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策 作者:董无渊(起点女频vip2014.03.29正文完结)
“惠妃最近有些轻狂,她又嚷着脑仁疼,我已经让她在自个儿宫里头歇几天了。”方皇后瞥了眼卧在床上半死不活的应邑,三言两语解释了,让蒋明英带行昭出去,口里说着:“小娘子心好,闹着要过来瞧三娘,我也拗不过,如今圣上过来了,总算能将这小魔星带出去了。”
皇帝笑着摆摆手,他的儿女一向没长在他身边儿,如今有个活蹦乱跳的小娘子当成女儿养在身边,哪会有不喜欢的。
蒋明英应声牵过行昭的手出去。
应邑一嗤笑,和方福一样,又懦又蠢,告个状都不会。
皇帝一听应邑的笑声,火气又噌噌地往上冒起来。
“你也好意思说皇后忤逆?昨夜你疼得慌,朕是你哥哥,又心疼你,便将这事儿拖到今日再说。你不仅不检讨,还敢厉声斥责你嫂嫂?”
皇帝偏题严重,方皇后心里头叹口气,一把拦住皇帝想要踱步过去的形容。
PS:
还有一章!阿渊拼去了!
第九十章 下旨
“三娘身子还弱着呢!您就不能好好说话?”方皇后带了些嗔怪,眼神蔑了眼应邑,温声缓语道:“拖到今日便是极限了,一日一日地过,三娘的肚子就一点一点地大起来,昨儿个这么些人都听见了看见了,若不早做决断,怕是瞒不过去的。”
皇帝面上忍着气,终是忍不住开口:“昨儿个你和平阳都拦着不要落胎,三娘又哭求,朕就不该一时心软,如今后患无穷!”
“哥哥!你就赏一碗落胎药下来,妹妹一口喝下去后,你就再赏碗毒药,一尸两命,倒也干净!”应邑哭得抽抽搭搭,头靠在罗汉床柱上,痛不欲生。
“皇上!”方皇后面露怜悯,看了眼应邑,再去拉皇帝的衣角,急急道:“三娘是一时糊涂,可冯大人也未必就不是良配!皇上,您莫早下定论,三娘孩子也怀了,也死心塌地地跟着冯大人了,撒出去的水还有收回来的?三娘,你说是吧?”
应邑将头低低垂下,眼里映满了蚕丝被上绣着福字,福气福气,别人都说她有福气。可她一生坎坷,哪里得到了福气?
手不由自主地缩了起来,慢慢攥成了一个拳,尖尖的长长的指甲刺破掌心,钻心地疼。
她一直在避免正面承认,好像这样就还有一线生机似的。
应邑的沉默让皇帝的怒火愈盛。
“让她说?她除了求朕保住这个孽子,还会什么?金枝玉叶,养尊处优长大,就可以为所欲为了吗?朕是皇帝都不能随心所欲,她却还要让别人跟在她后面,处处帮她收拾残局!”皇帝冷声说,又想起昨夜里张院判的话‘长公主年岁也不算小了。若是这个孩儿不要,这辈子大约都生不了孩儿了。。。’,又看幼妹全无血色的一张小脸,再开了口,这次的语气却缓和了一些:“朕今儿个细细瞧了瞧冯安东,身长九尺,三庭五眼长得都还好,个性虽是木讷了些,但是算是个老实人。梁平恭也算是朕的心腹大臣,几下能搭上关系。倒也划得来。”
方皇后从来没担心皇帝会不妥校
应邑的头越佝越低,方皇后也不催她,立在一旁。似是想起来什么,开口说道:“昨儿个为二皇子相看,确定了人选,再隔个两年也得娶进门了,三娘的婚事要不赶早要不赶晚。否则和侄儿一道嫁娶这是什么道理?”
皇上想了想也觉得有道理,将眼落在应邑身上,只等她开口,心里却闹不明白了,冯安东分明是她先看上的,珠胎暗结。怎么他妥协了,应邑倒还退了回去了?
皇帝的眉头重新蹙紧,一双薄唇抿得紧紧的。开口便问:“你若是在担心孩子的问题,直管放下心来。现在定亲,左右都是二嫁二娶,两三个月就嫁进去。卫国公那头的除服,朕去帮你说道。生了孩儿就搬到宫里头来住,住个四五个月份。到时候孩子的生辰一瞒下来,谁还能说什么?”
皇帝想的也算是万全,其实说一千道一万,皇帝倒是个念旧情又心软的人。。。
否则也不会突然派人去围了方家,更不会让秦伯龄领着军马去找方祈。。。
方皇后心头一叹,微不可见地甩了甩头,走到这一步,还谈什么旧情?
应邑还是没话,一双手缩在被里,方皇后能隐隐约约看见两个拳头,还晓得忍?还晓得不开腔?
你逼着方福的时候,怎么没见这样的形容!
皇帝将什么话都说了,应邑还是没反应,耐心耗尽,直直甩了一句话:“要么抓紧时间嫁进冯家,要么一碗药喝下去!自己选!”
应邑一听,猛地抬头,嘤嘤哭起来,一扑过去拽住皇帝的衣角,哭得不能自己。
“难道孩子并不是冯安东的!”方皇后惊呼一声,忙慌转头看向皇帝,急急出言:“所以三娘才会一直不出声,难不成当真应了平阳大长公主说的,孩子的父亲是个上不得台面的市井无赖,还是长公主府里头的小厮管事!皇上!皇家血脉怎容这等贱民玷污!”
“不是!”
应邑一声尖利的呼声,让避在隔间的行昭都浑身一颤。
“不是市井无赖,不是小厮管事!”应邑更加死死地拽住皇帝的衣角,如同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
方皇后紧紧相逼,立马出言:“三娘!那孩子的生父到底是谁啊!”
“是贺。。。”应邑哭得满脸是泪,脱口而出,话到嘴边却消无声息,理智却告诉她不能说,方皇后的手段一定要定京城里传得沸沸扬扬的,若说,孩子没了,贺琰会受拖累,嫁进贺家就会真正变了一个美梦了!
方皇后蹲下身,眼神犀利直勾勾地与应邑对视,应邑想逃,方皇后却紧紧追上。
“是贺?”方皇后微微眯了眼,一脸洞察地望着应邑。
应邑边哭边使劲摇头,泪眼朦胧地捂着肚子朝皇帝爬过去,终于崩溃,将脸埋在软缎被里,放声大哭起来。
方皇后却在哭声里听见了几句模模糊糊的话,她几乎想放声大笑起来,强抑住心头的冲动,面上似乎是长长送了口气,面容慈和地缓缓转身,语气慢慢地拖得很长,轻声说道:“三娘说的是‘是和冯大人的孩子’。三娘是怀了冯大人的孩子,皇上,您可以放心下旨了,冯大人是咱们大周的忠臣,您一道旨意下去,冯大人只有感恩戴德,叩拜接旨的。”
方皇后的声线偏低,这番话说得还特意压低了几分,无端地让人信服。
应邑的心像被人狠狠地揪成一团,从高高的台上重重摔下来。
撕心裂肺地哭,想把心里头的愤懑与破碎恶狠狠地哭给世间来听,年少时的执念又被撕碎了,明明方福已经死了,她已经一步一步地走近了贺琰,走近了她一生的欢欣!
只差了最后一步,只要慢慢谋划,就触手可及。
凭什么!凭什么啊!
她方方面面都想到了,却被逼到了这个境地。
她不甘心!
应邑一手捂着胸口,一手紧紧抓着缎面,泪意朦胧中看见了方礼的脸,她在笑,她在笑!温温柔柔的样子像极了方福,难道是报应?她每一点都想到了,旁人怎么可能将方福的死联系到她的身上来。。。
皇帝蹙着眉头看,侧首轻声问方皇后:“三娘怎么哭得这么撕心裂肺的模样,叫人慎得慌。。。”
方皇后缓缓蹲下身子,将皇帝被应邑抓皱了的衣角一点一点地抚平,目光温和,少了将才的咄咄逼人,转头看了眼哭得昏天黑地的应邑,难得地冲皇帝展颜一笑,语气平和又带着一些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话。
“三娘这是欢喜呢。”
一句话说完,应邑的哭声顿了一顿,接着哭得更凶了,捂着肚子直叫疼。
方皇后起了身,高声唤道:“让张院判进来!给应邑长公主瞧病!”蒋明英应声而去,方皇后笑着转了头同皇帝说道:“这件事宜早不宜迟,正好二皇子的婚事相看到也就差最后一步了。索性双喜临门,两道圣旨一起发下去,咱们家既娶媳妇儿又嫁女儿,让宫里头热闹热闹。”
皇帝不想听应邑哭,束着手,只交代了一句“张院判好好医,再想一想该怎么束腹,不叫人瞧出来”后,便和方皇后一道往外走,口里商量着这两桩婚事。
“三娘的婚事就近办,孩子不等人。老二的亲事也等不得了,如今都十五了,再耽误两年就十七了,往前儿从想着让他再大点成亲,年纪小成亲不懂事儿,相看生厌容易成怨偶,大点儿了左右也能懂事些,多一些和和美美也没什么不好。”
皇帝的话没有重点,方皇后心里知道这是在闹心呢,柔顺地只点头称是,又问:“是拟圣旨的时候才将消息透漏出去,还是择近就先将消息放出去?”
“朕晚会儿就拟圣旨,早定早好!”
皇帝沉吟半晌后,一锤定音。
方皇后点点头,快了步子跟在皇帝后头,直说:“那立马臣妾遣人去钦天监,算一个近点儿的吉日来,再算个明年的吉时。就都定下来也好。”
行昭避在隔间,支愣起耳朵听得清楚。
莲玉心里头像初春时节百花齐放那样痛快,捧着果子喜气洋洋地立在旁边儿,行昭将眼神从书上拿开,神情温和地说她:“得幸你没尾巴,否则现在已经翘得老高了。”
没有白纸黑字,铁板钉钉,就别先将尾巴翘起来,尾巴一翘,别人也好就地儿拿刀砍下来。
这是大夫人的死带给她的教训。
到晌午时候,两道圣旨接连发了下来,行昭的心才落回了地面上,乖巧地盘腿坐在炕上和方皇后一道听林公公说话儿。
“应邑长公主的婚期定在六月初六,钦天监算的最近的好日子。”林公公兴高采烈地说完这件事儿,想了想又说起下一件事儿:“指的信中侯家的长女给二皇子做正妃,安国公石家的长女是二皇子侧妃,陈阁老家的也被指了婚。。。”
行昭听着眉头一皱,抬抬眼看了方皇后,方皇后也是一脸惊愕,随即便恢复如常,示意林公公继续说下去。
“陈阁老家的长女被指给了四皇子做正妃。。。”
PS:
三更完成!有点晚,亲们明天看也是一样的~
第九十一章 惊雷(上)
陈家长女被指给四皇子做正妃!
前世的陈皇后陈婼是陈家次女,她的姐姐这一世被指婚给了四皇子!?
一个家门不可能出两个王妃,更不可能有一个王妃一个皇后,就算是再信赖这家人也不可能!陈婼这一世要想再嫁进皇家,挤掉闵寄柔,除非她的姐姐暴毙而亡,否则这一世的无论是二皇子妃,还是过后的皇后,闵寄柔都能把位子坐得稳稳的了!
行昭长长呼出一口气,眼里说不清楚是喜还是悲。
不能嫁给皇帝,是不是意味着总算是有情人终成眷属,陈婼和周平宁终将会在一起呢?
行昭惊愕是因为世事难料,方皇后的惊愕却来自于消息的突然,蹙着眉头问林公公:“皇上怎么琢磨要将陈阁老家的指给老四?下旨的时候,皇上身边还有别的人没?”
林公公想想道:“除了向公公,倒没别人儿了。二皇子妃和四皇子妃的旨意都是一道下的,没分先后,估摸着皇上是思前想后才给雷厉风行地定下来的。”
四皇子一向不打眼,有腿疾,生母又不显,若说老二和老六还能拼上一拼,老四就只能当个闲散王爷。
陈家是辽东一带的大户,一连两朝的内阁里都有辽东陈,近百年的根基打下来,就像在朝堂上新长成了一棵大树,往四处伸展的根紧紧地抓在土地里,支撑着上面的藤蔓绵延相互攀扯交缠,陈家的实力不容小觑。
方皇后陷入沉思,行昭也仰着头在想。
想要拉拢一个家族,能够缔结共同的利益是最好的办法,可天下都是皇家的,就像一张饼都是我的。凭什么为了拉拢你,还分给你一半?
只能结姻亲了。
行昭与方皇后对视片刻,方皇后笑着让林公公先下去,口里与行昭说着话:“三个小娘子都嫁进了皇家,皇上是不想那日宫里头的事情流传出去。闵家长女是早就相看好的二皇子妃,石家长房的没落,连带着整个国公府都在朝堂上说不起话,母家势弱,所以就被指给了二皇子当侧室。陈家风头劲,可在朝堂里立场太鲜明。干脆指一个闲散的宗室,说出去也是王妃,不至于让陈家心有不甘。”
方皇后在言传身教。行昭却不置可否。
为了掩饰一个长公主的丑恶,让堂堂大家小姐去做妾室,天道公理何在。
侧妃侧妃,纵然有个妃字,纵然也上皇家的宗祠。能埋进皇家的墓里,那也是做小!穿不得正红,说不得大声话儿,连轿撵都只能让四个人抬,眼睁睁地瞧着六人台的小轿从自个儿身边过去!
前世她为了所谓的爱情,奋不顾身就算是作为侧室也要嫁给周平宁。其中有爱更有不甘心。
?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