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策 作者:董无渊(起点女频vip2014.03.29正文完结)
定京城里的人眼睛亮着呢,谁会冒头,谁一辈子都出不了头看得真真儿的。
饶是如此,陈显一死,临安侯府也没派人过端王府来窜亲戚…
行昭也跟着欢宜叹了叹,脑子里乱得很,兀地想起什么来,问她,“明儿个长嫂乘船回京,你要同我一道去接她吗?”
罗氏是跟在行伍后面的,动作稍慢,就等在了天津卫里,待定京城平定之后,行景这才差人去接女眷入京。
行昭一定要去接的,于公于私都得去。
大局已定,方祈、行景众人的走向却还未确定。
ps:
明天或者后天大结局,大家放心,在正文中没有交代完整的事情,阿渊都会在番外补足。二皇子vs闵妃,四皇子,方皇后,欢宜vs桓哥儿,行景vs罗氏,配角的人生都会圆满,不会再出现主角的走向了,哦,还有一个女主前世女儿惠姐儿的小合集要写~
第两百八九章 大奠(下)
罗氏回京那日,深秋十月,万里无云,一碧如洗。
行昭与欢宜相约至定京城门去接,各有两队禁卫打前锋和殿后,两人将至城门口,便听有一众马蹄踢踏之声渐近。
多年未见罗氏,丰腴许多,大约是一路疾行,眉梢眼角尽显疲惫,可仍就能看出少时极利的眼角缓和了许多,罗氏一下马车,没想到行昭与欢宜相携来迎,腾地一下红了眼眶,赶紧回身伸手去抱长子,“…我死命拦着阿景,不许他同你们说。这北上一路凶险,万一事有好歹,你们若不知道,自然也不会更伤心…”
行昭眼神当即落在了那襁褓之中,小儿尚幼,看起来连半岁也未过,眯着眼,红彤彤一张脸藏在红彤彤的襁褓中,瞧起来是个极健康的婴孩。
欢宜惊呼一声,赶忙双手接过,连声赞个没完了。
行昭亦红了眼去挽罗氏,“呸呸呸!事到如今还说什么不吉利的话儿啊!”赶忙吩咐人将罗氏的车马和跟在身后的两列兵马带下去安置,“好好让军爷们休息!哥哥把轻骑拉到西山大营操练,今儿个托我来接嫂嫂,先回端王府歇个脚…怕是赶了许久的路吧?”
后一句是在问罗氏。
罗氏点点头,寒暄间,三人已同上了马车。
“我本是跟在你哥哥后头走的,又在天津歇了两日,一点也不累。”罗氏将进京看成一场大战,马车将行,身形向后一靠,嘴上不停,也不顾欢宜尚在马车,直截了当,“你哥哥还回不回福建去了?端王是几个意思?”
狡兔死走狗烹,罗氏一路走来。不怕兵败,只怕被人弹尽弓藏。
行昭突然想起来那日行景一直却六皇子的三步路…
亲帮罗氏斟了盏暖茶,笑吟吟地递过去,“不回了,可也不在京里。至于去哪儿。等大局定下,得再问问哥哥的意思。”
罗氏接过茶浅抿一口,紧接着便听行昭后话。“老六不是先皇,阿妩亦不是姨母,哥哥更不会是舅舅。。。一朝天子一朝臣,新人上位,局势晃荡,哥哥不可能被拘在京中…更何况还有我在呢,你们且万千放心。”
承诺都很好听,罗氏却很清醒地明白君若已为君,臣自然要有个臣的样子。
前朝的皇帝昏聩平庸。偏听偏信,那臣子自然要打起旗帜来清君侧,正朝纲。
可怎么看,皇六子端王也将会是个手腕高杆、耳聪目明的帝王,李代桃僵假扮海寇、引军北上威吓蔡沛、暗通曲径策反京畿一带与平阳王次子周平宁,再金蝉脱壳诈死钱塘。全是六皇子一手策划,一出接一出,环环相扣,自家那口子行军打仗在行,论起这些阳谋策略。远逊于将来的新帝。
更何况六皇子其人,以天潢贵胄之尊都敢狠狠跌进钱塘江里头,拿性命去搏一搏,更敢孤身一身跟着行景和一船人马北上,心智、勇气和闯劲儿没一样是少了的。
帝王强势,臣子自然要避其锋芒,恪守本分。
等大局已定,论功行赏之日,无论怎么算,行景都是头一份儿的功臣,既是外戚又是权臣,再封就封到头了。
她出身官宦世家,这种事情听多了,才会直截了当地问出来。
行昭的意思说得很明白了。
只有不在京里便好,外放几年,再慢慢交出兵权,趁君臣相宜之时,渐渐地转变作风与收起棱角,到时候君悦臣服,正好成全一段佳话。
罗氏点点头,身形一松,笑靠在软缎之后,“你哥哥是个不着谱的,哪儿由他的性子来?端王一向算无遗漏,连带着阿秋全都听王爷的安排,王爷指哪儿,你哥哥就去哪儿,我帮忙压着,决不许他挑三拣四的。”
罗氏也在表明态度。
行昭笑了笑,将话头转向了小阿秋,贺家长房嫡孙贺长修上——这些话,行景未曾问过她,是怕她为难,亦是信任老六,罗氏一向精明强干,想的自然就多,非得从行昭口中明明白白问出来老六之后的打算这才放下心。
这和疏离、轻信无关,这是人在自保的心理下做下的十分正常且理性的事。
行景在定京不长住,跟着轻骑在西山大营赁下个三进三出的院落,行昭亲将罗氏送过去,大兴记送了桌席面来,陪着罗氏用了晚膳,便折返回府,一进内院,其婉就迎了过来。
“王爷将回来…一回来便在寻您…”
行昭只好抽身去书斋,将一撩帘,六皇子端坐在书桌之后,手上拿着一封信,听有响动抬头,见是行昭便笑道,“秦伯龄被山匪所伤,可惜伤势过重,不治而亡。”
六皇子迟迟未动,怕的便是这一支川贵军异动,形成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之势!
行昭突然想起来很多年前,蒋佥事亦是遭“山匪”所伤,险些遇难…
“川贵军副统领认为山匪已向西北逃窜,派人马去追,可惜没追到,逃窜进平西关的山匪又潜入了贺督军府邸,贺督军身死遇难,贺督军遗孀现已带着贺三爷的骨骸进京了。”
这比秦伯龄身死的消息,让行昭感到更愕然!
贺家三爷贺现,行昭是想留着慢慢收拾的——世间诸事无非有恩报恩,有怨报怨,方福之死,贺老三居功甚伟。行昭一五一十都曾告诉过老六,她还没动手,老六却先下了手。
如今本没必要击杀贺现的,至少也应当等到蒋佥事完全收回西北财权之后才动他,可老六却仍旧动了手…
行昭伸手握了握六皇子,六皇子反握住妻子,轻声道,“时辰已到,先皇已逝的讣告可以昭告天下了。”
天色一黑,恍如巨石投湖,与先皇讣告一起昭告天下的是,先皇临终立储之遗嘱,与摆在遗嘱旁侧的那一卷长长的诏令,共有一百三十条,条条皆直指陈显,藏污纳垢、欺下瞒上、勾结党羽…最后一条,起兵谋逆,指罪书长书卷起,盖上御宝大章,表明此乃先皇之意愿,与新帝毫无干系。
庙堂玩的就是自欺欺人。
别人乐意信,自己也乐意信,便万事皆宜。
白绢素缟早有准备,连夜撤下大红灯笼,挂上素绢白布,天已然很黑了,可端王府阖府上下皆难以入眠,下头人的喜气遮都遮不住,走路踮着脚尖走,来往之间说话皆是掐住嗓门时而低呼时而高亢。
预料得到是一码事,可尘埃落定又是一码事。
一个长夜,行昭强迫自己睡下,睁眼一看却发现六皇子也睁着一双眼睛静看云丝罩,夫妻二人皆未说话,迷迷糊糊中也不知自个儿是睡下了还是一点儿没睡。
本以为第二日一张脸会疲惫得没法子看,哪晓得换过麻衣,一进宫门才发觉来哭丧的皇亲贵胄、勋贵权臣中没人是精神的,皆是眼下一片乌青。
行昭一进来,原本喧喧嚷嚷的内堂顿时变得鸦雀无声。
很多年之后,行昭回想起来仍旧觉得这一天算是她在这两辈子的辰光中,顶坐立难安的一天。
外命妇、内命妇们望着她的目光,敬畏、谄媚、惊惶…什么都有,怯生生地在她的四周围城一个环,却无人敢靠近。
她的妯娌们,她的亲眷们,她的敌人们的脸晃在眼前,千篇一律,好像分也分不开。
六皇子执掌大奠,将立储诏令与长罪书在众卿之前又朗声念了一遍,罗阁老与令易县公上前再念一遍,以示正统。
皇二子豫王、皇四子绥王,还有年岁最小的皇七子,新封的秦王以此挨个排在六皇子身后,面容悲戚地看着父亲的棺木起了又降。
方皇后跪在命妇最前列,行昭次之。
殿内哭声震天,或哀鸣或低泣,哭得很伤心,可行昭泪眼朦胧之中,却能看见方皇后陡然佝偻的脊背低俯于地,全身都在颤栗,众人皆哭嚎出声,生怕哭声不够响,只有方皇后一处如死寂一般的沉默。
哭丧持续三日。
这三日之中,端王夫妇仍旧每日皆回端王府住,三日一过,便有朝臣上奏折,过不可一日无君,请新帝早日入住仪元殿,以正大周国体。
ps:
明天大结局!应小宝贝们的要求,再加周二陈二的番外,算起来番外就有十几个orz,阿渊还是不能暂时喘口气。。。
第两百九十章 终章
从端王府搬到皇宫,意味潜邸卧龙时光的结束,是新皇登基的预兆,是改朝换代的开始。
立储诏令已下,乃先皇遗旨,加盖了天子宝印,更有宗室长辈与肱骨之臣相佐,可谓是名正言顺。
既然是名正言顺,又何必再做姿态假意推辞。
待银杏树叶已然深黄,宫中修缮维护一事也已大功告成。
行昭将诸多事宜交待下去,书斋里的那扇大木桌,她的梳妆台,还有栽种在庭院正中的,阿舒的那株小松树全都打包带进宫里头去,国丧未过,端王府素绢白缟高挂墙头,可来往仆从管事之间无不喜气洋洋,行事说话喜笑颜开。
那个位子啊。
自家主子坐上了那个位子了啊!
再不需要看旁人脸色,更不用忌惮任何人,阴谋阳谋全都不足挂齿!
一人得道,尚且鸡犬升天!
自个儿家主子当了皇帝,他们这些潜龙时就伴其左右的老奴良才就是从龙之功啊!一朝天子一朝臣,老皇帝去了带走一批老臣,作乱的、谋逆的又是一批人,这些人屁股下头留下来的空位谁来坐?
还不是他们!
下头人洋洋得意,行昭冷眼旁观了三两日,莲玉终究寻摸了个错处,重重发落了管小库房的一个妈妈——直接打发到通州庄子上,人家升天,你被下放,杀鸡儆猴!
两世百态告诉行昭,稳操胜券该不该高兴?该!可不能得意忘形!
人一旦忘形,跟着就是忘心!
钦天监算出来的吉时是十一月初九搬宅入宫顶好,前两三日,行昭包袱也来不及收拾,抱着阿舒赶忙进宫去瞧方皇后——先皇大奠之后,方皇后操持完后宫诸事便一夜白头,彻底颓了下来了,缠绵病榻数日。太医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含含糊糊一言简之,“气血亏空,好好养着便是。”,可今晨听蒋明英带出来的话儿,方皇后好像是病又重了,方皇后多稳重的人。这节骨眼上,嚷着要行昭抱着阿舒进宫瞧她。
行昭火急火燎进了宫。凤仪殿门帘大开,心里急得很,怪怨,“…娘娘身子骨不舒畅,将门这样大打开,灌进去了风又得遭…”
如今谁也不敢叫她皇后娘娘,同理谁也不敢叫方皇后太后娘娘。
全都模模糊糊统称娘娘。
话儿还没完,就听见方皇后在里头唤她,“阿妩阿妩”连声地唤。
行昭高声回了是,将拐过屏风。却见方皇后容光烁烁,见行昭进来,便将手头上的书卷放下,笑着招手,“来了?阿舒呢?前些时日见着行景的幼子。长得像他娘,很精神,我当时就在和蒋明英说,那时候我要死磕罗家准没错儿,你瞅瞅现在你哥你嫂子两人过得多舒爽…”
虽是燃着沉水香安神,可方皇后哪有一点像个病人啊!
合着就想将她骗进宫啊…
行昭长舒了口气,把阿舒抱给方皇后,向里移了移,将就坐在方皇后脚边。
“蒋明英说您不舒坦,快把我急死了!”
方皇后乐呵呵地接过阿舒,笑道,“是不舒坦啊,昨儿个吹了风,今早又咳嗽了两声,蒋明英不也没说错。”
这是在耍赖…
阿舒现在说话还说不清楚,咿咿呀呀地去揪方皇后的高髻。
行昭赶忙把儿子往回揽揽,嗔怪,“您说说您…”话到一半,终是笑着至住了,转口道,“初九老六与我就搬进来了,您要想阿舒,我直管让他跟着您睡,日日夜夜都跟着您,反正您是甭想撒手了。”
阿舒咯咯笑,方皇后也跟着笑,笑着笑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