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胡烽火录
不得不命令百余名童子提前毕业,同400名接受短训的青年组成一支军官团,便作战便学习。
晋代男子20岁举行“加冠礼”,正式成为成年人。这支军队完全由不足20岁的童子组成,全称便成了“青年近卫军”。但由于“近卫军”这个字眼涉及礼制,孙绰在场时,众人为避讳,含糊地称之为“青年军”。
“好”,听到青年军要参战,金道麟不再犹豫,他豁着指头盘算:“我坐船到长兴岛,集结兵马登岸,至少需一天。道路泥泞,我乘夜偷袭的话,预计五日内拿下盖马军营。十日后,木昆部抵达前,我需要青年军一部,至少十个人,带百余只火箭抵达盖马军营。到时,我提供弩车,提供操纵床弩的士兵,他们负责摆弄弩箭。
我预计,慕舆根大约在20日至30日内赶到龙城,等他把部队集结好,大约需要40天。不过,春季契丹各部都在寻找草场放牧,他们散布在万里草原上,等契丹一个部落一个部落收拢好兵力,至少需要百日,才能正式出兵。契丹不动,光凭慕舆根,估计他只会采用偷袭战术。
长兴岛的军队不行,你把木昆部收拾好后,我需要500汉兵,助防盖马山城。此外,牛庄的堡寨要扩大,我需要那500驻军的统辖权,以便于盖马山城成特角之势……”
“我同意”,高翼毫不犹豫地打断了金道麟的数落。此时,窗外己经大亮,城中隐隐地响起阵阵拔声,新年的欢庆开始了。
侍卫高羚一溜小跑到了门边,跪在门口享报:“王,铁鼓队己经准备好了。”
高翼点点头,命令:“叫黄朝宗与王祥来。”
高羚咚咚咚地跑去叫人。高翼转身对金道麟说:“我会让政务官随同铁鼓队出发,先散布慕舆根抵达的消息,命令各屯民点关闭坞堡戒备,而后开始编组新流民。此时,木昆部应该己抵达铁岭,他们将绕开龙城,自大虎山一带南下。
等他们到达盖马山城后,艾喜(库莫奚族去斤氏部落首领)会来找你一一他在给木昆部带路。你让他们顺海边向巍霸山城走,这时,我会封闭道路交通,禁止流民流窜并开始收容他们。当他们越过巍霸山城后,我会亲自提军,一路监视尾随,同时,出动警察镇压新流民的反抗,迁移新流民到指定地点。
庄河封锁严密,目前无一流民越过庄河。木昆部抵达庄河后,楼云会带着凤城骑兵接替我。新编组的流民,将由巍霸山城,经海路押运至长兴岛,在那里渡过防疫期后,3000人编入水师。3000人编入船坊,另挑选3000精壮,就在长兴岛训练成军。其余人则打散安排入各屯民点。
我们的水师将逐步开入马石津码头进行换装,换装完毕的船只将在长兴岛附近试炮。海面上的防御,你不用操心。近海巡逻,新旧水手各半,正好让那些新来的熟悉一下操船。这样,我们水师规模将凭空扩大一倍。
等水师换装完毕,我们要让整个渤海变成三山的池塘,在这片水域,不得我们的容许,片舟不得入海。”
高翼的话说完,众人都情绪激昂。谁都没有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三山刚与燕国达成和解,现在却要夺占燕国的盖马山城,那不是不守信用吗?此外,高翼的布局全是应付慕舆根,应付燕国,他没有提到契丹那20万骑兵。
契丹,这个曾使汉民族头疼千年的民族,这个差点让汉民族濒临种族灭绝的民族,这个性格坚韧似缤铁的民族,即将于汉国为邻,在座的汉国创业老臣却都注意到,这是汉国的疏忽吗?“出发”,正午时分,高翼布置完所有工作,大手一挥,震天动地的铁皮鼓敲了起来,他们将三山出发,走遍=山辖内各屯民点,以激烈的鼓点宣告汉王婚典的开始。
与此同时,康浮图与毕方舟也接获了汉王准予传教的命令。此前,汉王己分别与两人商讨过,并达成了修订教典的默契,但两人没想到,传教的开禁来得如此快。
七日一休,专为礼拜诸神,这是对我教的偏爱啊一一康浮图向佛教信徒宣告:七日一休,这说的是“七级浮屠”,是大功德,是对佛祖的认可。
七日一休,这说的是上帝七日创造世界,王心中偏爱我教一一毕方舟向信徒宣告:上帝第七日都休息了,所以我们也休息,在这一天里赞颂上帝。
世界三大宗教虽远隔千山万水,但在信息不畅通的古代,却奇异地同时以“七”这个数字为尊贵,这一巧妙的巧合,令两大宗教对七日一休的安排齐声称赞。在他们的推波助润下,高翼的“社区计划,项利地推行开来。
公元350年2月5日、永和六年元月十一日,库莫奚族木昆部大队人马终于抵达盖马山城。山城前,金道麟骑在一匹高头大马上,身后一支于余人的队伍排列成整齐的方正,肃静无声的迎接木昆族迁役的队伍。
木昆族的队伍拖拖拉拉,绵延数十里,前锋抵达盖马山城,队尾尚在远处天际边,相对于木昆族庞大的队伍,盖马山城这支千人的队伍显得微不足道,似乎是一个巨浪就能击碎的小舟。
然而,金道麟身后那千人士兵脸上毫无惧色,他们平静地立在金道麟身后,刀剑出鞘,呼吸均匀。
这是一支久经沙场的队伍,木昆族首领扫了一眼金道麟身后的士兵,立刻下了结论。“可惜,就是人数少了点”,他自得的大量了一下自己那漫长的队伍,扭脸对带路的艾喜说。
“休得胡言”,艾喜严厉的警告说:“这支队伍训练了两年有余,两年里他们每日吃一斤肉,全副武装跑四十里路,举石锁两百下,负重跳两里路。
这些人入的深山可打老虎,钻入大海可擒蛟龙,寻常十余个壮汉不是他们的对手。然而,这还不是三山精锐。三山的精锐只有五千余人一一两千骑兵、一千弓兵加上两千步兵。那些兵,王己经训练了四年。
慕容隽的骑兵凶狠吧,王只出动了那一千弓兵,两万骑兵埋骨三山。慕容宜现在每天给王刷靴子呢。”
木昆部首领将信将疑,艾喜也不理他,拍马向前与金道麟打招呼:“将军别来无恙,我一直在外奔忙,没能赶上王的婚礼,婚礼热闹吗?”
金道麟懊恼的回答:“王的婚礼,听说很热闹,三山城举城欢庆,可铁皮鼓敲响的时候,王己经把我赶到了船上,我也没看着。”
停了一停,金道麟又说:“五日前,三山开始军事管制,我现在就等你们来,你警告他们了吗?”
艾喜一摇头,凑近金道麟低声说:“警告了,但没用。王怎么坚持让他们穿越三山呢?我本来的意思是让他们从风城进入三山境内,或者在巍霸山城改编,王怎么……”
艾喜说不下去了,金道麟一扬手,马鞭在空中打了个响亮的鞭花,傲然说:“让我来,入我三山,就得服从我们的规矩,我就不信,世上还有拧不过来的歪脖树。”
第二卷 艰辛时代 第1114章
歪脖树怎么治理,这是高翼的理论:决不能等它成材了,再把它拧直,必须在它幼小的时候,制止它长歪的倾向。
所以,治乱世用重典。三山正是用严厉的惩罚,在这杀戮时代整顿出一块秩序。
歪脖树成材了怎么办?只有连根拔起!
艾喜听到这话,闪身让到一边,随着金道麟鞭声响过,千人方正里响起一片隆隆的鼓声,随着鼓声,那些士兵森然地迈动脚步,军阵缓缓裂开,中间出现一条通道。
训练有素一一木昆族首领看着汉军士兵移动的脚步作出评价。
军前变阵为将之大忌,可这队伍搞“军前变阵”竟如此流畅,轻松的像表演一场舞蹈,千余只脚在行进中同时举起,又同时踏下,天地间惟有随鼓点踏动的脚步。或许,还有一点落脚时溅起的烟尘。
他们常玩这个?这脚步声整齐如一,1000人中竟无一人走乱步伐,让整个队伍发出一丝杂音。
这需花多长时间训练啊!三山人很闲么?有钱啊,这么多人啥事不干,就白养着,让他们练走路,太奢侈了!
木昆族首领的目光顺着两军分开的通道望向远处,此刻,十名稚气童子身着板式胸甲,脚蹬V亮马靴,脸上带着骄横与傲气,正沿那通道走来。
几个娃娃一一木昆部首领嘴角浮出一丝冷笑,心念道:胡子都没有长出来,就敢上战场?三山便是靠这样的人打仗的么?顺这几个童子的路来望去,再远处,一群群工匠正操动着几个巨大的机械,将五六吨重的巨石吊在半空,再一块一块垒起来,似乎忙着建设城墙。
才数尺高!他们的城墙高仅及胸。看来,他们还没做好战争准备。
对面,金道麟傲洋洋的招招手,木昆部首领好奇的四处张望。但金道麟己不耐烦了:“你,说的就是你,东张西望的那位,愣啥?过来。”
一阵怒气涌上他的心头。木昆族首领有心装作视而不见,可回头看看自己的队伍,他们正饶有兴趣地拄着长枪、依着战马,歪歪斜斜,嬉笑无忌地看三山人走正步。木昆族首领旋即装出一脸笑容,催马向金道麟跑来。
我一个统领五万人的首领,你竟敢如此呼来唤去,可惜我的队伍没做好准备,要是准备好了,我一定要你知道厉害一一木昆族首领边走边恶狠狠地咒骂着。
哎呀……他突然想起一一队形!刚才我看到的队形是战斗队形,这些三山人连走路站队都费如此大功夫训练,那么,他们是否也顺便训练了一下杀人技巧?其实,屡战屡败后木昆族只剩下了不足两万人,其中老弱还占绝大多数。精锐骑兵也就4000人左右。这也是木昆族要投靠高翼的原因。
他己经走投无路了,而库莫奚出自宇文部,事急,投靠宇文铁弗也没心理抵触。
而木昆族之所以给高翼报出五万部民的数目,是出于固有的民族习性。
在他想来,进入辽河平原后,随便劫掠一些汉奴,凑足五万人不成问题。而此后,他将躲在汉国背后,劫掠慕容鲜卑引发的报复由汉国承担,他自己则依靠部民数量优势,引起别人的重视。甚至可能作为一支大族势力,照旧进入汉国统治阶层。
艾喜认识那几个走来的童子,他甚至知道这几人现在在青年军。严格地说起来,他们还是校友,曾同在军校学习。此刻,他看到木昆族统领带着一脸不屑的奸笑,夸张地做出刻意忽视的表情,他却不愿提醒,只幸灾乐祸地让开了道路。
青年军是千什么的,那是王的侍卫,他们佩最好的刀、骑最好的马、乘最快的船,一出校门就是尉官。我一个小部落首领才好不容易混上个尉官,小看他们,等死吧你!
嗯!才十个人,大打出手不可能滴。阴谋啊,绝对有阴谋!王派侍卫来了,这说明什么!让我给他默哀先!王想算计人,走遍全辽东,没听说有人能成功躲过的。0这傻瓜,等着被人买了吧!
艾喜出身库莫奚族去斤氏部落,部落刚投奔高翼时,长老全被迎入三山城。三山腐化的生活快速侵蚀了那些部落长者,等高翼容许他们自由归家时,那些长老无一人愿意重回山林过那种艰苦的生活一一当然,他们也许是出于顾忌。
在这种情况下,艾喜这些年轻一代被扶上首领的位置。
年轻人接受新事物快,在三山军校接受了短期速成培训后,出于对宇文族的认同,加上对三山雄伟建筑的赞赏、对上好兵器恺甲的喜爱、对丰富多彩夜生活的痴迷,对未来美好日子的企盼……这种种加在一起,艾喜楼云这些年轻人彻底被汉文化征服,一回部族后即开始狂热地推动归化政策。
贺楼氏、去斤氏、绝奚氏改汉姓、穿汉服、书汉字之后,高翼果然没有辜负他们的希望。三只小部族依靠自己的开凿技巧,劈山凿石换回了大量生活物资。幸运的人掘出了银矿、煤矿、铅锡矿,现在己忙着在三山城置地造屋,俨然与江南汉族小地主没什么区别。
即使不怎么幸运的人,他们仅掘到了一些岩石,这也没什么。三山喜欢用岩石造屋子,现在的三山就像一个大工地,四处都是忙着建房子的新移民。把凿出的岩石加工成四方石块,也能卖钱。
这钱虽少点,但在自己屋前屋后再养点家畜,剪剪羊毛卖出去,也够一家人温饱一一这是因为三山官少,商业获得的巨大收益己足够政府运转,王便看不上农民嘴边那点小钱,所以三山税赋极轻。
自此之后,艾喜等年轻一代己彻底认同自己汉人的身份。若不是木昆族屡次三番求告,他们甚至忘了这支同族的存在。
去斤氏原是小部落,在库莫奚时也屡受过大部落的欺凌,木昆族当时也是压迫者之一。
现在,他们最先受益者与引导者,自然对木昆族有居?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