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胡烽火录
最典型的要数吴江,这位新罗汉裔加入三山不久就远渡重洋。回来后,本来痛哭流涕的,打算永世不去那个“魔鬼之地”,但听说这次远航将带回大批美女——非洲的黑美女,天竺的大眼美女,波斯的白肤碧眼美女……于是,他又哭着喊着,再度爬上了船,在三山众男人的口水当中,得意洋洋地带舰队起航。
马努尔回来后,五相体系正式完成。第二天,佩戴着子爵徽记的马努尔,趾高气扬地出席了五相会议。这是他第一次爬到这么高的位置。出于对他的奖赏,他的出席赢得了至高荣誉——高翼带领其余四相,避席迎接他就坐。
马努尔不懂君臣纲常,出于商人的公平交易思维,他认为自己应该获得这样的荣誉,当他洋洋得意地落座时,迎接他的是其余四相愤怒的目光。
高翼没理这些,众人谁也不敢首先开炮。等到高翼催促再三,金道麟才首先开口,打破了压抑气氛。
“这几日,西线慕舆根的攻势已经停顿。原先,他每日都要出营列队,或攻城,或操练,但最近,他已经停操7天了。探子们无法深入,但侦查发现,燕军士兵拉的屎里全是野菜与草根,我们猜测,燕军已断粮多日。”金道麟汇报说。
“不简单呐”,高翼夸奖道:“慕舆根从初春与我们僵持到现在,不简单呐。”
“春粮吃尽,野菜挖绝,秋粮未下,这是青黄不接的时候,大家都在盯着秋粮,慕舆根撑不下去,可以理解”,财相黄朝宗插话。
“西线战况如何?”高翼问。
“自春至今,慕舆根丢下了3万尸首,我们背靠坚城,扼守牛庄与熊岳码头,粮草兵器补给通畅,至今还没动用火雷与炸药等武器,只阵亡了131人,伤300余人。”金道麟对这个战果很满意。
“东线怎么样?”
“东线,契丹人一开始分散四野,牧马割草,他们的粮草早已断绝,携带的牲畜也吃得差不多了,这个冬天,契丹部一定很难熬,我们想……”
高翼打断金道麟的话,俯身向马努尔介绍:“外交部有一名官员,很得力。不久前我们刚通过他,与燕国签订了和平协议——虽然这协议谁也没当回事,都在各打各的。但有这协议在,慕舆根没好撕破脸,深入我三山。
这个人叫陈浩,我让他去帮助契丹人,真心实意地帮助契丹人。所以……”,高翼转过脸来,对金道麟说:“所以,对这些契丹人什么想法也别有,我们决不打他们,任他们自生自灭。”
三山四相咽了口吐沫,一声叹息。无可奈何地点点头。
高翼说得没错,陈浩是在真心实意地帮助契丹。但陈浩是什么人,儒生!契丹亡于儒,那是历史再现。毫无难度,太简单,太没悬念。
人生不过百年,可契丹在千年的时间里,成为汉民族的大患,让汉民族走到了种族灭绝的边缘。然而,正是这个强悍的自称“镔铁”的民族,儒化之后才百年,整个种族连渣滓都没剩下。
在这时代想灭绝一个胡族,造原子弹干嘛?研究非典干嘛?散布大瘟疫干嘛?火枪大炮统统不要,派几个价廉物美,持久耐用的儒生去,顺着历史轨迹推动历史惯性发展,一切ok!
契丹族的凶悍千年,在于他一直游牧,脱离于儒学影响之外。高翼就想让他们提前获得儒学文明,特地叮嘱陈浩,一定要真心帮助契丹。
来攻击三山的契丹与高翼相持许久,无法抢掠的他们弹尽粮绝,眼看这个冬天,这几个小部落就要灭绝,或被大部落吞并,或在茫茫雪原上冻馑而死,这时,有了儒生参谋的的部落会干啥?用脚后跟都能想到:他们一定会先发制人,向自己的同胞举起屠刀。
铁板一块、心齐无比的契丹族学会了搞内讧,还需加点“天人感应”,“五德始终”……嘿嘿,想不种族灭绝,他有俺们汉人的运气嘛?
第二卷 艰辛时代 第1121章
陈浩是酵母,这几个小部落是疫病之苗,高翼就等着他们把瘟疫扩散到整个草原。金道麟想先击退他们,解除东线的危机,高翼怎能答应。
“西线,我们的主攻方向在西线,契丹应慕容鲜卑而来,慕舆根垮了,他敢留在那儿吗?”高翼耐心地开导说:“打败契丹有什么?你不是说他们把牲畜都吃完了么?我们领几万张嘴回来干嘛?养他们一冬天?
西线,慕舆根没粮了,他后面还有龙城,还有辽东国和整个平州,我们的力量只能顾一头,夺下龙城后,守好铁岭关,兴城,就足够了,所有的方针都要围绕这个转。”
今年初,占据盖平后,为了让盖平获得支撑点,高翼在后来熊岳县的地方修建了熊岳山城、熊岳码头。而后,他又在巍霸山城与熊岳山城之间,大约是后来的复州城地址上,修建了老虎城。
去年占据的贸易点——葫芦岛他也没拉下,派遣一支300人的守军,乘舆慕舆根僵持的功夫登上大陆,建了一个石堡、码头,命名为兴城。
此外,打着宇文福的旗号,高翼还在后来的铁岭位置建设了一个小石堡。名义上,这小堡是为方便汉国商人歇脚,并在此与草原部落交易,而由代国驸马宇文福建设管理的客栈与椎场。但实际上,宇文福压根不知道石堡的存在,里面把守的汉军也都是换上代国军服的宇文鲜卑人。这个军事要塞正立在辽河平原与嫩江平原的山峡口。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敌。
兴城设立于明代末年,称宁远。在袁崇焕住宁远城之前,这里只是一个路边客栈。唐朝初年这里发现一个温泉,当地才有了正式的名称,叫“汤泉”。宁远城筑好后,辽河平原除龙城(襄平)外,大点的城市基本没有。这时正对葫芦岛的锦西城渺无人烟,稍远一点的锦州城,这是叫“宾徒”。
晋代的宾徒是个县级单位,当地居民主要是来辽河平原暂居的商人,以及三国时代躲避战火的流民,他们在战乱平息后纷纷返乡,该地故而被命名为“宾徒”。据说,三国时代的大贤管宁避居辽东时,就是在宾徒耕作为生。
三山霸占葫芦岛后,便在对面的大陆上设置集市,成为锦西集,也就是后来锦西市所在的地方。随后,宾徒作为商人居住与交易的地方,逐渐没落。高翼在葫芦岛附近建设要塞时,为了不让锦西集受影响,便将要塞筑在了兴城所在,并以兴城命名,希望三山借此而兴。
兴城要塞完工后,燕国通往龙城的道路只剩下了一条——穿越燕山,经昌黎(今朝阳市)、义州、沟帮子、大虎山、黑山到新立屯的路线。这条路沿线均是大山,是自古以来辽东通向中原的最常用路线,也正是辽沈战役争夺最激烈的地方。
现在这些地方都没有开发,许多地方连地名都不存在,高翼干脆用它们后来的名字命名。于是,锦西、锦州、兴城,铁岭……这些地名纷纷登场,如此一来,今后他就不用翻译地图了。
高翼以前看过数遍辽沈战役,虽然燕军今后不会走兴城这条路线——即使1600年后,这条线路不是国军的正常行军路线。但他知道另一条路线的所有战略要点,这就足够了。
窥伺在一旁的他,只要力量积蓄够了,可以在任何时刻出兵占据任何战略要点,轻松地将燕军的咽喉掐住,活吃整个辽河平原。
高翼一点不担心燕国能发现这个设好的圈套。此时,沙盘尚未传入中国,地图绘制也没标准,没有比例概念。在这样的图纸上,根本看不出两点之间确切的距离,看不出道路的长短,看不出山势的险峻。这时代传媒也不存在,如不是有人特地告诉慕舆根、皇甫真,他们怎会知道三山在什么地方筑城,即使知道确切地点,他们又怎能知道这些星罗散布的点,织起来就是一张网。
现在万事俱备,套子已经设好,刀枪已经擦亮,就看套住的是龙是虎还是狗。至于契丹,这时一个最终必定绝灭的民族,连猫都算不上,花费这么大精力布局,套上这么一个小猫,怎能甘心?
“我们那付陷阱只能用一次”,高翼补充说:“当我们从兴城出兵占据义城时,如果慕舆根的力量消耗不大,我们就要面临燕军的全面反击。燕军可以动员30万兵力,而我们只能出动2万人。我们不是拂菻(拜占庭),1万8打波斯30万人,战败了还觉得委屈。我们面对的是比波斯更凶残的铁甲骑兵。
启动那付陷阱,意味着我们必须在最短的时间里吞下整个辽东国。所以,我们必须把精力放在西线,将燕国在辽东的最后抵抗力量彻底消灭。还有,在重装步兵训练完成之后,我们没能力对付慕容恪。”
高翼说完,目光转向了马努尔。冉闵花了十余年的时间训练出7000斯巴达式汉军,这些重装步兵是后来对付慕容恪的主力,然而,他们还是失败了。他们用生命验证了一个简单真理:重装步兵战胜不了重骑兵。
一个重装骑兵体重有一吨,奔驰的重骑兵,其势能是个可怕的数值,奥运会纪录中没有举起一吨重物的纪录,更别说冲击状态下的一吨重物。高翼也没有十年时间,他只能指望引进外援。
“具体的计划我不干涉”,高翼看着马努尔,心不在焉地说:“今年入冬前,我们必须开始行动,先把慕舆根解决了。明年开春,预计战事将进入尾声,我们便启动‘捕鼠行动’,吞下辽东后刚好安排春耕。嗯,马努尔,你拐回来的人怎么安排的?”
马努尔站起身来,鞠了一躬,说:“尊敬的陛下……”
此时,王祥已忍无可忍,他拍案而起:“马相国,请你注意,我汉国规定:军人见王不跪。可你没有军职,大王与你说话,请你跪着回答。”
“无妨”,高翼制止了王祥:“子川,你不知道,他们信基督的,讲究只向神灵屈膝。他们在南方都不愿与朝廷官员接触,就为不愿下跪。跪礼的事,毕方舟那里也已有抱怨,我准备以后也废除跪礼——三山国人,见王不跪。”
王祥听到这话儿,怒气未消地坐了下去。马努尔得意洋洋地瞥了一眼众人,回答:“尊敬的陛下,我这次拉回来三百一十二人。其中,有一个百戏班子,一个歌舞伎班,总共三十四人。
除此之外,我还有一个五十人的卫队,一百名奴隶。这些奴隶都是当地的养殖好手,一路上照顾我的牲畜与种子。剩下的是七家人,他们是拂菻小商人,拖家带口的。
不过,其中有一位建筑学家曾参与建造罗马总督府(印度果阿的堡侯府,亦即果阿罗马侯爵府),我想让他帮忙建设我的领地……”
高翼点点头,马努尔带回来的东西果然都是紧俏货。近几年,天竺的百戏班子已成为了老百姓最普通的娱乐方式,逢年过节,集市上天竺班子的演出,给老百姓带来无数快乐。
至于印度的歌舞伎班子,那就更了不起,也就是在公元350年,印度的飞天舞、孔雀舞传入中原,这才造就了后来敦煌石窟精美的壁画,并成为中国国宝和世界文化遗产。
“你的医士营,防疫期过后他们都将获得军职,成为自由民”,高翼指点着王祥、黄朝宗、金道麟,安排说:“法相核准他们国民身份,藏相登记造册。武相把他们编入军校……不光是军校,他们有什么一技之长,全去学校教学,每个班配个翻译,让他们边教边学汉语。
财相,将他们按军官登记造册,按月发放津贴。”
这时代论起学校的多少,三山怎么也能排到世界前十名里。由于自打立国之初,高翼就宣布“国家责任”四原则:修道路,通邮政;建学校,普教化;明法治,传规则;设诊所,广救治(延用1500年前,史前时代希腊提出的“国家责任”概念)。其中,义务教育是国家强盛不衰的根本,所以,三山规定,民办学校每招收一名学生,可向政府申报,享受相应的“义务教育补偿金”(同一时间,世界其余国家都在采取相同教育政策。据记载,仅当时的埃及就有300余所义务教育学校——其中大多数为祭师学校,而拜占庭、波斯、阿克苏姆、希腊、天竺所建立的经文学校更不胜枚举)。
由于三山允许以自己的名字命名学校,富裕起来的第一代三山工匠便纷纷出资设立大小不等的学校,培养自己工厂作坊所需的人手。而后,各类学校如雨后春笋,加起来逼近一百大关,接近了埃及当时的义务教育水平。
其中,比较大的学校是高翼建立的军校、航海学校、商校、工校。但大多数学校很小,甚至就老板自己兼任教师,学生是几个学徒。可只要他们有一间教室——哪怕只能放几张椅子;有一个课本——哪怕只有三两页文字;教授一项技能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