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策 作者:董无渊(起点女频vip2014.03.29正文完结)
回去的人家,大都在心头长长呼口气儿,这宫里头行差踏错一步,都不晓得明儿个还不能见着太阳。临了踏过门槛要走了,却又不由羡慕起能被留饭的几家来,瞥眼看看,心里头又安慰自个儿,留下的不外乎是几位长公主,连上贺家黎家,谁叫人家沾着亲带着故呢。
第一卷 第三十二章 真相
说是赏饭,又有谁敢真吃饱。行昭现今是吃什么都味同嚼蜡,心里头在默念阿弥陀佛,只求吃完这顿饭就赶紧散了。
好容易用完饭,几位长公主提裾告辞,说是要往康和宫去看各自母妃。
方皇后哪会不应,吩咐蒋女官拿出几个匣子来,“。。。从西北送来的药材,有鹿茸有人参,八娘才生了头胎,记得给她捎份儿。”又让蒋女官送出去。方皇后待这几个小姑子是极好的,彰德帝登基时,几个庶妹都还小。说人家、办嫁妆、操办婚事,都是方皇后做的主,顾太后只推脱没有精神来管。
前头刚走,这头,应邑就叉着一块蜜瓜也不吃,放在自个儿跟前的粉彩小碟里玩,扬眸戏谑:“方家是西北的土皇帝。财大气粗,什么搞不来?也难为嫂嫂了,既没生养过,又没怀过,还知道这些东西对坐月子好。”
外命妇皆屏气凝神。大周百年,皇后无子的多了去了。只是敢当着面儿指摘的,应邑还算是第一人,她敢说,并不代表外人敢听。
方皇后置若罔闻,转头又同黎老太君打招呼:“前些日子听闻您腰腿不太好?如今可好些了?本宫记得黎家是住在外郊的双庆胡同,本宫也不多留了,天晚了路就难走了。”
黎家如释重负,穿着绛色仙鹤纹超品副制的黎太夫人六十多了,颤颤巍巍地站起身,声音有些抖:“老身感怀皇后娘娘好意。”黎夫人搀着黎老太君转头向应邑行礼,又和贺太夫人见了礼,这才告辞归去。
偌大的正殿,只余了方皇后、应邑、中宁长公主与贺家。方皇后这才伸了伸背,眼神定在应邑身上,语声冷冽:“皇帝这两个字儿是可以随便说的吗?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你是皇家的公主,更需谨言慎行,那番话你将皇帝置于何地,本宫置于何地?”
大快人心!行昭脑中只浮出了这四个字。
行昭低垂了头,伸手去拿案上的茶盅,正埋首小啜,突如其来“嘭”地一声——是应邑一气之下将蜜瓜砸在了碟儿上,行昭手一抖,茶水便洒了几滴在衣襟上。
方皇后瞧了眼行昭,先吩咐人:“带温阳县主去里头更衣。小九的衣服,阿妩也能穿。”
待宫人牵着行昭进了内阁,方皇后余光里瞥了瞥低眉顺目的中宁长公主:“应邑不晓得长进,中宁你这个长姐就该管起来。本宫说话重,应邑心里不舒坦了。你心疼,太后更心疼。”
中宁长公主一听脸色都白了,她是什么出身,她母妃原先只是顾太后身边儿的宫人,如今嫁的也不过是个闲散勋贵,靠自己的食邑过。只要方皇后和应邑有了龃龉,顾太后舍不得责备应邑,方皇后作风又硬,第一个被收拾的就是她。见应邑“蹭”一下就要起身,她赶紧扑过去按住,使着眼色安抚住:“你不是和临安侯夫人一见如故吗?何不邀了贺夫人去明珠楼喝茶呢?”
应邑一听,顿了一顿,转了笑,起身草草福了福,当做赔礼:“原是我浑说,嫂嫂莫恼。”又笑盈盈地袅袅走过来拉大夫人,语中带娇,“临安候夫人可乐意和阿缓去吃茶?明珠楼是我以前的住处,种着各样花花草草,瞧着可好看了。”
太夫人从今日入宫起,就没将手里的佛珠放下,听应邑这样说,不由拦道:“外命妇哪里敢在宫闱里乱窜?长公主是一番好意。。。”
“这是我与大夫人之间的事儿,太夫人就安心在皇后这里吃茶吧,宫门下钥之前,应邑定将大夫人全须全尾地送回来。”应邑摆摆手,打断了太夫人的话。
太夫人停下了转佛珠的手,望着皇后。
大夫人左右为难,她倒是对应邑的印象极好,可又不敢违背太夫人的意愿。
“应邑邀你,你就去吧。入宫不准带侍婢,就让蒋明英陪着你。”方皇后一锤定音。
话音一落,“皇后娘娘!”应邑尖利的声音就起来了,中宁在后头拉了拉应邑的衣角,示意她见好就收,应邑撇撇嘴,有蒋明英这个狗奴才在,说什么都不方便——可总比什么也说不成好。
蒋明英是皇后身边第一得力人,皇后不晓得应邑与大夫人之间的官司,但也心有灵犀一样地将蒋明英放在妹妹身边。应邑挽着大夫人就往外头走,边兴高采烈地吩咐中宁:“二姐好好陪着皇后,正好你们四个人可以打叶子牌!”
行昭在内阁里换上了九公主的襦裙,青绿镶斓边上襦交领,下幅综裙,又重新梳了双螺髻。一出来却发现大夫人不见了,心头一紧,连声问:“母亲呢!?”
皇后笑答:“应邑请她吃茶去了。”又招手唤,“快过来,到姨母这处来。”
行昭赶紧转了身就小跑去追,想去跟上大夫人。中宁探身将小碎步往外撵的行昭伸手一把揽住,箍在自个儿怀里,笑着对太夫人说:“这样大的小娘子乖得跟小猫儿小狗儿似的,追着都要去撵。”
行昭被按在那人怀里,死命地将她手往外推,却推不动,涨红了一张脸,眼眶里泪打着旋儿。来者不善,没有人比她更清楚应邑的来意。不,也许是有的,比如死死拦着她的中宁。
方皇后见了,眼底里闪过不高兴,“中宁,这是个什么比喻。”又让宫人去牵,温声安抚:“你娘过会儿便回来了,她们估摸着都走远了,你去寻也寻不到。姨母晓得你要来,让人做了金丝酥,你尝尝好吃不好吃?”
太夫人亲从中宁怀中抱出小孙女,行昭感到自个儿的背被轻轻拍了一下,听到太夫人附耳轻语:“蒋尚仪跟着的,她是个极精明的人。”朦胧中瞥见太夫人一脸笃定的神情,呛了两声忍住哭。太夫人见小孙女平静下来,笑着将她交给那宫人,同皇后说:“从小就黏人,中宁长公主的说法也不算错。”
方皇后将行昭抱在怀里,轻声抚慰,“喝不喝乳酪?”、“要不让小内监来说笑话?”、“要是你娘没回来,姨母就去帮你寻,可好?”
行昭心神不宁地一一答,前世相处十几年,她从骨子里对方皇后的不陌生,让皇后喜出望外,直唤着行昭与她有缘分。
皇城近七十公顷,前朝后寝,应邑的闺房明珠楼在太液池东北角,离乾清宫近,离慈和宫也近,和行昭的怀善苑有异曲同工之妙。
应邑和大夫人走在归园里,随侍的宫人跟在后头,小斑纹石铺成一条曲径通幽的石板路,路旁的积雪能没过脚背,边有长得葱茏的小矮灌木,也有三人高的柏树,枝叶繁茂,有几束都伸出头来打在了石板路上,瞧得出来这里是宫人们不常来的。
大夫人提了提裙裾,好容易避开了一滩将化未化的雪水,见应邑走在前头,连声唤:“长公主且慢一点。这路可一点不好走呢。”
应邑懒懒侧了身,遥遥看着丹屏正缠着蒋明英不往里头走近,放下心来,素手遥指,让大夫人看:“您看那里。”
大夫人顺着指尖望去,什么也没望到,带着惊诧问:“长公主指的是。。。?”
应邑如同恍然大悟一笑,缓缓说:“原是我糊涂。别人又怎么能看得见呢。”见大夫人神色更茫然,好心解释:“少时,我总和一个人偷摸着跑到这个林径里来,坐在树下这样往西望,夕阳余晖,总感觉这就是世间最美的景色了。”
大夫人一笑,回道:“或许现在是被雪遮住了好景。”
“不,不是。”应邑正色道:“是因为身边陪着的那个人。那个人在身边就觉得哪里都是一副好画。”
大夫人愣住了,迟疑问:“是卫国公世子?”
应邑嗤笑一声,眼神往下看,带着轻蔑否定:“他?他就是个懦夫和小人。”似乎是玩闹够了,猫儿露出了利爪,应邑笑着拉过大夫人,一下一下地拍在大夫人的手背上,压低了声音,吃吃笑说:“那个人,是临安候。”
如同天雷哄顶,大夫人木在原处,瞠目结舌。
应邑笑得愈见明媚,似乎很乐意看到这个样子的大夫人,又呆又蠢,红唇凑近了大夫人耳边,继续说:“那个明月纹半镜就是我的,另一半在贺琰那里,凑拢一起才是花好月圆呢。。。”
大夫人瞪圆了眼睛,突然想起除夕那晚,贺琰拿着那柄半镜魂不守舍的模样,吓得往后啷噔退了两步,强扯出笑:“年。。年少轻狂。。。谁没有过呢。现在你们两个都成家立室了。。。”话没说完,突然想起什么,连忙捂住嘴巴,应邑才死了丈夫!
应邑轻按了按鬓间指甲盖大小的红宝石,笑哼一声,却带了戾气:“这都是上天安排,否则怎么会一个才脱了身,一个就上赶着来求娶了呢?”
大夫人愕然,不可置信地摇头:“侯爷怎么可能娶你!怎么可能”到最后已经是哭吼了,捂着嘴边拿帕子擦干,似是在说服自己,嗫嚅:“你在骗我。就算你们互有。。。。你是公主也不可能嫁进来当妾室。。。”
应邑噗嗤一笑,乐不可支地挽过大夫人,压低声线,带了几分诱惑:“你不信?那就去问贺琰啊。嫁娶嫁娶,自然是凤冠霞帔,十里红妆。”
第一卷 第三十三章 大白(上)
大夫人在雪中急急喘粗气,她的思绪已经跟不上应邑的话了,脑海中像有一团浆糊把所有的东西都黏在了一起,使劲拉扯,却还是分不开。这种感觉就像听不见,看不到,说不出话来。她不想相信,但是直觉又是信的。机械地转过头,看着应邑红唇如火,吓得惊声尖叫起来。
“你胡说!我不信!我是临安侯夫人!你怎么可能嫁得进来——”
应邑伸手就将大夫人的嘴死死捂住,最后几个字在吞咽与艰难中破碎地唤出。
尖利的声音把后头的蒋明英一惊,甩开了丹屏的手就往前走。
应邑冷笑,凑耳轻言,加重砝码:“所以你最好识趣一点,赶紧给我腾出位子来,要么选择和离,要么选择被休。”轻轻一顿,应邑转头看了看,蒋明英往前越走越近,更加轻地耳语:“要么选择,死。贺琰早就想你死了。你不知道吧?同床这么多年的丈夫,竟然一直想让你死。”
大夫人周身抖筛,见蒋明英来了,手虚空地往前抓了两把,没抓住,顺着应邑的身子往下瘫。
蒋明英快跑两步,上前扶住,连声问:“临安候夫人怎么了!”
应邑退了几步,垂首站在一旁,十分无辜道:“本宫也不知道。说着说着话儿,临安候夫人就叫起来,估摸着是犯了癔症,倒把本宫吓了一大跳呢。”
大夫人总算是找到了一个支柱,扯着蒋明英的衣襟,浑身发颤,哭说:“应邑长公主说混话,她。。。。”
“临安候夫人仔细闪了舌头!瞧瞧这是个什么地方!给您的儿子和女儿留点颜面吧!”应邑升高语调,毫不留情打断。她不怕她与贺琰的事情流传出去,她已经舍弃了颜面,豁出性命也不在乎。但现在不是时候,贺琰不会容许这件事情闹得沸沸扬扬,贺琰不高兴,她也不会高兴。
蒋明英佝身扶住大夫人,没有理会应邑,沉稳地问:“大夫人,您不急,细细说。您情绪不稳定,要不先回凤仪殿?”
应邑倨傲地一扬下颌:“蒋尚仪好大的口气,犯了癔症的外命妇也敢带到皇后娘娘跟前,惊了凤驾你担当得起吗?”又笑着转向大夫人,“要不先送大夫人出宫,临安候在旁边镇一镇,大夫人或许就能好。”
犯癔症,常常是说人失了魂。
大夫人一听临安候,心头一颤,猛地揪在蒋明英的手臂上,哭得喘不过气来,心头只有一个念头,她要去找贺琰,找他问个清楚,现在!马上!
“我要问清楚!我不信!”大夫人神色迷惘地起了身,细声哭着踉跄往外走,边走边念,脚一深一浅地踩在地上,能听见枯枝“嚓嚓”的响声。
蒋明英做了半辈子女官,这样的女人,她在冷宫里见多了,心头一凉,这回的当差出了岔子!两步追上去,扶住大夫人,边轻声哄,边领着她往凤仪殿去。
应邑轻捻裙裾,踮起脚扬声道:“错了!那条路是走凤仪殿!东边才是出宫门回去的路!”说完,便十分得意地瞧着前面形同疯癫的女人,喜上眉梢,愈发觉得中宁说得没有错,贺家门里大夫人是最容易对付的,往前自个儿想法儿讨好太夫人,逼紧贺琰,还不如让方氏自乱阵脚。方皇后是个性子强?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