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策 作者:董无渊(起点女频vip2014.03.29正文完结)
探子头一埋,脚下加快步子往前行。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
仗义皆是屠狗辈,百无一用是书生。
陈大人太有用了,连儿子的命都能亲自下手杀,虎毒尚且不食子,陈大人果真狠,太狠了,狠得让人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探子小心翼翼地回头瞅了瞅,正好瞥见陈夫人扬起的裙裾消失在搭下的帘帐里。
说陈大人狠吧,他偏偏对陈夫人情深意重,带着几千人马仓皇逃窜至骊山时,陈大人一路皆是一言不发,只在策马前奔之时陡然停住,说了一句话,是吩咐心腹的,“…你先带着人马过骊山,我回陈府将夫人带出来,到时候再汇合碰头!”一语言罢,毫不留恋地转首向回奔去。
无论是谁,在心里总有比自己看得更重的事、物与人。
人呐人,怎叫人能轻易看透。
探子轻叹口气,摇摇头,再看这兵戎金戈,赶紧收拾无谓感叹,加快脚程。
“…你在外帐站多久了?”
陈显问陈夫人。
“没多久,我将进来,就看见那兵士撩帐出来。怎么了?”
陈夫人亲手给陈显斟上一盏热茶,“可是事情不好办?咱们现在还能逃,逃到皖州去,咱们就住在以前的那个家,二十斤米粮,五斤肉的日子咱们都过出来了,隐姓埋名,藏匿在深山田间,为何又不行…”
话渐渐落轻。
“你信我,我从未骗过你。”
陈显头微含,恰好避开陈夫人的眼神,沉吟道,“你静下心来等我,放之恐怕凶多吉少,等大局已定,咱们就把阿婼的儿子过继到放之膝下,血脉亲缘不重要,只要他从小就姓陈,他就是放之的儿子,不叫你我百年之后,放之再无香火供奉…”
陈夫人深深地看向陈显,突然哈哈笑起来,笑得站都站不住了,扶在桌案之上,笑呀笑,笑得眼泪都出来了。泪眼朦胧中看共患难同富贵的那个男人,边笑边说,“我等…我等…等我们百年之后,到下面去见放之的时候。我们一家人又可以团聚了…又可以团聚了…”
所谓情深,如此可笑。
渐至夜深,两方皆按兵不动。
趁夜色,有一身着夜行衣。后背弓弩之人埋首佝腰窜入陈显帐中,拱手作揖后,言简意赅,“大人,已一箭封喉,那人中箭之后挣扎两下便不再动弹了,城楼之上有人拽住绳子将他拖拉上去。”
“可有兵士追赶你们?”
那人摇头,“没有,我们寻到一高地。俯视皇城。可见城楼之上兵士的一举一动。可惜那地狭长道窄,如若大量兵士再去,怕是很难通过。若要从此地偷袭,倒还尚存一息成功之机。”
陈显轻抬下颌。那人便躬身退下。
帘帐被掩下,内里静黑无声,人一走,陈显挺直的腰板终究猛地颓了下来,双手俯撑于木案之上,睁着眼是黑暗,闭上眼还是黑暗,隔了良久,内帐之中有极轻极琐碎的呜咽哀鸣之声,好像是悔不当初,又好像是自欺欺人。
“…死透了?”
凤仪殿花间之中,难得见内宫禁卫佩刀而入,六皇子梳洗之后刮掉满脸的络腮胡,换了身儿长衫,端坐于正首轻声问,“让张院判验过了?瞒天过海之计,不是只有我们会用。”
禁卫不敢抬头,语气笃定,“是,一箭穿胸,当场毙命。死者为大,将士们亦不敢在尸体上再添两刀,将他拉扯上来蒙上白布之后停靠在城楼之前的空地上。”
六皇子半晌未答话,行昭一手抱着阿舒,一手掏出绢帕来给儿子擦嘴,眼神向下一敛,心头堵得慌,阿舒咿咿呀呀地死乞白赖伸手向老六身上扑,行昭随儿子去,神情有些恍惚,她是知道陈显心狠的,舍长女只为踩方家,放弃长子一次又一次——如今亲口下令射杀,陈显当时的心绪究竟有没有波澜?事后,又会不会后悔?
“寻摸一匹榉木棺材出来吧,别草草拖到乱葬岗就算了事了。”
六皇子伸手接过儿子,心不在焉地吩咐禁卫。
禁卫领命而去。
人一走,花间内只剩了一家三口,行昭长叹一口气,明明心里头憋了很多话,可就是一句也说不出来。
六皇子也默下来,隔了半晌,才莫名其妙地说,“在江南的时候,陈放之就住在我旁边,他倒是想要我命要了很多次,可惜人不聪明,连下药都能被人发现。”
行昭抬起头望六皇子,还未来得及开口说话,长廊之外便有人急促地小跑声,没一会儿,又有禁卫推门而入,语声急切,“骊山…骊山着火了!我们在九城营卫司安插下的人手通来消息,说是陈显与陈家夫人的内帐起的火,约是被人浇了焦油,火势从一开始就烧得极旺,越浇水越烧!里头的人…怕是活不成了!”
六皇子兀地起身,“陈显和陈夫人在里面!?”
禁卫点头,“是!眼瞧着进去的!军帐不比庭院,只有前门没有后门,要想出来,只能走前头!火势渐大,里面人逃不出来,恐怕现在已经烧成灰了!”
陈显…
死了?
行昭扭身去看六皇子,是他下的手?
六皇子拧紧眉头后退半步,脑子转得飞快,“…还没拿到矫诏,我的人现在不会有动作…”六皇子双眼微眯,再吩咐那禁卫,“让人再探!究竟是不是死了,活要见人,死要见尸,没看见烧焦的尸体,便事无绝对!”
禁卫连礼都未行,匆忙又向外去。
骊山北构西折,山腰处浓烟如暮,在浅夜星辰中有黑雾直上,火势喧天,极中心的军帐里有女人安静卧于榻上,在浓雾中摸索,伸手去够同样安静地躺在身侧喝过迷药还未醒来的丈夫。
十指相扣,双手相连。
让他们一起死吧。
陈夫人轻轻阖上眼。
一起死了,在黄泉之下再见长子时,终究不会再有更多的愧疚了。
ps:
看得出来是陈夫人放的火要和陈显一起死吗?陈显终于死了。。。阿渊像打完boss一样舒爽。。明天从三亚回去,在年会上真是受益颇多啊!
第两百八七章 决定
陈显真的死了?
就这样…死了?
没有生灵涂炭,也没有两兵相接,连驻扎在顺真门内的轻骑脱下擦洗的盔甲都还没干。。。
陈显就死了?
那晚暮色如轻雾,骊山山腰起的那把大火受北风一吹,黑烟袅袅浩浩荡荡地直冲云霄。
行昭轻偎在六皇子左侧,两人站在凤仪殿前殿,凭阑遥观,静看远方山间黑雾滚滚席卷开来,二人皆未曾出声,只静静地看着,好像看着所谓的权势与执念在名为*的烈火中消耗殆尽,终于被烧烂了,烧出了原形,直到变为灰烬与一地渣滓。
行昭扭过头静静瞧了瞧老六,老六面色如常,眼色平静,只是紧紧揽住行昭的肩头,将妻子圈在怀中。
一日之后,营卫里一早埋下的钉子随杜原默秘密进宫,从前襟贴身处掏出一只黑木匣子来双手呈到六皇子眼前,六皇子单手接过,没打开先递给行昭,一抬下颌,来人随即佝头朗声回禀,“…昨日火灭之后,将士冲入营帐之中,火尚未烧至内帐,还能依稀辨明死的便是陈显与其夫人,二人并排躺于暖榻之上,看面色恐怕是烟雾窒息而亡。”
六皇子拧紧眉心,“人没烧烂?还看得清楚脸和身形?”
来人很笃定,“是。人在内帐,一点没烧着,是陈显夫妇,决无金蝉脱壳之可能。”
六皇子眉间终于舒展开来,又交待来人几句。无非是,“…陈显与史统领一死,十四万营卫群龙无首,只能如鸟兽散,已不足为惧。军心已然不稳,谈何动摇?只要军中无人再起波澜,这十四万营卫不足为惧。晾着他们,他们不动。轻骑亦不动。仔细算来,定不过一旬,无粮饷补给,无首将调令,这十四万人成不了大气候,等分崩瓦解之后,就更无可忌惮了。”
“禀殿下,如有人要浑水摸鱼,再起波澜又该当如何?”
“那就斩草除根。永绝后患。”
六皇子言简意赅,神色平静道。
来人领命佝身而去。
人一走,六皇子长舒一口气。浑身都松了下来。后背靠在软缎之上,回首看行昭,却见其若有所思,笑问,“怎么不打开看看?”
行昭低头去瞧那方黑漆小木匣,上面纹路分明。九龙盘踞于金柱之上,四角刻有神兽镇宝,再有金线镶边,看上去极为正统。
能是什么?
无非是那一旨矫诏。
男人们行事从来重结果,从内应处确认死的便是陈显之后。六皇子整个人都松弛了下来,行昭想事容易想偏。想着想着就歪到别处去了。
“陈显和陈夫人并排躺着窒息而亡…”
行昭轻声呢喃,声音闷在嗓子眼里,脑子里的一个念头过得飞快,堪堪抓住又觉荒谬,人是不可能等死的,要平平静静地并排赴死,只能是已然心存死志,慨然求死,照陈显的个性就算被逼到悬崖边上,也要拖一个人下去和他一起死才算划得来——他不可能学那楚霸王引项自尽。
是陈夫人想拖着陈显一起死吧?
陈显活这么一生,苦过也权势煊赫过,身为权臣心为枭雄,距那巅峰只有一步之遥,九十九步都走过去了,就差那么一步。
有谁想到过,他的死法竟然是这样?
无声无息地去了,再无苦痛挣扎,活下的一生跌宕起伏,死时却波澜不起,陈显他自己有曾想过吗?他怕是会觉得死在腥风血雨之中才算是死得其所,浩然于世吧…
可人世间,谁也没有办法断其生死。
就像谁也没有办法谋算人心一样。
“阿妩,阿妩…”
她又在发呆。
六皇子轻歪了歪头,静静地看行昭在暖光之下的模样,“嗤”的一声轻笑出声,明明就不算太聪明,偏偏遇事喜欢多想,想过来想过去,把自己想得绕了进去,山路十八弯之后又能让自己豁达地走出来——这大抵就是她顶大的一处优点了。
打小便这样,如今都是孩子娘了,也改不过来。
六皇子手执一盏暖茶靠了过去,从行昭手里拿出那方黑漆木匣子,指腹向前一推,木匣被打开了一道细缝儿,光向下一洒,一团蹙着金丝的明黄色映在眼下。
是那方圣旨…
薄绢展于宫灯之下,在骈文末尾之处,赫然是一方大篆阳刻的皇帝玉玺大印!
陈显于阵前朗声念出皇帝立老七为储第二日,方皇后便将向公公拘了起来,仪元殿内的那方皇帝素来常用的玉玺尚在宝盒之内,也就是说那方诏书确确实实是皇帝亲手将玉玺摁下去的!是谁写的,是谁的主意,这点谁也不干打包票,可若只看结果,这方诏书并不算是矫诏!
陈显竟然把皇帝哄得连玉玺都敢交予他!
果不其然,人的心都是被纵大的,若无皇帝糊涂,陈显何敢骑兵逼宫!
行昭大愕,再看向六皇子,只见六皇子惊愕一瞬之后,迅速平静下来,轻声问她,“这是在两军阵前,陈显高声念出来的那方诏书?”
行昭点头。
六皇子手头攥紧,再缓缓放松下来,哭笑不得,他的父亲年老糊涂,被宠妃重臣哄掉了性命后,还留下这样一个烂摊子等着后人收拾。
圣旨薄薄一层,光从其中透过。
六皇子深吸一口气,单手一蜷便将那方诏谕捏皱,这只手牵住行昭的手,拢住贴到侧脸,娇妻手心温软,自有一股馨香在,语气粗听含混不明,可行昭却听出了几分萧索无奈之意。
“…我这辈子都不会再去江南了。”
六皇子像是在赌气,“头一次险些丧命尚属意料之外。这一次却是踮脚在刀尖上走,一不小心就全军覆没,二哥是儿子,长子长孙,血脉相连。可我难道就不是儿子了吗?陈显说一是一,他全信,却对我防备疏远…”
当确定皇帝身死后,老六第一反应是悲哀。之后才是一步一步地慢慢打算。
六皇子从未将对皇帝的情感外露过,可哪里会有不难受的?都是一样的儿子,皇帝偏爱长子一些,人之常情,都是手足弟兄,何必争这一夕之长短。
可皇帝宁愿盲目信重别有用心的外人,也要疏远自己的儿子,挖下这样大一个坑,手一撒他倒是活够了。后人小辈们却要收拾这盘乱棋收拾得艰难了。
老六素来不是怨天尤人之人,可如今话中的低落却清晰可闻。
这种感情,恰好行昭更懂。
六皇子才剃了胡子。下巴光生生的。一层皮下头全是骨头,他是瘦了,行昭长叹一口气,轻声道,“你准备怎么办?陈显的罪好定,纠集兵马逼宫已是灭顶死罪。一个谋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