嫌妻不下堂+2番外 作者:恒见桃花(起点vip2012-06-14完结)





    “真的?”说人不怕死那是假的。老夫人听素言这么一说来了兴趣,问:“他们怎么能活这么长,可是有什么秘决不成?”
    素言知道古代中国人命短,尤其是古代的女人。一是因为过分早熟,十四五岁就嫁人生子,操劳家务,再加上医疗条件差,饮食不卫生,也不注重健康饮食,平时大站不出二门不迈,身体素质差,稍微重一点的病就会致人死亡。
    像费老夫人这样的贵妇,致命的弱点就在于心思繁复,久坐不动,长时间积累下来脾胃虚弱,失眠多梦,所以身子就差。
    说到底也不是什么大病。
    素言就着重举了几个长寿之人的例子,特别讲他们如何注重饮食,如何劳作锻练:“我听娘娘说过,他们那边吃饭特别有讲究,比如说:早餐吃的要像皇帝,午餐吃的要像平民,晚餐吃的要像乞丐……”
    说的老夫人连连点头:“你说的这个,我深有体会。以前都是晚饭吃的丰盛热闹,不是鱼就是肉,一来是难得一家子聚在一起,难免就做的多些。可是吃了之后又很快就歇息了,胀胀的很是难受,所以早上起来不想吃,更懒的动,常常喝些稀粥了事。到了中午就我自己一个人吃,孤零冷清,没有食欲,等到了晚上又开始鱼肉……因此成了恶性循环了。”
    素言接过话道:“是呀,吃饭要吃七分饱,穿衣要受三分寒。像现在虽然天寒地冻,但是中午的时候多穿些衣服到园子里走走,打打拳,比吃什么补药都好。”
    老夫人不住的点头,道:“我是听说了,你每天早晚都在园子里跑步。”
    素言脸上闪过一丝惊讶之色,随即面露赧色,低头道:“我也知道跑起来不大合规矩,可是我就是嫌从前太胖了,身子又虚,所以下狠劲多用了些功夫。”
    老夫人拍拍素言的手臂:“我并没有怪你的意思。你特意挑在早晚,就是不愿意别人看了说闲话,我岂有不知的道理。其实女子的礼仪也不在于就非得静如娴花照影,行如弱柳扶风就是合科规矩了……其实我小时候,听祖母讲过故事,那会正是战乱时期,祖父一人在前线带兵杀敌,是祖母一人带了父亲兄妹五个夹在难民里逃乱……”
    素言的脑子里不禁映出了逃难时的场景。一个纤弱的妇人,背包挽裹,还拉扯着五个孩子……不由得叹口气,说:“尊祖母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女人。”
    老夫人倒不由的惊讶了一下。她很少同人说起往事,只是年少时同闺中姐妹们讲过,她们无一例外的是捂住胸口大惊失色:“啊,好险。”要不就是:“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之类空洞无意义的安慰。
    她还头一次听小姑娘如此中肯的评价她的祖母。在她心里,祖母真的是一个了不起的女人,不只是她在战乱中将父亲、姑姑等人平安的带到安全之地,还在于祖母是个坚强、乐观、善良的女人。她对祖母感情极深,因此素言这句发自内心的赞美深得她心,一时竟然只觉得心头涌动,颇有些感慨之意。
    素言一时失言,不知道自己的话是不是有些放肆,便抿了瞅着老夫人嘴讪然的笑。
    费老夫人不以为意,道:“你说的没错,我也是这么认为的。你想啊,如果祖母不是身体好,还顾念着什么礼仪风范,哪里逃得出去?”
    素言感激的望向老夫人,道:“素言也是这么想。”
    婆媳两人同时相视一笑,竟有一种惺惺相惜之感。
    老夫人语重心长的对素言说道:“素言,你以后就常过来陪我说说话,我人老了,常常觉得寂寞,有个人在跟前做伴是求之不得的事。从前我对你未免太苛责了些,希望你不要放在心上。”
    素言忙欠身,道:“不敢,老夫人这话可是折杀了素言。您是长辈,素言是晚辈,哪里有做的不对的地方,全指望着您教导呢。”
    老夫人见素言不像是作假,倒真的把虚情假意都收了,把从前的龌龊不堪也都扔到爪洼国里,只一心一意的教导素言如何行事,如何做人。
    这下管事妈妈们心下纳罕,再不敢背地里对素言多有微词,就是穆妈妈和任妈妈,对素言也更恭敬了几分。
    婆媳之间的微秒变化,连费耀谦兄弟都察觉到了。
    虽然晚餐分开用,素言却亲自调整了菜单,荤素搭配,直等服侍了老夫人用完饭才回歌华院。
    平时又不厌其烦的陪着老夫人打拳、散步,亲密的倒像是母女。
    自那日费耀宗与素言不欢而散,再见面时,费耀宗若无其事,素言却有了恼意。除去必要的面子上功夫,她竟然对费耀宗不假辞色,轻易连句话都不多说。
    老夫人虽然看在眼里,却只装作看不到。她越来越发现素言有更多的优点。不仅稳重,人还谨慎,又不骄纵张扬,很得她的欢心。
    只是看着素言和费耀谦似乎还是那个样子,急在心里,面上却不动容。她甚至颇为期待,也许过段时间,两人能打破现在这样的状态,能够做一对名至实归的夫妻。
    媚娘接二连三的请医问药,老夫人不时的谴人问询。可媚娘一方面深恨费耀谦和素言当着她的面狼狈为奸,又恨老夫人纵容素言专宠擅房,又听说老夫人和素言好的像亲母女,更是气冲斗牛,因此病好了也只装病,压根不来长青院给老夫人请安。
    也没人挑她的理,只随着她去。
    这一来,她竟是一个多月不曾出来见人了。
    ………………………………………………………………
    一直都是孟光举案齐眉,以示妻对夫的敬重。今孟光接了梁鸿案是反语,指反常的意思。


086、亲事

    这天费耀宗出来的早,见素言坐在老夫人身边,一同指点着新到的布匹什么花色好,要做什么样的衣服,身不由己的就坐在了不远的脚踏上,托了腮只盯着老夫人出神。
    老夫人一看见他,倒吓了一跳,将花色册子交由素言递给穆妈妈,这才坐直了身子笑道:“你不言不语的进来,怎么连话都不说一声。”
    费耀谦委里委屈的看向素言:“我哪还敢说话?祸从口出,再被嫂子逮了错着,罚我闭口不言三日,那可比死了还难受。”
    老夫人笑啐了他一口,道:“眼瞅着大年下了,说什么死不死的,再者也别什么事都赖到你嫂子头上,是你自己不好,怨得了谁?”
    素言却早就退到了一边,将刚才老夫人说的话一一转述给穆妈妈听,竟然一点心思都不在这边,费耀宗母子的话一点都没听进去。
    老夫人在心里叹了口气,道:“耀宗,这一年眼瞅着又快过去了,你可有什么打算?”
    费耀宗的一番媚眼抛给了瞎子,心里也觉得丧气,见老夫人问,打起精神道:“娘问的正好,儿子倒还真是有些想法。”
    “哦,你倒是说说?”老夫人见儿子这么说,立刻打起了精神,支着身子要听听儿子有什么雄心壮志。
    费耀宗一笑:“大哥成了亲,如今连孩子都有了,我比他不过小一岁。所以呢,明年儿子第一件要完成的大事,就是替娘说个媳妇进门,来年再生个大胖小子给娘玩。”
    费老夫人眼底有了笑意,嘴上嗔怪着道:“你这孩子,一说话就没正经,我看还是你嫂子罚的最恰当,我就不该叫你来说话。”
    费耀宗倒没反驳,只是笑笑,那笑意却没能达到眼底。老夫人敏锐的捕捉到他眼底的一抹惆怅。
    却并不点破,甚至带了点鼓励,笑道:“娘一直当你是长不大的孩子,总也舍不得撒手,就怕你受不得苦。如今你能这么想,娘就放心了。不过说到亲事,你可有心仪的小姐?只要你说出来,娘便舍了老脸替你去求。”
    费耀宗正正经经的想了想,道:“不如就朱家小姐吧。”
    素言已经返身回来,正想找个托辞离开留出空间叫这母子说些知心话,听这话不由的怔了怔,停下步子看向了费耀宗。
    老夫人便招手叫素言过来坐:“你也坐下听听,耀宗到底心仪上哪家小姐了,也好帮着参谋一下意见。”
    没人反对,素言只得坐下。
    老夫人略眯了眼想了想,问“朱小姐?可是朱太慰家的?”见费耀宗点头,便道:“与费家是世交,说来也是门当户对。我记得他家可是两位小姐呢,你看中的是哪个?”
    费耀宗道:“就是大嫂生日那天来的,朱家大小姐。”
    老夫人脸色不变,甚至唇边依然是慈祥的笑,眸子却带了一点不悦出来,问:“你怎么知道的这么清楚?敢是偷偷躲在园子里看到的?”
    费耀宗倒一点都不像撒谎的样儿,笑道:“娘最会编排人,这是儿子的家,怎么叫偷偷躲起来看?我不过是无意中看见嫂子陪她说话罢了。”
    老夫人哦了一声,道:“你也是堂堂大家公子,怎么能学人家不懂事的少爷小家子气。若是被朱小姐遇上,你倒要怎么圆谎才是?”
    费耀宗也不反驳,只是笑道:“娘真是不讲理,是您问起来的,儿子答还答错了,难道我就应该一律说不知道,请娘拿主意才是?您也说两家是世交,平时也不是没见过,话也不知说过几千几万句了,还在乎这么一面?”
    他这样无意的一句话,倒是彻底把老夫人心里对素言和吴世庭私下见面的不悦给一扫而空。自家儿子她自是知晓,不是那味胡来的人,世家子弟,见个面说个话实在是不妨。既然耀谦都没说什么,她一个当婆婆的何必揪着不放?
    费老夫人笑着打击他:“少给我这花言巧语,你倒说说,这朱小姐哪里好?你怎么就挑中了朱家小姐?”
    不只是费老夫人,就连素言都想知道了。他这么快就疗好了伤,移情别恋了?若他不知悔改的恋着素心,她会取笑他痴情,可是他转变的这么快,又不禁怀疑他的真心。
    费耀宗垂下手,笑嘻嘻的道:“我看她和大嫂很是说的来。儿子娶媳妇,不就是为了孝顺娘,妯娌融洽,一家人其乐融融么?”
    素言的心咯噔一下就提到了嗓子眼。这费耀宗总是这么疯疯颠颠的,这话也是混说的?他娶媳妇,怎么就为了自己和谁说的来便要娶谁?听在有心人耳里,不定又传的有多难听呢?
    一时不愤,素言便挑了眉瞪了费耀宗一眼。
    他接收到了,亦是挑了挑眉,一副“你能耐我何”的神态,笑盈盈的低下头去喝茶。
    老夫人笑的喷了茶,指着费耀宗道:“你呀……一句正经话都没有。是你娶媳妇,不是别人,听你这话倒像是替娘娶的了。”
    隐去了替大嫂娶的字眼,无形之中替素言解了围。
    不等费耀宗再说什么,老夫人沉吟着道:“罢,你既看中,娘没意见,明儿就叫你大哥去问问朱家的意思。”
    素言自己低眉想着心事。那朱小姐看上去极伶俐的人,行事又磊落大方,为人又圆润没有棱角,谁有幸与她做妯娌,倒是一种福分,毕竟,都不是多事的人。
    费耀谦回家,老夫人将此事说给儿子听了,费耀谦也点头赞好,说:“朱世伯素来教子有方,朱小姐我也见过两次,的确是磊落大方,谈吐不俗,又兼相貌上乘,的确是上上人选。”
    得了儿子的首肯,又是一言九鼎的大儿子,老夫人又添了几分底气,便想择日叫人上门提亲。可是请谁去呢?一时又犯了难。
    素言知道在女方家尚且没有回应时,是不该冒冒然就派官媒上门提亲的,万一不成,两家虽是世交,还是驳了男方家的面子,以后见面多有尴尬。
    最妥贴的莫过是请两家都相熟的夫人上门代为转寰。自己年纪轻,身份地位都不足以与朱夫人对话。
    素言一抬眼,正对上老夫人的,两人心有灵犀,竟然同时想到了一个人。
    老夫人看懂了素言的意思,不由得抿嘴一笑,对费耀谦道:“这事你不用管了,我交给素言办就成。”
    费耀谦不解的看一眼自己的母亲,再看一眼自己的妻子,见两人胸有成竹的模样,不由的不甘。待想问,又素来不惯撒娇博宠,只得作罢。
    一等离开长青院便问素言:“看你和娘的意思,可是已经有了人选?”
    素言点头,道:“今日晚了,等明日问准了老夫人再做处置。”
    她口风紧,就是不说是谁,费耀谦不免气闷。想自己一个大男人,再要死乞白赖又做不出来,只能自己生闷气。最可恨的是这一老一少联合起来,竟将他这亲亲儿子、亲亲相公排除在外。
    这个人选,就是吴世庭的母亲吴夫人。她是一品诰命夫人,身份、地位、威仪、感情,无一不具备,正是最佳的传话人。
    素言和老夫人商议定了,便备了礼,由素言登门去拜见吴老夫人。
    素言还是第一次正式进吴家做客。下了轿,由管事妈妈领着,一路往里走,沿途不过是亭台楼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