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胡烽火录
了一间房子。我本打算开春给你建一套单独的房子,但后来,人手都去建巍霸山城了。这样吧,我府中后院还有空房间,你自己选一套搬进去,好和文昭作个伴儿。”
“好呀,好呀”,高翼这番表态等于对她地位的承认,高卉顾不得羞涩,一迭声地答应着。
“那么,你也帮我做点事,府邸边有座军营本是给孩子们留下的,那些童奴迁入后,你先帮我教他们。此外,范十一学识不足,搞搞制作还行,统筹商务没有那个能力,你帮我把财部管起来。”
高翼打算在今后的三山采取唐代的三部六省式行政体系,但他由于不太了解三部六省的具体内容,规划出的三部六省又完全是个四不像。
高翼规划的三部分为户部、兵部、刑部。其中,户部(财政部)长官为政府第一官员,兼任丞相。高卉聪明伶俐,心计多且很会算账,高翼打算利用她的玲珑心搭建起户部的框架。
至于其它两部——高翼现在手头就这么几个人,用脚趾头想也知道必须用谁。等高卉四处一渲染,高翼就坐等某人自动上套,来做牛做马。
这份期待没有过太久便已落实。从制衣厂返回后的文昭,遇到了喜滋滋从高翼屋里跑出的高卉,问明了缘由之后,出于女人嫉妒心理,立刻自动请命,愿意出面管理刑部,搭建三山汉国的司法体系。
不久后,自奚族领地返回的道麟又不甘示弱,接过了兵部的组建工作。
由此,这三个人像牛马一样,陷入到繁琐的日常事务中。
国事粗定,高翼立刻开始筹划南下事宜。身为汉人,来到这世界不去看看中原正朔,怎么都说不过去。更何况,政府班子一旦架起来,所有的人便痛感识字人才的缺乏。因而当高翼提及准备南下时,那三头牛马也纷纷赞成,连连催促高翼动身。
“此时是最好的南下时机,燕国大军正在与赵国交战,即便他们速胜了,接收胜利果实也许花一个夏秋的时间”,道麟建议说:“无论如何,燕国在今年再也打不起第二场仗了,因为他没有足够的军资……嗯,快去快回,我一定看好这片地。”
“帮我带回几名商人回来”,高卉要求着,她一脸的憧憬:“最好是随口能写出一首诗,长相英俊的令人发狂的那种。”
“我需要精通刑律的小吏,多多益善。”文昭一脸的严肃。
“我需要文书,识字的越多越好”,道麟打量着在府内穿梭的那些女官,垂涎欲滴的说:“听说,江南女子水灵,所以那些文书我是男女不限,女的更好,白天帮我办公,晚上抱回家暖被,这样才能贴心。”
“宇文福走了有一个月了,我估计现在他已经抵达盛乐了。也许不久,代国的贵族就会与我们接洽。完成交易的时候,你们要警惕,防止他们用拳头结账。至于那些童子,让道麟先挑,我们要先保证军官的储备”
高翼接着交待说:“此外,燕国的反应也应该做出了,我估计他们的兵马会在近日内抵达,以威逼我们屈服,不过,来的人不会多。这是一场低烈度的冲突,我们凭险而守,应该能抵抗住。”
经过了库莫奚之役,道麟对于高翼的五百弓兵赞赏有加,数千名的骑兵冲锋被这些弓兵牢牢压制在山坡之下,伤亡惨重。此后,高翼全力训练那两百名从山林走出的野人。凭借这七百名弓兵,还有两千余名后备弓兵,道麟自信能够应付少量的燕国兵马。
“慕容恪、慕容垂都在前线,连慕容评也在与石闵对峙,慕容家的龙虎狗都不在附近,再派来的人只能是猪”,道麟腆了腆肚子,谦逊的说:“我金道麟再不济,打不过慕容家的龙虎狗,打他一只猪不成问题。这里的安全你放心,多带几个美人回来犒劳我就行。”
回过头来,他凑近高卉耳边,低声用高句丽语说:“公主,你最好盯紧他。他以前曾透露过,想看一看中原大地,而后远渡重洋,我担心他一去不回。”
文昭显然也听懂了这话,她脸色一紧,没有说话。高卉则眼珠转了转,轻描淡写的回答:“是吗?”
第一卷 杀戮时代 第0045章 起锚出航
“驰锐号和追锋号纵帆船只需要六人操作,如果再加上船长与水手长,每船需要8人”,高翼听不懂道麟的窃窃私语,自顾计算着南下的人手:“但我想在每条船上配置30人,除了武装卫士就是学徒。
道麟,把你带来的学徒分到各艘船上,等到他们学成出来,你就完成使命了。翊海号与拓远号我也带走,这四艘船货物都装半满,以免吃水过深。”
高翼继续交待:“船坞里还有两艘无畏级巨船,几天后就可下水,你们紧催着点,这两船下水后,留下的防御空白就填补起来了——水军里熟练的水手我只带走一半,剩下的用高句丽的见习船员顶替。”
长江水域江水很深,在清代末期,英国的铁甲舰都可逆流而上停泊在南京——也就是现在的晋朝都城建康。而现在,长江上游许多地方还处于为开发地带,水土流失不大,故而江水只可能比清代更深。高翼相信自己的木船也完全可驶进建康,直接接触南朝的文化经济中心。
“……我带赵婉走,听说她出身于冀州世家,后被羯胡破家,转卖到了辽东。晋人的礼节繁琐,那些规矩她多少知道点,而且除她之外,我们都没有与晋朝上层人士打交道的经验……我带走她后,阿卉刚好接过书记与财务那摊子。”
高卉听到这里,乖巧地高举双手拍了拍,像是在称赞高翼的安排。随着这阵掌声,大厅里出现了两名高句丽宫女,她们躬身向高翼施礼。
这令高翼颇为失望——原来那掌声不是赞扬,是招呼下人。
“晋人有晋人的礼节,我们也有我们的礼节(文昭附和:‘说得对’),高君,这两名宫女是我父王派来的宫中女官,她们熟悉辽东各部所有的习俗,让她们沿途伺候,但有垂询,只管问她们。”高卉俯身在地,恭敬地请示着。
“也好,三山既然自称为‘国’,也该有自己的一套外交礼节,对了,船上再带几名裁缝,我好在途中设计一套礼服……”高翼说到这儿,忽然想起什么,语声顿了顿,低头思索起来。
海盗——高翼记起晋代的海盗十分猖獗,据说不久前死去的晋朝高官石崇就是个大海盗,他靠抢劫成为巨富,这才有了石崇斗富与绿珠涌身跳楼的传说。
如果没有记错的话,不久还会爆发孙恩“起义”。海盗孙恩将纠集十万名海盗,楼船战舰千余艘,自沪渎(今上海市)入江,溯长江而上,沿途劫掠百姓,兵势直逼建康。
在此役中,淝水之战中立下不朽战功的东晋名臣谢琰及其二子均阵亡。而后,孙恩数次“起义”劫掠大陆。他忽攻浃口(今宁波甬江口),忽攻郁州(今江苏连云港外以东的海中小岛),忽攻浙江临海。
这是历史上中国大陆遭受的第一次海盗袭击事件,这一事件导致了“沪”这个地名的诞生,故而高翼记忆深刻。
十万海盗、千艘楼船战舰——如果这段记载可靠的话,高翼南下就必须防备可能的袭击。他可不想因一时疏忽,让云舟变成海盗的座舰,自己变成海盗的造船匠。
带多少人南下呢?——十万海盗,他把三山所有的兵马带上都不够……
此外,即使拥有驰锐号和追锋号这样大型的纵帆船,但在当时,类似驰锐号和追锋号这样的吨位,在中国南方的码头上比比皆是。靠这样两艘船南下,能对付海盗群吗?
据记载,法显和尚不久后将东行天竺取经,而后法显从海路回国。他首先搭乘狮子国(即锡兰,今斯里兰卡)大船,那艘船上载有200余人与货物。他穿越了孟加拉湾到达耶婆提国(今苏门答腊),又换乘耶婆提国商人的船,船载满货物与50天的食物与水启航驶向广州,没想到飓风把它吹向青州,在航行第70日后,他于山东崂山一带登陆。
这段记载语焉不详,让史学家搞不清斯里兰卡与苏门答腊商人当时所用的船型,但依靠这段记载粗略计算:装满货物后,船还能搭载200余名商人及其随身货物;还有足够这200余人吃喝50天的淡水与食物……
人与货物不同,一个人躺下要占至少半平方米空间,加上活动的区域,远载一个人与运载200公斤货物所需的空间几乎相当。
以此推算,这样的船只载重量应该在300吨至500吨。而这样的载货量与翊海号也有一比。所以此次南下晋朝,只有利用四艘纵帆船的快速,才能摆脱追兵。
“决定了,我们船带56人,也会就是,除16名操船人员外,每舰各配40名武装人员。回航时,除人才外,我还要带回各类金属、棉花种子,我们与晋人交易的货物就是彩布、食盐,嗯,再加上少量兵器铠甲……”
其实,高翼现在最想得到的是棉花种子。北地寒冷,据说拓跋代国的亡国,就因为其20万主力大军在寒冷中非战斗减员严重,致使符坚轻松获胜。所以要想兴旺三山,必须让百姓有办法在冰天雪地里生存。但高翼不知道,现在的棉花,在中原仅仅是一种观赏花卉存在。
古代著名的阿拉伯旅行家苏莱曼在他的《苏莱曼游记》中记述他所见的情形:他见到的棉花还是栽培在贵族花园里被作为“花”来观赏的。四百年后的唐代编撰的《梁书》记载:高昌有“草,实如茧,茧中丝如细纩,名为白叠子。”由此可见,现今纺织工业的重要原料棉花,最初是被人当作花、草一类的东西看待的。即使在云南、广西、海南岛、新疆等地偶有人用棉花织布,那也不是主流。
高翼刚才谈起棉花,眼前众人还不知道这种植物存在,好在大家早已习惯了他的胡言乱语,故而对那些新词选择了忽视的态度。
“盐,恐怕卖不出去”,道麟给高翼泼冷水:“据我所知,中原一直在实行盐铁专卖,这笔税收是官府的一大进项,你拉着盐去,恐怕还会拉着回来。”
“但无论如何,我们也要打开盐的销售渠道”,高翼坚决地说:“如果这条商路打开,盐田将成为我们最大的进项——它需要劳力不多,筛水晒盐全*风车,利润又丰厚,而且还是日常消耗品,不用担心市场饱和。
重要的是,它还不是战略物资,煮海为田大量销售对我们没有危害,所以,哪怕行贿的钱选像流水一样泼出去,我们也要打开南方盐市。
对了,那个鲸骨做成的遮阳伞也带上——范十一搞得什么鬼,我们三山小国,生存还成问题,发明什么帝王伞。大号的带上,当贡品送给皇帝,小号的用来行贿,折现换点实用的……
可惜这是春天,如果再加上点稀罕水果、蔬菜等等……对了,我们向晋穆帝纳贡称臣后,南下的商路就打通了。来,把我们新制的那些银币也带上,让那些商人们了解一下我们的货币体制。”
**********************************
数日后,一切安置妥当,高翼带着四艘大船起锚出航,队伍里还有三艘捕鲸小船。考虑到巨船*岸不易,此外,建康城码头现在能否有停泊巨船的泊位也难以预料,所以高翼临时带上三艘捕鲸船。
航行数日,船队绕过山东半岛,一路向下,此时已进入了海盗最猖獗的南方水域。船员们全神戒备,瞭望塔上的瞭望手举着粗陋的瞟远镜,兴奋的望着远处的海平面搜索不停。
此前,高翼自鸭绿江拖回自己的小帆船后,便开始全力仿制望远镜。制造望远镜的玻璃其制作过程很麻烦。故而他一开始便把制作透镜的材料瞄准了水晶。
百济、新罗地区有世界上数得着的高品位紫晶矿。韩国水晶在后世可以与巴西水晶叫板。高翼用三山的货物从百济、新罗换回大块的紫晶,采用分步切割的方法,将纯净无瑕的紫晶块从晶石矿中切割出来,又设计了一个凹轮将紫晶逐步打磨成凸透镜,装在黄铜制成的筒臂里,最原始的瞟远镜便诞生了。
由于百济、新罗水晶开采的技艺不高,大块的水晶矿石出产量不多,其中再寻找到毫无瑕疵的水晶块体更难。此外,当时铜还是当时的主要货币,故此,这件黄铜的瞟远镜价值巨万。各船除了船长外,船上只有瞭望哨手能有幸使用这种昂贵的器物,这让那些哨手成了全船水手羡慕的对象,也因此,哨手一上岗就兴奋的瞅个不停。
凌晨,高翼在甲板上进行例行检查,甲板上,几名水手排成一排,齐头并进向前推着棕刷,洗刷着甲板。高翼时不时地侧身回避,水军统领高雄则亦步亦趋地跟在高翼身后。
打从水军建立起,高翼便将利用自己的《船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