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胡烽火录
那位参谋稍加思索,立刻明白了高翼的意思,欣慰地说:“我们要与燕国正式翻脸,定要防止高昌断我上路,借高昌的兵在此筑城,可以防止高昌起疑心,同时也给了高昌理由推托鲜卑人的逼迫。大王此举一举两得,甚善!”
汉长城都是夯土而成,五胡入华时,居庸关是胡人的主攻方向,这一段城墙大都残破,所以汉军根本不愁找不见道路绕过居庸关。
此外,中原现在一片乱局,各地豪强筑堡自守,自保还来不及,谁都不愿轻易惹事。
高翼带领这股士兵,人数最少,但各个训练有数,甲仗严整,只要他不惹人,没人敢惹他,所以汉军从不为千里大穿越而犯愁。但高翼现在开始安排后路,这说明他对战局有些信心不足了。
汉军士兵稍一停留,立刻找了一处长城缺口,纵马穿越而去。战马一旦到了平原,奔驰速度立刻加快,不一会儿,高翼带着人已在余水边上饮马。
不用高翼吩咐,休息过后的士兵立刻开始伐木造舟,高翼站在余水边感慨万分:“我现在知道胡人为什么要打破头进入中原,群山中奔驰了几天,除了山还是山,到了这大平原上,心境豁然开朗。我相信,每个穿越长城的胡人都有这种心情。”
在高翼感慨万千的时候,三山士兵已熟练的扎起了木框架。伐木做舟,这是三山士兵的基本训练任务。他们每个人都干过无数回。
三山士兵的干粮袋是用鲸鱼皮制作,防水隔潮,这种干粮袋做成肠形。平时装满了干粮,两头一扎盘在脖子上。遇到渡河涉水时,倒空干粮袋,两头一扎吹足了气则成了一个简易浮筒。
有了浮筒增加浮力,木伐根本不需要太粗的木头,甚至不需要伐木,几根长枪编出一个框架,底下编出一个粮袋,上面坐上一个班的士兵根本没问题。
三山的涉河抢滩也是经过无数次演练的,完全不用操心。起先登陆的是第一营士兵,他们登陆后立即在尉官、士官的带领下,控制河滩制高点,建立了滩涂阵地,而后汉军士兵一个营一个营的成建制完渡。
几个大型木舟制作完毕后,放入了水里,战马等大型军械开始运送。就在这会儿功夫,后续的掉队士兵逐渐赶来,他们的战马已经倒毙,只好背着马鞍前进。
高翼等了一会儿,等到后续人员逐渐稀落,他起身渡河。
两腿的皮肤已经磨烂,停了这片刻,精神稍一松弛下来,出得汗蛰的两腿生疼,为了保持形象,高翼驻了杆枪,努力保持身体的笔直。
“到了多少人?”高翼询问行军长史。
“黑人营掉队一人,其他营掉队者,多者一个排,少则数十人。目前,全军出战两千五百人,实到两千零一人。”
“缺了整整一个营”,高翼随即下令:“除黑人营外,把各营打散,每营满编。编制完后,立即顺河而下。我要求今夜赶至渔阳。”
三山的冲锋舟在顺河漂流时,类似四川木排的做法,五付木排用绳子穿在一起,士兵们彼此照应着,沿着余水顺流漂下。
当夜,为了照清河道,三山士兵们在木排上点亮了行军灯。身有航海习惯的汉军,照明工具齐全,他们举的行军灯类似后世的马灯,只不过灯油不是煤油,而是液体鲸蜡。
夜色里,汉军士兵的长队点着灯火赶路,星星点点的灯光照亮了整个河岸。沿途经过的州县,不知究竟,于是,民间纷纷传闻,这是龙王出巡,各种神怪故事编得五花八门。
汉军驶过河面后,那些凡夫俗子纷纷赶至河边,摆设香案祭奠龙神,顺便祈雨祈福。这种人来人往的场面,无意中竟将汉军留下的痕迹毁灭的一干二净。
清晨,薄雾笼罩,高翼举着单筒望远镜观察着雍奴县城。雍奴县乃是渔阳郡守,这个大县城池还算完整。
城墙上睡眼朦胧的士兵,对这支突然出现在城下的军队恐慌万分。他们奔跑着,叫喊着,整座城市沸腾起来。
“要攻城吗?”,行军长史殷切地问:“城头上士兵不多,我们一个突袭就可以拿下渔阳。”
雍奴城乃是渔阳郡郡治所在,按照礼制,郡县之城墙高不过一丈九,否则就是僭越。也就是说,这个城墙最多四米高,相比于三山动辄十几米高,二十几米高的城墙,算是小儿科。
尤其是这样的城墙多数是泥土夯成,一个小手雷就能炸塌。久经训练的三山士兵无论采用攀爬还是采用炸药,渔阳城那矮小的城墙都不构成威胁。
“不,我宝贵的战力不能浪费在小小的渔阳城,亮军旗,喊话,命令渔阳城县令开城门,迎接我军入城。”
汉军行军长史抖擞精神,正准备上前喊话,城墙上一阵喧闹,城门开了,几个人一摇一晃地走出城门。
汉军士兵一地的愕然?
什么?中原之地已败坏到了这种程度,只要有大军扣城,城门就会自动打开?他们不怕杀戮吗?他们不怕抢劫吗?他们不怕征服吗?
出城的为首者身穿一身官服,在离汉军士兵一箭之地,他站住了,冲汉军士兵拱了拱手,他一脸坦然地高声喊道:“是汉王吗?果然是,我在城头看得不清,现在近看,果然是汉王。”
中原我还有认识人?一起穿越的?
高翼满腹纳闷,他催了催马,上前问:“汝何人也?认得某家?”
那人一抖衣袖,很是潇洒地回答:“汉王殿下,认得下邳故人吗?”
下邳故人,记得自己南下时,曾见过一个陈登后裔,当时自己曾告诉他:下邳留得住便留。若留不住,可北上辽东,到带方郡汉国找汉王,说下邳故人来访。
高翼抬头打量眼前这人,只觉得眉眼依稀:“你?下邳野人陈婴陈公达。”
“正是”,陈婴行了个大礼:“昔日陈某有眼无珠,当面不识英雄,后来听说汉王风生水起,有心去投,却被扣留在渔阳,如今正任雍奴县尉……汉王,还是别说那么多了,请先进城。”
渔阳县尉,那是渔阳武装部队的最高统领,但陈婴最后说的话有点急,高翼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一回头,果断下令:“跑步进城,立即控制四门,封闭城门。”
陈婴一闪身,让开条路,让奔跑的士兵进城,自己伸手抓住高翼的马缰,说:“汉王跟我来……请先控制府衙再说。”
高翼令人拉过一匹马,让陈婴坐上,边走边问:“雍奴如今所属何地?”
中原现在一团乱麻,近在咫尺的两县却分属两国,犹为头痛的是,各种势力犬牙交错,郡县城头变化大王旗,今日属燕明日属魏的景象屡见不鲜。既然已经入城了,可得把它的归属搞清楚,免得被人背后攻击都不知为啥。
“晋时归乌桓,后归段氏鲜卑,前年石赵崩溃,段氏鲜卑一部末波子勤(段子勤)据渔阳,后被冉闵击溃,依附燕王,去年燕王遣慕容恪击之,俘段子勤入蓟京,此地现归燕王直辖,郡守慕容攀,为慕容鲜卑旁支”,陈婴回答的毫不犹豫,看来他对今日之事已早有准备。
府衙的抵抗微弱得可以忽略不计,当汉军黑人营突然出现在府衙面前,慕容攀的卫队崩溃了,他们跪在地上瑟瑟发抖,听任汉军缴械。
“我不是来旅游的”,高翼开宗明义对慕容攀说:“太原王杀我国民,掠我商队,我是来找他算账的。怨有头债有主,不想干的旁人,我不会迁怒。
把你的马匹交出来,我一路走得急,骑兵的战马大都炮死,我需要战马。我还需要在这里休整,把你的官印交出来,这几天由陈公达署理郡务。
我还需要在这里采购粮草,我会照价付款的。此外,我还需要雇佣2000千辎重兵,我会按标准支付他们的军饷,事后,来去自由。愿跟我回三山的,我回带走。”
高翼说罢,慕容攀眼睛一亮,问:“汉王,你说会付款,付的是汉钱吗?”
“当然!”
“早说么”,慕容攀一脸的不满。三山货币在整个中原地区信誉极高,在这个各国政府都无力铸钱的时代,铸造精美的三山“汉钱”,是绝对的硬通货。
“汉王要雇人,要粮草,不用找别人,也不用把我囚禁起来,我都替你办了”,慕容攀大包大揽地说:“我有家奴数万,不信挑不出你需要的三千人。”
“两千”,高翼解释说。
“两千那够,怎么也得三千吧……先让我看看钱”,慕容攀坚持说。
高翼摇摇头,心里暗自叹息。难怪慕容氏一世而绝,人都说慕容三杰龙虎狗,其余的连狗都不如。慕容三杰的末位慕容评就够贪得了,这里姓慕容的笔慕容评还贪,连即将开战的敌国都要做生意。
高翼没做出反对的表示,行军长史上前一步,解开香肠形的口袋,从里面叮当叮当地到出一堆崭新的紫金币。
“我们没带小钱,带的全是金币,这些够吗?”长史问。
“够够,足够了”,慕容攀知道汉钱的购买力,他望了望汉军士兵的刀枪,老实地回答:“连马钱算在内,还花不完……我有一个大马场,你们不打算多买几匹马吗?”
陈婴低声提醒:“汉军!”
高翼立刻明白:“我不要你的奴隶,我要汉军。把你训练好的汉军给我,你的奴隶可以编入汉军营,顶替那些缺额……”
慕容攀跳了起来,连呼:“我怎么没想到呢?”
旋即,他又眼巴巴望着高翼:“钱能不能再添点?”
“我唯一不缺的就是钱”,高翼点头首肯:“我要求把他们装备好,刀枪铠甲弓箭齐全,还有,他们的家属也要随军。”
“没问题”,慕容攀一口答应:“只要价钱合适,都可以卖……不过,听阿宜说,辽汉生活极好,我能不能随那些家属一起……你知道,你要去打慕容恪,我卖给你这些东西……你明白的。”
“我明白”,高翼点头。这不就是卷款外逃吗,这事我见多了。拿卖国的钱到辽汉来给我上税,用燕国人民的血汗替我汉国作贡献,爱国人士啊,爱我汉国的燕国人士,欢迎还来不及呢。
一般人都没这个资格,只有领导才有资格卖国。不过,要买索性买大点。
“你若打算迁居汉国,不如把这雍奴全卖给我”,高翼喜笑颜开:“钱不够,我回燕国再付给你,我的信誉你放心,怎么样?”
“这么多人,怎么走?”陈婴疑惑了。
“顺鲍丘水入海……”,高翼简断地回答。
在慕容攀与高翼讨价还价的时候,魏军与燕军终于接触了,一场惨烈的大战拉开了帷幕。
第三卷 荒诞时代 第3162章
这是一场沉默的战斗。
两军接触前没有箭雨。因为这年头,商品的结算单位是拳头,没人再挖矿炼铁,所有的青壮劳力要么被拉入军队,要么被扔进锅里煮食,没有刀枪的保护,谁还能生存下去?
燕军不射箭,是因为他们已把所有的铁器全部铸造成刀枪。弓箭的箭头只能用骨头和石头来代替,这种箭头射不穿魏军的铠甲——他们虽然吃不饱穿不暖,但武器却是这个时代最好的辽刀辽甲,装备这些武器他们花了十万妇孺。
魏军不射箭,是因为他们没有弓箭手。曾经握过锄头的手,塞给一把刀枪他们就能战斗,但一名弓箭手却至少要花三个月训练。他们没这个时间,也没那份财力。
两支军队撞在了一起,荒原上,只有两军士兵粗重的喘息声和刀剑的碰撞声。
不能不说,两军的装备相较起来,还是魏军占优。他们挥舞着高翼全力支援的上品战刀,一刀斩下去,燕军那单薄的皮盾,立刻被砍成两半儿。盾后的士兵也被砍翻在地,挡击的燕军,常常被砍得刀断枪折。
刚一照面,魏军的锋锐无人阻挡,他们深深的杀入燕军阵中,身后留下一片残肢断臂,受伤士兵的哀号与呻吟,响彻整个原野。
远远的慕容恪立马在一座小山坡上。此时,他那俊秀的面庞已经隐藏在一副狰狞的兽面具下。
“魏王之勇真是万夫莫敌!”兽面具下慕容恪瓮声瓮气的赞叹道。
他身边的慕容贵族面带羞愧,纷纷低下了头。
传令兵拍马赶到了山坡,汇报说:“将军,柯莫部三个千人队已经溃散,莫赫部三个千人队伤亡过半。”
慕容恪的面孔隐藏在兽面具下看不见表情,他的声音依然平静:“调慕容奎的万人队上去,告诉他,要把万人队分成三部,一部一部层层阻截。”
不一会儿,传令兵再度来报,慕容奎部万人队溃散,伤亡过半。
慕容恪身边的贵族面红耳赤,慕容恪依旧语调平淡:“轮到杨氏部族了。”
果然,魏军击穿了燕军三个万骑队,迎?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