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策 作者:董无渊(起点女频vip2014.03.29正文完结)
ps:
还有一更,阿渊现写估计要很晚了吧,大家千万别等,明天还要上班上课呢,么么哒。
第两百五九章 起风(上)
经过严氏下毒一事后,张德柱就被行昭从通州调任回京,安排在前院买办当小管事,地位不高,但是这管事之路当得有够曲折离奇的,下头人看不清上面是想重用他呢,还是仍旧在介意他出身贺家,更想不明白他是会一步登天呢,还是从此停滞不前,消磨余生。既然摸不透,干脆全都对他敬而远之。
没人欺负张德柱,可也没人巴结他,等于是把他从通州换到定京城里来晾着。
要事相商。。。
行昭靠在软榻上笑了笑,凡事讲究个绝处逢春,张德柱既来之则安之,安安分分这么几年,总算抓住时机了?
行昭套了件大氅,又捂了手炉往外间去,已有小丫鬟在正院立了螺纹屏风,将地龙烧得旺旺的,让莲玉将张德柱请进来。
夹棉竹帘一卷,风“呼呼”地灌进室内来,张德柱一进来便实实在在地双膝跪地,先对着屏风磕了三个响头:“奴才给王妃请安,王妃新春吉利,心想事成!”
“先起来吧。”
张德柱应声而起,将头佝得低低的,神色显得有些局促。
“莲玉说你有要事上报?连王爷也等不得?”
张德柱赶忙又提起长衫跪在地上,说话极有条理:“回禀王妃,杜大人随王爷在外,李总管今儿个歇息,奴才才回京不久也找不着李总管的外宅。实在是兹事体大,奴才不敢与他人妄议,只好贸然求见王妃。”
行昭没说话,张德柱眼神定在身前三寸的青砖上,继续说下去:“今日奴才出府去采购蔬果,这还未走到东市集,在路上就被人给拦下。说是家中尚有囤下的几十斤小黄瓜和水白菜,奴才便跟着他过去,哪晓得奴才将进那人家中。就有个男人塞给奴才一个包袱,说里头装着五十两银子。只要奴才将采购的蔬果都放在药水里浸几天,之后自然就有人帮奴才脱籍安顿。”
张德柱顿了一顿,接下去说:“那人还警告奴才,若是奴才胆敢走漏一点点风声,奴才与奴才一家都将不得善终。。。”
莲玉一惊,飞快转身回看行昭,却见行昭神色如常。
“张管事念过书吧?”
行昭问得很突兀。张德柱眉头一拧,将身形伏得更低,点了点头,“禀王妃。临安侯府的白总管是奴才师父,教奴才认过几个字儿,囫囵念过几本书,后来又托王妃的福,将奴才一家子要到王府来了。”
行昭点了点头。又问:“那人告诉你是什么药水了吗?”
张德柱赶紧再摇摇头:“。。。没告诉,只让奴才照着做,奴才想问来着,可那人没给奴才机会问,就让奴才揣着五十两银子回来了。只说了句他要找到奴才一家容易得很。”
行昭云袖一挥,张德柱躬身而去。
张德柱前脚刚到后罩房,后脚提升他为采买管事的令就下来了。
来传话的是后院数得上号的莲蓉,哦,如今是何家的,原来上头人是要重用这厮呀。。。
究竟是不是重用呢?
莲玉显得很稳沉,给行昭泡了一盏蜂蜜水呈上去,轻声详解:“买通人在吃食里下手,考虑精细周详,这几番手段,完全与那日严氏之患如出一辙。严氏是受昌贵妃王氏恩惠,而昌贵妃怕是受陈阁老蛊惑更多,可张德柱却是出身贺家,太夫人掌家,太夫人虽同您疏远很多,可害您性命,绝无可能,陈阁老又怎么可能贸贸然地找到张德柱,让他来对你下手呢?”
行昭接过蜂蜜水抿了一小口,蜂蜜水暖暖甜甜的。
“你认为张德柱是假意表忠心?”
莲玉点点头:“五成对五成,陈家如今行事没有顾忌。王府被您与王爷打理得水都泼不进来,上回借严氏之事,更是将六司里不那么让人放心的人手清理了出去,王府很安稳,除了。。。”
“除了一个出身贺家的张德柱,算得上端王府里唯一能揪得住的小辫儿。贸然找到他下手也是有可能的。”行昭将茶盏放下,肚子有些发胀,久不见人,又不想事情,她觉得自己个儿动脑筋的速度又比往常更慢些了,左右不急,慢慢想,一点儿一点儿刨,“是先表忠心再从长计议,还是张德柱确实无辜,五成对五成,索性提了他的权,把他的位置再放高了一点儿,看看是能放长线钓大鱼,还是真真正正慰藉了一个忠仆良将的忠心,就看看他过后的动作了。”
内院插手外院之事,其实放在定京城里哪个世家大族都少见。
老六两口子是关起门来过日子,老六的账册行昭门儿清,内院的调度老六也知道,一向不瞒人,什么各司其职的话儿少来,否则又怎么会有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的俗语呢?
两个人商量的力度一定是比一个人一意孤行来得更强。
老六下朝回来,行昭告诉他白天的事儿,老六连声称赞:“做得好!媳妇儿做得对!还用到了兵法三十六计,瓮中捉鳖,程门立木!不愧是母后这般的女中豪杰带出来的兵,真是媳妇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知有没有啊!”
行昭翻了个白眼。
六皇子这些日子真是很喜欢赞扬她啊,美其名曰,“赞扬有利于缓解产妇焦躁情绪”。
行昭真的是想马上把杜原默叫过来,沉痛地告诉他,“你说得没错,你家王爷最近确实有点接近癫狂的状态。”
背过行昭,六皇子一出房门就低声交待李公公,“。。。把张德柱一家人扣下来,让人严密注意贺家举动,再不许人把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捅到王妃面前,给莲玉和黄氏都交待一声,看紧内院,经张德柱的手采买进府的吃食可以往内院送,可不许往王妃面前摆。”
腊月初雪,行昭肚子越来越大,宫中的家宴她是实在不想去,哪一次家宴没出事故?
她如今就是宿敌眼中最大的目标。
方皇后免她入宫参宴的谕令还没下,皇帝的圣旨却下来了,赏了行昭肚子里那个一个单字儿“舒”,男孩能用女孩也能用。
ps:
阿渊知道这一章蛮短的,但是阿渊有点撑不住了,明天补上,亲们么么哒。
第两百六十章 起风(中)
【每日一纠,昨天产期算错了,六月份怀上的话,十月怀胎,应该是次年三月产子】
舒者,缓也。
行昭看着这个字儿久久没反应过来,皇帝究竟是什么意思?单从字面儿意思看,舒字儿好极了,舒心怡情君子之礼,可时人却不太喜欢这个字儿,何理?舒字儿同输,输家为寇。
要再从更深点儿的意味看,舒中舍予,一个舍弃一个寄予,予字儿又可当“我”字儿讲,皇帝究竟是表明舍弃你呢?还是想表明他在舍弃和寄予之中摇摆不定呢?
皇帝猛嗑着五石散,身边还有小顾氏这么个大美人儿,他还有心思琢磨这些道道?
行昭觉得自个儿想多了,把话儿拆开告诉了六皇子,“。。。你说这里头的予字儿是当你讲呢?还是当成给讲呢?当成你,那咱们府可真就是触到霉头了。当成给予讲呢,好歹证明皇上还在动摇。。。”
六皇子啼笑皆非,轻手弹了行昭个脑袋嘣儿。
“哟呵,原来你就是定国寺门口摆摊的那个算命贺先生啊?”
行昭愣一愣。
六皇子接着笑道:“不好好歇着,还玩上拆字了。是你是给,有什么差别吗?父皇想让咱们是输是赢,他的意思就定能一语定乾坤了吗?父皇要赏名号下来给咱们撑颜面,高高兴兴接着就是,若不实在不喜欢这个舒字儿,大不了咱们再取个孩儿的乳名。”六皇子兴致上来了,身子一撑,显得有些兴奋,“你看叫阿诫好不好啊?小郎君就叫诫哥儿,小娘子就要阿戒。都好听。。。”
老六插科打诨地就把话给带偏了。
行昭紧拧的眉心慢慢舒展开来,轻笑起来,“叫着叫着就成八戒了!阿舒也好听。既然不在乎那么多,单看这字儿也是好意头呢。”
也是。如今皇帝的意思压根就不重要,是输是赢,凭各家本事,是给是舍,看众卿手段。
行昭深吸一口气儿,将手覆在已经显怀的肚子上。
阿舒啊,有人希望你命不好。你爹娘都不是信命的人,咱们不信命,信自己。
行昭手背一暖,六皇子将手轻轻覆在行昭的手上。行昭偏头回望他,六皇子轻勾了唇角,回之一笑。
皇帝定不了你的命,可他能决定你要不要去参加除夕家宴。
怀孕傻三年,行昭有了孕之后。是觉得凡事都变得有些后知后觉,隔了两天才突然反应过来,“。。。皇上这个时候赐下旨意来,除夕家宴之时,我是不是非得要去宫里头叩谢皇恩了呀?”
莲玉神色一凛。如临大敌。
可不是嘛,皇帝颁旨,就算是凌迟处死的旨意,接旨的那家人也算是受了皇家恩惠,连周恪、周憬、周慎这三个儿子的名字都不是皇帝亲手取的,如今皇帝反倒把头一个孙辈的名字亲手定了——外人看来这样大一个恩典,端王府是一定要进宫当面叩谢皇恩,才叫做恪守臣民儿子的本分。
偏偏年末事忙,腊月宫中是不收请安贴的,那什么时候去谢恩呢?
只有除夕家宴了。
皇帝的旨意前脚下来,凤仪殿的林公公后脚就带了两个衣着干净、身家清白的婆子到端王府来,笑吟吟地搭着拂尘给行昭福了个旧礼儿:“。。。筛筛选选了好几遍才选出来的,王妃去家宴的时候直管带上这两个经事儿经得多的婆子,奶娘和启蒙师傅还在选,皇后娘娘告诉您和端王都先甭慌。。。皇上前些日头赏字,不过是心血 罢了,您想一想宫里头是谁的地界儿,您直管去就是。”
行昭笑起来,方皇后这是在安她的心,更是在给她鼓气儿。
其实称病也好,告假也好,若真避不过进宫,她有万千个理由推脱,可是没必要,心里很清楚,他,他们都能将她护得很周全,又何必当一只缩头乌龟,平白惹人指摘。
腊月寒冬,除夕当日天气放晴。
端王府的青帏小车在顺真门停下,正正好,一停下就和豫王府的马车打了个照面,二皇子先下来,捂着暖手先给六皇子挥手打了个招呼,再转头去接闵寄柔,闵寄柔披了大氅佝腰出马车,眉目清浅,不着痕迹地避开了二皇子的手,笑盈盈地同行昭颔首致意:“久未相见了。”
是久未相见了。
那回把两辈子的话都摊开了说完后,妯娌两就再也没见过了。
行昭有孕,豫王府避嫌都来不及,怎么可能贸贸然往前凑,万一出个什么事儿,豫王府岂不是遭人当枪使了?
“二嫂好。”
行昭颔首回礼,眼风再从缩头缩脑躲在豫王府马车后头那内侍脸上划过,“有人来接你们了呢。”
去年昌贵妃王氏就一开始就截胡,把二皇子一家截到了自己宫里去,硬生生地打了方皇后一个巴掌,如今是故技重施,行昭觉着王氏这一年过得是有些太好了点儿,方皇后小惩大诫放任她,闵寄柔也不同她明说,亭姐儿和她好得很,谁也不挑明了告诉她,行事却越来越乖张。
人啊,都是被惯出来的。
闵寄柔眼往下一瞟,二皇子还没来得及说话,便听闵寄柔笑着上前,“我都不敢靠你太近,如今是有七个月了?三月份产子好,母亲孩子都不遭罪受。”
“是呢,阖府上上下下就等着阿舒出来了呢。”
行昭离闵寄柔三步远,也一道向前走。
二皇子有些迟疑,举步不定片刻后,到底是跟在闵寄柔身后走。
行昭长舒了口气。
只要二皇子还愿意听闵寄柔的话儿,终究也偏不到哪里去。
有行昭在,便专挑好走的地方走,左右时辰还早,绕路绕一点儿也无妨,二皇子和六皇子先行一步去仪元殿见皇帝,两个女人从九曲长桥绕了好长一段路才到凤仪殿。
一路都在说话儿,可说的都是些无关紧要的话,闵寄柔要说衣食住行,行昭就跟着她说柴米油盐,闵寄柔要说诗词歌赋,行昭就拿太白易安应和,反正话都是浮在表面上的,谁也没潜下去深挖。
没有人提起亭姐儿的归属,也没有人重提去年除夕的那场闹剧。
这样很好,一个进可攻退可守,很安全的距离。
行昭和闵寄柔到的时候,绥王妃陈媛还有平阳王妃和她的两个儿媳妇已经到了,绥王妃陈媛与陈婼坐在一边儿,平阳王世子妃刘氏与平阳王妃坐在一边儿,方皇后并三妃坐在上首。
两人进殿行礼问安后落了座儿。
大肚婆着稀罕,众人的目光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