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策 作者:董无渊(起点女频vip2014.03.29正文完结)
把生父的妾室和庶妹逼到了绝处,让那妾室不得不投湖自尽!”
行昭一挑眉,沉声切入主题:“那位亲家太太是哪家人?”
“娘家是皖州大户,在定京城里不算出众。可嫁到了陈家去,她夫婿算是陈显陈阁老的侄儿!是陈家旁支,可你看陈家如今这个态势,宰相的门房都是七品官儿,就算只是个旁支,也不能小看的啊!我原以为是她们在毁你名声,毕竟陈家和方家正争得火热,可再一想,事情牵扯到贺家,不可能捏造个事情来毁你名声!你可是身上担着皇家赐婚圣旨的人,名声门第,哪样不要紧?被人在市井朝堂上这样毁,如今是小声小气儿地在小圈子里头传,若传出去了,你的名声还要不要了?!”
行明急得很,身量又高,一个不注意便将行昭完全拢在了自个儿的影子下。
偏偏灰墙上又没搁置灯,黑得一片,影子背光拉得老长,行昭总感觉自个儿像是正在遭人打劫。。。
既然是陈家人,说来说去,行昭若还没明白陈家人想做什么,就是个蠢的了。
“三姐莫慌。”行昭语气轻松起来,“名声是能当饭吃还是能当衣裳穿?你也说了我是皇上赐的婚,只要圣旨在那儿,话儿没传到皇上耳朵里去,皇上不下旨悔婚,就算我名声再糟糕,端王殿下也得娶!”
“皇上不出深宫自然听不见,可端王呢?端王是行走在朝堂上的人,若叫他听见了自个儿未来王妃是个心狠手辣、不顾人伦的女人,他该怎么想?就算你们是自小一块儿长大的,女人手上沾血是好看的吗?男人听见了,就算嘴上不说,心里头一定是存下芥蒂的,到时候你嫁过去,该怎么办?方皇后也不能护你一辈子。。。”行明边说边沉思,“赶紧趁这话儿还没传出去,让皇后娘娘和平西侯把这话儿给压下去了。名声是不能当饭吃也不能当衣裳穿,可世家女子最重的就是名声!你没嫁过你不懂,男人们谁喜欢污浊的水啊?都喜欢一汪清水,水灵灵的,既要端庄又要娇俏,要求多着呢!而女人就像一潭清水,沉了一块儿石头下去,水就算涨得再深,别人也能一眼瞧见!”
行明在担心她的名声。。。担心六皇子听见了这话儿会嫌弃她。。。
人与人之间是要拿真心换真心的,她拿真心待行明,行明也回一颗真心来待她,急她所急,想她所想。
“他敢嫌弃我!”
行昭笑着开口,温声安抚行明,“他若敢嫌弃我,活得不耐烦了!”
静夜无风,手中执卷迎月的端王殿下莫名其妙地打了个喷嚏。
第两百一九章 试水(中)
乘小轿到皇城脚下时,天儿已经有些晚了,宫门门禁时辰快到了,守顺真门的侍卫支着脑袋往外望,见不远处有小轿过来,便欢欢喜喜地把城门再大开了开,又同走在前头的林公公套近乎。
“皇后娘娘打发人让咱们弟兄给温阳县主留个门儿,礼法之内是人情嘛。。。”
帝后身边儿的红人儿,未来端王妃,是该讨好着点儿。
林公公一人塞了个小香囊“夜来天凉,您和大人们买壶酒暖暖身儿!您的情儿啊。。。”林公公朝行昭的轿子一努嘴“那边儿不能忘!”
行昭一直支着耳朵在听,守顺真门大门的侍卫都是来自九城营卫司的,皇城军马一向是帝王最后的底牌和护身符,更是定京城里最大的一股军方势力。
皇权强盛之时,九城营卫司就姓周,如今皇权被朝臣分割,九城营卫司到底是姓陈,还是姓方,还是姓什么,行昭还真说不准。可既然守门的侍卫还敢听从凤仪殿的吩咐给她留门儿,那她便能笃定这九城营卫司绝不可能完全冠以陈姓了。
行昭在轿中琢磨良久,先让其婉去看看方皇后睡了没睡,一听方皇后还在等着她,便收拾了收拾进了凤仪殿正殿,端了个小杌凳坐在方皇后身边儿,将今儿个的事儿从迎亲到认亲,一五一十地说了个遍儿,行明那番话是留到最后说的。
“。。。陈家人不安分了,陈婼听见了那场谈话,万姨娘一死,陈家人便将我逼死庶母和庶妹的消息传出去了。我们身在深宫听不见也看不到,可三姐听见了也看见了。连王家偏安一隅都听到了这事儿,定京城里怕是已经传得沸沸扬扬了。”
“沸沸扬扬不至于,那些官宦女眷掂量着方家的分量,也没这么大的胆子。”
方皇后一边将一整杯羊酪递给行昭,一边风轻云淡地嘱咐“别皱眉头,没放糖,也没放蜂蜜。得在娘家养好身子,才能嫁到夫家去操劳,全都得喝完。”
方皇后没将这事儿当成个事儿,行昭从一开始就放得很轻松。
贺太夫人是谋定而后动,陈家的手段一向是循序渐进,一步一步地来,昂得起头也弯得下腰,这次无非是试水,拿她最不看重的名声去试一试方家的反应。
她好奇的是,陈婼在其中扮演的是什么样的角色?
也是狗头军师不成?
行昭接过羊酪,还冒着热气儿,大约是等了有些久,酪上结了薄薄的一层奶蒙,膻气儿重得很,行昭深吸一口气儿,咕噜咕噜喝到一半,头抬起来喘了口气儿,又屏住呼吸重新接着喝下去。
又不是要上阵打仗!
小娘子做了一番怪,方皇后变得心情大好。
“你别管这事儿,以不变应万变。我记得往前在西北,人们要试试冰面结不结实,就先扔一块儿石头在靠近岸边的冰上,若是结实就继续往前走。。。办法是笨办法,可常常很见效。”方皇后笑眯眯地说得没头没脑的。
行昭艰难地咽下最后一口羊奶,接其后话:“可大事上常常是一脚定江山,陈显小心仔细惯了,小心翼翼地迈脚试探,反而打草惊蛇暴露意图。。。”
方皇后靠在暖榻上,笑意愈深。
这么个傻姑娘,就便宜老六那小子了,想想便觉得世事无常啊。
方皇后饶是嘴上说要以不变应万变,第二天却将顾婕妤召到凤仪殿来,直截了当一句话“皇上这一两月是不需要再去上朝了,朝堂上风言风语也多,皇上身子日渐虚弱,是该好好养一养了。”
只要不让皇帝听见,只要那道赐婚圣旨还有效用,别人怎么传,干我何事?
顾婕妤七窍玲珑心,一听就懂,连声称是。
除了称是和予取予求,她没有别的路可走。
有人说飞蛾扑火是愚蠢,在她看来并非如此,有的人生下来就是万众瞩目的那颗星,可有的人生下来只是一个蛾子,一只小虫,一只别人手指用点力气就能捏死的渺小存在。
她想要绚烂,她想要荣华,她想要富贵,就算是以生命为代价也在所不惜。
若她和方皇后换个位置,她也会选择鸟尽弓藏的手段,虽然狠了点儿,可却是最精明的选择。
顾婕妤提着裙裾万分恭谨地向方皇后辞行,将走近门廊,却听方皇后轻声一语。
“本宫连生了七皇子的孙嫔的命都能下手保住,顾婕妤是聪明人,认真想一想,其实应该明白自己的处境并没有心中所想的那么糟。”
顾婕妤猛然抬头,不可置信——事成之后,她收官下场之时,方皇后还会放她一条活路?
逼死父亲的妾室,再仗势欺辱庶妹,以致庶妹缠绵病榻,平心而论放在定京城这个大染缸里,这着实不算什么天大的事儿。可若这事儿的主人公是一直养在方皇后身边的,一向以温慎淑和著称,出身名门世家的温阳县主,就显得有点儿骇人听闻了。
先是女眷们在传,后来就变成了男人们也略知一二了。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
当人们在仰视你的时候,心里头难保就没有想俯视你的愿望。
当世人都站在了自认为的、所谓的〖道〗德正面上,便理所当然地责备起了站在与之对立面的那个人。
千夫所指,万众横眉。
满城传得风风雨雨,贺家和贺行昭在方福死后,又一次站到了风口浪尖上。
只有三家人没有反应,贺家、方家,和陈家。
贺家没有反应,反而是坐实了对行昭的指责,而方家没有反应却有人大失所望,失望的便是陈家。
“力度不够大。”
陈家老宅的月半斋静悄悄了良久,打破沉默的是陈显沉吟出声的这句话,紧接着便是长长的一番话“方祈极为护短,事涉亲眷,容易冷静全无。温阳县主名誉受损,方家却没有响动。。。连我后来安插亲信在史指挥领麾下的动静,方家也没有做出反应,反常即为妖。后一桩事儿,方家按捺住了情绪,在我意料之中,可前一桩事儿。。。温阳县主是皇后养大的,等于是方家养大的,她的名誉受了损,方家却没给出一点儿说法,奇怪。。太奇怪。。。”
史指挥领就是当朝九城营卫司新晋领头人。
博弈最怕的就是你打出一拳之后,对手悄无声息地受了,既没有趴下也没有打回来。
“方家没慌,是因为他们还有底牌。”
陈显是中年读书人清雅的声线,而这句话却是出自一个柔婉小娘子之口。
陈显一抬眉,将眼神移到次女陈婼的脸上,拨弄扳指的手停了一停“方家当然还有底牌,蒋佥事远在西北,方家军也远在西北,远水解不了近渴,若定京城有异动,西北军根本赶不过来,又何谈援助。”
“所以西北的军权是不是在您手上,您根本不在意。只要财政两权不在方家人手上,只要西北一有异动,定京城就能接到消息,只要西北军安分守己,您就满意了。”陈婼明朗一笑,神色很沉着。
和行昭那日所见,判若两人。
不是所有聪明人都巴不得让全世间的人都知道自个儿聪明的。
那日她的跋扈与嚣张泰半是演出来的,嗯,不对,也能算是真的,她是真地恨厌恶贺行昭,真的觉得贺行昭不配与她相提并论,甚至端王求娶她的那出戏,她被当成棋子和垫脚石来成全他们,她觉得无比恶心——所以在很多试水的招数里,她一来就选择了这个矛头直指贺行昭的办法。
“方家人不动,我们便看不清楚他们的底牌是什么。。。”
陈婼回转思路,手一下一下地扣在桌案上“攻城必争一砖一瓦,方家人现在要藏拙让贤,既然两家的争斗已经摆在了台面上,我们何必不趁虚而入?顺着他们的意思,一点一点地蚕食地盘,然后作壁上观,看看到底要蚕食到哪一步,方家人才会动弹。”
天下的便宜是不占白不占,方家人要让出城池装大方,陈家为什么不顺势为之?
看看平衡究竟被打破到什么程度,方家人才有反应。
陈显眼中含笑,轻捻了胡须,轻点了点头,算是认同。
长子陈放之无能才浅,长女陈媛平庸无长,只有次女,心胸、急智和手腕才像陈家人。
“方家的底牌终究会被逼出来的。”陈婼身形往后一靠,轻声笑道“我明敌暗,向来不喜欢。敌明我暗,我们目前又做不到。索性大家都把底牌放上来赌吧,看看谁能笑到最后。”
陈婼想看方家的底牌。
若行昭当时在此处,她一定会笑着对陈婼挑明:“你想知道方家的底牌是什么?”
“方家的底牌就是你啊,陈婼。”
第两百二十章 试水(下)
行景亲事尚未过半月,便携家带口辞行要回东南去了。
对此,贺太夫人没半句阻碍,甚至主动打发人去正院新房帮忙收拾,罗氏将荣寿堂遣来的几个丫鬟婆子全都先安顿在偏厢里,上热茶上糕点,几个丫鬟婆子全都被关照得舒舒服服的。
这样过了两三日,手上拿着枣花糕,嘴里喝着热茶水才发现。。。
她们不是来帮忙收拾屋子的吗!?
她们不是准备蹬鼻子上脸,死乞白赖都要跟着新媳妇儿去福建的吗!?
赶忙把枣花糕放下,将茶水一口吞下去,恭谨地去请教罗氏,“。。。太夫人让奴才们过来,是来帮您收拾箱笼的,您的嫁妆总不能搬到福建去吧?贺家上册校名自有一番规矩,奴才们就候着大奶奶使唤呢。”
罗氏一笑,“劳烦几位妈妈了,我的嫁妆箱子也不用大动,也不用收拾出来,就囫囵搁在正院就好反正人也不住在府里头,拿出来了还得劳你们日日打扫着”眼往案上一扫,“枣花糕不好吃?”不待那几个婆子答话,
扬声吩咐,“小雀,给几位妈妈再上几碟儿绿豆糕来!”
先是用了贺家的地,接着再用贺家的人,慢慢地就要用贺家的钱粮,然后呢?
然后就会一步一步地归顺和习以为常,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贺太夫人要耍慢慢蚕食的手段,殊不知陈家最在行的就是此番?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