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胡烽火录
然而高卉来后,一切都不同了。私心爱慕高卉的天子叫宫女们穿上三山衣裳,在宫中模拟高卉的神态,巧笑嫣嫣。自己则穿上“辽服”,扮演一个深情男子,与宫女们嬉戏花间。
楚王爱细腰,民女夺瘦死。皇帝有这种爱好,民间当然不甘落后,高卉随行的三山女官每日招摇在街头,给她们做了榜样。于是,一夜之间,建康女人换了装束,也开始流行三山的裙装。
这股风暴不仅波及晋朝女人,男人也不例外。三山外交官丰厚的钱包、精美的三山钱币,让他们在花街柳巷深受欢迎。纨绔,首先是纨绔们纷纷着“辽服”,仿效三山官员的神态,摇着折扇出入花丛,用自己风流的气质,爹娘给的钱币扩增辽服的影响力。而后,皇帝的爱好波及官员,波及百姓。
当百姓穿上辽服后,这种衣服便再也脱不下来了。对于穷人来说,这种节省布料的衣服紧身舒适,便于劳作与奔波,自然成了穷人家居的当然选择。于是,有钱有地位有身份的人去“辽番邸”买一套原产辽服作为家居服饰,没钱的人则自己仿制辽服款式。一时之间,行走在建康街头,能给人以回到三山的感觉——全是各种款式的“辽服”。
这股风暴不仅仅以建康为终止,京师流行的时尚首先让鄞州人仿效,他们本来也与三山商人交往密切,当三山商人的服饰成了上流社会的象征后,他们的热情如火山般喷发了。
不久,朱焘上书,求将三军军服改为类似“辽服”款式,不为别的,就为这种军服节省布料,这对穷困的晋朝是无法抗拒的诱惑,至于它穿在身上方便灵巧、威武神俊倒在其次。
旋即,朝廷下诏,准许朱焘酌情改制。而后,时尚风暴席卷整个南方。
高翼走后第十天,而她引发的风暴正在迅猛时,朝廷再遭遇“三山地震”——提前北上的三山外相马努尔没有回家,他瞒着朝廷抵达了邺城,与朝廷的敌国冉魏达成了协议,用等身重量换粮草,从邺城购买不下十万妇孺。而识字女子则用十倍价格交换。
消息传来,朝廷震恐。
第二卷 艰辛时代 第1138章
乱世人命贱如草。
晋代的一斤合222。73克,三十斤为一钧,一石为四钧、共百二十斤,一斤为十六两,一两为二十四铢,故而晋代一石为26。727公斤。
所谓“等身重量”意思是:一个成年妇女,如果她不识字,那么她体重多少,就能换取相当于其体重的粮食。而大饥饿状态下的邺城,如果一个女人还没被人吃掉,她的体重最多只有40公斤。
也就是说,一个女人只能卖出不到两石粮的价格。识字女子价格高点,大约值18石左右。老弱妇女以及儿童则不值钱,汉国愿意免费接纳她们,给她们粮食让她们活下去,让她们不被人吃掉。
这是一个什么时代啊?杀戮、战乱、汉民成为食物的时代,他们最大的奢求就是成为一抔黄土,而不是“两腿羊”。
是什么力量使我们的民族走到了这一步?
然而,三山给的价格却不是“草”的价格,甚至可以说这是个天价。
在饥饿的邺城,一石粮已卖到了30万钱,而且有钱你也买不到粮食。
在这饥饿的年代,人们毕竟还残存一点廉耻,吃人还被当作是邪恶行为。所以人肉的价格比较低廉。胖点的人只卖十缗钱,也就是一万钱,瘦点的则更廉了。小孩不值钱,一般就“易子而食”。
这是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时代。
然而,晋朝还要愤怒。
辽汉,名义上还是晋朝的臣属国,它与敌国外交竟不跟朝廷打招呼,尤其让晋朝愤怒的是,传闻汉国与冉魏的交易总额达到了30万石粮食。30万石,约8100吨,大约要装30艘三山巨船。
当时的亩产也就两石三石的样子,到了宋代亩产才达到五石左右。这个数字相当于汉国替魏国播种了十万亩良田,有了这些粮,再配合点草根树皮,人肉鼠肉,足够邺城全城百姓吃一年。
俺们是他的宗主国唉,他又这些粮食怎么不送给俺们,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他的就是俺们的,俺们的还是俺们的。这笔粮食拿到建康,也够我们吃半年的,凭啥他有粮资敌,不送给我们?
可是晋朝有什么办法对付三山——打,他远在辽东,走陆路过去要穿过战区,穿过燕国掌握的渤海郡;走海路,想也别想,朱龙骧常上三山战船晃悠,就为搞清三山海船的战斗力,听他说,若真要打起来,三山战船可一个打仨,把晋朝水师尽灭于长江口。
远的治不了,咱收拾眼前的怎么样?城南不是有一群商人吗?咱没收他们的合法劳动所得怎么样?
也不成,协议签订了,那群人自治,每年要给俺们纳税呢,收拾他们,那不是跟自己的钱袋过不去吗?
唯一的办法只剩下下诏申斥了,可晋朝知道,自己的申斥诏书连桓温都不在乎,更何况敢在强敌环伺的辽东立国的高翼呢?诏书送抵三山后,汉王会不会拿它擦屁股,难说啊。
经过这番折腾,朝廷逐渐觉得,这个辽东属国一再找事,实在桀骜不顺。今后,似乎应该把双方关系确定为只有金钱往来,别的事,管制太多反而出丑。
但朝廷的脸面要顾及,所以,即使知道高翼不拿诏书当回事,也要下申斥诏令。同时,朝廷开始隐隐对北伐有点上心,殷浩受命,文心阁TXT下载 下载请到BBS。wenxin8网持节出了建康筹备北伐。为了筹集北伐粮草,殷浩到达淮南后烧荒屯田,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大约在明年秋收后,完成北伐粮草的储备。
一年时光,在这分秒必争的乱世,殷浩要花一年时间才能完成北伐准备。
不止一年,历史上殷浩花了三年时间筹备北伐,直到燕国完成了对长江以北地区的完全占领,殷浩也写够了北伐的诗,这才动身北上,然后完败于燕军。
晋朝的动作慢,燕国、汉国、魏国动作都不慢,连拓跋鲜卑的代国,四处游荡的氐酋苻洪、羌酋姚戈仲动作都不慢。
先说氐族,苻洪袭击石虎的部将麻秋,并俘虏了他,留在军中任自己的军师将军,对其很是信任。苻氏几代帝王,总是犯下这种对降敌手软“慈德”的通病。而麻秋心怀野心,设宴招待苻洪,暗里酒中下毒,准备鸩杀苻洪后并领其众。
苻洪的世子苻健发现情况有异,带兵收斩麻秋。苻洪临终留下遗命,对世子苻健说:“中原不是你们兄弟能占据的地方。关中形胜,我死后可鼓行西进。”言终而死,时年六十六岁。
苻洪死后,苻健心知自己能力不足,去掉三秦王的名号,向东晋称臣,在从枋头向关中进军的过程中,苻健打着晋征西大将军、都督关中诸军事、壅州刺史的旗号。是年冬,苻健抵达关中,击败关中杜洪,占据长安。至此,前秦帝国初露端倪。
羌族首领姚戈仲没能抢到先手占据关中,他也不慢,立刻南返攻击许昌。并遣使至东晋,被授予持节、东夷大都督、都督江淮诸军事、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大单于,封高陵郡公。
刘显与冉闵议和后没有食言,在回去后不久,他就真的杀了石祗,并连带石祗的太宰赵鹿等一级官员十余人,首级一并传送至魏国。至此,残暴的羯胡石赵政权正式灭绝。
但刘显所为,并不代表他就完全的归顺了冉闵。在掌握了襄国的大权后,刘显开始整顿兵马,针对冉闵发动了一系列的军事行动。
冉闵与汉国达成交易后,迅速甩掉了邺城十万妇孺的包袱,汉国的第一批粮草自陆路运达后,他一边整军备武,舔舐伤口,准备反击刘显的挑战。一边将邺城老弱妇孺驱赶至黄河边,令她们自己寻找一切可能的工具,编织简陋的小筏顺江而下。
沿途,燕军沿河窥伺,可惜他们没水军拦截,被汉军用木筏组成的内河水军阻止了骑马入江行为。而那些妇孺们则前赴后继地飘向大海,飘向着传说中的饱食之地……前进中,稻草、木板编成的简陋木筏不断沉没倾覆,淹死的尸骸塞满的大河,十一万妇孺,最终被入海口的三山战船救起的不足五万,可谓是“泣血大逃亡”。
在邺城“泣血大逃亡”开始的时候,燕国的使节辗转进入三山“境内”。
此前,燕国君臣经过讨论,一致决定派记室封裕出使汉国,要求与汉王会盟与辽河,正式移交辽东属国。与此同时,燕军一边开始疯狂重修和龙城,准备将和龙城变成一把铁锁,锁住汉国对燕国后方的窥伺;另一边筹备强迁还有点剩余价值的侨民。
封裕受命先至龙城,与慕舆根交换迁徙意见,并请皇甫真作向导前往三山。在龙城耽误了几天,封裕与皇甫真一同上路。中途,在大石桥堡却被截下。
皇甫真很郁闷,什么时候这块地方成了三山领地,这一眨眼的工夫,三山那些奸诈、贪婪、无所不用其极,丝毫没有荣耻感的商人们,竟在这里建起一座不大不小的石堡,我们燕人要想通过这里,还要征求他们的同意,什么世道!
龙城留守皇甫真花了五天时间抗议,然后又花了五天时间才明白,汉军根本没听他的抗议——汉军在备战。他们不停地往石堡里运送粮草、弓箭,在他抗议的这几天里,一队队装备精良的汉军被调入石堡。等第十天到了,一条简易的公路修至大石桥堡,皇甫真才明白,再从铁弗高嘴里把这颗牙撬出来,比登天还难了。
好在燕国已决定把辽东属国给那个铁弗高,皇甫真又花一天时间,在封裕的劝解下顺气,此时,燕国第二拨使节已赶到了大石桥堡,告诉他们汉国正在向邺城运粮,要求他们加快谈判步伐,并阻止汉国的运粮行为。
同日,汉国粮船不顾水浅,强行自海口进入黄河,并开始沿河上行。也许是当年连发水灾的原因,粮船居然一条未搁浅,奇迹般行驶到了白马渡口。五万石粮食运入邺城,粮船的来临让妇孺返程的路变为坦途,邺城人心大定。冉闵也借此迅速地稳固了战败后的局势。
燕王连番催促,皇甫真顾不得生气,连忙请求面见汉王。此时,大石桥堡守军将领悠悠然地告诉皇甫真,汉王已至牛庄,正在等他。
皇甫真顾不得郁闷,也顾不得沿途观察三山的备战情况。三山现在在养大燕国的敌人,多拖延一段时间,多进入邺城一石粮食,燕国要花数倍的鲜血来抵偿。当他匆匆进入牛庄,登上汉王的座舟时,正听到汉王这句话:“……没船了,我没法变出船来,那些内河船,是我准备用来逆水奔袭龙城的,现在全调给你了。要船没有,但运粮速度要快,黄河还有一个月结冰,到时内河船也用不成了。”
皇甫真惊出一声冷汗来,他回头一看,封裕也在不停擦拭汗水。
辽河,眼前这条冬季结冰的辽河,竟然是龙城的致命弱点。皇甫真仿佛看到逆江而上的三山水军突至于龙城之下,而守军,没有立体战概念的守军惊慌失措,被汉军一股而下。
“咳咳咳咳”,一阵剧烈的咳嗽打断了高翼的话。皇甫真一眼扫过,用咳嗽提醒汉王的是一名身材雄壮的军官。他穿着赤红色毛呢军服,肩上缀着三颗小金星,胸前挂了一大堆金色、银色狗牌样东西,一条蓝色的绶带斜跨在身上,下身则是肥大的土黄色马裤,锃亮的长筒马靴。
说实话,燕国虽与汉国相邻,但最不了解汉国的就是燕国。燕国的谍报人员曾经在汉国外围探寻过,但曾未能进入三山城内。相反,晋国、代国、高句丽,甚至土谷浑、肃慎都曾遣使节进入三山,参加过汉王的婚典。
皇甫真不清楚汉国军服的等级标志,官服上不绣飞禽走兽,他也就无从判断对方的身份。顺着封裕的目光他把眼光投向了居中站立的高翼。
全变了,经过这几年,高翼的气质全变了,没有了当初的青涩与小心讨好,多了些自信与狂放,多了些杀气,多了些不容置疑的神态,像足了一个大权在握久了的男人。
唯一不变的是他脸上那推销员的笑容?
他又想占我什么便宜?我的钱包还在吗?
高翼身前,一个肥胖的男人仰起头来打量着他与封裕,白色的皮肤,褐色的螺发。淡淡的绿眼珠向猫似的,眼里闪烁着狡猾光芒。刚从站的位置上看,刚才跟高翼说话的正是这个胖子。
不是羯胡——皇甫真迅速作出判断。
高翼脚下伏着两头壮如牛犊的大狗,看到皇甫真眼光扫过来,高翼低头呼喊着那两头狗,以掩饰他刚才的失言。
“纯一郎,龙太郎,出去透透风……来人,把它们牵出去遛遛。”
两名侍卫上前牵走大狗,等高翼从狗身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