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胡烽火录
更多更新免费电子书请关注
'五胡烽火录 作者:赤虎 著 '
书籍介绍:
《商业三国》之后,全力写作此书。很久,很久,很久……以前—— 中国的历史,走到东汉的末年,走过动荡的三国,走过短命的西晋,开始是悄悄的,然后是惊人的,忽然滑入近乎毁灭的深渊。 异族入侵,晋室南迁,民族仇杀流出的鲜血灌满了历史的长河。 后赵开国皇帝石勒(羯族)公然明定胡人劫掠汉族士人免罚,胡人有所需,可以任意索取一般汉人的东西。可以想像一般汉人当时的处境。
蜀地的成国使者出使后赵,记录了沿途的惨象:从长安到洛阳再到邺城,树上挂满上吊自杀的汉人,城墙上挂满汉人人头,尸骨则被做成“尸观”恐吓世人,数万反抗将士的尸体被弃之荒野喂兽…… 血腥屠杀和残酷的民族压迫,使北方汉人锐减至六七百万,造成赤地千里的景象,汉民族第一次濒临灭绝的边缘。 历史不忍看下汉民族沉沦下去,忽然打了瞌睡,于是……
第一卷 杀戮时代 第0001章生逢乱世
晋穆帝永和五年秋,残阳如血。
昔日三国名城下邳之南,淮水北岸,乌鸦摇晃着肥胖的身躯在枝头心满意足地鸹叫,贪婪的秃鹫没有吃饱的时候,挺着凸起的肚子在遍地尸骸间,舞动着那不祥的长喙。
该怎么描述眼前的情景?
如果毕加索在这里,他会再做出一幅油画《格尔尼卡》,来描述这难以言表的凄惨与残暴。但《格尔尼卡》所描绘的德军轰炸后的惨象,远远不足诉说面前场景的百分之一。
或许德拉克罗瓦的《希奥岛的屠杀》还能略略表现眼前这人间地狱的悲骇,但那场屠杀远不及这片荒野体现出的血腥、恐怖以及绝望。
荒野上,一根根皮包骨头的枯臂直立地伸向天空,似乎它的主人临死尚在责问苍天——可惜苍天不语。
遍地尸骸像是一张奇形怪状的地毯,严严实实遮蔽了大地,遮蔽了整个世界。尸骸身下的泥土已变成厚厚的褐色——那是血,那是干枯的鲜血。
苍天不语,唯有无数的昏鸦、黑鹫围拢在干枯手臂组成的森林中,它们放肆地啄食着手臂上仅余的肌肉。不久,这支手臂就会跟无数同伴一样,变成一根枯骨。
江水滔滔,逝而不分昼夜,顺流而下的江水上飘满了浮尸——他们都身着汉家衣冠,无论男女,毫无例外地带着满脸轻松、带着一副解脱的微笑。他们个个把冠帽系得一丝不苟,即使投江而死,他们的衣带也平整如新,仿佛他们不是在赴死,而是参加一场盛宴。
尸骸的缝隙里,零零落落地散坐着几个神情麻木的幸存者,他们个个恍若行尸走肉,呆滞的目光空洞地望着前方,对周围乌鸦秃鹫的啄食视而不见。偶尔,也有些大胆的乌鸦甚至跳到了他们身上,啄食他们的脸颊上的皮肉,但他们浑然不察。
忽然间,数个乌鸦一声鸣叫,拍打着翅膀飞了起来。一个士人打扮的幸存者紧接着摇摇晃晃地站了起来,他默默地正了正冠帽,细心地理了理衣带,自言自语地迈向了淮水:“王师已去,我辈与其生而为奴,不如死而求了——诸位,兄弟先走一步。”
士子这番举动并未惊醒那些麻木的幸存者,多日以来,他们见惯了赴水求死者,也许他们不久也会步其后尘。
士子摇摇晃晃走向河岸,登上高高的堤岸,像滚滚的河水挥舞着宽大的衣袖,长歌当哭。似乎打算在临死前将所有的愤恨发泄出来。
堤岸边有一片稀疏的小树林,数日来,那树林中最大的一棵树木下一直端坐着一个奇怪的男子,他不知道从何处而来加入难民队,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坐到了树下。他装束打扮全不类似于晋人ǖ笔卑押喝硕汲莆耍砩洗┳爬嗨朴诤说亩桃录洌钟牒说聂梢虏蝗嗤律献郝孙恋耐邸=派洗┑靡膊皇悄惧欤且凰跋サ某ね财ぱィ恋貌淞痢?
当时的晋人讲究“身体毛发受之父母,不忍轻弃”,故而,即使是僧人也没有剃发的习俗。但这人却一头短发,整个中原找不出类似的发型。更加离奇的是,他身边还跟着一个壮实的、剃着鲜卑式髡发、高鼻隆目的胡仆,几天来,这位胡人一直恭敬地守在他身边,为他驱赶着身边落下的群鸦。
如果不是这位奇怪的男子长着一副完全的汉人面孔,如果不是他数日来只端坐在树下,麻木地看着河水、看着沿江飘下的浮尸、看着群鸦飞起,在他身边的树上跳来跳去,一脸的哀痛,一脸的忧心,却没对流民做出一点危害性举动。那么单凭他这身打扮与身边的胡人奴仆,就足以让那些愤怒的汉民群起而攻之了。
不过,现在这一切无所谓了,这群绝望的汉民已无暇追究这男子的身份,怀着决死之心投河的士子也无心探究,他迈着蹒跚的步伐,带着微笑踏入河水。
“河对岸的王师在做什么?”树下那汉子突然开口了,他说着纯正的汉话,像是在自言自语,但他最后一句话却让士子怒不可遏。
“也许,他们正在对岸弹冠相庆!”,那汉子平淡如水地说。
“胡扯!”士子愤怒地嘶声大喊:“王师何庆之有?庆这遍地哀鸿满江浮尸么?庆这淮北之地再落到胡人之手么?庆这数万将士抛尸荒野埋骨江北么?庆这流民投江勇于赴死么?庆这中原大地被膻腥笼罩,百姓生不如死吗?……”
高鼻隆目的胡仆对士子的不敬大为不满,一声低吼拔刀而起,正准备痛殴那士子。但随着树下之人轻轻一叹,胡仆立刻低眉顺目,收刀坐下。
“庆贺这朝廷纲常维继!”树下端坐的那人几乎是一字一顿地说出了这话,语气中充满了轻蔑。
树下那人这话说得也对也错。江对岸的晋军残余是没有心情庆贺,毕竟他们损失了数千袍泽,但远在建康(今南京)的晋朝廷里,大臣们却在暗自偷乐。
永和五年石虎的死,就像一头巨兽的轰然倒地,震塌了本就摇摇欲坠的石赵帝国。石虎死后诸王子争位,与此同时,各方势力趁势而起,慕容鲜卑的前燕军队从辽东南下,氐族苻洪所统华夷诸族向关中挺进,冉闵统领的汉军、姚弋仲所统羌族、鲜卑段部、石赵旧部相互混战,北方彻底大乱。这千载难逢的恢复中原之机,终于展现在了东晋君臣之前。曾经伐蜀灭成国的桓温再三上疏请求出师北伐。
然而,东晋朝廷最担心却是桓温在征伐中名声鹊起。按儒学说法,“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乃是天地间最不容逾越的纲常,因而臣子的威望决不能超越君父,否则便会“天地崩毁”。所以,如果桓温再次北伐成功,他的功勋名望就要临驾于皇帝之上。为此大臣荀蕤提醒皇帝:“桓温若复平河、洛,朝廷将何以赏之?”
皇帝恍然。
然而,阻挠恢复故土,从道义上无论如何说不过去。唯一的变通方法,便是由朝廷亲自派遣一个信得过的自己人进行这项伟大的事业。于是,征北大将军、国丈褚裒被派遣作为北伐主将。消息传出,北方士民降附者日以千计。石赵扬州刺史王浃投诚,使东晋得到了寿春这一战略要地。随后晋廷兵进淮北,沦陷于石赵的淮南之地悉数收复。
当时,饱受石赵荼毒的山东遗民心存故国。褚裒是名士兼大儒,很得人心。故此鲁郡之民五百余家趁机起兵附晋,并求援于褚裒。擅长清谈的名士褚裒慨然答应接应请求,在敌情未明下,派遣仅仅3000步兵孤军深入石赵腹地,不幸,这支孤军不出意外地与石赵两万骑兵遭遇于代陂。
两军初一接触,名儒褚裒不敢交战,丢下士卒望风而逃,晋军大崩,被石赵军队沿途砍杀,将领王龛被俘,不屈而死。褚裒临阵脱逃后对北伐失去信心,丢下翘首企盼的江北百万汉民退屯广陵,镇守寿春的陈逵见到褚裒独自逃命,随即弃城而退。石赵不费吹灰之力恢复河北之地,晋遗民二十余万追着汉军的足迹,想归附在大河以南活动的晋军。但此时晋军已退,这些汉民在石赵骑兵的追击下,尸横遍野,血流漂杵。
这就是淮水北岸当时的现状,此时,距离晋军回撤已有十日,石赵军队追踪晋军而去,屠杀过后幸存的汉民无法渡河,彻夜眼望对岸哭嚎,冻饿饥馑侵袭之下,眼见得即将尽数死绝。对岸的晋军却以严防奸细的名义,屠杀奋力游过河去的遗民。
此战过后,恒温见江北胡人百尺之虫死而不僵,不敢再叫喊北伐,晋廷以微小的伤亡平息了主战的声音,完美地维护了君臣纲常,大臣们能不弹冠相庆?
至于江北万民哀号——由它去吧!
树下那汉子讲的正是东晋朝廷的内斗,那士子虽不清楚朝堂内幕,但“纲常维继”这四个字他还是明白的,略略一想便猜出了其中的黑暗,不觉痴了。
“民不畏死,天下尚有何事可以畏之”,树下人平淡如水地说:“你想死?也罢,昨日之日譬如死,今日之日譬如生——你就当自己已经死了,你这条命我买下了,跟着我,我带你走出这地狱。”
树下之人几乎是咬牙切齿地说出这番话,没有任何许诺,也没透露丝毫前进目标,但那位士子已生无可怜死有何哀,相识临死前抓住最后一根稻草的溺水者,他慨然回答:“好,我这条命归你了!”
那汉子伸出手,似乎略微迟疑了片刻,复语气坚决地说:“我名高翼,字元华。”
士子似乎感染了对方的踌躇,伸手相握之前也犹豫了一下,答:“高飞之翼,好名字,那我就叫王祥,字子川。”
历史在这一刻定格。
这一年,延续了1125年的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被罗马帝王废止。这项群众运动会因为举办场所环境差,加上天气炎热,参与人数太多,导致观赏奥运会成一种刑罚。此前,曾有奴隶主对奴隶说:不好好干活,罚你去看奥运会!
同年,强烈大地震毁灭了黎巴嫩的贝鲁特古城。而世界上最大的天主教堂——梵蒂冈圣彼得教堂于当年竣工,这教堂始建于公元329年,后屡经扩建改建,至今仍屹立如初。
与此同时,在中国更北更西的地方,也发生了一件改变世界的大事。
当时,那个历史性日子人们疏忽了,我们现在只能确定:那是在高翼与王祥会晤后的某日,或许正是高翼站在淮河边的那天清晨。一头小鹿正在莫提斯大沼泽(今亚速海大沼泽)的东缘悠闲地吃着草。恰好被几个骑马的猎人发现,于是一场追逐立即开始了。小鹿蹦蹦跳跳地跑进了莫提斯沼泽的深处。
莫提斯大沼泽是古代欧洲最庞大的沼泽,它里面鱼虾丰盛,水草繁茂,但深不可测的泥潭也使它成了几乎所有陆生动物的死亡陷阱,由于它看上去完全无法穿行,所以千百年来,居住在其两侧的人类,都把这里当作世界的尽头。
当时,猎人们感到再追下去实在太危险,就勒住了他们的缰绳。但没想到小鹿也停了下来,还歪着头看着他们。见到这种情况,一个猎人提议说:“这头鹿显然已经累了,再追下去,也许就能逮住它。更何况,既然是鹿能去的地方,我们的马当然也就能去!”同伴们听他说得有理,便又继续开始了追逐,并且在经过的地方都用丢下的树枝做上了记号。
小鹿向西跑跑停停,猎人们就是抓不住它。当天色已经开始黯淡下来的时候,他们突然发现小鹿失踪了,而自己脚下的土地也已经不再潮湿。在不知不觉中,靠着小鹿的指引,他们成为第一批走通了莫提斯大沼泽的人。他们脚下的这块土地,就是肥沃的西徐亚草原,古希腊神话中经常提到的寻找金羊毛一事就发生在此。
这些猎人们既不是日耳曼人,也不是波斯人,更不是罗马人或希腊人。据拜占廷史料记载,他们身材矮瘦,肤色深暗,颧骨宽阔,鼻翼扁平,鼻梁细长,五官的体积都明显小于东欧的原住民,并且体毛稀疏,习惯剔光头部两侧的头发,在天灵盖上留一条短辫子——这完全是一副典型的黄种人面孔。
是匈奴人,被大汉铁骑击败并驱逐而出的北匈奴人,在这一年终于踏上了肥沃的欧罗巴土地,并开始横扫欧洲的历程。
逐鹿——多么典型的中国式传说,姑且不去追究这个传说的真假,但此后的数百年间,西徐亚大草原上,原主宰东哥特人一直在愤怒地诅咒着那头无辜小鹿的亡魂。
与此同时,曾经强大的将暴虐匈奴逐出视线的中原王朝,在独尊儒术之后逐渐走向衰败,原先匍匐在匈奴脚下瑟瑟发抖的小姓胡族,现在竟骑在了曾赶走他们匈奴霸主汉民头上作威作福,以刀?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