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胡烽火录
说实话,东晋十六国历史中,就这段历史最令人不可思议。X胡石赵崩溃后,充州徐州沃野千里处于无政府状态,冉闭黄河之北,忙于跟石赵残余交手;慕容鲜卑在燕山之北,埋头接管幽州;北凉、仇池、代国、旬奴铁弗争夺陕甘宁夏。黄河之南长江之北的广大地区一片权力真空。段垄以数百骑就能掌控青州。此时,朝廷只要随意任命几名官员填补权力空白,便可拱手恢复青徐竞万里故土。
那样,历史就完全不一样了。
然而,在长达两年的时间里,整个朝廷对江北完全不作为。他们啥事也不干,专业闹内让,直至亡国l人怎么能愚蠢至如此地步,实在不可思议。
柳毅刚才的话虽然客气,又貌似谦恭,但却等于狠狠扇了朝廷一记耳光。
此时此刻,江北,汉民生活如水深火热,屠杀使他们绝望,朝廷的背弃使他们看不见明天。柳毅的态度,正代表江北大多数汉民的心态,他们看穿了朝廷的懦弱,宁愿相信暴虐的冉闭,宁愿相信对他们稍微温和的慕容鲜卑,宁愿相信隔海相望的“匠汉”,也不期待朝廷的解救。
那是比海能枯、石会烂,更为渺茫的非常事件。
汉民的绝望,柳毅的轻蔑,没有动摇孙绰原先的想法。也正在这种情形下,当桓温提出北伐时,整个东晋朝廷首先想到的不是恢复国土,进而解救同胞。他们首先想到的是,万一桓温北伐成功,这大功怎么奖赏?无法奖赏,所以不能北伐。至少,不能让桓温这个常胜老将主持北伐。
当然,继续偏安更好。
这是整个朝廷的心态,柳毅说的再沉痛,也动摇不了深知朝堂内幕的孙绰。他只淡淡一笑,漠视了柳毅。
“晋使何在?”,孙绰转移话题,询问新任宣慰使的下落。
“我等挽留不住,那位晋使强行出海,不幸遭遇风暴失踪,如今,我等正在四处寻找”
,柳毅诡异地一笑,叹息道:“大海茫茫……啊,太遗憾了。”
孙绰一惊,他知道汉国不会容忍这位晋使抵达三山,但没想到,汉国居然使出这么决绝的手段。
文兵率直,不忍见孙绰满面惊慌的神情,好心地提醒:“估计,他现在正流落到某个荒岛之上……”
见孙绰仍一脸惊愕,他干脆说得更明白些:“晋使乃上国使节,我们不会害他性命的。
明白了,一切都在控制之中。我得快走,赶快抵达建康传递汉王的意思,每晚到一天,意味着那位可怜的使节在荒岛上多挨饿一天。
“既如此,我明日启程如何?”孙绰试探地问。
再别让勇士号兜圈子了,我心急如焚啊i柳毅嘴角露出一丝微笑,答:“这几日,晋商正接踵返回建康,孙公可换乘它船,三日内必送孙公至建康。”
孙绰走了几步,忽然回头,再问:“这几日,除晋商返回之外,还有何事?”
柳毅嘴角的笑容更明显了:“汉王大婚过后,光州治所己迁此城,除柳某外,另有文氏三人受封于光州,文战子爵、文书子爵己就藩不其、东牟。
此外,今年的贡赋汉国己全数运至建康,孙公可借这个由头,要求陛下重封汉王。”
这也太积极了吧,才年初,汉国就着急地把全年的贡赋上缴,这让别的州郡怎么活?荆襄蜀郡己被桓温把持,朝廷现在全靠扬州供养,汉国的这笔巨款会大大缓解朝廷的财政困难。汉国这是怎么了?一边态度强硬要求封赏,一边却又积极向朝廷摆尾市好?高翼的处事真是难测啊!
“这是胡萝卜加大棒”,隔海相望的三山,高翼正在向群臣解释自己的行为:“晋廷自大,若容忍他予取予夺,今后他们便不会把我们放在眼里。但朝廷好面子,若我们摆出不亲则叛,抚之则顺的态度,他定会不惜代价笼络。若即若离之间,一会儿胡萝卜一会儿大棒,正好左右逢源。
我三山国小,地不广、人不足、土地贫瘩,开荒数年难以稳产,光靠耕作根本无法在这杀戮之地立足,所以,我们必须依靠作坊产出,换回粮食与钱财。然而,辽东不事生产,乐浪三国财富不足,石间、肃顺尚需扶持,它们加起来也吞不下我们一半的货物。
所以,我们只能依靠南晋才能生存下去,朝廷是我们的根,是我们的母国。给朝廷那点钱算什么,只要朝廷容许互市,我们把南方的茶叶、丝绸、青瓷销往北方换回战马,或者销往南洋换回金洋(拜占庭金币),同时,把我们自己的商品贩出去一一货殖通则国富,国富则军强,军强,我们才能活下去。
现在,我希望你们都跳起来,有封地的,去南方雇佣农夫开荒;有工场的,去南方雇工匠开工;有船舶的,去南方雇水手操船;乘晋商返家的浪潮,在熟络劲没过去的时候,赶紧加把火,把火烧旺,向朝廷倾销货物,把哪儿的闲散劳力都给我拐来,我需要劳力,大量的劳力。
今年正是我们喘息的时刻。慕舆根,跳梁小丑尔,让他跳腾,今年我们跟他耗时间,逗他玩玩,等军队换装完毕,我们再跟他算帐。各位,行动吧!”
第二卷 艰辛时代 第1117章
永和六年夏,三山,高翼在王府悠闲地看着军情报表。高卉正坐在他脚边,一脸幸福地剥着鲜红的石榴,剥好的石榴籽它不吃,只顾往高翼口里塞,还神情专注地举着丝帕,将高翼嚼出的石榴汁细心擦去。
石榴又称天浆果。在中国古籍中,它也是一种能增长功力,具有伐毛洗髓作用,能令人白日飞升的道家极品仙果。中国能吃到石榴要感谢X胡石勒,但这石榴不是他从天庭偷来的,而是从家乡引种入邺城的。
邺城被冉闭占据后,种石榴的西域园艺师成了杀戮的对象。高翼依靠与冉闭的旧识,用2万石粮食将园艺师与石榴植株买了回来,并在长兴岛大面积种植。于是,石榴成为当年三山最热门的水果。
石榴籽治胃病,吃石榴要吃籽。高翼眼睛盯着情报,嚼起石榴来难免三心二意,幸亏身边有了高卉,才不至于手忙脚乱。
这年的春夏两季,高翼过的很悠闲。三山连续数年高速发展,如今,在辽东闭关自守己没有问题。相反,连续的高速发展让三山内优重重,根基浅薄。在基本安全得到保障后,高翼转过身来,将注意力放在国内,潜心治国。
一直以来,高翼忙得脚不沾地,只为能在乱世求生。他坐拥20万之众后,求生不成问题,人多带来的政务不畅巫待理顺。借鉴后世的公司管理经验,高翼把国事按部门划分,责权利分明,初步形成了“五相共治”的政治格局。这反倒让他彻底闲下来,甚至有机会抄着手,每日到各大学校溜狗逗猫打孩子。
高翼手中这些情报,部分由编及全国的三山商队搜集,部分则来自辖内各级官员。
孙绰回到建康后,不知他怎么一番解说,朝廷急忙诏回了新宣慰使,也许是三山提前缴纳贡赋的做法让朝廷无话可说。但三山扫了朝廷的脸面,加上对燕国心存顾忌,让新一轮封赏迟迟未定。
反正他们今年贡赋己经缴纳,朝廷也不急安慰三山。
拿人家东西手短,朝廷收下三山当年贡赋,新一轮封赏中却独漏下了三山,于是,对于三山商人满晋朝上下跳腾,就不好意思干涉了。
朝廷不急,高翼也不急。当然,他也不是坐着不动的人。在他的怂恿下,没等晋朝反应过来,三山商人己掀起了雇佣与倾销狂潮,廉价的三山食盐、纺织品、手工制品席卷南方市场,而那些熟练工人则被三山高薪雇走……
新工人进入工场后,本国青壮纷纷进入军队,三山迅速扩大了军队规模。四艘七百吨左右的炮舰相继下水,被分别命名为虎鲨号、角鲨号、星鲨号、蓝鲨号。奈何,形成战斗力还要等到明年。
“冉闭……”,高翼拿起一份情报,含糊地嘟嚷。三山在忙碌中发展,中原的混战也愈演愈烈。冉闭当了皇帝后,加封他的政治伙伴、乞活军首领李农为齐王,很有些“冉闭皇帝万寿无疆,李农齐王永远健康”的味道。但这番和睦融融的景象不久便窜了味。冉w旋即以谋反罪,诱杀李农。
此前,乞活军己经成为胡人残杀同胞的一把利器,褚国丈的北伐就是他们击退的,冉闭要杀胡人,这支手上沾满同胞血泪的农民起义军不情不愿。李农的被杀使乞活军立刻瓦解,开始大规模出投胡人主子,来不及投敌的五万人则筑垒自守。
三月,石抵派相国石棍率众十万伐邺,于邯郸被冉闭大败。此战之前,冉闭还对石抵的政权心有忌惮,甚至不惜曲节向东晋求援。而在此战之后,冉阌尽收畏惧之心,开始调整战略,率20万大军抢先进攻,再胜石抵。
此战结束,冉闭己然“三十余万,族旗钟鼓绵亘百余里”。单以军力而言,当世无双了。而在军队的利好下,冉闭“至自苍亭,行饮至之礼,清定九流,准才授任,儒学后门多蒙显进,于时蠢然,方之为魏晋之初。”
如果冉闭能就此束手,就此以持国为上。那么或者南北朝的历史就要来一个全面的改写。但可惜的是,眼见着如此庞大的军队,冉闭开始头脑发昏。他率步骑十万攻打石抵的襄国城,临行前,任命其子太原王冉撤为“大单于、a骑大将军”。
“冉闭以杀胡令起家,在民族矛盾最尖锐的时刻,他居然给自己的儿子一个如此胡化的称呼……”,高翼对着这份情报,绝望地叹了口气。
、这份情报来自邺城,辗转送抵三山,以花了一多月。情报上说:魏国光禄大夫韦搜上表劝诫,要求冉闭取消对儿子的“大单于”这个封号,言辞恳切。冉闭阅后大怒,诛杀韦搜及其子孙。
“冉闭,己不成气候了”,高翼沮丧地扔下了情报。
自此以后,因其杀胡而投靠他的文人会心灰意冷,稍有点头脑将准备后路。
“可怜了”,高翼记得那段历史。冉闭从异族豪强哪里解放二十多万汉人妇女,并帮自己的士兵找到失散的家人。当冉闭放汉族少女回家时,她们中的大多数却没有走。因为己经无家可归了,冉魏灭亡时,恶运又一次降临她们的头上。慕容鲜卑把她们尽给残忍的充作了军粮,吃下肚里。
这也是一种融合方式吗?在文人的笔下,这是!
高卉对他的烦恼不感兴趣,她只关心自己男人的嘴角是否千净。说话这功夫,鲜红的石榴汁如丝丝鲜血,自高翼嘴角溢出,她举丝帕轻轻揩了揩,然后身子稍移,欣赏地端详这张面孔,忽然发现那额头上新出现几粒汗珠,她发出一声欢呼,举帕擦拭。
“垃圾”,高翼新拿起了一份情报,扫了几眼便掷于地上。
这是石抵的告急文书,病急乱投医的石抵四处求援,而收到他的告急文书的,除了羌族的姚弋仲,氏族的符洪、拓跋鲜卑、慕容鲜卑、高句丽之外,也有字文铁弗高翼。
高翼仰脸望向天空,自问该如何应对。
所有的胡人都联合起来,想捕杀汉民的反抗力量,其中,也包括汉民的母国东晋,他们任命大名士殷浩“督扬豫徐竞青五州诸军事、假节”,并命令殷浩北伐冉闭。然而,冉闭这时却忙着诛杀同伴,只为独享绝对的权力。
殷浩是当时的隐士、清谈领袖,誉满天下,有“殷浩不出,奈苍生何”的评语。殷浩与桓温是自幼结下的仇敌,据说小时候桓温和殷浩在一块儿上学,桓温买了一个竹马,玩够了扔掉后被殷浩捡去接着玩,由此桓温就一直看不起殷浩。
殷浩能言善辩,据说桓温曾问殷浩:“你我的名气都很大,卿比我如何?”殷浩回答说:“我己经跟我自己周旋许久了,但我还是愿做本色我。”
北方胡人打乱,桓温屡次上表要求担纲北伐,但朝廷对桓温很不信任,宁愿亡国也要恶心桓温,所以就让殷浩出马,把持朝政,并排挤桓温势力。
人之愚蠢,竟至于斯。
奈何高翼现在却有心无力。
帮助冉闭吧,他必定会把高翼当作另一个争权者,对这样的人,自古以来的传统做法是杀之而后快。冉N己经向同伴举起了屠刀,高翼不愿做下一个。
更况且,现在契丹大军与慕舆根正在夹击汉国。
四月,契丹先锋部队绕过积翠山脉,突然出现在凤城以东,五月,契丹中军五万人抵达,并开始狂攻凤城。高翼置之不理。
同月,慕舆根统领鲜卑铁骑出现在盖马山城(元宵节后改名盖平城),责问汉国在a和期间,擅自攻打燕军,夺占盖马山城的行为。高翼对之以:两国和议未定,取城以自保尔。
慕舆根认为合约既签,汉军应退出盖马山城。高翼回答:该地己封功臣,无故不好?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