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胡烽火录
至于三山商人居住专区内的一切法律纠纷及治安刑事案件,高翼则诚恳地建议:我们自己的事情自己管,完全不用高句丽官员操心(嘿嘿,这就是万恶的“治外法权”)。
高翼将这份信给高卉看过,但任她再有心眼,也看不出这融合了千年智慧的政治策略。等她看完这封信,为高翼的体贴感动得一塌糊涂——这简直是处处为她着想啊,建一个市场,高句丽只管收税就行了,其余的事完全不用操心。这不是给他父亲送钱吗?
商人们足不出专区,好啊。不用担心他们资助叛乱串通朝臣,高翼为了她,真是向父王赔尽了小心。百人的治安武装好干什么,谋反?开玩笑,高翼派出这个百人队,也不过是担心自己的商人受欺负。父王还不如索性将治安费用省下来,只管收钱好了。
高卉随后在信函中也附上了一封信,因为担心高翼检查信件,所以她信中没有写什么敏感的话题,只叙述了自己在三山的经历——与阿昭公主第一次看雪,在高翼陪伴下的冬日出游、这里城主府的庭院内的亭台楼阁是什么样子,等等。信中,她还俏皮地反问父王,“知道为什么她能够冬日出游么”——而后她自问自答:因为有暖皮甲。
当然,她也不忘叙说城主府内花样繁多的美食。那香嫩鲜滑、类似于小牛肉的鲸鱼大餐,炖上一种叫“土豆”的果子,加上那“辣椒”“胡椒”等调料,又香又辣,吃的人热汗淋漓,吃的人几乎连舌头都要咬掉。
最后,她总结似地告诉父亲:我胖了,我想在此地再待一段时间。
在信中,高卉虽一个字没谈自己的心情,但字里行间透着浓浓的快乐情绪。不过,这封明显写给高翼看的心情告白,高翼却无缘目睹。来自21世纪的他,对偷看别人信件的恶俗深恶痛绝,况且春天到了,高翼又开始忙得脚不沾地,哪有心情玩这样的游戏。
宇文昭也没心情看高卉的信。当春天来临时,高翼忙着抽调人手建设南岭关石堡,宇文昭对别的事帮不上忙,整顿自己的牧民还是驾轻就熟,所以她也整天抱着本名册四处奔波。
大量鲜卑族人的归来带来了先进的畜牧技术,也带来了大量的畜力资源。以前三山的农夫都采用人力拉纤耕作,但春天到来后,铁器场根据高翼的设计,打造出“马拉中耕犁”与“重钉马蹄铁”,使马匹能够在泥地里作业,耕得比牛拉的犁还深,顿时令耕作效率比牛耕提高20余倍。此后,三山地区的农夫可以耕作比以前多八倍的田地。同时,鲜卑牧民也依靠出租畜力,彻底与三山农夫融合到了一起。
所谓重钉马蹄铁,最早是为了让重骑兵在冰上快速奔驰而诞生的,它比平常的马蹄铁多几个鼓出的凸钉,这些凸钉不能用古老的方法打制,必须用冲压设备冲压制作,但重钉马蹄铁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
据史料记载,有了“马拉中耕犁”与“重钉马蹄铁”,英国一个劳动力能耕120亩旱地,至少岁收12000斤粮食。而到了清代,在中国农业最发达的太湖地区,一个采用牛耕的劳动力能耕12至13亩水田,岁收米20至30石,合稻谷4500至6750斤。虽然单个的劳动生产力上,英国农夫远远比不上中国农民,但总产出上,二者相差至少一倍。
春天到了,春天里还有什么事?高翼在忙忙碌碌中还不断思考
在这个乱世里,要想生活下去就必须不断往前走,留给高翼的时间以不多,再经过这一年的发展,想不引起别人的注意都很难,所以高翼不想错过每一寸光阴。
几个鲜卑牧民赶着羊群走上山坡,边走边唱着鲜卑民歌,高翼的目光随着他们游弋,心中在想:这里林深草密,养殖倒是个好办法,但放养不如圈养,要让他们学会种草……山坡上的树尽量少伐,要保持植被……
羊毛,还有羊毛——春天里,羊要脱去冬装,也就是说羊要换毛。这些换下来的毛都被当作垃圾,但把这些羊毛剪下来,那是织毛呢的好材料……骡机!这种最古老的“珍妮”织布机是机械史上的里程碑,它的构造是什么,想一想。
它与通行的织布机唯一的区别好像是,对:纺梭直立。水平放置纺梭,一台纺机只能有一个梭,一名女工一个月可以纺一尺布。
但当纺梭直立起来后,一台纺机可以带八枚纺梭。如果纺梭数目继续增加,人力已无法驱动,必须用骡马,这就是最早的骡机。一台骡机可以有300枚纺梭,一个女工一天就可织出一丈布。相对于原来的纺机,工效何止提高百倍。
骡机诞生就会让放羊彻底走向圈养,并把游牧民族紧紧固定在土地上,而布匹在这个时代,是能够当货币使用的贵重物。有了毛呢,这个冬天一定很暖。
毛呢要变成布,还缺一样东西——缝纫机。后期的胜家牌缝纫机功能较为复杂,未必能仿制出来,但我给别人加工过手工缝纫机零件,就是那街头修皮鞋人用的手动缝纫机,这种缝纫机结构太简单,重要部件也就两个转轮轴,虽然不能自动走针,但对于这时代的工艺水平,足够了。
在高翼的记忆里,似乎这种古老的手动缝纫机不久就会被发明出来,胜家牌缝纫机就是在它的基础上进行改进而成的,它最初出现的地方应该在高卢。但高翼不敢肯定这个记忆,他可以肯定的是,现在,手动缝纫机出现在中国辽东带方郡的三山了。
一个熟练的裁缝一分钟只能缝30针,但用手动缝纫机他一分钟可缝数百针,这就是奇巧淫技带来生产力的突飞猛进。
羊毛有了去处,羊脂呐,好像4000年前,埃及就有人用羊脂制作肥皂——草木灰制成土碱与羊脂熬煮,就是肥皂。如果改用烧碱,那么还会有一种副产品——甘油。
对了,还有鲸脂,鲸脂最大的作用就是做肥皂,一条鲸鱼内的鲸脂能做出1百万条肥皂,加上鲸蜡、鲸肉、鲸骨等收获……应该把水军派出去,让他们通过捕鲸训练海上配合,用捕鲸收入养活海军……
忙忙碌碌中,一晃眼时间飞快,等到高翼回过神来,已经是东晋穆帝永和四年十月(公元348年年底)。就在这一年春,燕王慕容皝病死,子慕容隽继位燕王。风头正健的燕国出现权位交接,令辽东大地上所有被燕国兵锋逼得喘不过气来的部族齐齐松了口气。背地里也不知道举行了多少宴会庆祝。
慕容隽一直与慕容霸不合,慕容霸是慕容恪之弟,当年征伐高句丽时,慕容霸是先锋,年十三岁,慕容恪是统帅,时年十五岁。当慕容隽做了燕王后,首先收拾的就是勇冠三军的慕容霸。
恰巧慕容霸游猎时坠马摔断了牙齿,慕容隽就逼他改名为慕容垂夬(音“缺”),后来,有谶文说名“垂夬”者将王天下,慕容隽用命令他去“夬”,自此,慕容霸变成了慕容垂。
同年,大和尚佛图澄在建造完他平生第893座寺庙后,卒于邺宫寺。据说其享年117岁,但那时还没有出生证,所以,这个年龄没有任何证明也无法考据。他死后不久,石赵太子石宣杀其兄弟石韬,石虎大怒,酷刑虐杀石宣。
中原大地,就此越来越血腥,不仅异族相杀,同族相杀,而且开始了父杀子,子杀父,人相食。
第一卷 杀戮时代 第0023章 刀剑结算
当初佛图澄被石赵天王石虎邀请至邺城传法时,石虎以师礼待之,并称呼其为“大和尚”,自此,“和尚”一词诞生。佛图澄病逝后,徒弟僧朗号召力不强,僧侣建筑队开始星散,曾参与建造红螺寺双浮屠塔的建筑好手,被乔装改扮秘密抵达邺城的康浮图挖走。而后,这些人在三山成立了一个建筑队,专门承包三山一地的建筑工程。
在高翼的干预下,这些人的建筑风格也逐渐改变。初期,他们放弃了不适应北方的飞檐结构,将檐角造的斜平下垂,以便屋顶的积雪能够在融化的过程中自动下落——这一变化竟然与后来出现的“日韩式”建筑风格完全一致,不能不说,高翼的出现加快了历史的演化。
一只蝴蝶扇动翅膀,它究竟改变了什么?
高翼对这段历史不清楚,他无从知道历史是否与过去不同,他只知道这群建筑大师的到来,填补了由于康恭明远赴新罗而带来的空白,在他们的参与下,南岭关石堡迅速完工。而后,这支建筑队赶赴牧羊城(旅顺),在牧羊城渤海黄海两海交接处、风浪最大的铁山修建一座半是灯塔半是防御石堡的塔楼。
经过南岭关的建设,这些人的建筑风格继续演化,他们抛弃了适于攀登而不适合作为防御设施出现的檐角,改为直井式圆形风格的要塞式建筑。这一变化竟然与同时期的罗马式建筑风格极其相似,高翼不清楚这是自然的演化,还是自己那份外观草图对演变进行干预的结果。
南岭关的完工,让高翼终于在乱世里获得了一个安全的立脚之处,并一举将整个半岛的狭尖——包括原牧羊城、三山城两大良港的数百平方公里土地纳入怀中。安全状况的改善使辽东星散的汉民纷纷来归,领民人数在年底突破了两万人。
在这一年秋末,日本景行天皇授命日本武尊(倭建命)进行第二次熊袭征讨。这次征讨占据了大和国大部分兵力,日本无力再支援对新罗的入侵,在高句丽大军屠杀之下,入侵新罗的倭军孑遗不留。同年,新罗王昔基临去世,昔奈解的孙子昔讫解即位。此后,景行天皇意图先平定日本列岛,而后再入侵中国大陆,遂与新罗交聘和好。半岛战事就此平息,高句丽得胜回军。
五胡十六国发生的事情要一一记叙,每一年所发生的事情都足够写一本书。但限于当时的信息传播手段有限,高翼也不可能知道所有国家发生的事,他只能了解与自己有紧密关系的邻国发生的事。
这一年,三山的船队往返于高句丽、新罗与百济之间,新罗与百济两国答应给的商业自治镇一一兑现,三山用货物换回了朝鲜半岛大量的粮食、绢绸等生活用品。
公元348年底,日本倭军彻底剿灭,但朝鲜半岛南段已被祸害的一塌糊涂,连粮食都不能自给,更不要说答应高句丽的兵粮。
由此,三山地区开始向新罗、百济、高句丽反向输出粮草。而后,高句丽无暇再在九公主、宇文公主问题上与高翼纠缠,通过高卉斡旋,双方迅速签订了通商协议,结束了争执。
贸易的发展必然带来货币制度的发展,由于连年动乱导致中国货币缺乏,币制紊乱。当时,整个中国都以布帛作为货币,连东晋皇帝司马睿给祖逖(就是闻鸡起舞的那位)北伐的经费都是“布三千匹”。由于货物价值不一,布帛几经撕取后不堪使用,史书曾记载:当时甘肃、陕北地区甚至采用古罗马金币作为货币使用(沿丝绸之路,当地曾出土了大量罗马金币,证实了这段记载),而他也深为以货易货交易深感不便,于是就萌发了自己造币的想法。
“三公主,你说我们造什么币好呢?”高翼托着下巴心事重重地问,他采用这种姿势已整整一上午,还没想出一个主意,故而不得不询问最近不太关心政事的宇文昭。
“全凭郎君做主”,宇文昭不负责任地回答,手里翻动着一封信件,唠叨:“小卉来信说她父王催她嫁人了,哈哈……嗯,她还说,你上次卖给他们的那个什么东西——对了,叫辣椒——宫里已经用完了,她想吃,他父王也想要……
另外,你教给她的腌菜手法她已经传给宫里人,她说要谢谢你,因为这样一来,族人冬天里就有菜吃了,但腌菜需要大量的辣椒,她父王希望你多卖些……信里还说:冬天快到了,乐浪的冬天寒冷无比,还没有什么好东西吃,所以她想来我们这里玩几天……”
经过初始的试探之后,高翼发觉高句丽没有在他诱拐高卉一事上表现出敌意。当铁山码头与冬音忽码头建成,两地的“汉商居住专区”也没费什么波折便如期完工,三山地区的各类商品大量售往高句丽,高翼便不愿在自己与高句丽的关系上留下阴影,他不顾高卉的反对,毅然把这位九公主送回家。
当双方交接这位九公主高卉时,高句丽王不知动了什么心思,竟出动所有的水军舰船出海扬威。不过,高翼用了一个春夏秋的时间只造了两艘船,可以想象这两艘船的巨大无朋。这是两艘中型纵帆船,被命名为驰锐号和追锋号,它可以逆风行驶,载重量达200吨左右,每船可承载300名士兵。
这样的大船即使到了明代也是巨型船。双方交换人质时,高句丽王一见这种高出其座舟数倍的巨舰,顿时打消了当场动武的念头。而后,贸易形势的发展令高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