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策 作者:董无渊(起点女频vip2014.03.29正文完结)
陈显竟然在右阙门南停下,与轮值兵头闲话家常!
内侍提起衣袂想下城楼来劝,哪知将抬头,便看见陈显脸稍抬,眼风灼灼向城楼之上扫过,内侍当下手捻衣袂,下也不是,回也不是,惶惶然立于原处。
李兵头纹丝不动,头昂得高高的,没说话,一双眼却亮极了。
陈显收回眼神,笑了笑,伸手轻拍李兵头肩膀,“入秋了,夜凉风大,轮值的将士们都多穿点儿。”
李兵头眸光一黯,背挺得笔直,身形一动,盔甲随即撞击出生冷硬朗之声。
罗阁老头埋得很低,喉头一动。
“该过金水桥了…”
百官之列中。有人小声提醒。
陈显余光向后一扫,那人声音戛然而止,泯然于风声之中,陈显缓缓回过头来,眼神从紧闭的顺真门正阙朱门上剐过。
朱漆金泥,汉砖白玉,五张盖,四团扇。步步生莲——正阙规制为御道亲有。
这便是天家富贵。
正阙之路平铺绵延至仪元殿前,距右阙不过十数米,这短短不过百步的间距,竟是君与臣,生与死,荣与辱的距离。
跨过了。涅槃重生。
跨不过…
陈显嘴角一弯,他不会跨不过,终有一天。他会踏上这正阙御道之上,一步一步地昂首挺胸向前走,然后永不回头。
文武分两班入朝,文由左掖门,武由右掖门,于堂前站定,三呼万岁,行一跪三叩大礼,礼毕之后,照旧为向公公手执拂尘。扯开声音,“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陈显跨步上前,跃众而出,“微臣启奏,求见皇上!”
“皇上今日龙体微恙,陈大人可先递奏折,待御笔朱批…”
“向公公。你在敷衍本官吗!”
陈显陡提声量,截断向公公后话,“皇上龙体微恙已有近十日,太医院未曾给出明细诊疗,皇上身染何病,如今可好,满朝文武皆一问三不知!今日怕是该给百官群臣一个交代了!”
陈显掷地有声,诘问殿上。
而百官肃立如泥胎木偶。
“交代?陈大人想要个什么交代!?”
女声昂然,声如洪钟,中气十足。
群臣忙往回一望,却见是方皇后大红九凤归仪朝服,挺立于仪元殿外,初光倾洒,方皇后朝服加身,瞿帽肃正,宝冠流苏直直坠下,瞧不清面容,却独身傲然而立,显得无比端庄。
众臣哗然,有小声议论纷纷,亦有大愕失态,有反应快的,赶紧垂首屈膝正欲行叩首大礼,却被旁人一把扯起,凑耳轻语,“陈阁老与皇后娘娘正打擂台,你去添什么乱!”
陈显不发话,百官之中无人敢言。
“早朝端肃,皇后娘娘一介女流贸然惊扰仪元殿此等规矩严名之地,怕是有扰乱朝纲之嫌!”
陈显摆袖于后,侧身而居,先发制人。
“倘若本宫再不露面,陈大人岂非是要撞进内宫在暖榻上去寻皇上了!为人臣子僭越罔上,而无人可束,本宫虽为一介女流,可尚为母仪天下,维护君上亦乃义不容辞之任!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陈大人为难皇上贴身内侍,诘语厉声于朝堂之上,敢问陈大人又将天家威严置于何地,放于何处!”
“自然是放在心上!”
“陈大人若当真牵忧君上,缘何自皇上龙体微恙之日,内务府中却未曾接到陈大人一封请安折子?世间话说出口很容易,做起来却全凭一颗心罢了!陈大人想说什么尽管直言,皇上雅量,天家亦非不能容人之地!”
众臣将此声惊呼含在口中,仪元殿宝阁大殿之内,鸦雀无声。
陈显无非是怀疑皇帝早已驾鹤归西,却没有办法直言明说,方皇后却果决地将蒙上一层澄心堂纸的窗棂拿锥子一把挑破,其中究竟是金玉还是败絮,众人皆不得而知。
陈显话头一滞。
趁此空隙,方皇后乘胜追击,“陈大人若真心想面圣,本宫当下便开了内宫,让你进去,给卧在病榻上的皇上磕三个响头,已示忠心孝心!”
一壁朗声出言,一壁半侧身形,示意给陈显让出一条道来。
沉默。
百官的沉默,亦是陈显的沉默。
沉默之后是孤注一掷地冒险,还是迂回反转的妥协?
旁人摸不清楚,方皇后既然敢孤身闯进仪元殿,心头便已有了答案。
果不其然,陈显默然片刻,轻抬了下颌,清冷出言,“皇上既是龙体染恙,微臣怎好贸然打搅。皇后娘娘贤德,且言之凿凿,倒显班氏、长孙之风,两厢比较,高低立下——反倒显得微臣咄咄逼人。”
方皇后交手于前,轻哼一声,形容倨傲。
出乎意料。陈显一个撩袍,叩拜于地,补全了将才未行之礼,声音似乎带着尊崇与油然而生的敬畏,朗声问礼,“微臣见过皇后娘娘,愿皇后娘娘长乐未央,万福绵延——”
声音拖得很长。好似高庙之中信徒炙热诚恳的祈诵。
陈显突如其来的示弱,在方皇后眼里,却正好是他一如既往的迂回多疑而自私本性的实质,不用担心更无需防备。
此事传到行昭耳朵里,时辰已过晌午,却让她心头猛地一揪。还未来得及说话,便听莲玉急匆匆地踱步进屋,小声道:“罗府让人给您带话。晨间早朝的时候,陈显与镇守顺真门的兵头多闲话了几句家常…”
莲玉显得不以为然。
陈显倨傲,已非一日之功了。
拖住早朝时间,以示权臣威严,是他耍烂了的把戏,今日之事更属平常。事到如今,人不能成为惊弓之鸟,此种事件其实根本没有必要捅到自家王妃眼前来。
莲玉还想再言,却见行昭猛然起身,再闻行昭沉声出言。“赶紧让毛百户去雨花巷告知舅舅做好准备,封锁街巷。肃清邻里,备好热油明火,将士们穿上盔甲拿起长矛来!若毛百户一路过去有拦路之人,则遇神杀神,遇佛杀佛,无需顾忌!”
声音很沉。语速很快,交代得有条不紊,很是清晰。
气氛渐渐凝重起来,幔帐随风,窗棂微启,莲玉不知不觉地立起身形来,屏气凝神,一一记下。
“端王府上不必留人,从雨花巷过来的那几个将士全部回去!”
“那您…”
莲玉若是此时都不知行昭想做什么,就辜负了这些年头生死相随了!
“端王府若无守卫,便如空城,门一破,什么都守不住了啊!您与舒哥儿当如何!”
行昭深吸一口气,陈显朝堂逼问皇帝下落,方皇后强势挡回,他们玩了一手空城计,陈显如今也在浩荡声势地陪他们玩上一出空城计!
闲话家常很正常,按捺不住在朝堂上逼问皇帝生死也很正常,最后在方皇后威势之下示弱规避符合其一贯作风,也很正常,可三个正常加拢在一起,就是不正常!
反常极为妖,陈显必定在今夜或明早动手逼宫!
定京城里的世家大族家仆守卫就这么一点儿,方祈若要全力抵抗,收拢所有势力,根本顾忌不到端王府,与其分散势力,还不如将攻势归一,专心一点!
除却皇城,陈显首要目标必定在端王府,击杀十个公侯也没有诛杀一个端王妃与端王长子来得便宜!
“进宫…”
行昭脑子转得飞快,顺真门一开,通向外殿,而进内宫尚有三道门槛,其中有近八千轻骑,方皇后手插不到仪元殿以外顺真门以内的外宫之地,可内宫之地却是打理得如铜墙铁壁一般!
陈显突然发难,老六行景尚未归京,端王府不能成为方祈的累赘和负担!
莲玉将一声惊呼压抑极低。
“备马进宫!”
行昭一语言毕,屏风那头响起阿舒小儿嚎啕大哭,行昭身形猛地一颤,几个快步绕过屏风将儿子抱在怀里,阿舒哭得满脸涨红,馨馥奶香萦绕鼻尖,行昭的心渐渐平复下来。
阿舒啊阿舒,爹与娘亲豁出性命,也会保护着你。
定京城里不安全的地方太多,雨花巷绝不能走,她的儿子必须跟着她,她谁也不放心!
莲玉一咬牙,提起裙裾小跑步往外跑去。
行昭紧紧搂着儿子,坐在马车上,递折子过顺真门,下马车换撵轿,一路往凤仪殿去畅行无阻。
行昭三言两语说得很清楚。
方皇后手上发凉,微怔于原处。
行昭越俎代庖,先唤进蒋明英,再唤林公公,最后再见向公公,天色渐暗,暮影夕照之时,皇城之外陡然喧阗起来,人声尚且未传到凤仪殿内,行昭抱着阿舒站在凤仪殿高阁之上,眼下尽是定京城里星星点点的火光,人愈渐多,火光便连成一条线,再连成一团突兀窜起的明火。
“九城营卫司逼宫了!”
林公公小跑进凤仪殿内,嗓音喑哑,一张脸涨得通红!
第两百八二章 拔刀(下)
终于起兵逼宫了。
徒劳的疲惫之后,喷涌而上的便是揪紧的心和一刻也没有办法停止的思维。
晚来风急,火光缭乱,内宫之中听不见喧阗吵闹,更看不见禁卫抽刀凶煞的模样。
这样也好。
看不见也好。
阿舒迷迷瞪瞪地靠在行昭肩上,张嘴小打了个呵欠,再咂巴了几下小嘴,天一黑,小孩子便有些撑不住了,行昭拢了拢儿子,眼下一垂,不想再看,折身回到大殿之内。
“是逼宫,还是打着清君侧的旗号?”
方皇后斜靠在暖榻之上,强打起精神,神色却显得很疲惫。方皇后早已过不惑之年,如今到底是要五十的人了,自从皇帝去后,一向保养得当的方皇后突然颓了下来,仔细看,鬓边已染霜,变得愈加寡言,似乎像是一个人攒足了气力出拳,对手却提前倒下,徒留她一人挣扎地活在这世间。
人一老,动脑筋便慢了,久不用的刀生了锈,还能快得了吗?
“是逼宫!”
林公公从内门急匆匆小跑至凤仪殿,几个大喘气儿还没完全平复,“是逼宫!近一万兵马围住皇城,顺真门已破,今日轮值的李兵头已不知去向,怕是…怕是已经反了!”
“是谁率的兵?”
行昭抱着阿舒进来,黄妈妈伸手过来接。行昭轻摆了摆手。
“天黑,瞧不灵醒…看衣着是营卫,领兵的应当是史统领!”
九城营卫司打头填坑,周平宁麾下两万兵马与陈府死士存留实力殿后——陈显其人自私多疑,打的一定是这个主意!
定京城内有方祈带兵,她们只需要死保皇城。
“营卫动了吗?”
“丝毫未动。连云梯都还没搭。城墙上的兵士们早已披甲戎装,烧好热油,点足木棒,砸了锅碗,学的是背水一战!”
先定内城,再集结兵马死攻皇城,到时候顺真门一关。内宫之中的八千将士就是瓮中之鳖,拖也能被拖死!
如若内城不定,营卫司要做的也仅仅是围住皇城罢了,丝毫不敢轻举妄动。
陈显笃定此时出兵,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只要围困方祈,定京城的勋贵文臣哪个还敢多说一句!九城营卫司四万兵马还掌不住一个定京城了?笑话!
行昭却笃定。内城一役。尚在人为,成败天定!
“千人轮值,让将士们歇息妥帖,切忌疲劳迎战。”
行昭沉声交代。
林公公下意识地去看暖榻之上的方皇后,方皇后挥挥手,“全都照端王妃的吩咐办。不需要再来求我首肯。”
是端王妃,不是阿妩…
行昭折身回望。正好看见烛光摇曳之下,方皇后半阖眼睛,鼻息平稳,可仍见老态。
“母狮子老了,小狮子就长大了。”
方皇后笑一笑,似有无尽感慨,“我没想到的,你想到的。我没注意到的,你留心了。我没反应过来的,你当机立断了。我教你的,你都学到了,我没教你的,老六给你了。阿妩,你说,你母亲在黄泉之下若看见了你这番模样,她会不会亦与有荣焉?”
人都要长大。
行昭却花了两辈子的辰光,慢慢成长,没能挽救的母亲,漏洞百出的谋划,对陈婼自以为是的判断,她花了这样长的时光,她受了这样多的教训,才慢慢地成长为一个她想要成为的人。
红墙之外,是刀光剑影,生死相搏。
红墙之内,是两个女人耗尽一生的交接。
行昭让方皇后先睡下,方皇后绝不妥协,行昭没法子,阿舒趴在她的肩头睡得正香,任谁来接,行昭都不给。
“把阿舒送到淑妃那里去。”方皇后一锤定音,“她估摸着正寝食难安,把阿舒送过去,既是安她的心,也让小孩子好好睡一觉。”
淑妃是亲祖母,尚有漫漫长夜要熬,行昭想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