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胡烽火录
强敌压境、生死关头,流民们怎敢要求过多,愿意留下与我们共渡难关的,由官府择地安置;不愿服从编练逃入山林的,由其自生自灭,敢出没各地作奸犯科者,令警察捕杀,如此,一场大祸可消弭无形。”
“警察”这词来源于日语。天津条约后,由于西方使节认为军队管理刑事就是“军管”,所以禁止清廷在天津驻军,使天津陷入无政府状态。为此,袁世凯引入日本的“警察”一词,让绿营兵换装,代替衙役与兵丁接管天津治安。此后,中国便有了“警察”,袁世凯也因此被誉为“中国警察之父”。
高翼着力打造一支职业军队,由于军队数量少,无力兼管治安琐事,而他又不愿把治安问题交给“乡规民约”,所以不得不提前引入“警察”概念,组织一帮淘汰退役的士兵组成了警察队伍。
起初,警察只在三山城内活动。自王祥管理刑部后,司法体系逐渐健全,警察开始遍布各屯民点,并成为一支独立的武装力量。
“慕舆根……”高翼沉吟着,金道麟知道高翼在想什么,马上补充说:“此刻春雪消融,道路泥泞不堪,许多地方表面看一片平整,但人马一踏上去,立刻会陷入泥坑,慕舆根只能沿着官道走。
连年战争,官道无人修理,许多路段己不能行走。我们的消息从海路而来,所以快,慕舆根从陆路走,要穿越无终山,爬过长城,渡过濡水、石水、白狼水,过安州、营州、平州,还要翻越努鲁尔虎的大山,才能到达菊花岛(葫芦岛)一带,等他越过宾徒(锦州)到达龙城,怎么说也得走一个月。
慕舆根虽是屠夫,却不是莽夫,我们才消灭z万精骑,慕舆根不做好准备绝不敢来三山一一联络契丹部、动员龙城兵马,筹集军械粮秣……我估摸着,咱要动手利落点,忙完春耕他还不见得出龙城呢!”
高翼嘴里念叨着“凤城”,若有所思。
金道麟猜测,高翼正在评估容许一支军队穿越积翠山南麓的利弊。
当然利大于弊了!一支军队穿越三山境内引起的震动与恐慌,相对于让宝贵的军力陷入四处平乱中,等强敌压境后不及休整只能仓促迎战的风险,两相比较,还是后者更有利于三山。更何况,这支军队是自己假扮的,整个场景也就相当于一次春季武装拉练。
沉思半晌,高翼很勉强地问:“信用?!我怕这样做,会失去官府信用,没有公信力的官府,以后百姓不再信任了,怎么办?”
高翼竟担心这么迁腐的问题!金道麟虽早己习惯了他的奇思异想,但仍感到对此难以理解。
“殿下若担心失信于民,也好办。我们可雇佣高句丽士兵来扮演疑兵,新任巡江都督和我熟,我借3000兵马来一次武装行军,三日之内即可万事。流民刚来我三山,不知我们与高句丽的关系,到时,令高句丽士兵上船远走,我们就说追击入海,谁能知道虚实?”
高句丽兵呀,这不行!高句丽兵才从丸都撤回,万一他们登上鸭绿江北岸后,急行至丸都赖着不走,那可引狼入室了。
“凤城有条河通向大山深处……”高翼没回答金道麟的话,自顾说。
“不错”,这个顾阿山熟,他马上接话:“那是条小河,河浅行不得船,河道弯弯曲曲一直通向大山里。去年楼氏宗族(库莫奚族贺楼氏部落)曾去探过路。王命令在河上游修了一个堡寨,一个关硖,堡名‘通远堡’(即今之通远堡),关名‘连山关’(即今之连山关),附近有座大山,名叫摩天岭。”
高翼接着说:“连山关再往前走,在一个山麓里,楼氏的人发现了一座矿藏丰富的宝山,里面埋藏巨量的优质焦煤、低磷铁矿石,以及铜、铅、锌、锡、汞、石膏、水泥灰岩、玻璃(石英)岩等各种矿石。
在这座山脉之西,一条弯弯曲曲的山谷通向一个大湖,湖面长数十余里,宽十里。湖面风光秀丽,却毫无人迹。
继续沿着湖边的小路顺山坳走,走出了大山,便来到一个大平原一一辽河平原就在脚下。站在山脚远眺,龙城就在眼前……”
顾阿山刚听到煤矿的事,满脸喜色,嘴里嘟囔着“我怎么不知,原来王命人修建堡关,是为这事打算。”
而金道麟听到高翼说出走出大山能望见龙城,激动得嗖的站了起来:“奇袭……藏军坞……有水就能藏军……藏军山谷,偏师急进,奇袭龙城!”
在古代,地理勘测全凭双脚丈量,靠记忆记下道路。而辽东许多地方根本无人勘测,譬如北大荒,就是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上山下乡”运动中,才损失数条命完成勘测。
高翼说的这条路一路沿山洼走,有明显标志,交通并不困难,然而在晋代,普通人却无力完成勘测,原因在于老虎。
辽东大地上活跃着地球上最大型的猫科动物,名叫“东北虎”。这种虎的数量很多,清代史书还记载康熙曾一日猎杀六十余头老虎的纪录。
康熙猎杀老虎用的是火枪,在没有火枪的时代,百十个人在没有补给与后援的情况下,在深山老林去探路是不可想象的。更何况,直到清代,辽东都由蒙昧的游牧民族占据,他们怎会有那个觉悟?
高翼派人去探路那是因为他知道该处必有路。否则,在这时代,即使道路再明显,也无人有这个闲心、有这个胆量独闯深山。
“我们要静下心来发展,所以,煤炭铁器资源,光依靠高句丽供给,是不行的,这是倒持太阿……”高翼说到这儿,望了一眼金道麟。金道麟立刻垂下眼帘,低眉顺目的做倾听状
“……所以,我打算马上就开发那座矿山,我准备把那个地方命名为‘本溪,那个湖就叫本溪湖。开春之后,我们要立即组织人手,在湖西先建立一个堡寨,守卫那个湖以及湖后的矿山。为防惊扰龙城,这座堡寨也有封锁山路的用途。必要时,也可从此处奇袭龙城。
可我实在缺人手,归附我们的库莫奚族己全有了自己的房子和土地,他们不愿再去老虎成堆的深山里面替我们挖矿。
恰好,前不久,库莫奚族木昆部请求内附。木昆部是奚族统治阶层,五大部之一,前不久,与契丹部交战吃了个大亏,可现在还有五万人,这五万人都找块大地方安置。我打算让他们进入本溪……”
汉王太坏了,说到这里,金道麟彻底明白了,原来高翼是打算让这支奚族武装穿越三山境内,然而自凤城消失在万山之中。
“他和我打着同样的坏主意”,金道麟郁闷的想:“他原先所说的有办法,很可能就是让这支奚族武装扮恶人,然而他再收抬残局,收降他们,或者假意驱逐他们进入大山,然而,再慢慢纳降。
太坏了,他早有准备却不开口,我这次出头做了恶人,史书上,会怎么记载?”
“命令长兴岛的雇佣军登岸,金道麟,你去统领这支军队,攻占盖马大山,在盖马军营改名盖马山城,我叫杨结出兵配合你。占领盖马山城后,你开始封锁边境,胆敢越界者,斩无赦。”
稍缓一缓,高翼露出獠牙,他装作不经意地说:“木昆部将在正月初十抵达,你验过我的令附后,放他们进入三山境内,而后,我会亲自看管他们进入本溪。”
果然,高翼早己与木昆部约定好了,甚至连行动方案都己经确定,就等人跳出来做那个恶人,然后,他装作勉为其难的顺从民意。
这支五万余人的武装一旦进入三山,万一失控怎么办?汉王不怕玩火自焚吗?
“攻城?我是否要携带新式武器?”,金道麟热切的问:“到时,也好给木昆部展现一下,警告他们不要轻举妄动。”
“新武器,我准备留给慕舆根”,高翼咬着牙说:“我要给他一个大大的惊喜!”
第二卷 艰辛时代 第1113章
金道麟所说的新武器,主要指火药武器。
中原诸胡此起彼伏的崛起,一个比一个强大,匠汉弱国,孤悬海外,母国晋国又全不能依靠。高翼一横心,决定拿出火药来作为防御武器。
恰好,金道麟不久前托司马燕容寻找炼丹书,司马燕容把金丹道葛洪的《抱朴子》送来,高翼拿着那本书装模作样的研究了数天,便拿出了黑火药的标准配方。
马石津除了汉英祠外,还有一座高翼的夏宫。这座夏宫实际上是三山的秘密军械厂。三山的大型攻城武器,如旋风炮、投石车、床弩都在这里制造。马努尔献来的那些马来蛇剑、印度乌兹刀工匠,以及金道麟掳来的楼国刀工匠,也被安置在该处。夏宫之外,一个营的士兵以保卫的名义,守护着这座戒备森严的秘密兵工场。
这次,高翼打着祭奠英灵的幌子,在马石津待了一月有余,正是为了研制新武器。在数国工匠的联合攻关下,三山马刀、步兵格斗剑、骑枪、步兵弧形盾、骑兵4形盾以及整套步兵恺、骑兵恺等等制式武器全部定型。
其中,军官使用的马刀采用印度乌兹钢制作,但整个刀的造型完全与哥萨克骑兵刀相似。这种名为“恰西克”的骑兵战刀,在后世被誉为“鹰之利爪”,被认为是最符合力学原则的骑兵战刀。
高翼对此没做大的改动,只在刀上加了一个护手圈。刀上也按“恰西克”习惯,冲压上一只飞鹰和“战无不胜”四个字一一他被朝廷任命为鹰扬将军,有资格铭刻鹰饰。这柄战刀最后也被定名为“鹰刀”。
作为快速打击武器,高翼用偏心轮技术仿造了千余把狙击弓。墨子里曾讲述过滑轮组技术,偏心轮技术就是一种动滑轮组技术。这种后世的猎杀弓横空出世,想必会让这个时代更精彩。
在高翼的亲手指点下,黑火药这种“魔鬼的微笑”也显出狰狞。配合棘轮技术的大型床弩,可以快速发射火弩。火弩杆采用空心环纹状铁杆,里面装满黑火药。用重烧菱镁石浸泡的棉线制作出延时导火索,可以让大型弩箭凌空爆炸,带来的爆炸力与震撼力,令参观演示的金道麟等军官目瞪口呆。
除此之外,工匠们也铸造出青铜小炮,这种小炮相对于大型床弩来说,体积小,携带与维护均很方便,遗憾的是,限于这个时代的技术,这种前装滑膛炮的炮弹射程与威力,远小于床弩。
在马石津参观演示的军官己一致决定,青铜炮今后将主要列装水师,等水师换装完毕后在考虑陆军。而火弩炮今后将主要用于守城,等各地城防完善后,再逐步列装陆军。
火弩炮的威力让金道麟跃跃欲试。此次他受命攻取盖马山城,稍一设想军力对比与攻城的艰难,自然想到提前让火弩炮发威。
长兴岛上的士兵多数来自新罗与百济,也多是当地的汉侨,虽然他们也经过萎国战事的考验,但与高翼魔鬼式体能训练法练出的精兵相比,差别不是一点点。只看萎国侵扰新罗百济近百年,两国却无可奈何。而汉军一到,便横扫萎国攻破其国都,就可看出二者差距。
那是天与地的差别。
金道麟面临的任务是要破城,战斗必须尽快结束,而后他要应付接踵而至的五万木昆族骑兵,再以后,他要首当其冲地迎接屠夫慕舆根。依靠两千余名佣兵完成这么艰巨的任务,要不是想到还有火弩炮这个魔鬼武器,金道麟当时就会抗命。
“不给火弩炮,这仗我没法打”,金道麟对高翼的拒绝很不满意:“你说过,军队不是收藏品,长兴岛的士兵藏了1年,再锋利的刀都锈了。以他们正面迎接慕舆根的锋锐,不叛逃才怪!”
高翼摇头叹息:“你不明白,火药武器与弓箭刀马这类武器是截然不同的,这是两个时代的武器。这种东西,非训练有素不能使用。它操作不慎,反会给我们造成巨大伤亡,它发出巨大声响,会让没见识的士兵受惊吓炸营……
总之,这种武器还是先交给青年军练练手,各部可抽调士官一起观摩,并制定相关军事条令,等慕舆根到了,我把青年军一分为二,一部随你收城,一部我带着,自本溪偷袭龙城。所谓“青年军”,使指高翼军校里的学生。几年来,高翼收容北地孤儿,在南岭关下办起了军校,希望培养一群合格的尉官生。后来,拓跋代国类似的军校制度刺激了高翼,他旋即扩大了军校规模,将一些青年招入军校,培养他们基础士官知识。
迫于战争形势,高翼曾在“太平大捷”中动用过一批童子军,战后这批童子又重回军校。本来,他的打算让这批童子学足五年,再从中筛选一批优秀者,组成教师梯队。但现在,战争越来越紧迫,三山兵力捉襟见肘,他不得不命令百余名童子提前毕业,同400名接受短训的青年组成一支军官团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