏自然不好在皇子降生的第二天就入宫里来,等到洗三礼过了,孙嫔出了月子后,刑氏这才又重新递了帖子进宫来,过顺真门,过太液池,将到凤仪殿阶上,蒋明英便迎了过来。
这是方皇后在给她体面。
说句老实话,刑氏真是一星半点儿都不想进宫来,宫里头又闷又静,长廊长得不像话,高墙高得不像话,坐在龙椅上的人儿若不坏了胚子,是坐不下去的。
先帝过世时,当初为太子,现在是皇帝的那位从来没掌过事儿,四大臣一个也压不住,顾老太后娘家势微,阿礼一介女流什么也做不了,定京里是连襟临安侯贺家在摆平局势,外疆是哪家在举家之力平定局面?
是他们老方家!
如今翅膀硬了,说话有人听了,便动起歪门心思了!
呸!
庄户人家卸磨杀驴都不带这么见效快的!
家里那口子是武将,打小学的是忠君爱国,一向拼的是忠臣良将,心头立了道坎儿磨啊磨,就是磨不过去,她方刑氏生在西北,长在大漠,从小打的是狼,耍的是虎,阿礼的主意,方祈畏畏缩缩畏畏缩缩,她却觉得好,皇帝要拿女人家的本事来对付方家,那就拿女人家的本事还回去就是了。
刑氏走得虎虎生风,蒋明英抿了抿嘴,在后头跟得吃力极了。
将拐过门廊,刑氏便听见了里间方皇后的话声儿。
“。。。林公公前些时候遣人去湖广瞅了瞅,那一万亩良田瞅着还算不错,山下的平地上能种粮食,山上种果树也好养活禽也好,等过了门,专心找经验老道的庄户人家去瞧一瞧。”
“田地金银,欢宜倒不是很在乎。。。”
淑妃下面话儿没说完,顺耳听见了蒋明英的细声通禀:“平西侯夫人到了。”(未完待续。。)
ps:争取早日把阿妩小娘子给嫁了!感谢豌豆的苗苗、墓里有你相伴、vivian2512、某路人乙的粉红票~感谢瑤非魚打赏的平安符~周末,阿渊发誓一定加更!!!
第一百八五章 双囍(上)
欢宜的婚事是一早就敲定的,可婚期却定得有些急。
方皇后、平西侯夫人、淑妃三堂会晤之后,又请了钦天监算日程,又是请皇帝过目,便将日子定在八月份,正是初秋时节。
行昭有些闹不明白,她是算夫家人呢,还是算娘家人?她是新郎官儿的表妹,可也是新娘子的表妹,是待在宫里头送嫁就好,还是要去公主府闹洞房?
她私心里是极想出宫的,可方皇后是欢宜的嫡母,要镇在宫里头送嫁的。
方皇后没那么多顾忌,笑盈盈地叫蒋明英给行昭置办了件儿满襟双柄芍药红高腰襦裙,绣工做得好极了,袖口襟口细细密密地三圈儿,水纹绕着波纹,波纹绕着天碧蓝,又选了副极镇得住场的祖母绿翡翠头面,行昭一瞧这装备,便不由自主地把一张脸皱成了团子状,“是欢宜姐姐的大日子,阿妩穿成这个模样,又不是上台唱戏。。。”
方皇后恨铁不成钢:“满定京的夫人奶奶们都去,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小娘子除服之后头一回出去,也叫中山侯家,宣平侯家的夫人们都瞧上一瞧。。。”
嗬,一不留神话儿说破了,方皇后赶忙转了话头:“记得戴三四套衣裳去。。。”想一想干脆算了,“还是头晚上让蒋明英先把衣裳带给你舅母保险点儿,莲蓉丢三落四的,我不放心。”
行昭眉梢一挑,转过身就去问蒋明英又是中山侯,又是宣平侯家。这唱的哪一出。
蒋明英便笑。凑过身来细声细气地透底细:“。。。宣平侯的长子今年刚好十五岁。中山侯的长子好像也满十六了。”
中山侯刘家钱多,宣平侯林家没个正经的侯爷夫人,尚属太夫人当家。
一个家里有钱,一个家里没妈。
方皇后真是矛盾得不知道该选谁好呢。。。
行昭默了一默,心里头陡然一空,像七巧板缺了一块,像蹴鞠踢了个空球儿,像长久而来的虚妄幻想终于被现实戳破。你听,不对,本就是虚妄幻生,怎么会有声音。
不过,这样也好。
日子有了盼头,就好像过得特别快。
临到婚礼前一天,行昭特地选在晌午去见欢宜,欢宜便拽着行昭不让走,手指头冰冰沁沁的,话里话外尚还带了哭腔:“你明儿个是来重华宫。还是去公主府?”
“去公主府,算是夫家人。”行昭答得爽快。见欢宜夸张地舒了口气儿下来,便直笑:“若阿妩不去,你便不嫁了?”
这还没上花轿,欢宜迷迷蒙蒙地泪眼婆娑,想点头又点不得头,行昭当下心便软了,要唐代仕女图上的美娘子在你跟前梨花带雨,你也得心软。
“我都不认识那些人。。。”婚期越近,欢宜没来由地心焦气躁,只要身边人是好的,刀山火海一起闯,小娘子的心愿常常都想得很美好。
可如果桓哥儿变成了一个薄情寡义男儿汉呢?如果婆母不喜欢她的身份呢?如果方家没争出头呢?如果。。。
未来的日子里有太多的如果了,一个不经意,一个阴差阳错,便能全盘覆没。
行昭是出过嫁的,可她出嫁的时候满脑子都是周平宁会不会要她,会不会将她撵出去,会不会在往后漫长的岁月里喜欢上她。
新嫁娘们忐忑心绪中,暗藏蕴含的那份欢喜,她从来没有体会过。
可她能够想象。
行昭轻轻握了握欢宜的手,语气放得很柔很轻:“你认识的,你的夫君,你的小姑子,你的婆母。。。你只要认识这些人就够了,只要认定这些人是好的就够了,别的都不重要。”
行昭越说,心便越往下沉。
欢宜身形颤了颤,没隔一会儿,便静了下来。
八月画堂韶光清丽,十五六的欢宜端正娴雅,双肩放平,素手搁膝,有柔光从窗棂之中投射而入,打在她的侧面之上,安静得好像一幅画,一副隽永轻描的水墨画。
行昭心里很明白,她安抚的其实并不是欢宜,而是她自己。
无论是未知的恐惧,还是少女的忐忑,都不能阻挡时光的进程,和诸事的忙碌。
是的,忙碌。
欢宜是今上唯一的女儿,到了正日子,六司忙得是人仰马翻,蒋明英更是重华宫凤仪殿来回跑,欢宜身着大红双囍服,蒙着红盖头在凤仪殿里待嫁出阁,淑妃狠狠哭了三场,方皇后亲自持戒授女,等到司礼官高呼一声“吉时到!”,二皇子是哥哥,俯身背过欢宜,一步一步走得稳当,走过一百零八步,刚刚好到了顺真门,扶着欢宜进了喜轿。
天家嫁女,声势自然浩荡。
行昭瞅了瞅更漏,算算时辰,这怕是还隔着两条街,她耳朵边儿就听见了鞭炮炸呼的声儿,还有唢呐高亢地吹了“喜扬眉”又吹“凤求凰”,潇娘登时坐不住了,扭了扭身子想出去瞅瞅,便有小娘子笑话她:“。。。可不许去!京里规矩,定过亲的小姑娘便不能再抛头露面了!”
说话儿的是中山侯刘家的二姑娘。
论起来行昭还能和她攀上亲——贺家二夫人不就是出身中山侯刘家的?
行昭抬了眼眸子,一个大堂里乌压压的全是女眷,不算闹闹哄哄的,可也没哪处是清净的,来人勋贵人家的有,文臣武官的也有,刑氏看起来精神头足得很,利利索索地穿了件儿银红万字不断纹十样锦褙子,插着芙蓉赤金头面,笑着一张脸这头招呼一声,那头寒暄几句,四处都没落下。
刑氏这样精明利落的人,放在哪儿都能活得很好。
这不,才从西北到定京来几年啊。刑氏便领着方家进了定京的圈儿里。
行昭正走神儿。外间便有人通传。豫王妃和信中侯夫人到,话儿将落,又听通传,陈阁老夫人到。
刑氏眉梢挑了挑,先拍了拍行昭的肩头,便兵分两路,行昭挽着潇娘去和豫王妃闵寄柔寒暄,刑氏笑着往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