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策 作者:董无渊(起点女频vip2014.03.29正文完结)
前者好相处,而后者却是表面看上去好相处。
能控制自己喜好。不将它轻易表露出来的人,对别人的戒备常常比想象中更深。
也好,二皇子是个藏不住事儿。娶个这样的媳妇,倒也算互补了。
方皇后又让蒋明英将宴请的名册承上来,一行一行地看过去,点了点头,又让丫鬟送下去给行昭看。见行昭看得仔细,便言传身教地讲解道:“请宴既要请会说话。长袖善舞的,也要请性情沉稳的,否则难免顾此失彼,几个人就争了起来。最好请几个相互之间相熟的,再请一些和她们单个儿熟的,这样场面也就不会冷下来。”
行昭口里握着薄薄的那张纸,耳边听方皇后的谆谆教诲,心里面只剩下感激。
“。。。请客也要按照主人家的个性来排,我是个不会说话的,但是我身份又高,寻常人也不敢同我说话儿,长久下去,在别人心里就会落个刻板无趣的印象来,当作皇后刻板无趣也不算太大的错处,但如果皇帝喜欢的是温和敦厚的人儿呢?所以这时候就要请来和我亲厚,又善于说话的人在一旁帮腔了,如果实在是觉得自己失了礼数,就在事后挨个儿的进行或安抚,或赏赐。”方皇后语气平稳,这是在教行昭为人处世。
行昭耳里听着,眼里看着纸上的人选,最后几行字里,赫然有应邑长公主,还有几个太后那一辈儿的大长公主的名号。
行昭一愣,请来应邑的目的,她心里头清楚,却很好奇请来几位大长公主的目的:“。。。林公公好口才,将一连几月都闭门谢客的应邑长公主,还有万阳大长公主、平阳大长公主都请动了。”
方皇后一笑,蒋明英抿着嘴上前来回话:“这便是将才皇后娘娘说的那个道理了,请来位分高,又善于说话又喜欢说话的人在身边帮腔,才不至于让场面僵下来。。。”
行昭一瞬间就明白过来了,顾太后出身不高,一步一步爬到这个位置,万阳大长公主是先帝的嫡姐,是顾太后的大姑子,一向瞧不上出身小家子气儿的顾太后,自然便站到了系出名门的方皇后这边来。
而平阳大长公主就和顾太后渊源更深了,她是先帝的幼妹,顾太后连自己的庶女都不太管,一股脑地丢给方皇后。那自家的庶出小姑子就根本入不了她的眼了,掌了权后,便草率地给平阳大长公主定了门亲事,匆匆地将她嫁了出去,哪晓得那男人窝囊无能,一巴掌打不出三个屁来。平阳大长公主自诩一生都过得不顺,到了晚年就养成了刻薄爱话的个性,并将一辈子的坎坷都归结到了顾太后身上。。。
这两个辈分重,又喜好说话的女人在,还怕有事情传不出去?
行昭笑着将纸还送给蒋明英,连连称是。
又听蒋明英絮絮叨叨地在商议那日殿里是用蔷薇香还是沉水香时,看见一个小宫人颤颤巍巍地巴着门框,探出一个头来,见行昭看见她了,便喜出望外地向行昭招了招手。
行昭向方皇后望去,方皇后先抬了抬手示意蒋明英先别说话,看了眼那宫人,又笑着向行昭颔首:“出去看看吧,是淑妃宫里头的丫鬟,想是欢宜找你有事儿。”
德妃那天的话儿一落。第二天欢宜公主的帖子便送到了行昭的手里头,一来二去,虽说没成就和行明一样深厚的情意,但也算是交上了面子情。
行昭笑着应了,起身福了福,便往外走。
淑妃住在重华宫,是个极为省事的人,守着自己的两个儿女过小日子,方皇后连淑妃宫里头的小丫鬟都认得清楚,可见两人的来往密切了。
小宫人在前头佝着腰走。十三四岁的模样,眉眼都还没长开,行昭跟在后头沿着红墙绿瓦的脚下走。行昭伤了脸后,心里又藏着事儿,原本性子里的固执与自傲却被逼了出来,日日躲在方皇后的宫里头,也不常出来。
可前世的记忆还没有消去。四周看了看,她也知道这不是往重华宫去的路!
正要停住脚步,却见到前头长亭里头有个身影,穿着宝蓝色直缀,头发上簪着一支刻着兰草的沉木簪子,面背小径。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行昭心里十足的疑惑,按捺下思绪,提着裙裾低低福了身。高声唤道:“臣女给六皇子问安!”
六皇子周慎被小娘子声音惊了一惊,随即便想明白了,转过身来,沉下音:“温阳县主起来吧。”
宫道里有守值的丫鬟内监,听见了这边的响动。更收敛起了动作,一动不动地站在原地。
行昭起了身。垂了头就不说话,她与六皇子并没有交集。不对,除了郑家的那个婆娘来闹事,六皇子陪着二皇子在窗棂外头静静听的那一次,他们算是十足的陌生。
小娘子刻意扬声,也不晓得是在避讳些什么,还怕自己将她扛出去给卖了不成。。。
六皇子蹙着眉头胡思乱想着,却兀地想起正事来,压低了声音,说道:“二哥不好过来,便让慎来同温阳县主说几句话。。。”说到这里,稳沉的少年郎难得地红了脸,结结巴巴地硬着头皮说下去:“。。二哥想请温阳县主照料着闵家娘子一些,这是闵家娘子头一回入宫觐见。。。”
话到这里,六皇子说不下去了,又想起薄娘子事件时,眼前的这个小娘子表现出来的果敢和伶俐,又想起定京城里的那些猜测和传闻,再看到小娘子脸上那道若有若无的疤,从袖子里掏出一盒黑漆广彩小匣子来,递到行昭眼前,干脆岔开了话题:“回春堂的大夫自然是比不上太医院,可这双凝膏却是久负盛名。宫里人不信外头的东西,反正是多个选择多条路,温阳县主试几天吧,若是好就继续用,若是不好便不用就是了。”
行昭愣愣接过,比起二皇子对闵寄柔前世今生态度的大转变,六皇子的突然示好更让她不知所措,却福至心灵地想到开头二皇子的所托,笑着将小匣子卧在手里,又福了福身:“闵家姐姐一向和臣女交好,二皇子不来交代一声,臣女还能为难闵姐姐不成?”
再看六皇子窘迫的样子,也是,一个少年郎被人托付着去向另外一个女子述说情事,难免有些不好意思。
“臣女万分感激二皇子的挂牵——有时候民间的东西却更传世更牢靠,臣女一定会用的。。。”
二皇子求人办事,还晓得送个东西,行昭心里头在笑。
两世为人,更觉得少年郎和小娘子的心思既让人会心一笑,又让人觉得美好。
六皇子垂了眼睑,嘴角是挂着笑的,对行昭的回答不置可否,摆了摆手,便道:“温阳县主快回吧,免得皇后娘娘担心。”
话说完,便疾步往西边儿走。
行昭手里攥着做工精细的小小的小匣子,看着六皇子离去的身影,不由笑了笑,至少闵寄柔的命运变得比前世好了,那是不是就意味着其他的事情都会跟着出现转机呢?
PS:
今天一更!明天三更补偿!
第一卷 第八十一章 马迹(下)
宴请定在四月初十,和定京城的宴请规矩大致相同,晌午听戏,晚上赏宴,除了给那三家儿下了帖子,其他来的都是皇亲贵胄了。
请的人说多不多,说少不少,二皇子的身份特殊,皇帝都捎了信,说是晚宴的时候过来露个脸,这是给二皇子做足了脸面了。
自鸣钟钟摆堪堪地敲了十二下,王嫔最早,穿着件丁香色素面妆花褙子,清新雅致,柔顺地避开了方皇后的风头,在髻间簪了朵娇艳的秋海棠,本就身形娇小,如今看起来水灵灵的,压根就不像要娶亲的小郎君的娘。
一进门王嫔行过礼后,便四下瞧了瞧,脸上一展颜:“嫔妾倒成了来得最早的了。。。”又看素日都在皇后跟前儿的行昭也没了踪影,笑着边落座儿边笑说:“嫔妾将才还在疑惑着呢,怎么一路过来没听见那管儿清清泠泠的声音,原是温阳县主不在!”
“怕冲了二皇子的喜气!”方皇后难得地扬了声调,眼朝花间里头瞧了瞧,轻笑着又道:“过会子等人来齐了,叫她出来问个安就行了。听戏在畅音阁里听,离东所也近,让二皇子过来给几个姑母和姑奶奶问个安。”
王嫔连连称是,她这辈子最得意的事就是生下了皇帝的第一个儿子,就像商人做生意似的,谁不想将自个儿最得意的东西摆到台面上来啊!
“过会子应邑长公主也来,这几天她没进宫,本宫便派人去和她通了个气儿。到底她与冯大人的事儿还没摆上台面,贸贸然地说出来也不大体面。”方皇后眼瞅着腕间的那方水头极好的翡翠镯子,淡淡地说:“但不是还有句话叫时不待我吗?若是赏晚宴的时候能抓住个机会,我起头你帮腔,几说几不说就将这事儿给成啰。就算过后顾太后心里恼火,皇上也得要偏袒着自家胞妹不是?到时候也算是你我功德一件。”
王嫔脑里转得飞快,应邑与冯大人有情,却顾忌着顾太后的反对,到晚宴的时候皇上也在,若是自己能帮个腔搭个话儿,做成了这件事儿,应邑长公主不得卖个好给自个儿?方皇后不得记着自个儿的情?就算是顾太后秋后算账,不也有皇后在前头顶着,又有皇上的点头。关她什么事儿?
越想越觉得这事儿能做。
“如果皇上也恼冯大人配不上长公主,咱们还在推波助澜,会不会觉得咱们是居心叵测呢。。。”王嫔迟疑着问道。
方皇后轻轻一笑。一把将腕间的翡翠镯子撩上去,笑着说:“皇上怎么会这么想?一个是皇后,是做嫂嫂的,一个皇长子的生母,两个人合起伙来去算计一个长公主?她有什么好叫人算计的?咱们也是送佛送到西。虽说咱们大周的公主活得都肆意,可若是应邑长公主一时遭男女之情蒙了眼睛,超出了底线,吃苦的是谁?还是她自个儿,还累得咱们皇家的名声有了瑕,还不如咱们找个由头说出口来。早早成了,既避免了公主名誉有损,又能让应邑记着咱们的好。又做了月老积了福分。”
王嫔侧着头,细细想着。
“退一步说,天塌了总还有本宫顶在前头。你可记着呢,可是你们二皇子撞破了自家姑姑进进出出冯家大门的!”方皇后脸上是笑着的,手一下搁在了小案上。镯子撞在黑漆螺钿花鸟木边上闷闷“吭”了一声。
行昭身上带着孝,避在花间里。随着那声闷响,肩一抖,食指被针刺破,氤氲出了一滴鲜红的血。
行昭愣愣地望着那抹殷红,半晌没回过神来。
王嫔心头一凛,垂下眼睑低眉顺目,二皇子的亲事还没定,左不过是帮腔添油的事儿,若成了,应邑高兴皇后高兴。若不成,至多就是皇帝嫌自个儿多嘴多舌,能有什么天大的错处?女人活到这个地步,靠的从来就不是枕边人,而是自个儿儿子了!
王嫔的静默不言,被方皇后认成了默认,笑了笑,又将话儿转到了下半年的黄道吉日上去。
说话间,安国公家的,陈阁老家的,信中侯家的就陆续到了,几位长公主也脚跟着脚地来了,长在方皇后跟前的九娘欣荣长公主挽着平阳王妃进了凤仪殿,一进来各家见过礼后,便直嚷着要见行昭:“。。。可见嫂嫂是个藏私的,往前儿我住凤仪殿的时候可没见嫂嫂藏着捂着,不让人见我,如今却将温阳县主藏得严严实实的,不让人瞧!”
欣荣长公主不过十七八岁的年纪,长得是杏眼浓眉,跟方皇后很亲昵,年初没来是因为新嫁娘头一年过年要在婆家守着,如今接了帖子就急急慌慌地要进宫来。
方皇后待这个如同女儿的小姑子十分亲厚,端着身子笑着嗔:“欣荣一来就挑事儿!王嫔可还在这儿呢,要是王嫔不怕温阳冲了二皇子的喜气,就让她出来和你们见个礼儿。”
话音一落,几家的小娘子脸红的脸红,垂首的垂首,相互看也不是,不看也不是。
倒叫欣荣笑得不行,边拿话去怂王嫔:“二皇子是天潢贵胄,福气重着呢!哪里会遭一个小娘子冲了喜气,王嫔是个敦厚人儿,一定不在意的。”
王嫔笑着附和摇头,她出身不好,今儿个虽说她是主角,却还是习惯性地避在旁人的风头下。
还没待皇后出声,欣荣便笑着让人去花间请行昭出来。
行昭一撩帘子出来,莺莺燕燕身上带着的香味儿被暖气一熏更加浓烈了,挨个儿地埋头行了礼,行完礼一抬头便看见了规规矩矩坐在闵夫人身侧的闵寄柔,这厢却被欣荣长公主拉了过去。
“养在嫂嫂身边儿的小娘子那可真是是个儿顶个儿的水灵!”欣荣的语气夸张且欢喜,手牵过行昭,喜滋滋地望着她,目光却有意识地避开了行昭脸上还没养好的那道疤。
行?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