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胡烽火录
高翼狠狠一马鞭抽在宇文兵身上:“混蛋,什么晋民,什么宇文族人。都是汉民,都是国民,再有这样的言辞,信不信我抽死你。”
其实,自从重钉马蹄铁发明,三山地区多采用马力耕作,汉民们也开始习惯骑马代步,但毕竟他们与从小到大在马背上生活的鲜卑人不同。别说他们,即使高翼在刚才的全速奔驰中,也险险掌握不了平衡,而这种平衡感是再完善的马具也补偿不了的。
通过这次战斗洗礼,高翼也明白自己军队的差异,不过,他绝不容许宇文兵说出破坏军队团结的话,所以,他用皮鞭打断了对方。这是他第一次这么严厉地对待部下。盛怒之下顾不得考虑太多,等鞭子落下,他隐隐有点后悔——这是不是太暴虐了?
实际上,高翼的皮鞭抽在金属板甲上,响声虽大,力却不能透甲。这一皮鞭对宇文兵的侮辱效果超过疼痛。奇怪的是,宇文兵对此甘之若饴。他顺着皮鞭的落势,乖巧地跪在地上,叩首称:“王,卑将失言,卑将知错,请王息怒。”
高翼侧目望了宇文兵半晌,想不出他为何如此恭顺的原因,正想着,忽觉底下宇文兵抖得厉害,他哑然一笑说:“好了,我已经惩罚过你了,岂会罚上加罚,你起来,以后不要说什么‘卑将’,我虽称王,却不愿称孤道寡,今后,百姓臣民间称呼都有‘你、我、在下、小民’等等即可。”
宇文兵连忙嘟地磕了个头,惶惶地爬起来,去招集人手打扫战场。
国民的称呼类似于石勒创立的“国人”称呼。石勒建立赵国政权时,认为“胡人”这一称呼带有侮辱性,所以禁止汉人称呼胡人为“胡人”,而要他们称“国人”,谁敢称胡人就算犯法。同时,他还把所有带“胡”字的名称都改了一遍。比如:胡瓜改叫黄瓜;胡饼改称“饼子”、“馒头”;胡床改叫板凳等等。
石勒因为在胡人中首先重用汉奸(汉儒),而被称为十六国时代“民族大融合的先锋”。他规定羯人可以仗势横行抢掠汉人,即使抢掠了汉族世族也可赦为无罪。石勒的参军樊坦是个汉人,石勒招他进宫面见,结果却看到他穿着一身破烂不堪的衣服。石勒吃惊的问道:“樊参军何以穷到这地步!”樊坦生性诚实,于是就十分直率的答道:“刚遇上一伙胡人,我身上的东西都给抢得差不多了。”
樊坦说完,忽然想起了禁止称“胡人”的禁令,吓得赶紧向石勒叩头请罪。石勒大笑后免了他的罪。这被专家们认为是民族大融合的光辉事迹。
高翼宣布三山百姓可自称“国民”后,许多人不了解国民与国人的区别,由于在三山地区,胡汉相处还算融洽,故而大多数人以为“国民”的称呼是为了减少民族矛盾。高翼深知此时民智未开,解释也没用。但他得空就向手下灌输“国民”观念,倒也不在意对方一是能否觉悟。
似乎,刚才宇文兵的反应,不像是觉悟的样子。
甩了甩头,高翼把思绪集中到了眼前。
盖马大山属于胡人的称呼,在西汉时哪个地方曾叫平郭县,管辖三山村。明代设立盖州卫,后称盖平,清称盖县,素有“东产柞蚕,西产鱼盐,南产苹果,北产棉花”之称。同时,它也是龙城外围的第一道屏障,这也是高翼一听到对方是来自盖马大山(指盖县附近的步云山,海拔超千米),就立刻下令攻击的原因。能在野战中消灭盖马大山的抵抗力量,高翼也顾不得慕容鲜卑是否翻脸。
不过,虽然口头上高翼决不承认他惧怕慕容鲜卑的报复,行动上他却呈现出另一番景象——宇文兵带领的三山骑兵尚未完全完成搜索工作,高翼便乘夜急急忙忙退回南岭关老巢。等天一亮,他又急令宇文兵迅速撤回,沿途将敌军士兵的尸体以及带不走的战马尸骸全抛入海中,彻底清除大战痕迹。
做完了这一切,高翼又在南岭关上停了两天,并让探马改变装束,徘徊在战场左右,等待慕容鲜卑的反应。
第一天,盖马大山的驻军似乎毫无所觉;第二天,盖马大山派出十余起探马四处查看,三山的探马奉令回缩,躲避对方的探查;第三天清晨,盖马大山侦骑大出,四处搜寻这支队伍的下落。
高翼站在南岭关石堡上,倾听着探马的报告,若有所思地踱了几步,自言自语:“瞒得住么?——瞒不住!周围的部落都已知道我们在四处巡视,只要慕容军向周围部落一打听,就会知道我们的存在,用脚后跟也能猜到与他们交战的是我们。
那么,他们会有什么反应呢?暴跳如雷,出兵报复……也许。”
宇文兵正站在高翼身边,听到他自言自语,禁不住插话说:“王,我们过去在部落里,几乎是无日不战,吞并周围的小部落那是常事,要是慕容燕国丢了1000骑兵,都要动用倾国之力报复,那燕国早就不存在了。”
高翼责怪地瞥了他一眼:“你懂什么!盖马大山西侧一马平川,东侧山势连绵,位于狭窄的海滨通道咽喉,我们要向辽河平原扩张,盖马大山我们第一个目标。慕容恪是什么人?天纵奇才也。牧民出身的他虽不知道海防的奥妙,但他却有如神助似地在盖马大山布下一支驻军。
这支驻军人虽少,我料他必定是精兵。刚开始时,我只想顺手拔掉这颗毒牙,但现在冷静下来,又担心慕容恪警觉起来,即使他不出兵报复,万一他在盖马大山加派人手,我们的处境就危险了。”
宇文兵哑口无言,高翼沉思片刻,一咬牙,道:“罢罢罢,既已做下,就别后悔。索性把声势弄大点,让燕国投鼠忌器,命令:立刻派出传令兵,通知曾与我们交往的部族前往巍霸山城,我要重修山城,作为三山与外部的交易市场。告诉各部族,谁建设,谁拥有!
传令:令高雄带水军前进到长兴岛,利用那里的天然港资源建设一个锚地,我要把声势造大……”
说曹操,曹操到。高翼正说到水军,一名士兵领着高雄急匆匆上了堡关。
“高雄,你来得正好,我正要传令,让水军前行到长兴岛……”
高雄潦草地施了一个礼,打断高翼的话:“大王,水军出事了。主母命我急告大王,请大王立即回港,主持家……国务。”
水军出事?
高翼顿时无语。
眼看着慕容鲜卑将对他歼灭1000骑兵的事做出反应,水军怎么出事了?水军会出什么事?
三山的船只虽然少,但这时代,若论水军的强悍,战船吨位的庞大,三山可以说一时无两,谁敢在老虎头上找虱子?谁又能惹动三山水军这个庞然大物?
“时代变了,我以为只有我才是一个唐吉坷德,没想到这世界还有一个挑战大风车的人。谁?谁敢动我的水师?水军出了什么事?”高翼怒急,反而平静下来,他语气平静地问。
第一卷 杀戮时代 第0031章 寡不敌众
“王,是倭岛上的大和国人干的。”高雄跪在地上,惭愧的说。
宇文兵不知水军的情况,一直以来,高翼都让他带着骑兵驻扎在南岭关附近进行训练。对于水军的失败他本来插不上话,但是他刚刚跟随高翼打了场仗,以五百人迎战一千人而完胜。最后检点战果,他们只阵亡了二十余人,却割取了近千只左耳,缴获战马三百余匹,兵器军械无数。
大胜之余,当他听到水军吃了亏,也忍不住幸灾乐祸的嘿嘿而笑。
高翼诧异的想死的心都有了:“倭岛大和国?!你是说那个一群猴崽子摇旗呐喊,数百人打架也叫战争的国度?你是说那个一千年后还在使用轻飘飘的丸木弓,把人射的浑身像刺猬一样,还能活蹦乱跳的国度?你是说一个幼儿园的小朋友居然把一个络腮胡子大汉欺负了?我没有听错吧?”
幼儿园……一千年后……丸木弓,这些词高雄不懂,好在三山人早已习惯了高翼情绪激动时的胡言乱语,他深知现在高翼怒不可遏,而自己身为水军统领罪责难逃,故而面红耳赤,连连磕头表示谢罪,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怎么回事?说说看我们久经训练的水军士兵,驾驶着坚固抗风的战舰,是怎样被一群腰上别葫芦的农民打败的?”高翼冷笑连连,狰狞的问。
日本大和国现在正在进行第二次熊袭征讨,此刻战斗主要在九州岛南部进行,也就是后来被叫做熊本的地区以南,与熊袭人进行着拉锯战。
所谓熊袭人,就是指日本本土尚未学会中国字的土著人,他们靠结绳记事,所以又被称为“绳文人”。
九州岛北部就是原来曾向曹操进贡过的邪马台国,后来邪马台国被伊都国、出云国取代。日本大和国的第一次熊袭征讨,占领了九州岛北部,而北九州的人正是历次入侵新罗的主力。史书记载,新罗国就是由渡海而去的日本人建立的,其中“朴”姓的来历在史书上记载为“瓠”,并称“瓠公者,未详其族姓。本倭人,初以瓠系腰,渡海而来,故称瓠公。”
历次日本入侵朝鲜,运兵船不够,许多日本人就学习他们先辈的榜样,腰里别个瓠顺着洋流飘到朝鲜半岛上实施抢劫。所以高翼称“他们为腰上别葫芦的农民”。
高翼将水军分成三班,两班船各自以驰锐号与追锋号为旗舰,带三只改良版的鸭头舡(卡拉维尔三桅快帆船)组成分舰队,轮流出海护送商队前往高句丽与新罗。另外的数艘改良版的鸭头舡在附近海域巡逻,保护海岸线。
远洋的战舰本身也参与部分商业运输,他们主要负责运送专控专营的军械设备,回航时它们还有一个任务——通过捕鲸训练舰队的配合与海上作战技巧。
高翼曾定下了以捕鲸业带动远洋渔业的国策,一头鲸鱼身上有上百吨肉食、二十余吨蜡液,此外一头鲸鱼身上的脂肪可以做出上百万条肥皂。三山地区虽然没有建立自己的货币体系,但做惯商人的高翼明白“要想马儿跑得快,必须让马吃得好”的道理,三年里他主要精力在于着手建立三山的规则,奖罚机制更是拉不下。
捕鲸带来的丰厚利润,让高翼更是出手大方,赏赐田地、牲畜,记功,赏金记入退役金,等待退役时一并发放。种种手段使出来,令远航出勤成为水军士兵争夺的大热门。现在更加上赏赐美女,这令士兵们疯狂。
在近代这个时期,鲸鱼的数量虽然没有因数千年的过度捕捞而数目锐减,但三山以及黄海、渤海海域却不是鲸鱼的栖息地,日本才是。
每年太平洋海域的鲸鱼在春夏之间,从日本海域到新西兰海域往返迁徙,三山不在鲸鱼的迁徙路线上,偶尔有鲸鱼来到附近的海域,仅仅是追逐鱼群到那里遛遛腿。
自从新罗的韩多沙郡建立了汉商居住特区后,三山捕鲸队有了一个中途补给点,前往韩国护航的战舰每次满载而归,令三山摸清了鲸鱼的回游路线,他们的船越来越向北驶,在日本隐歧岛附近开始了大规模的捕鲸。
此次护航的是驰锐号分舰队。他们在隐歧岛附近打伤了三头成年驼峰鲸,经过一番搏斗,两头驼峰鲸已被他们捕获,拴在了船后。而个头最大的驼峰鲸挣脱了锚索,一路向南逃遁。那两艘一无所获的鸭头舡不甘空手而归,不依不饶的追逐着那头最大的驼峰鲸,直到北九州附近才将那头鲸鱼杀死,拴在了船尾。
而后疲惫不堪的船员决定进入北九州港休息,处理那头鲸鱼。为了避免误会,他们入港时通报了自己的身份。
大和国景行天皇发动熊袭征讨的时候,曾有人建议说:熊袭只是像脊背上的肉那样虚弱贫瘠的国家,根本不值得举兵讨伐。而海北有新罗国,同时更北面有像处女眼睛一样的宝国;金银财宝等眩目的资货充满于宝国的领土;只要我们到新罗和宝国走一趟,用新罗和宝国的财宝装满我们的仓库,熊袭也会自然归顺。
这番话听起来像是“垂拱而治”的理论,景行天皇却没上这个当,他还是发动了第一次熊袭征讨,占据了北九州。这里说的宝国就是指中国,而这也不是日本人第一次表达希望抢劫中国的愿望。
虽然景行天皇没有实施抢劫中国的行动,但北九州人却从此对宝国有了“人傻,钱多,好抢”的概念。得知入港的是一艘来自宝国的船,整个北九州为之疯狂。白天,这群北九州人迎接宝国大船入港时所表现的卑恭令三山士兵们陶醉,但当天夜里,那群白天口口声声要向他们学习的倭国人明火执仗的杀上船来。
寡不敌众的三山士兵为了不让倭国人缴获战船,并从中学到三山造船技术,最后的几名水军士兵将自己反锁在舱内,举火自焚。火光引来了驰锐号与另一艘鸭头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