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胡烽火录
蟮淖猿疲骸鞍车玫胶夯实牟岱膺郑〔恍牛磕憧矗馓:屯稻褪呛夯侍甙车男盼铮 薄?br /> 没有铁剑和铜镜的贵族眼红得要喷出火来,于是也学样,弄套铁剑和铜镜来装装幌子,久而久之,铁剑和铜镜便成为了权利的象征。随后,右手执剑、左手持镜、胸前垂玺〔曲玉〕的王者形象便流行了开来。直到大和王朝统一日本,仍沿习了以剑、镜、玺为王者代表的习俗,直到今日。
后世曾在邪马台国发掘出许多青铜镜碎片,发现这些铜镜残片是人为切割的。以此推测,由于倭国领导太多,汉镜不够分,故而邪马台国将这些象征权威的铜镜有意识地切割,赠踢给地方统治者的。它表明,拥有汉铜镜残片部分的地方统治者,是王朝任命的官吏。
倭皇拥有的曹丕赐镜,在倭国有个响亮的名字,叫“八咫镜”,而那几柄青铜剑也赫赫有名,也就是后来在中国小说家嘴里具备毁天灭地大能的“天纵云剑”、“草薙剑”、“羽斩剑”、“高仓剑”等等。曹丕的踢玉则称为“八坂琼曲玉”。而那个倭国传国宝玺,就是曹丕赐下的,其上刻有“亲魏倭王”字样的金印。
在后代,这些东西都是倭国的传国遗宝,镜和剑更称为“神器”。不过,真正的草薙剑、八咫镜和八坂琼曲玉真品,以及制造于各个时代的诸多赝品,早己由于战争、天灾、迁涉、盗窃而丢得不知去向。后世流传下来,并一直在天皇继位仪式上郑重使用的,不过是依照仿制品而仿制的仿制品的仿制品罢了。
没想到现在这些真品却成了高翼的收藏品,或许,以后还会成为高翼孩子的玩具。
真是报应啊。
神器吗?高翼看着那几柄青铜剑、几付青铜镜,突然笑了起来。
曹丕同志还是蛮逗的,当时的中国,明明己进入铁器时代,三国时代的环首刀、斩马剑,品质都很不错,后来的四大名剑之一日本的武士刀,其技术在当时己经诞生,可曹丕同志却赐给倭国数柄青铜剑一一钝的像“干将、莫邪”一样的青铜剑。
曹丕这人有觉悟啊。这智力,相比后世那些让日本人参观我们景泰蓝工厂,等倭人大摇大摆地盗走我们的技术,还在后面高呼“中日友好万万岁”的领导干部,简直是成年人与幼儿园小朋友之间的智力差别。
可是,为什么曹丕在古代能想到的事,俺们的领导同志在现代想不到?我们的文明越发展,精英的智力越迟钝呢?
是什么力量,使我们的教育走上了愚民的道路?
金道麟见到高翼只瞥了一眼那些铜镜、铜剑,便任由部下把玩观赏,他素知高翼的脾性,知道高翼在乎什么。他便一招手唤过士兵,取过那块,“八咫镜”,炫耀似的向高翼展示。
“殿下,你看着铜镜背后的花纹多么漂亮……拿灯火来,瞧,殿下,这个铜镜反射出来的光,能把镜背后的花纹全部照出来,多玄奇啊。”
“透光镜?!”高翼懒洋洋的问。
镜面能够反射北面的花纹,这是汉代独有的技术,这样的镜子被称作“透光镜”,意思是光线能够透过青铜镜面,把背面的花纹照出来。
这种技术在汉代短暂的出现过,而后,在三国战乱时,拥有这项技术的工匠逃到了日本,其子孙后代把这项技术传承下去,一直到了二十一世纪,日本还时不时拿这种青铜透光镜出来炫耀。在日本国内,这种技术被称为国宝。
也正是因为当时日本还拥有这项技术及人才,所以日本坚称透光镜技术是日本专利,相对而言,当时中国只在考古挖掘中,才确定透光镜的诞生于中国,后来传入日本。但对于后者,日本坚持不承认,这让中国既愤怒又无可奈何。
高翼就是从那场争执中了解到透光镜的。他当时很纳闷,为什么日本能把这项技术传承了1800年,在1800年中,竟没有一个泄密者,竟没有一个类似任人参观景泰蓝,而后高呼“友谊万岁”的干部?
是什么力量,让文化缘自中国的日本,1800年也教育不出这样一个傻子?
金道麟目光闪烁,得意非凡:“我知道大王不喜好死物,却喜好懂技术的匠工,我突入倭国国都,己经把那名匠工抓住了。”
“什么?”,高翼悚然动容:“你是说,你抓住了制作透光镜的匠工?”
金道麟兴奋的回答:“不错,殿下,那名匠工为了求生,承认祖先来自中原会稽郡。臣本不信,可那个倭人家中摆有一些中原物件,后来,臣又遍访他的邻居,才得以确认。
不过,他们已在倭国居住百年,其后裔已完全把自己当作倭人,不会说一句汉话。我捉摸着,虽然留下他的性命有违大王的旨意,可人才难得,大王见了一定会喜欢,便私自做主把他带回了三山。”
高翼此前才下过严令,此次倭国征讨,若俘虏不会说汉语,哪怕是一只不会说汉语的鸡,也要全部镣死。听到金道麟这话,他眉头一皱,满脸不悦。
法律的制定是让人遵守的,而不是让人钻空子的。在立国之初,金道麟做下这样有违军的现情,若要容忍这样的现象存在,那么后世人们会更加蔑视法律。
有人做初一,其余人便会做十五。
透光镜技术及懂这项技术的人才虽然难得,可是如果让他活下去,造成对律令的伤害,也许,损失收益要大。
但是,高翼不是一直喊着重视人才、重视奇淫巧技吗?杀了这样一个难得的技术人才,又会对三山造成什么影响?
杀?还是不杀?这是个问题。
第二卷 艰辛时代 第1102章
高翼再度扫了一眼金道麟,心中己有了计较。
金道麟为人一贯散漫,不在意礼节,不顾忌上下尊卑,必须让他明白遵守规则。
当初,高翼所下的命令,虽然是句戏言,但军令如山,军队的战斗力全靠令行禁止,决不能容忍随意践踏行为。
“他不会说汉语”,高翼冷冷地问。
金道麟明白了问题所在,硬着头皮回答:“大王……”
“杀了!”,高翼扭头对侍卫下令。
透光镜技术并不是国计民生必需的科技,中国失去透光镜技术后,也没见对民族有什么大害。所以,失去的,就让它失去吧!
大厅内鸦雀无声,众人脸色尴尬。
高翼没理会难堪的金道麟,他玩弄者手中的手戟,掉头问黄朝宗:“朝宗,铸币的事,准备得怎么样了?”
黄朝宗拱手回答:“殿下,这次我们得到金……”
短暂的停顿后,黄朝宗看了一眼金道麟,继续说:“得到金将军运回来的金沙与银锭,铸币所需的金属己准备齐了,就等殿下一声令下。”
“铸币多少,是有规则的”,高翼用手戟舞了个花,继续说:“货币的投放量要跟我们的生产能力挂钩,否则,就会出现货币贬值。
短期里我们不用担心这个,因为我们的货币还要投放到晋国与燕国,他们承担了吸纳多余货币的任务。但是,你们财政部对这个要心中有数,以免将来出现货币贬值的问题。”
“怎么会这样?”黄朝宗略一沉吟,立刻回答:“我明白了,等陈浩回来,我问一下燕国需要多少贡赋,再决定铸币的数量。”
中国缺少贵金属,在中国古代,货币的数量总跟不上商业的发展。所以,古代中国从没有通货膨胀的经历。黄朝宗不懂高翼所说,但他己对高翼心悦臣服,故而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
“三倍”,高翼一点不忌讳孙绰,坦然地说:“按朝廷与燕国所需数量的三倍计算,再加上我们的产能,按这个数量铸币。”
三山铸造的货币,在晋朝已开始与“沈家小钱”通用,晋朝对三山货币的需求量很大。与此同时,三山货币在晋朝的流通,也带来了货币比值的问题。
三山货币分四级,最低一级的是鹅眼铁钱,由于这种货币采用了朝鲜含锰铁矿,故而钱色发黑,被称为“黑钱”。
在三山的货币体系中,铁钱是当作分币使用的,十枚铁钱等同于一枚铜币。
三山鹅眼铜币采用青铜铸造技术,制作得很精美,由于颜色发青,被称之为“青钱”。三山的钱币均与大海有关,币上铸的图案要么是船,要么是各种海鱼。独鹅眼铜币上铸有数只飞舞的编幅。故而,鹅眼铜钱又被称为“青蝠钱”,“福钱”。
鹅眼青铜钱之上,是含铜量很高的黄铜钱,它体型较鹅眼铜钱大,等同于正常五株钱大小。这种钱其色为金,被称为“黄钱”。一枚黄钱可兑换十枚青幅钱,这种钱三山称之为“元”,或称“铜元”。
三山银币含银量并不高,一枚银币可兑换十枚铜元。由于银币为白色,故又称之为“白钱”,或称“银钱”。由于其背面铸有一个战士骑马立在海边悬崖,眺望远处帆影,故又称为“马钱”。
三山的金币实际上是紫金币,故又称为“紫钱”。它正确的说法是14k黄金,也就是含金量58.5%的一种杂质金。由于金矿常伴生铜矿,如果在提炼黄金时偷个懒,便成为紫金。故此,明清时代又把“紫金”称之谓“懒汉金”。
三山的金银币之间,其实还有一种货币,那是“大银币”,其上铸有鲸鱼,故又称为“鱼钱”或者“鲸钱”。它由纯银制作,每枚大银币可兑换十枚“马钱”。每十枚大银币可兑换一枚紫金钱。
三山的十进位货币单位,以其先进性征服了晋朝君臣百姓。首先,它的各级货币从颜色、图案上就可以区分,其次,在兑换方面,其方便性无可比拟。
原先,晋朝是一千个铜板兑换一两银子,这种兑换率对于商贾来说,让找零成了一种苦难和折磨。
你想:有人拿出一两银子,买你十文钱的货物,你需要找给对方990个铜板。光准备这990个铜板,就得用一个盆装,其硕大的体积是一件大麻烦。你还要一个一个数给对方,对方还要再清点一遍……天哪!一件十文钱生意,要数2个990!
更惨的是,你每天不止应付一位这样的客人。所以,只要你开门做牛意,每天柜台后准备的零钱,都要用几大筐子。
那时候没有银行,上哪儿去找这么多的铜板?所以中国的铜板总不够用。
使用三山这样十进位的货币,对方拿出一两银子买十文钱货,你只需找给对方九个“黄钱”,九个青幅钱,一切Ok!生意就这么简单!
正是这种方便,让三山货币在短时间里,与几十年积累的沈家小钱双雄并立,获得了南晋的认可。这也是南晋罕见的厚颜要求属国朝贡,贡赋还如此沉重的原因。
但是,随着三山钱币在南晋的流通,问题又出现了。三山铁钱原本是与晋朝铜钱等值,由于三山铁钱铸造精美,铁纯度较高,而且又有锰钢不锈的特性,故而迅速在南方站住脚。
也不知道哪个人心眼一动,开始大量收购三山铁钱制作刀具铁器。当然,用这种方法制作出的刀具铁器,其价格是个天价。高翼是乐见其成的。
但南晋原有铜钱机制,三山铁钱受到追捧,获得与晋朝铜钱等值的地位后,那些南晋人却不认同青蝠钱与铁钱的十进制兑换率。但是,他们又承认银钱与紫金钱之间的兑换率。
如此一来,高翼的三级货币体制等于让人拦腰一刀,斩成两半。为此,三山必须根据民间兑换率情况,调整货币中的金属含量以及货币的大小,令三山货币体系让更多的人认可。
于是,这就有了上面那场对话。
高翼打算借助后世发行纪念币的经验,为他大婚发行一套新货币,以此调整货币政策。当然,这套纪念币会与旧货币同时流通,然后由财政部逐步收回。这样一来,就可以不动声色地调整货币政策。
考虑到三山货币体系才建立不久,图案不好变来变去。所以这套货币的图案只在金币上作了调整,加上了高翼与文昭高卉的头像,其余货币只在正面加了点花边,背后加了句“贺国主大婚”等祝福语,就此了事。
“不能光我的纪念大婚”,高翼若有所思地说:“要让臣民知道,我们今天的收获全靠对外征服的胜利。要纪念这场征服……把银币的图案换成金道麟指挥战斗的场面一一就这么定了。”
这就是打一巴掌给一个甜枣。高翼刚落了金道麟的面子,马上又宣布将他铸入新币,这是什么样的恩宠啊。大厅内的众人听到这话,全呆了。
金道麟知道,违背军令的是自己,那名透光镜匠下只是自己违犯军令的产物而己。但高翼的棍子高高举起,却落在不相干的倭国俘虏身上,这就是对自己的宽容。
头像铸入钱币呀,这是什么样的荣耀?!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