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胡烽火录
击龙城。
在他们来这之前,大石桥堡的官员故意拖延,让他们在大石桥堡足足待够了十余天,就是为了拖延时间——冬天,是敌人最虚弱的时候,寒冷的天气是我们最好的伙伴,我们必须在初雪前抵达铁岭关,展开攻击……子川(王祥的字),时间不多了,不要争论,赶去干吧。”
王祥犹豫片刻,又问:“主公,明年开春,我该怎么办?”
高翼一直窗外,沉默不言。王祥歪着头想了片刻,立刻明白:“辽河!”
对,是辽河。波涛汹涌的辽河一直通往铁岭关,沿途正好经过龙城。三山内河水军完成运送妇孺的任务后,稍加休整,等待辽河化冻后,便可逆流而上,直抵铁岭关,源源不断地将三山需要的军械物资运抵前线。
“陛下不要去了”,马努尔建议说:“金道麟将军的和谈动向,您需要第一时间做出反应;明年开春运送补给物资要经过龙城,你需要亲自与燕国交涉。还有,这次去晋国的外交成果,也需你亲自查收……陛下,国中两将,金将军已去高句丽,所以你不能离开汉国。”
王祥插嘴补充:“威逼契丹所部屈服……主公最好不要亲自出面,不如让我来!”
高翼明白王祥的意思,此战,要在初冬压服陈浩所在的部落投降,并愿意按汉国划定的圈子,用自己的鲜血换取越冬物资,这中间牵扯到要打要来,需要有随时撒泼耍无赖的手段,以一国之主的身份出面干这个,实在不合适。
高翼为难地回答:“可是,这是一次全新的作战,我们要在冬季里保护好自己,尽量消灭敌人,扫清辽北。此外,在明年开春,我打算在辽北的山口再建一座城堡,与铁岭关相呼应。
燕国与我们达不成协议,必将与契丹沟通,只要我们彻底封住辽北山口,辽南这片土地就有我们做主了,燕国想不给我们辽东属国——由不得他。所以……”
王祥拱了拱手:“主公,辽北平原最北端,离铁岭不过快马奔驰两三日的距离,有铁岭关作为依托,臣便与契丹打个‘三日之战’。无论战果如何,臣三日出击,三日而返。频频骚扰,频频出击。
大冬天,牧民堆草为垛,以草料养活牲畜,以牲畜养活人口,燃牲畜粪便取暖。臣以三日为限,所经之处,焚烧牧民粮草帐篷,杀光牧民牛羊,能带走的带走,不能带走得弃河里埋土中。
今我有棉衣而敌无有,我能战再战,不战则举火而走。牧民失去牧草,必将冻死在雪地里。臣以为,他们坚持不到春暖花开必将屈服。如此策略,主公以为如何?”
高翼还在犹豫,马努尔已经开始催促:“陛下,请下令吧。”
高翼无奈,点头说:“好吧,子川,我国人寡兵少。士兵是我们最宝贵的资源,训练一名士兵我们要化三年时间,我们有钱财有军械但唯独缺少时间,所以,无论用什么换辽河都行,唯独不能用我们的士兵换……”
高翼此时显得有点唠叨,王祥却没有丝毫不耐烦表情,他恭顺地回答:“主公,自打去年高句丽越江起,我们就在练习冬季行军,臣已经把所有注意事项都记在心里,现在,军中又有了大量军医,误不了事。”
“好吧”,高翼决然地说:“带上海鳅船去,我们的内河水军,运输船全去了黄河,但还有三艘海鳅战船停在河口,这是为了防备燕军水师的——你全带走。三艘海鳅船能装百余吨补给,你带少量士兵,尽量多装补给,坐船先到铁岭。我让骑兵从陆路进发。要快,要如旋风般刮过龙城,等封裕见了燕王时,你们那儿要开打。这样,燕王才能承认既成事实。”
王祥截断高翼的话:“主公,明轮海鳅船我们制造了三艘,上游水浅,我们还没有探测航道,海鳅船悍然开上去……”
“不悍然……”高翼反驳:“我记得这条河可以行驶千吨轮(清代,英国开埠后),我们的明轮平底木船完全可以驶到铁岭。这三艘海鳅船上,每船装有三门新式大炮,是我们按新式铸炮法铸的青铜小炮,用整个辽河平原换三艘战船九门小炮,值!
你到铁岭后,把船上的东西卸完,立刻凿沉三艘海鳅船,将它们固定在水中当作炮台,构成侧翼掩护,防备敌军沿水攻击……”
高翼不厌其烦地将细节一遍遍交待,知道自己也不好意思了,才命令王祥动身。马努尔在其间一遍遍催促,等王祥告辞后,他忽地又觉心中忐忑:“陛下,燕国,燕国那里真没问题吗?”
“一点小问题而已”,说实话,高翼心中也担心,他强自安慰自己说:“你看,燕国派来的外交人员是两个汉儒,这说明他们儒化越来越严重。
儒生们怎么搞外交的——打胜了他们,可以占领他们的土地,役使他们的子民;打败了也不要紧,他们会给你一名公主,再送给你好多工匠,让你壮大了再去打他们。所以,跟他们交手,无所谓胜败,都能占便宜。”
马努尔惊得目瞪口呆:“额底上帝啊,这是外交吗?陛下,您一定是在讲笑话逗我?”
“没逗你,这是朝贡文化的传统外交方式,写入圣贤书中的东西,你知道,一旦写入圣贤书,那就是‘天不变,道亦不变’,这意思是说,只要日月星辰还在,这种外交方式就不能改变,谁敢改变就谩骂谁——直至肉体消灭。
肉体消灭不同意见者,也是写入圣贤书的,叫‘夫子诛少正卯’,是经典,儒生学习的榜样。燕国的反对者也必将落入这种下场。”
“为什么会是这样?”
“上国脾气——他们没有侵略的概念,以为别人来抢东西占地盘,是因为他们太蛮夷,什么东西都缺,所以,当他们打胜了,为了防止敌人再来,就送敌人一些工匠,让敌人提高生产能力,能够自己生产短缺物资。他们不学习经济,不知道生产力与战斗力息息相关,所以,他们资助敌人来抢劫自己。
现在,中原这些立国的羌、氐、羯、匈奴部族,都是晋国资助起来的,为此,他们的皇帝被抓,被迫给匈奴倒夜壶,他们的皇家图书馆被烧,自己被迫仓皇难度。但他们仍然没有觉悟,还在继续资助鲜卑——因为日月星辰还没有变,所以他们也不能变。
我看快了,鲜卑必将是晋国的下一个敌人。我只希望,燕国的外交人员能秉承这种传统,把我资助起来覆灭他们。”
“那么,陛下在担心什么?”
“我担心他们儒化得不够——燕国的统军大将还是鲜卑人,宗室子弟,他们万一不讲‘传统’……”
马努尔憨厚地一笑,问:“陛下,今天的日月星辰变了吗?”
“没有!”
“那么,您为什么替燕国的反对者担心呢?他们会有人屠杀的,至于我们,我们还是关心自己的领地吧……陛下,自从您封给我领地后,我还没去领地上看看聂,现在正好清闲,请准许我视察自己的领地。”
高翼斜着眼睛看着马努尔:“听说,你儿子戈岱斯从天竺拉来一船纺织工,有什么收获吗?”
马努尔憨憨地笑,良久,方小心地回答:“陛下,还有一些新棉种,长绒的。您给我的封地无险可守,我不能种粮食来诱惑敌人,所以我打算种棉花。这东西不能人吃也不能喂马,这物种抗旱耐寒不需太多人手看管,正适合在领民少的土地上种植……”
高翼也一脸的憨笑,真诚地说:“把你搞到的纺织机给我一套。我要那种25支纱的纺机。放心,我不用来之棉花,我织桑蚕。”
马努尔张嘴结舌:“陛下,你简直是魔鬼,我发誓,没有人看过那种新织机,即便是看了他们也不懂,但你从没见过,怎么就知道我弄来的是25支纱新纺机?……”
在这个时代,最新进的棉化种植技术,纺织技术在印度,是印度首先发明了25支纱的新纺机,用这种技术制出来的布匹可以像丝缎般柔滑,罗马称之为“印度绸”,中国则称之为“天竺绸”。直到印度盗窃了中国桑蚕技术后,这个称呼才得以改变。
印度把这一领先技术一直保持保持至工业革命前,在藉此成为了世界第一棉花大国。后世考证认为,黄道婆所发明的织机,就是印度的5纱纺织机。而工业革命后,印度又从中国盗走茶种,同时成为了世界第一茶叶大国。
第一棉花、第一茶叶,这一优势一直保持至21世纪。印度丝绸出口则名列第二,第一是日本。
快乐呀!俺在晋代就替祖国报了仇,印度织机,印度宝刀技术都被俺盗了回来——偷盗为快乐之本啊。我盗故我在!
你说这些古代人,一个接一个地去印度朝觐,尽带回来些无用的佛经,忙啥?别说盗图纸,连基本国情都不摸清楚,就知道一箱一箱往回背经文,翻译后当金科玉律,介绍当地的风土人情却驴唇不对马嘴,连“印度数字”、标点符号都带不回来。更加可笑的是,1600年后“印度数字”传入中国,还被误当做“阿拉伯数字”——真是歪嘴和尚念错经呐。
“你的产业怎么经营我不管,但你用我的船我的人,拉自己的东西,总的给我船费吧,就织机。25支纱并不是极点,400支纱都有可能,我要研究一下增加纱锭的技巧。你先回领地视察,织工放我那儿,等你封邑的棉花收获了,我把他们还你。”高翼笑嘻嘻地说。
马努尔嘟囔:“等棉花收获,那还得一年……”
“我不着急”,高翼无赖地说:“你盖厂房,造机器,一年够么?不成就再来一年。”
“够!够!”,马努尔连忙应合,并打岔说:“陛下,您的……情人,晋国的燕公主已经抵达三山,你该动身了,我们要回去盘点外交收入。”
永和六年深秋,在屡次收到边境官员的报急之后,收到汉国第一批粮草的冉闵,怒火终于被点燃了。他留其大将军蒋干等人辅佐太子冉智守为邺城,自己亲率骑八千攻击刘显。刘显任命的大司马、清河王刘宁举枣强而降,冉闵收编了刘宁的士兵,攻击刘显,势如破竹。
刘显战败,逃到襄国。冉闵紧追不放,刘显大将曹伏驹向冉闵投降,打开了襄国城门,冉闵遂入襄国,诛杀刘显及其公卿,焚襄国宫室,迁其百姓于邺。
至此,得到汉国粮草支援的冉闵缓过气来,冀州(昔魏郡,邺城所在地)、定州(昔常山郡)、相州(昔襄国郡)。
若能好好经营,这土地肥沃的三州之地必能让冉闵立住脚跟,让中原汉人政权更加稳固,可惜,冉闵竟把残赵的都城——襄城,一把火烧成白地。失去了这个坚固的雄城,冉闵对于相州的掌控成了名义上的东西。
中原再无抵抗力量,冉闵把目光投向了燕国,不久,魏国使臣,名儒常炜出使燕国。
常炜出邺城的时候,正是燕国使臣出牛庄之时。一路向外走,封裕仍不停地擦汗,皇甫真讶问:“贤侄,为何汗出如浆?
第二卷 艰辛时代 第1143章
封裕擦着冷汗,哼哼唧唧半晌,才回答:“皇甫叔叔,燕王……燕王原本想向铁弗高索粮30万石,但若铁弗高愿意服软,便是20万石粮,王也肯了。可……小侄不忿汉王以30万石粮换老妇童孺,便私自加价,索粮50万石……如今,铁弗高坚持不出辽汉,燕王若因此责怪小侄私自……”
皇甫真淡然地回答:“无妨,贤侄,你便是索粮一石,汉王也不会轻出辽汉。唔唔,我初听了这朝堂计议,就觉得颇不妥。汉王虎视鹰顾,早已把辽东看作自己的地盘,别说索粮,你便是要一个大钱,他也不会给的。
汉王此人,对自身的安全看得格外重,当初我们征调汉军助战,汉王曾百般推拖,故不出坚城。朝堂上的人毕竟见识浅薄,若要汉王出城会猎,该许以重礼诱之,怎能狮子大开口?”
封裕艰难的吞了口吐沫,解释说:“叔叔不文心阁TXT下载 下载请到BBS。wenxin8手打知,今年幽州屡经叛乱,秋粮绝收。我军南下定渤海,军粮也已耗尽。和龙城迁来的鲜卑人不懂耕作,只知圈地牧羊。现在,文武百官吃的全是糜子,胡人尚且罢了,他们习惯以肉食充饥,汉官只得熬草根、树皮充饥。粮食,朝廷缺粮啊。
可恨那汉国,所占之地本属海滨荒滩,竟然粮草丰足。小侄也想为皇上排忧,故而想多要点粮草,岂知……”
皇甫真摇摇头,叹了口气:“龙城这边尚有点粮草,要不我先支援点?至于如何回复燕王嘛,贤侄不必担心,汉王即已许诺,你可将此结果禀之燕王,然后将约书转递于我,我亲去汉国跑一趟,定叫那汉王签署盟约。”
封裕只听见皇甫真说的前半段话,后半段话不用皇甫真讲?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