嫌妻不下堂+2番外 作者:恒见桃花(起点vip2012-06-14完结)
梁熠回身,正撞上米兰卿,看不惯他的像个女人一样苍白着脸,面目无神,种种做态都不像个男人,心里有气,啪一声将弓摔到地上,问:“米兰卿,你到底是不是男人?是男人就给朕挺起腰板来,别做出寻死觅活之态来,让这许多人拉着你。”
米兰卿一震,回过神来直瞪着梁熠,道:“你,你怎么能这样对素言?”能把一个向来以守礼敬上为重的文弱书生逼的对皇上直呼“你”,梁熠自己觉得很有本事,因此说话便带了些不逊:“怎么,你还想跟朕寻仇?”
我就是亲手射杀了你妹妹,有种你就上来也杀了我?
看着有恃无恐的梁熠,米兰卿就觉得心口一热,脑子发胀,失了理智,忽然抢前一步,几乎要脱口而出说“是”。
谁都是人生父母养的,谁都有兄弟姐妹,他不能因为他们兄弟相隙就把这仇恨转嫁到别人头上吧?不少字
冰凉的剑抵在米兰卿的脖颈,侍卫们呼喝:“米大人,你要做什么?”
“我,我要……”米兰卿急红了眼睛。他要做什么?他现在又能做什么?
梁熠挥手,侍卫们将刀剑撤回,米兰卿的脖颈上还是留下了一道血痕。他不觉得疼,温暖湿滑粘稠的液体顺着脖颈往上漫延,他竟有一种说不出的痛快。
梁熠站到他面前,极轻极柔的问他:“兰卿,你当真这么喜欢你妹妹?”
“是。”
“为了他,你什么都可以牺牲?”梁熠就是一只老虎,米兰卿不过是一只小白兔,无所不用其极想要诱哄出另一种答案。
米兰卿眼睛亮了亮,随即又黯淡下去:“你怀疑我的真心?”梁熠根本没诚意,当初他就说过要用自己一身功名来换素言的自由。
梁熠蓦的一笑。他的眸中光华晶灿,夺人双目,闪的米兰卿下意识的一别眼。
只有他可以笑的这么狂妄。
梁熠的笑戛然而止,薄唇吐出一行字:“你去陪她吧。”
米兰卿的瞳孔蓦的一缩。
梁熠浑似没看见,也不征求他的意见,只是下了这么一道结论。不是爱吗?不是愿意牺牲一切吗?那就把你的命和她的命搭在一起,黄泉路上做个伴吧。他很乐意成全这对相亲相爱的兄妹。
没人对这个冷血的命令表示疑问,两个侍卫二话不说,将米兰卿扛在肩头,请求梁熠:“皇上,如何处置?”
梁熠唇角噙笑,道:“你们两个人,一人将米卿扔下城墙,一人割断米素言的绳子……务必要同时落地,否则,你们两个就一起下去陪他们吧。”
闻者一片哗然。
两侍卫也面露片刻惊惶,彼此对视一眼,几不可见的点了点头。人群被冲开一条路,两侍卫大步走到墙垛处,朝下望了望,衡量了一下距离,其中一个便点点头,将肩上的米兰卿稍微扶正了姿势,双臂使劲,嘿一声大喊,将米兰卿摔了下去。
一片惊叫声、哭泣声、哀号声……
扑通——竟真的只有一声重物落地的声音。
盛夏的骄阳肆无忌惮的向大地散发着灼热,连风都怯了这种强势,渐渐的缩回了头。
一缕烟尘缓缓的平复,回归,终于归入了平静。
没有人声,或者说,人声的喧嚣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因此就只剩下了一片死静。
费耀谦下马,徒步走到米兰卿和米素言近前,僵直的站着,眼神漠然成一片腥红的死寂。
许多往事纷至沓来,那是少年人特有的意气风发,中间夹杂着少女银铃一样的笑声。只是那少年人越走越近,近到可以触摸了时,费耀谦才发现四个人中有一个是自己。
却那样的淡漠疏离,像陌生人。连最爱说笑的吴世庭都只白着一张脸,像是戴着冰冷的面具,绕过他,径直往前。
费耀谦伸出手去挽留。他们三个是焦不离孟,孟不离焦的朋友,自小一起长大,一起读书,一直都亲密无间。
仿佛是谁仰头看他,低低的道:“费耀谦,我的理想就是三间茅屋,嫁一良人,一双儿女……你说要过要替我实现的,可别食言……”
她为什么不哭呢?
还有,米兰卿一向都宠溺她的,这会却如同死硬的铁板一块,再没有了一点温度。
那个昨日还交臂相握的朋友,今天就和自己成了永诀。是谁的错?又是谁开的玩笑?将他们远远的扯走了,也带走了他在这世间的牵念。
夫妻、朋友、亲人,三者只余其一。
费耀谦从没像现在这样深刻理解了自己。他不是压抑天性的人,而是压根就没有天性的人。
人生经历惨痛如斯,总会有血或泪。
他一样也无。
甚至,心脏依然有力的怦怦跳着,血液依然汩汩的在经脉里流动着,他的思绪没有什么起伏,看着这两个曾经耳鬓厮磨的人,就如同看着两个不熟悉的陌生人。
他没有伤心,没有难过,没有悲痛等哪怕任何一点负面情绪。
真是奇怪。
他甚至听见了身后军队里发出来的鸣金收兵的声音,心里有一个声音在附和着:王爷这个决定是正确的。
再对抗下去,梁熠不费一兵一卒,足以动乱军心。大敌当前,军心为本,岂能让梁熠得逞?
费耀谦便觉得自己的手脚似乎自动自发的转身、上马、拨笼缰绳,朝着那一片黑压压的队伍冲过去。
这才是他的归属,这里才是他大施拳脚的地方,这里才是他一展雄心抱负的地方。
可是……
另外一个声音虚弱无力的诘问着:为什么一定要帮助四王爷起兵,满足他的一己私利夺得江山,才算是他费耀谦这一生可以称道的功业?
战乱四起,生灵荼炭,尸横遍野,民不聊生,这分明有违他的初衷。他希望的,他想愿的,也不过是百姓安居乐业,住有居,食有余,衣蔽寒……
费耀谦的马已经冲到了军队之前,与梁轩直直的打了个照面。
梁轩脸上一反常态的堆满笑意:“费卿,你果然不负本王。”
费耀谦的马冲劲太足,似乎嫌这距离太短,才刚刚跑起来,他还不愿意就此收住马缰。刹那间已经到了梁轩跟前,近到可以看清他的眉眼、五官,以及那笑里的安慰和隐藏的不露形迹的得意。
他是该得意的,弹指间可以召集十万军队,挥手间便有忠心的部下追随,威武不屈,换成是谁也会这么畅快的得意。
梁轩见费耀谦来势迅急,下意识的拨转了马头躲开他无礼的横冲直撞,正要喝斥,却听费耀谦道:“我不负卿,卿却负了天下百姓。”
梁轩看向费耀谦。他还是那样肃着一张脸,眼神中没有波澜,那句话就像从不知名的地方发声,而不是他说的。
不过是刹那间,眼前寒光一闪,梁轩便觉得有什么东西划过他的脖颈,接着是重物落地的声音,他便眼睁睁的看着天在上,地在下,万物都倒换了位置。
马上的梁轩挥舞着手臂,高高举起却盲无目的,举到一半,颓然落下,无头的身子失去平衡,在马背上摇晃了摇晃,扑通一声栽于马下。
地上,他满是血的脸扭曲成一团,睁着死白的大眼,唇齿微动,似乎在质问着什么。
鸦雀无声,一片寂静。
所有人都来不及反映眼前的剧变。
他们不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怎么好端端的,费大人就将四王爷一剑斩于马下了呢?
这困惑太突然,太强烈,以至于没人意识到这件事本身意味着什么,也没人跳出来索要费耀谦的性命替他们的主子报仇,于是就眼睁睁的,近乎戏剧性的看着费耀谦拨马回驰。
城门大开,千军万马带着滚滚烟尘,将费耀谦的身影包围,他们所踏之处,山丘亦能夷为平地,如下山猛虎,如脱笼狡兔,迅不可挡的将这所谓的十万大军尽皆收纳在包围圈中。弓箭搭弦,对准了他们的心口。
梁熠就那样闲散的站在前头,淡然的道:“群龙无首,你们当何去何从?”
哗然遽乱,却已经于事无补,大变之后,立刻身家性命成了最为重要的问题。为首的几名首领面面相觑,纷纷下马扔下兵器,磕头纳首:“恳请吾皇万岁开恩……”
雷一样的声音随之而来:“恳请吾皇万岁开恩……”
不约而同的,所有人都选择了臣服。
梁熠轻蔑的笑一闪而过,扬了扬手臂,道:“都是梁轩居心叵测,意欲谋反,与尔等无干,恕——无罪。”
……………………………………
终于……
174、后事
很多年后,人们谈起熙平元年那场平叛之战,都觉得匪夷所思,简直就是一场闹剧么。十万大兵压境,雷声大的慑人,却不想落到实地却成了雨点小,最后以四王爷的身死而无声无息地告终。
当今皇上不损一兵一卒,不战而屈人之兵,这场完胜让人感叹之余,倒没人提起城墙上那十数具的性命了。
那一年,先皇病逝,新皇登基,广施仁政,减免赋税,修渠造田、大赦天下,到秋后的时候各地捷报频传,真个是五谷丰登,国泰民安。
有那胆大的便议论:想不到当今皇上带兵带的好,仗打的好,这国也治的好。不怪天佑其德,那四王爷梁轩就是命里没有的主儿。
当时的人们虽然没有那份先知先觉,但是被梁熠这样先打压后宽赦,感激之余难免庆幸,对梁熠的评价便是:残忍却不糊涂。
总算没有坑杀这十万之众,就是陈卫等也没有论罪。
人们各回各府,举办丧葬,尽管对梁熠的手段感发指,但是人总要往前看,也只得将这一篇揭过。
费老夫人在媚娘和墨儿的搀扶下,逆着人流守在城门口,眼巴巴的望着几乎没什么人了的城门。人群中的呜咽之声越来越遥远,可是属于她的悲伤如同一条河,永无止境。
墨儿知晓老夫人的心思,她和老夫人揣着同样的心思,同时还有自己一点别样的小心思。墨儿放掉老夫人的手臂,道:“老夫人,您先回去吧,奴婢去看看大爷。也许……也许大爷正往回走呢,奴婢去迎迎。”
要回来早该回来了。
明知道是这个理儿,可是不到最后一刻,她就总揣着一点念想,说不定才一转身他就回来了呢。
老夫人的一颗心犹如被架在油锅上煎烤,不知道翻了几个个儿了,滋滋的能听见泛着汁水的焦糊味。
她摇了摇头:“我不回去。”却并没否定墨儿的意思。
她听人议论费耀谦马民横斩四王爷梁轩,随即却没了下落,哪有不急的道理?
再要问个仔细,有人说没看见,有人说看着费家大爷是朝着进城的方向来的……出城那么多人都回来了,出城去为各家亲人收遗体的也都回来了,就是没人看见费耀谦。
墨儿朝着城门走了几步,却被士兵拦住了,一个小头目模样的人道:“走吧,都回去吧,城外有什么可看的?”
墨儿急道:“我要去找我家大爷的,他还没进城呢。”
那小头目看了一眼墨儿身后的费老夫人,问墨儿:“你是说费大人?”
墨儿满怀希望:“是啊,你可知道他在哪儿吗?”不跳字。
那小头目摇摇头:“我哪知道,你也看了,城里城外都这么乱,也许你们走岔了。”
“不可能,我和老夫人一直在这盯着看,大爷要进城,我们一定能看见……”
“有什么不可能的,一定是你们没看到。走吧走吧,要关城门了……”说着就不耐烦的往里推墨儿。墨儿急的要哭出来了,求道:“我求求你了,你就让我出去看一眼……”
墨儿话没说完,就听见媚娘喊着:“老夫人,你怎么了?你别吓我啊……快来人啊,老夫人晕倒了。”
夜色深沉,费家却冷冷清清,两个苍白的大字在摇曳的灯笼映照下就像一个重病之人苍白的脸。
府门紧闭,听不到一点人声。
府外的士兵早就撤离,门口还有他们吃喝留下的狼籍。
府里边也是静悄悄的,老夫人醒过来之后便不发一言,晚饭也不想吃,挥手摒退所有人,只说想自己一个人静静。
就连穆妈妈都被打发了出去,她一个人坐在外间的小杌子上,用袖子抹了抹眼角的泪,抬头看看老夫人房里紧闭着的门窗,不由的悠悠叹了口气。天多热啊,这里却冰冷的像是冬天。
老夫人是被抬回来的,脸色苍白,神色疲惫,虽然不多时就醒了,却面色非常不好,她又不许去请大夫,只说没事。
大爷没回来,二爷不在家,若是老夫人再病倒了,阖家上下,可就连个主心骨都没有了。
大爷究竟去哪了呢?他一向成熟稳重,从来不是需要别人操心的人。难道竟然真的……死于乱军之中?
穆妈妈被自己的想法骇的心惊肉跳,下意识的在眼前挥了挥手,暗自啐道:“呸,你这老家伙,胡思乱想什么呢?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