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策 作者:董无渊(起点女频vip2014.03.29正文完结)
行昭要走,白总管挽留两句,又差人去给贺太夫人通禀,反正目的达成,定京城上下都知道温阳县主终究踏进了九井胡同口里就够了,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从长计议,从长计议。
贺太夫人那头给了准信儿,只说,“若是实在不舒坦,先回宫也好,只是被事儿拖着走不开,不能亲自过来看一看。。。”太夫人以退为进,行昭偏偏不卖帐,她不想去荣寿堂,如果说临安侯府是一口陈腐的棺材,那荣寿堂就是棺材里放着的定棺木。
应了声是,转身就上马车出了贺家。
一出贺家,摇摇晃晃坐在马车上,莲玉一个没憋住,探身过来帮行昭正了正发簪,轻声问:“既然万姨娘和六姑娘都有份。。。您何必抛一个选择给她们,放了一个拘着另一个,打蛇已惊蛇,斩草却未除根,反倒让自个儿烦心。”
“我想让她们痛苦,我想让她们感受到和我一样的痛苦。”
行昭低头拿手抿了抿鬓间,低声道,“太夫人阴狠了一辈子,却拿亲生儿子没有办法,赔上身家性命也要保住临安侯。可顾太后呢?还没危及自身,只提了提顾家的荣华富贵,她便毫不犹豫地抛弃了应邑。为母则强,母亲却偏偏懦弱可欺,可她却有胆子喝下那一瓶药,我不愿意相信母亲是因为感情而伤心,我宁愿相信,母亲是为了保护我与哥哥。。。权势、地位、财富和生命,哪一样让人最看重,就夺走哪一样,才能让人最痛苦。万姨娘和贺行晓。。。已经没有什么可失去的了,死是这个世间最容易的事情,无论生前有多痛苦,死了便什么也感受不到了。死能当成重新活一回,死去的人解脱了,留下活着的人还在世上挣扎。可人往往会为了活着,无所不用其极。万氏和贺行晓要想活,对方就得死,母亲与女儿,骨血相连。谁死了,另一个都只能一辈子活在惊醒与痛苦中,永不安宁!”
话到最后,咬牙切齿。
这是这么久,莲玉头一回见到自家姑娘这样的神情,心头一惊,赶紧拿手轻轻握了握。
行昭胸腔从剧烈地起伏缓缓平静了下来,情绪也慢慢安定了下来,歪头靠在车厢内壁上,静静地看着风吹起卷帘后的市集。
这是为母亲做的最后一桩事,快了结了吧,真好。
回宫三天,方皇后没来过问,倒是六皇子派人来问了问,没提贺行晓,反而提起陈婼,“。。。这些时日,陈家二姑娘不仅仅去了临安侯府,定京城的社交圈子一反常态地去得勤了起来,陈家沉不住气了。”
陈婼是留着钓大鱼的,好货本来是得藏着的,陈家是沉不住气了。
行昭点点头,终究沉下心,同那来通气儿的宫人轻声交代:“陈家是当朝重臣,叫六皇子不要冒这个险去贸然让人监探陈家,派人去看住平阳王府是一样的。”
陈婼活跃了起来,至少代表陈家已经着手准备推她出来了。
陈婼是陈家留着做什么的?
是陈家留着当皇后的!
一个早有情郎,心有所属的姑娘还能清清白白地被陈家推到凤座上去吗?
陈婼与周平宁年少初识,佳酿发酵要留足一个辰光,两情相悦同样的道理,年少情怀之下,做了些什么,说了些什么常常都是悖离常理的,陈婼被陈显带在身边教养多年,见识眼光自然不短,可少女情思,哪里是理智拦得住的呢。
怪不得是男人们统领江山,女人太容易被蒙蔽得瞎了眼了。
行昭暗暗想。
离年节愈加近了,皇帝没精神,除夕家宴自然不大办,恰好在行昭忙着对账册,校名单的时候,林公公过来了,躬身福了礼,便将事儿一言简之地说了明白。
“临安侯府长房的万姨娘死了,贺六姑娘病得起不了身。”
“怎么死的?”行昭阖上账本。
林公公拂尘一搭,头佝得更低,“投湖死的,是自尽。万姨娘投湖的时候,听说贺六姑娘就在旁边儿的阁楼上看着,也没让人去救,等万姨娘的尸身捞出来,贺六姑娘哭得就厥了过去。”
行昭沉默半晌,很平静。
可有些人就显得不那么平静了。
贺现远在西北,万姨娘过世的消息一传过去,便一封接着一封的信寄回了定京。
第两百一五章 前奏(上)
大周地域宽广,西包鞑靼,南起安南,东起辽东,北距大碛,东南一万一千七百五十里,南北一万零九百四里,平西关恰好在最西端,途经三十二个驿站,要快马加鞭三天三夜才能从平西关到达定京城。
而身在西北的贺现,在近一旬的时间里,一连发了四封家信回京。
劳民伤财。
户部颇有微词,却得掂量着贺现如今的地位,只好按下不发。
“贺现是真慌了神儿了。”方皇后抿了抿嘴,不太在意地说,一道说一道将手上那本厚实的册子递给行昭“六司的管事名单年前背完,宫里头女人多,女人多的地方不用搭台子就能唱戏,谁和谁交好,谁和谁又闹翻了,都得记着。”
行昭一只手捧着huā名册,一只手去接那本册子,册子太厚,一个不小心险些砸到自个儿脚背上。
方皇后看着小娘子手忙脚乱的样子,侧过身去和蒋明英说笑:“。。。还没长大,就快嫁人了,叫我怎么放心得下来哟。”
年关越近,方皇后越忙,不仅忙活宫里头的事儿,还有行景的亲事,邢氏表示很惆怅——明明自个儿这个舅母才是该扮演行景亲娘这个角色的好吧,方皇后老老实实管着行昭不就行了,西北吃牛肉喝羊奶长大的姑娘要不要精力这么旺盛地抢她戏份啊。。。
行昭也很惆怅,前一世方皇后是把当成公主在养,这一世。。。方皇后直接把她当做皇后在教养了,看账册,校名册。背兵法。。。方皇后教她的时候,神色很平静,教得也很用心,可行昭仍旧能看出来方皇后的迟疑。
悔教夫婿觅封侯。
普通人家念出这句诗来是闺怨,可身在皇家是没有闺怨的,有怨就有恨。有恨。。。就会出人命。
一想,就想出了这么多事儿,行昭捏了捏手上厚重的账册本子,轻叹了口气儿。
值得,是她自己在权衡利弊之后,亲口说出来的话。
无论六皇子是功败垂成。还是荣登大宝,她都不会后悔。自己选的路,自己选的人,既然选了,是苦是甜,都要咽下去。六皇子败了,她便随他一起下地狱。六皇子若是胜了。。。
他定不会负她。
人心往往最难测。行昭偏偏相信他,就像信任方皇后一样信任他。
年关将至,行景上了折子说是请皇帝开个恩典。他要回来娶媳妇儿,行景都十九了,这要求合情合理,皇帝没有不批的。隔了三五天,贺现的折子也上来了,说是侄儿成亲,做叔叔的要回来观礼,皇帝糊里糊涂地也觉得有道理,朱笔一挥也批了。
皇帝批示的第二天,邢氏就递了帖子求见方皇后。
“贺三夫人前些时日来拜见我,我没接她帖子,估摸着心里头是明白东窗事发了。那万姨娘一死,贺家三房就坐不住了,就差没蹦跶到天上捅一个洞出来!哪晓得选来选去,选了个最晕的招儿——回定京?嗬!他以为离了西北,方家人就奈何不了他了?回定京城来,也得看看贺家那个太夫人放不放过他!老鼠都知道别在屋檐下打洞,后面儿有鹰,里头有猫,东南西北都是个死!”
邢氏说话一贯爽利,行昭跟听相声似的,抑扬顿挫的,显得很有精气神儿。
方皇后没打算这时候收拾贺现,她还得留着贺现给贺太夫人添堵呢。
贺太夫人想把方家变成收拾贺现的刀,方家又不是脑子缺根筋!你要看着我们斗,我们凭什么不能看着你们斗得个死去活来的?算起来,论着急,贺太夫人铁定比方家人更着急。
贺太夫人怕是一开始就知道谁是最后手上沾血的人,却一直忍着,寻机揭开。。。
这个老太太,心太狠了。
方皇后没打算在行昭面前再提这码子事儿,万姨娘身亡,还留下个庶女碍眼,庶女好解决得很,秘密赐条白绫也好,出手指给个荒唐人也好,都好说。
外头的阳光这样好,阿妩没必要一辈子都活在这个阴影之下,笑着转了话头:“不说这些闹心事儿了。。。小娘子的名字还没定?都快百日了!千万别叫哥哥取名字,小娘子家家的乳名叫阿练算什么道理!”
上一年深秋时节,欢宜产下长女,也是方家长房嫡系头一个孙辈。
行昭没出阁,洗三礼不好去,到底只生了女儿,方皇后也没名头去雨huā巷看看,拖到现在方皇后与行昭也没瞧见过小乖乖,只听说欢宜难产,生了一天一夜才生下长女。欢宜生多久,桓哥儿就在产房外头攥着拳头等了多久,婴孩的哭声一出来,桓哥儿一个八尺高的男儿汉脚下一滑,在地上打了个趔趄,摔了个四仰八叉。
方祈原是希望能有个带把儿的孙儿传宗接代,可白胖的嫡亲孙女一出来,看着一张白白糯糯的小脸蛋儿,便嚷嚷起来“臭小子算个什么!桓哥儿和景哥儿两个小兔崽子,哪个过年过节的时候记起过老子?还是小娘子好!会笑会哭,还会给老子做鞋袜!”
大老粗得了个娇滴滴的孙女儿,抱是不敢抱的,邢氏和欢宜也不敢让他近小姑娘的身——满脸胡须扎着人怎么办?
方祈很委屈,方祈一委屈,倒霉的一定是别人,毛百户跟着行景去了福建,倒霉蛋就换成了方祈身边用着顺手的李副将了,人李副将好歹有官职有军衔儿,可人已经在方宅里扫了整整半个月的地了。。。
事儿传到了方皇后耳朵里头,方皇后快被自家哥哥蠢哭了。
方皇后想了想又加上一句“别叫人李副将再扫地了,小心御史大夫再参哥哥一个为所欲为,哥哥哭都哭不出来。”
说起孙女儿,邢氏笑开了huā儿“铁定不叫他再扫地了!”又笑道“欢宜也是个憨的,非得请你哥哥定名字。不仅是乳名,大名也请他定!您想想桓哥儿和潇娘的名儿,全听二舅公的,一个命里缺木,一个命里缺水,这倒好取名儿。我请定云师太帮忙算了小娘子的命格。足足有八斤二两重,五行缺的都少,取名字就得慎之又慎,得取个大气的名儿,左右也压得住!”眼神落在行昭身上,啧啧称奇“到底是要出嫁的姑娘了。学得了文静,话儿也不掺合了!潇娘前些时候才来信说要回来不了。只送礼给添妆。。。是想要头面还是铺子?舅母转个身就回家备上,铁定嫁妆一百二十台置办得手都插不进去,叫端王惊得说不出话来!”
“小富婆从七八岁就在自个儿攒嫁妆了!”方皇后心情大好,乐呵呵地瞥了眼行昭“发的份例,年前年后赏的东西,老六上缴的铺子。。。出嫁的时候铁定得绕着定京城东南西北都转上一圈儿。得让老六吓得腿打软。”
女人家思维跳跃得太快了,行昭表示有点痛苦。
这不是在讨论欢宜的长女吗?怎么就一说又说到了她脑袋上。。。
人淑妃也是土豪啊。。。甩银票甩得盹儿都不打一个。。。
三句两句的,又扯到了行景的婚事上。邢氏很〖兴〗奋,方皇后听得很认真,行昭便抬头望着天huā板走神。
其实行景的婚事,一早便定得很清楚了,那日临安侯府赏绿萼,行昭在陈婼莫名其妙的敌意下提早退场,没能去瞧一瞧贺家给行景准备的新房。
有点担心太夫人会借此事再起波澜,可静下心来想一想,便觉得不太可能了。
贺太夫人如今的眼中钉是贺现,若在行景的婚事上出事故做文章,岂非本末倒置?
回过头来再想一想,行昭越发觉得陈婼的举止很奇怪——就算在前一世她自作孽下嫁周平宁,陈婼与周平宁旧情未暴露之前,陈婼待她都是一派的大方与端和,可那日为何陡然寻衅撩拨她?
行昭想了很久,这一世她和陈婼有交集吗?
陈家和方家斗得不亦乐乎,这算是交集,可女眷的面子情也该做足了,陈婼被陈显教导这样久,不可能因为这个沉不住气。
再想想,唯一的交集怕就是六皇子求娶陈家女那次了。
六皇子要声东击西,先和陈家示好,最后皇帝中计,反倒赐婚她与六皇子,过程来得很快,不过三两日,陈家人当时没反应过来,过后呢?她才不信陈显没有在皇帝跟前安插亲信。
就因为这桩事?
陈婼觉得颜面上挂不住,便将气发在她身上?
行昭越想越觉得荒唐,姑娘家的心思猜不透,她便不去猜了,反正陈婼这张牌,陈家是会砸在手里的。
过了年,行昭扳着指头算日子,盼来盼去?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