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胡烽火录
不过,在与肃慎部族交谈后,高翼搞清了状况。此时,倭岛上已出现类似于后世武士刀形状的兵器,它被叫作“石间刀”,据说打制这样一把刀需要花十几年的工夫,反复锻打,刀成,其锋利程度当世无两。
高翼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刻对继续与倭皇纠缠失去了兴趣,他马上与肃慎人达成协议,由肃慎人提供地皮,帮高翼建一个补给基地,以方便三山捕鲸船来往,交换条件是高翼供给他们武器,让他们有能力保护这个基地,而后,他带大军匆匆登船,直扑石间国。
倭皇没有海防意识,在得知高翼在北九州烧杀抢掠后,他将各地防军都集中起来,准备给高翼一个教训,抽空青壮后的石间国,就像一个清纯的少女,羞涩地向高翼解开了衣襟。这场战斗已不是一个级别的搏杀,高翼将石间国的工匠能带走的全绑走,绑不走的则大肆屠杀。一夜之间,石间国回到了石器时代。
而后,高翼开始在石间国的领土上大肆分封,那些获得三山国民身份的人,高翼全部带回国,没获得三山身份的新罗、百济佣兵,高翼则慷慨地容许他们在这片被占领的土地上跑马圈地,愿意圈多大圈多大。
此外,高翼还好心地留下五艘鸭头舡,帮助这些人从国内运来他们的亲友,并拉来康浮图留下的一支建筑队,替他们修建城堡。最后,高翼还替他们指定了一位国王,便带领着剩下的船只满载而归。
返回三山后,高翼将三山闲置的船只全部派往石间国,一方面帮助那些佣兵运送家属,一方面带口信给他们,言明自己明年秋还会大举征伐倭国,以此稳定他们的人心。
对于高翼这种得不偿失的好心,宇文昭曾颇有微词。但高翼却不管不顾,坚持帮助这些佣兵。因为这样一来,那些经过他的培训,并在战火中成熟起来的佣兵,会继续成为他对付倭国的一把利刃。
此外,石间国还是一座宝山。那里有座银山,银矿储量占整个亚洲的百分之二十,曾经在1000多年的时间,“石间银”都是日本纯度最高的银两的代名词。在那座银山里,随便一块石头,不用提纯就是银子。它整整开挖1500年,这么漫长的时间足以让一个普通人修成神仙。
直到肃慎人提醒,高翼才想起这个在日本战国游戏中出现的宝物。这笔近在咫尺的庞大财富他当然不肯放弃,这才有了支持那些佣兵建国的念头。
历史上,新罗被灭后,也曾有新罗遗族在倭岛重建国度。但那些小国在倭人前赴后继的屠杀下,最终消失。而这些佣兵经过了血与火的杀戮,心肠以坚硬如铁,决不会做出“以德服人”,“垂拱而治”的蠢事,而他们背后还有高翼的支持,只要他们源源不断地付给高翼银矿石,这种支持就会进入良性循环,最终,高翼将与他们一起,联合绞杀倭人。
高翼抵达三山之后,首先接获得是燕国的消息。康浮图在接到高翼传递的消息后,立刻出逃至营口附近,在那里的渔村雇了一条船,偷偷返回三山。
康浮图的出逃让燕国知道三山阳奉阴违的本质,燕国立刻命令运送女奴的队伍停止前进,当时,这支队伍已到了巍霸山城。恰好附近大雪封山,队伍无法返回,只好滞留在巍霸山城。
宇文昭这时突现霸气,她命令宇文兵带兵,强行夺回了那些女奴,当然,为了不彻底激怒燕国,她还是将十张特等长弓转交给了使者。
三山汉国连续刺激燕国的行为,让慕容燕国无法忍受,虽然冬季里无法兴兵,但慕容隽也不肯放过三山,他派人冒雪传信:表示不愿再听到“宇文”的名字,并勒令宇文部族改姓。慕容隽这一诏令是想侮辱三山,并以此惩罚三山的冒犯,顺便测试三山的恭顺程度。
高翼返回时,恰好三山内部正为此争论不休。那些汉人依附于高翼而生,对宇文族是否改姓漠不关心,但宇文族内部还有不死心的人,坚持不愿改姓。最后,刚刚返回的高翼一锤定音:宇文部族全体去“宇”字,改姓为“文”。
高翼不想因为改姓这件小事,拿全三山的百姓冒险。他本以为这番改姓需通过杀戮来完成,可没想到宇文兵首先跳出来支持,而后宇文部族乖乖的表示同意。这种乖顺让高翼纳闷了许久,最后,还是宇文兵为他解除了疑惑。
“大王既然做了宇文族的铁弗(女婿),那么,三公主就应该成为‘高宇文氏’,这本来就是改姓。此外,我宇文族即使再穷,陪嫁总少不了。说起来,即便把宇文群那厮的手下算上,三公主不过才有三千余人的跟随,这点陪嫁已经够寒酸的了。大王都没不满,哪轮到他们不满的份。
至于转变部族,改换姓氏……草原部族你打过来,我打过去,今日是宇文,明日也可能是契丹,也可能是库莫奚,我们早已经习惯了,他们闹事,纯粹是吃饱了大王的饭,撑得慌。一群陪嫁的家奴,也敢冲王挥刀,翻天了?”
宇文兵这段话,等于坐实了高翼铁弗的身份,考虑到当时辽东最为强大的实力——慕容燕国也承认他铁弗的名号,高翼不再推辞,坦然地接受了这种称呼。不过,由于宇文昭(现在应该叫做‘文昭’)心情不好,故此,高翼匆匆找了个由头,连夜出关视察积翠山南麓,以回避两人间的那种尴尬气氛。
临行前,高翼检点了慕容燕国承送来的女奴,还特别一一问候了那些识字的女人。
这时代虽没有“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说法,然而知识的传承却很艰难,文盲率更是高达90%以上。为了得到这十副价值连城的宝弓,燕国全境搜罗,才找见30余名能读出整个句子的女性,剩下的人则是只识一两个字的女人。
早有所料的高翼在询问过那些女奴的学识后,挑选了20名识字最多的女性,任命她们作为王府女官,帮助他处理文案。其余那一千余名女奴,高翼则命令她们接受三山的短期培训。培训内容为骡机、缝纫机的使用。而后,他带着刚任命的女官之首赵婉冒雪出行,这就有了这段三狍的际遇。
此刻,面对着眼前这个骨瘦如柴的汉子,高翼打量了半天,嘴里低声嘟囔着什么,三狍只听到了支离破碎的片段:“……瘦了点,可能是营养……,多吃点……也许……”
三狍一身的汗渐渐凉了下来,冷风一吹冻得哆哆嗦嗦,这时,只听见高翼问:“你叫什么名字?”
“回大王的话,我叫三狍,狍子的狍,人都说我跑得快,所以给我起了这个名字。”
“没有姓吗?”
“小人没有父母,兄弟离散,也不知道自己姓什么!”
“那好吧,从今往后你就姓高,名字么,三狍太土气,就叫高羚吧,像羚羊一样善跑,就这么定了!”
不一会,士兵们渐渐完成了分解狼尸的工作,带着一堆堆狼肉与狼皮返回,火堆上的狼肉烤的正熟。三狍,不,现在应该叫高羚,与他的伙伴们畅快淋漓的饱食了一番,而后随众人熄灭篝火。
“高羚,跟上来”,高翼一声大喊,驾车的那位女人挥舞着长鞭,驱赶着狗群,拖着爬犁飞快地前奔。吃饱喝足的高羚,奋力挪动着雪靴,连跑带跳的追赶着爬犁。
远处,几缕浓烟笔直的升向天空,茫茫一片雪色中,隐隐绰绰可以看到,冒出浓烟的正是几间大屋子,爬犁飞快地向前驶去,高羚已远远落在后面,但他没有停止自己的脚步,一马当先的带着自己的同伴儿,沿着车辙,奔向那雪屋。
近了,高羚这才看清那冒出浓烟的地方是由一排营地组成,这营地没有营墙,只有一排半埋在地上的稀稀落落的木桩粗陋的将营地围了起来。木桩朝上的一面被削成尖形,斜刺向天空,似乎是为了防止骑兵袭击做出的布置。
一辆爬犁正守在门口,那些士兵见到高羚等人跑近,便挥手他们进去。
一进营地,高羚发现这里已变成了一个热火朝天的大工地。整个工地将近有一千人,他们正忙碌的修剪着巨大的木材,所有的枝杈都被他们小心的切割下来,并捆扎好,削成浑圆的整棵巨木,被他们推到海里捆成木筏,然后由远处海面上停泊的巨舰拖曳到深水中。为了抵御海水的寒冷,锯下来的木屑,在海滩上堆出数个火堆,海水中工作的人不时来火堆边烤一烤身子,高羚等人在远处看到的浓烟,正是源自于这些火堆。
一名士兵将高羚等人领到一个大房间,让他们换下了原来的衣物,驱赶他们到一个热水池里,洗干净身体,而后,他的那些同伴们换上新衣,被一人塞了把斧子,引领到工厂做工。高羚则被一名女官带回高翼身边。
一个老头正躬身向高翼汇报着什么。高羚事后才知道,这个老头是所有工匠的头目范十一。
“王,附近所有方便砍伐的硬木全砍光了,要收集更多的木料,除非走得更远,深入积翠山。不过,道路崎岖难走,木材运出不便……王,人都冻得干不成话,你看,我们是不是暂且歇歇!”
“范十一呀,我以前怎么没发现你这么爱偷懒呢”,高翼将手中的木柴仍入火堆中,说:“伐木决不能停,现在大雪难行,各族都窝在屋里越冬,我们才方便四处活动……你要明白,我们必须在开春前采集足够多的木料。燕国的目光已经盯上我们了,而我也准备好了后路——倭岛石间国,新罗韩多沙,这些都必须做船前往,开春,我们的大船必须造好,如此才能进退自如。
去,传我的令,把搜罗到的当地人武装起来,让他们带队领我们入山伐木——雪厚,伐下来的木头正好用雪犁拉到岸边。狗拉不动雪犁用马拉,用牛拉,一定要把木头拉到岸边……传令,把三山所有的闲人都运来这里,都去伐木。”
忽然间,海面上想起了号角声,这是报警的声音。高翼才要吩咐侍卫出去看看,一名士兵慌张的跑进来禀报:“王,三山派来快船报警:高句丽水军突然来到港外。因为我三山水军全随大王来到此地,故而港口空虚,传警之人报告说,高句丽人已开始登岸,码头上守卫正在与他们对峙。请大王速速回军。”
第一卷 杀戮时代 第0036章 惊慌失措
按下葫芦起了瓢,这是什么事?
范十一闻言惊慌失措。
三山码头上摆满了各种机器,众人的家眷也都安置在码头区,一旦高句丽兵乘虚而入,这里的人岂不毫无退路了吗?
那名女官赵婉听到这话,也吓得失手将薄本掉在地上,发出啪的一声响。
“慌什么”,高翼一摆手制止了手下的慌乱:“高句丽畏慕容鲜卑如虎,即便是他们真的来打我们,等他们上岸后一打听,听说我们接受了燕国的册封,也会考虑考虑后果。”
众人听到这话,渐渐平静下来。
高翼边沉思边说:“不对,高句丽不是蠢人,我们已向它展示过三山强大的水军,他们还敢从水路来攻吗?……即使这股兵马是一支偏师,如今陆路积雪很厚,步骑难行,高句丽这时出兵,还毫无接应,它疯了?”
范十一迟疑未定,那女官神色平静地问:“王的意思是:他们不是来交战的。”
高翼没有回答,反问报讯的士兵:“他们来了几艘船,大小如何?”
“十艘,一大九小,大船与我们的捕鲸船相仿。”
捕鲸船就是高翼在鸭绿江出海口造的那十艘鸭头舡,如今这些捕鲸船正是三山水军的主力船种,高句丽怎么也会造鸭头舡了?
“码头上有文昭(宇文昭)、文兵在。文昭曾差点当上高句丽太子妃,有她与高句丽周旋一番,想必会为我们争取一段时间。
范十一,你留在这儿继续伐木,我带驰锐号和追锋号回去。这里给你留二十名弓兵,五十名刀兵,时机不对,你立刻逃回船上,这里的工具不要可惜,一把火烧了。”
翊海号和拓远号就是新下水的中型纵帆船的名字。在出征倭国时,这两艘船留守三山,执行警戒。
范十一忐忑不安的接受了命令,高翼随即指挥人手登上了那两艘巨舰。高羚作为侍从,也乐颠颠的登上了那艘海中巨舰。
初次航海的高羚竟然忍受住了海浪的颠簸。下船时,高翼颇为诧异的瞥了一眼这个瘦小的汉子,不能不承认,有些人天生就是渔民,亦或者是平衡感极佳。
港口里停泊的高句丽船上,甚至连看守的人都没有留。码头上似乎很平静,但因为大部分人手都被高翼抽调去,北方沿岸伐木,所以码头上县的人影稀疏。偶尔遇到几个走动的闲人又都是才来三山不久的女子,她们是见到高翼的座舟返回,过来码头上询问自己的夫君情况。
高翼问不出所以?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