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胡烽火录
给是不给?”
“别管他们”,高翼大手一挥作了决定:“明天你们全部动员,开始建新房,随我来的汉军则上关墙,筑关城,入冬之前必须把所有的新人安置好。等我们安置下来后,我再跟他们交涉。”
众农夫齐齐告退,临了,高翼突然想起一事,又问:“这房子是谁盖的,盖得不错嘛!”
高农连忙小跑着返回,答:“大人,是一队僧人建的。据说领头那僧人曾发下宏愿,要建一百座寺庙,听说他已经建了97座寺院。大人走后不久,他便随我们的商队来到这里,想在这里再建三座寺庙。家主不在,老汉不敢答应。他就说,可以先帮家主盖一座府邸,老汉大胆,便由他了。这庭院总共24间房,分六个院落,那僧人花了两个月时间建好。后来,他说我们用的那水泥真是好东西,可以用木头做成模版,直接灌出墙壁了。做的兴发了,他在河东河西连续灌出十余套房子。今日他尚在河东灌房,大人,把他叫来,您见见?”
“我说这庭院怎么充满了中式风格”,高翼慨叹道。印度的佛教此时正在中原大地盛行,印度的庙宇式建筑风格也在这时候传入中国,这种典型的、诞生于热带地区的飞檐装饰下的楼、台、亭、阁,后来被中国建筑学界称之为“中国式建筑”,而世界建筑学界还是采用“印度式庙宇建筑风格”作为统称。
高耸的飞檐为建筑物平添一种堂皇之气,在热带,这样的屋檐正好遮蔽酷热的阳光,但在日照不强烈的北方寒带,庞大的屋檐却让屋内光线不足,总显得阴暗阴森。
“马上把他叫来”,高翼吩咐。
人群散尽,屋内静寂下来,良久,宇文昭艰涩地问:“我们怎么办?”
高卉躲在她身后,眼珠转动,带着满脸古怪的笑。她是为宇文昭所说的“我们”,而不是“你”或“我”这个词而窃笑。
第一卷 杀戮时代 第0019章颠沛流离
宇文昭看不见高卉在她背后的表情,高翼却正好面对她俩儿,对此看得清清楚楚。
不过,高翼却无心戳穿她的小动作,对于今后的打算,他刚才已考虑了一会,故不假思索地回答:“我清点了下,很遗憾,我走的时候忘了归还道麟人手,现在船上有346木匠和40余名铁匠,还有两百汉军。
明天,五屯将会统计出农夫的数目,你再派人通知宇文久宇文旱宇文逢的商队返回,我粗略地估计了一下,我们应该有千余名农夫,工匠500余人,士兵200,商队三支。
你手下的士兵已经走了,此地没有军队保护,所以,第一步,我打算让那两百士兵在这片陆地的最窄处修建关卡。花岗岩和泥灰修建一座能容纳500驻兵的关卡,等到关卡建好后,那里就驻防100士兵……关卡么,就命名为南岭关。
第二步:我们的六艘船上有50吨铁矿石,还有大量猎获的鲸鱼皮和鲸鱼肉,我准备这两天先卸下船上的东西,然后出海再捕捞几头鲸鱼——鲸鱼肉用来做储存作越冬食物,鱼油、鱼蜡可以做成商品。冬天快到了,葛衣绢衣不保暖,我们需要制作大量的皮裘,你来指挥这些农夫,把船上有的鲸鱼皮全制成皮甲(类似现代的皮夹克),然后发给每个人。
第三步:我们需要把那些铁匠、木匠安置起来。让营地里剩余的人全部去建造新屋,让工匠们们把机械都安装起来,以加快功效。等新房建好,工匠安置妥当,我们进行第四步:铁匠们全力打制农具、铠甲与兵器,然后我们从农夫中抽调人手,训练他们操船。
等入冬后,我估计这里彻底安全了,我架船跑一趟新罗,在高句丽,我听说新罗正在与倭国交战,倭国的刀剑锋利,人莫能挡,我打算用我们的铠甲与新罗换粮食、种子,新罗地势平坦,雨水丰富,我听说他们的稻米产量极高,我打算弄一些种子明年播种下去……”
高翼说完这些,期待地看着宇文昭,说:“你刚才谈到‘我们’,就冲这句话我多嘴几句——慕容恪的铁骑大军我已经见识过了,我认为,目前的慕容族已不是我们所能抗拒的,它必将横扫整个辽东。你的族人想跳出这片半岛,寻找回旋之地……想法很好,但动静大了,慕容恪会放过他们吗?
所以,我希望你考虑一下,我们就待在这里继续发展——三山城是个良港,马石津也是一个良港,有这两个良港存在,我们又拥有慕容恪所不具备的航海技术,他自北面来,我乘船向东去,哪怕我躲上对面的小岛,他岂奈我何?
所以,我的建议是:你明天派出宇文兵去寻找那些族人,打听他们的情况,顺便要求宇文书等人回归。如果他们愿意回来,让宇文兵带他们返回此地,不愿意来的……由他们去吧。”
宇文昭低头沉思,高翼没有继续逼迫,转而含笑盈盈地看着躲在她身后,一副弱不经衣模样的高卉。他曾见惯了形形色色女人的装模做样,高卉那些小伎俩不足为奇。
“妾身马上给父王写信”,不等高翼开口,高卉抢先做了一揖,楚楚动人地说:“此处荜陋褴褛、先生竟能举重若轻、理顺诸事、如此治国之能、妾平生闻所未闻、贱妾鲁钝,愿留此玩耍几日、也好追随先生学学……先生若有所需,请尽管开口。”
跟聪明人说话就是省力,高翼确实有求于高卉,但他却先要解决心头的大疑问:“这个,首先我有一个要求,请你说话尽量慢点……我听说慕容恪破丸都城,宫人们都来不及逃走,甚至连你祖母都被他俘虏了,你那时是否也在其中?”
高卉神色黯然:“先生所问正是我族最大的耻辱……十五年前,丸都城破时,贱妾才满月,便被祖母抱在怀中一起被掳,三年前,辽东郡公(燕王慕容皝此时尚接受晋廷封赏,官衔为:持节都督幽平二州东夷诸军事、平州牧,封辽东郡公。拥有统辖辽西、辽东、玄菟、乐浪、带方五郡的合法权力)放归祖母时,因贱妾年纪幼小,也被放了一马,妾身这才得归故土,唉——”
高卉说到这里,为自己多孛的命运而凄然泪下。她刚回故土没几年,还没享受够父爱,便因一时好奇随宇文昭出宫玩玩,再次成了俘虏。每一想到这儿,她直欲放声痛哭,但因摸不清高翼的性格,只好尽全身力气抑住悲伤。
无法哭泣,但还是忍不住哀伤,这是她压抑不住嘴唇的颤抖,泪水直在眼眶打转,这种无言的悲骇征服了宇文昭。想到部族零落,家破流离的局面,宇文昭也压抑不住伤感,她一把搂住高卉,放声大哭起来。
高翼心软下来,他柔声安慰:“好了好了……说实话,我无意劫持你,当时我只想,不要让宇文公主成为献给慕容恪的礼物,所以……你只不过是城门失火而被殃及的那条池鱼。我保证不限制你的行动……但你现在回去,我们还承受不了你父王的怒火……该怎么做你知道吗?”
高卉擦了擦眼泪,问:“这是什么地方?”
宇文昭张嘴欲言,高翼打断她的话,说:“对不起,我不能告诉你具体位置,我也不打算让你的侍卫送信,你的信件我会在新罗交给当地商人,让他们转交你父王,这样,你父王就不会去茫茫大海寻找我们的行踪……宇文公主,你也附上一份信,解释情况。”
高卉眨了眨眼,长长的睫毛忽闪了两下,乖顺地回答:“我会告诉父王是我自愿留下的……你需要什么?”
朝鲜的铁山可是个蕴藏量极为丰富的巨矿。即使在开采了一千年后,矿藏已面临枯竭,它仍能够每年出产二百万吨矿石,成为朝鲜的一大外汇支柱。它的矿石品位极高,可以冶炼出上好的兵器,而且开采极为容易,高句丽王只要稍有脑筋,应该愿意用这些低廉的石头与高翼做交易。
高翼补充说:“此外,你也看到了,我的工匠工效极高,所以。我还可以再帮你们一把,我能迅速为你们全部军队配齐军械,而你们只需要付出一些矿石就行……”
高卉嗖地站起,投身于地,额头紧叩地板,感激地说:“父母生我,郎君活我,此生铭感!”
高卉的被拐,相当于狠狠扇了高句丽一记耳光,为了洗雪这个奇耻大辱,高句丽会动用倾国之力进行报复的。然而,报复结束后,作为高句丽耻辱象征的九公主高卉,却不一定能被高句丽重新接纳,相反,很有可能为了挽回颜面,高句丽王会命她自尽。
但经过高翼这么一说,高卉随他来到三山的行为,反而成了为国献身的高尚行为。由于她在三山,高句丽可以用廉价的铁矿石换取珍贵的粮草、兵器、战甲等等一切生活必需品,等到事情平息,当她返回高句丽的时候,就会受到如同英雄一般的热烈欢迎,可以任意选择中意的郎君出嫁,对于她这位高句丽英雄,无论国王父亲还是她要嫁的郎君,终生绝不敢怠慢。这就是她方才感谢高翼的原因。
这一年是晋穆帝永和三年(公元347年)。
当年,桓温平蜀后下令拆去成都少城,仅武侯祠独存。而后,晋廷感觉到这等征服一国的大功实在无法犒赏,这就是成语“不赏之功”的来历。而恒温因为战功赫赫,以至于他的声望超越了当今圣上,为了维护“君君臣臣”的纲常,朝廷下诏剥夺恒温节制荆蜀的权力,并用殷浩代替他。恒温大怒,遂将属下8州据为己有,自此荆襄不再向朝廷上供。
以前,东晋朝廷全靠富饶的荆襄的财税支持,自这次君臣纲常维护之后,晋庭财政日渐窘迫。与此同时,晋朝文人们清谈的癖好愈发勃发,同年,长江之滨、天门山之上,大书法家王羲之书写的“振衣濯足”摩崖石刻位于山南峭壁,这一碑文直到现代犹存。
同年初冬,自高翼带领宇文公主返回三山后,高句丽巡江都督道麟胆气陡增,他大胆与慕容恪交涉,在获知对方尚不知宇文公主逃入高句丽的讯息后,道麟以低姿态赢得慕容恪的宽大处理。从高句丽重重提取了一笔粮草与军资后,慕容恪回军北上,打败扶余,灭其国。
从此,辽东广大地界唯余慕容燕国一枝独秀。慕容鲜卑在整个东北再无其敌手。
第一场冬雪飘飘扬扬地下起来的时候,慕容恪开始带着大包小包从扶余国撤军,当然,他没忘记自己掘人祖坟的恶癖,战利品中还有扶余国历代国王的尸骸。与此同时,在辽东半岛那被视为鸡肋的三山地界,高翼完成了最后一批房屋建造,他带回来的那些工匠无一遗漏地搬进了厚厚的石屋。
这年代棉花尚未在中国应用,很多时候,它只是被当作庭院花卉存在的,故而被称为棉“花”。冬天里,人们主要的衣着是皮裘,没有皮裘的农户唯一应付寒冷的方法是:绝不出门。同时,在室内人们也只能使用铜鼎里燃烧木炭取暖。铜器在这时还有个缩略称呼——“金”。能用得起铜鼎的人家不多,所以,即使大多数人不出门,唯一的选择是待在被子里保持体温。
这时高翼来到这世界上遭遇的第一个冬天,住惯空调暖气房的高翼极不适应北方的寒冷天气——虽然三山还是一个海洋性气候,而且是一个不冻港,但高翼仍对这样的天气无法无法忍受。天刚一入冬,他就召集着张罗在屋内建设暖炕,铺设类似于清代的暖地垄。由于有防水水泥这项技术,高翼制作的火炕与暖地垄不虑有煤气中毒的危险,安全性大大提高。
不久,感觉天要下雪,高翼又急死忙活地赶制羽绒服。
羽绒服可是个好东西,这玩意既不用种又不用养,派出一队士兵打猎,猎回的鸟类拔光了毛塞入衣内,便成了羽绒服。羽毛大不怕,拿把剪刀来绞成碎片就成。21世纪,名牌羽绒服也要掺合些这样的人工碎羽。在古代,因陋就简还不成么,反正也不想创造名牌,要不,哪那么多的绒羽给俺们制衣。
当然,在制作保暖衣物时,他也没忘记保护自己那宝贵的兵力资源,刚住入石屋的工匠们都被他发动起来缝制夹里皮衣,皮衣的内部缝上一层羔羊皮,这种类似于后世皮夹克的衣服被士兵们误称作“暖皮甲”,高翼懒得纠正,此名称就此传开了。
初雪落下时,高翼穿着暖皮甲,披着“羽绒被”,站在府门口翘首远望,今天,已经联络上的宇文久宇文旱宇文逢商队开始返回,他们躲躲闪闪,牙长的路程花了一个月才抵达三山。此时,外界已冰封大地,唯三山因为是海洋性气候,才落下初雪。
“好大的雪”,等了片刻,宇文昭也带着高卉走出府门。自小生长在严寒地带的她俩身着皮裘,一点没感觉到寒冷,反而因为衣物的厚暖而感觉到雪花飞舞的可爱。站在府前水泥铺设的路面上,她们欢?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