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策 作者:董无渊(起点女频vip2014.03.29正文完结)
可退一万步说,若事情往回退,照闵寄柔的个性可能哭哭啼啼地求怜爱吗?一个家里本就是互补,你强我则弱一些,你弱我就强一点儿好镇住局面,二皇子个性耿直又爽快,若闵寄柔不严谨端肃起来,日子怎么过下去?
过日子,又不是唱戏文,不是每一天只有看星星数月亮这么一件事要做,日子是柴米油盐酱醋茶,不是书画琴棋诗酒花!
六皇子被行昭的反应一惊,嘴一瘪,感觉有些无辜,自个儿实话实说…理智客观…怎么也戳到媳妇儿痛处了呢…
六皇子想起一早前,黄妈妈旁敲侧击、十足隐晦的提醒,“…再温顺再好的女人家怀孕的时候都会有些不讲理,我们家夫人您曾经见过吧?最是温和脾性好的人儿了,怀景哥儿的时候也常常好发一通脾气呢!”
先临安侯夫人方福发脾气的样子…
六皇子表示没有办法想象。
赶紧出言安抚:“是是是,是闵氏可怜是闵氏可怜…”眼看行昭气势下去了,好死不死又嘟哝加上一句话,“可二哥也没有实实在在地让她失过孩子啊,二哥的手上也从来没有沾过血啊…”
男人看事情注重结果,碰上看问题注重过程的女人,啧啧,注定是一场灾难。
行昭耳朵尖,腰杆弯到半路,又猛地一下挺直起来,气势一下子就盛起来,在心里头憋了一天的那股无名火“唰”地一下往外窜,“你是不挑事儿不开心是不是?非得理论出个所以然来是不是?你要理论那咱们来慢慢理论好了!二哥是你的二哥,血亲相连,是他一心求娶寄柔,阴谋阳谋什么都堆到了台面上,王氏当初为了满足二哥这个心愿还拿踩应邑做交换!我与寄柔是多年朋友,当初还很为寄柔欢喜了一场,结果呢?结果呢?皇上指了侧妃下去,二哥接过手,是,这是无奈之举,可捧着她、惯着她也是无奈之举?由亭姐儿打寄柔的脸也是无奈之举?让庶出先蹦出来也是无奈之举?二哥宠亭姐儿的时候,好歹也想一想他当初是怎么挖空心思求娶寄柔的!若只求婚姻,那就别动情爱,若动了情爱,就请忠贞。哪里有你半路岔道儿,还不许别人打个幌子的道理!”
行昭喘了口气儿,老六赶忙把温水捧过去,行昭抿了一口,一句话定性:“姬妾才是乱家之源,二哥一碗水没端平才会造成后院起火,若只有一个女人一个男人,你自己想想日子能不能好好过下去?”
最后一锤定音:“你就偏帮着你二哥吧!”
六皇子身子往后一缩,他感觉他媳妇儿好像马上要喷火了。
行昭舒了口长气儿,憋闷的心绪舒畅了很多,闵寄柔两世都过得不舒心,让她觉得很愧疚也很无奈,可她却什么做不了,当初二皇子认真求娶的时候,她是有多欢喜啊,世间悲情的女子已经够多了,没必要再多上闵寄柔一个。
二皇子一开始喜欢的是闵寄柔的端和大气,可最后让他感到厌倦沉闷的也是闵寄柔的端和大气。
行昭觉得有点可怕。
原来曾经的佳侣,也可能变成怨偶。
那…她与老六,有没有可能也会在岁月里硬生生地被磨成这个模样呢…
ps:
第一句话是李碧华的原话,这就是文科女和理科男,女人和男人,感性与理智的碰撞,还有二更,但是估计挺久之后了,大家明天看也是一样的~
第两百五五章 兄弟(下)
行昭陡然生出的隐患被浅浅地埋在了心上,六皇子根本无从觑得。
六皇子板着指头算,这怕是这么十几年,他们两头一回争吵吧?
嗯…说争吵有点过了,算是她单方向吼他…
合着就怪他咯?
吼吼也好,她一直不是不讲道理的人,自打闵氏走后,今儿个一直蔫巴巴的,把一股子憋在心里头的气儿吼出来,心绪舒畅了,精气神才出来。
更何况,她不吼他,让她吼谁去?
行昭素着一张脸就寝,六皇子往旁一瞅,还好还好,旁边儿还给他留了个位儿的。
大约是累极了,心累身累,行昭一沾枕头就睡着了,连梦都没做,等到半夜,却突然惊醒过来,心头闷得像压了一块千钧重的石块儿,明明屋子里摆了冰块也摆了水,可脑袋晕晕乎乎的,像是被热的,又像是被吓的。
行昭一睁眼,夏夜里此起彼伏的蝉鸣声和清风刮动窗棂轻轻的“咯吱咯吱”响的悄声让夜变得更幽静和漫长,屋里只有云丝罩外的那盏宫灯微弱地泛着光亮,和着男人规律的呼吸声,让行昭在晕晕乎乎中,陡感清醒。
比伸手不见五指更可怕的是,只能看见自己,而看不清别人。
六皇子还在熟睡,行昭长呼出一口气,翻了身,大约是翻身的动静大了,六皇子也跟着动了动,口里头迷迷糊糊呢喃着说话儿。“小腿又抽筋了?”
说完便伸手摸摸索索中找到行昭的小腿。不轻不重地捏了几下。随后便将行昭拢进了自己怀里,手下意识地覆住行昭的小腹。
男人的气息很浓,手也很暖,呼出的气打在行昭的鬓边。
行昭瞪大了眼睛,眼眶一热,心里酸软得像喝下了一盏酸乳酪。
自打她怀了身孕,常常晚上睡着睡着就容易小腿抽筋,睡到一半帮她揉一揉小腿。已经变成了老六的一个习惯。
习惯啊习惯,人最怕的就是习惯。
可人最熟悉和信重的,也是习惯。
行昭静了下来,气儿一下消了,无端感到安心,主动往六皇子怀里靠了靠,阖上眼,一夜无梦,得一好眠,第二天清早。行昭仍旧素着一张脸帮老六穿衣裳、戴上乌纱帽,六皇子一瞅。便也跟着安心了,媳妇儿讲道理不生气了,当男人的这才心情十足舒畅地出了门子,上朝去!
昌贵妃受了耳光,紧跟着方皇后的惩戒就下来了,贵妃是皇帝下旨钦封的,皇后没这个权利降位分,可皇后有权利让昌贵妃生不如死,方皇后偏偏也没有这么做,小惩大诫地禁了昌贵妃一旬的足,又罚了半年的俸禄便将此事草草揭过。
后宫之中一时间议论纷纭,有说,“方皇后也得顾忌着豫王了,就怕哪天豫王上了位,新账旧账一块儿算,方皇后是太后,可昌贵妃却是新皇生母啊!谁大谁小,谁尊谁卑,到时候才能瞧得见!”,也有机灵地明里暗里给昌贵妃行方便,也有按兵不动静待后事的,也有人反而到凤仪殿里表忠心的,一个反常倒将众人的反应试了个遍。
盛夏难过,到底也捱了过去。
行昭的胎渐渐稳了,也能吃东西了,也不吐了,整个人丰腴起来,尖下巴变得圆润得很,腰身也粗了。夏秋交替之际一过,六皇子也慢慢心安下来——他就怕这个时节,江南官场又借机闹起来,被居心叵测之人推波助澜,反倒让人占尽先机。
江南没动静,六皇子私心揣测应该是海寇当前的缘故——援助的人马一去,海寇当即从江南沿海重新被逼到了福建沿海,战场也跟着回到了福建沿海地带,可江南几辈子没遭这么霍霍过,一时间怕是还惊魂未定…
西北军一万兵马,川贵军一万兵马,快马加鞭,十五日后到了东南沿海,西兵东调,陆军水用,难免将士们不太适应,更何况海上打仗和路上骑马压根就是两回事儿,人一多,药材、军饷、帐篷、粮饷、载人的船、当成武器的箭矢也要不要跟着多起来呢?
自然是要的。
这些钱从哪里出?
反正黎令清梗着脖子,他只有一句台词,“要钱没有要命一条!”
国库里抠唆不出来钱,陈显也不愿意将库里的钱放给贺行景,中央的反应让人寒心,行景大刀一挥,带着新到手的兵马围了福建官衙,从官衙里搬了几车白银下来,药材有了,军饷有了,粮饷也有了,紧接着的忠心怕是也会跟着有了吧。
男子汉对男子汉,刀子和拳头说了算。
谁刀子长,谁拳头硬,谁就是大哥,贺行景作风硬派,跟着他有肉吃,都是把命踩在刀刃上过日子的兵士,自然跟着一个作风硬的大哥活得会比较轻松痛快了。
入了秋,邢氏登门,行昭四五个月的肚子往外突,阿谨说话咬字变得清晰起来,好奇地想拿手去摸行昭的肚子,却被欢宜一把拢住,温声教导:“小姨母的肚子里藏着一个小娃娃,娘亲告诉过阿谨,阿谨记不得了吗?”
要是按照欢宜和老六的关系,阿谨应该叫行昭舅母,可要按照方家的关系,行昭就是阿谨的姨母。
欢宜嫁了这么些年,处处以夫家为先,到如今也没变过。
小娘子被欢宜教养得很好,赶忙把手缩回去,背在身后,歪着头眨巴眨巴,奶声奶气唤行昭:“姨母…”
行昭笑眯眯地把手扶在身后,佝了佝腰,小娘子踮起脚来附耳轻声道:“娘亲在家里说,姨母肚子里的是个男娃娃,等男娃娃出来,就要叫阿谨表姐。”
小姑娘头仰得高高的,说得一脸自豪。
行昭哈哈笑起来,怀着这个孩子,大家都说她会生一个儿子——怀姑娘,母亲变漂亮,怀儿郎,母亲会变丑,这话儿是行明告诉她的,行明有身子的时候突然变得很丑,果然紧接着就产下了长子,王三郎腼腆害羞一个人,专门提了四色礼盒来邀请老六,说是“孩子的生辰礼,端王殿下一定得去。就是那回阿明来过端王府之后,回去身子骨就好了许多,又不吐了,夜里也不惊醒了!”,倒把老六惊得不行,合着端王府还是块儿风水宝地,拾掇拾掇还能在这儿烧香拜佛?
这可能成为既大兴记之后,另一项端王府的敛财副业啊…
行明说得行昭如今都不太敢瞅镜子,脸上手上突然冒出斑来,脸上的肉变得多起来,衣裳也变紧了,胸口常常都胀鼓鼓的,肚子也胀鼓鼓的,常常被抻得整个人都变得很难受。
丑就丑吧,孩子健健康康的出世就好。
行昭逗阿谨:“若是出来女娃娃,也得叫阿谨表姐啊,阿谨是想要个妹妹呢,还是想要弟弟呢?”
邢氏赶紧嗤行昭,“还是赶紧先结果吧!先开花后结果,也得看看等不等得及!”
行昭飞快地瞥了眼欢宜,欢宜可就是先生下的长女!赶紧开口圆场:“舅母偏心偏怪的,心疼阿谨心疼得不得了,把小姑娘捧在掌中心里头,难不成若阿妩生个女儿,舅母就不管啦?可不带这么偏心偏到长江口的!”
邢氏憋了憋,倒是欢宜哈哈笑起来,边笑边拿手覆住小腹:“…你可别就记得护我…阿谨明年就该当上姐姐了!”
行昭登时喜上眉梢,身子向前探:“哎哟,你可别哄我!”
欢宜笑得眼睛都看不见了,笑眯眯地点点头。
好事成双,大抵如此。
ps: 二更送上!补了一更,还剩一更,阿渊记得呢~不要脸地扭动求粉红票~
第两百五六章 唯一
【阿渊又来纠错了tat,如果按照方家人那边来叫人,阿谨确实应该叫行昭表姑母,亲近点就是姑母。姨母什么的,都是天边的阿渊打了除皱针的脑花…】邢氏坐不住,将坐下就起了身说是要去小厨房瞅一瞅,话儿说得很严重,“入口的,贴身的都要警醒着点儿,你身边也就黄妈妈一个知事儿的,莲蓉才嫁,她都还是个九成新的新嫁娘,压根就不懂得这些名堂,我得亲眼验一验才好放下心来。”
八成是方皇后托邢氏过来把关的。
行昭心里暗忖。
阿谨年纪小,闲不住,莲玉佝着腰杆牵着小娘子从西厢走到外堂,小娘子有着方家人都有的好精力,双眼亮极了,一手折了碗口大的山茶花捧在手上,“踏踏”跑得飞快又踮起脚尖,伸手去摸案首上隔着的翡翠白菜摆件儿。
欢宜这厢与行昭说着话儿,眼神却放在那头,赶忙出声唤:“阿谨!”
阿谨手一缩,脑袋一滞,转过头来,小姑娘眼睛里头好像藏了一洼清泉,水灵水灵的,奶声奶气:“阿谨只是想瞧一瞧…”
欢宜脸色一沉,阿谨赶忙把手背在身后,头贴到小肚子上,像只极可怜的小兽。
眼见欢宜要开训了,行昭赶紧让莲玉牵着阿谨去后院,“…小姑父养了几只小犬,这般高…”行昭比了个手势,笑眯眯地问阿谨,“不只有小犬。还有鱼。还有几只大乌龟。阿谨想不想去瞧一瞧?”
小孩子喜欢动物,一听就把头抬起来,眼睛眨巴眨巴地望着行昭,随即重重点了两个头。
行昭又让其婉跟着又另派了两个小丫头,最后唠唠叨叨嘱咐莲玉,“不许近水,姑娘若是要喂食,就让两个小丫头抱着。把绳子给那几只犬套好,也别让姑娘离那些畜生近了。”
欢宜似笑非笑地瞅行昭,等阿谨牵着莲玉蹦蹦跳跳一出门,神色有些愁:“你还是生个儿子好,儿子皮实,扔给老六,能打也能骂。阿谨皮得像小郎君,可又是个小姑娘,不能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