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胡烽火录
辈皇钡夭嗌砘乇埽沉旄咝墼蛞嗖揭嗲鞯馗诟咭砩砗蟆!?br /> 打从水军建立起,高翼便将利用自己的《船舶操作手册》,制定了完善的操作手令。将整个操船技艺分解成一个接一个的连续步骤,以此培训水手。当第一批水手培训完后,这些人又带起了新学员,操作流程就这样一个传一个固定下来。高翼边巡视中,不时还揪出几名水手,抽检他们背诵操作步骤。
“知道为什么要每天刷两遍甲板吗?”高翼头也不回地问身后的高雄。
“知道”,高雄躬身回答:“第一要养成士兵们的组织性纪律性;第二:海上漂泊太久,水手们闲得没事就容易殴斗,必须给他们找点事,让他们没时间打架;第三:出海过久,容易发生海上瘟疫,保持船只的清洁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
“很好,做船长的不仅要知道执行条令,还要知道为什么必须执行条令。船员们习惯了遵守操作流程,他们就有了组织性纪律性和团队感。具备了这些素质,即使他们走下船来,也仍然是好士兵,好国民。”
从船头走到船尾,高翼满意地看到,整艘船就像一台精密的仪器,良好地运转着。测量船速的水手不停的从船头走到船尾,再从船尾走回船头。执行军官站在高高的船台上,背着手扫视着甲板上忙碌的士兵。操帆手在风帆上上下忙碌着,不时地根据风向调整着风帆。
看到船上井然有序,高翼满意的点点头,向高雄敬了个新式海军礼(解放军礼),说:“好了,我检查完毕,按照条令,这艘舰上舰长职权最大,去指挥你的船吧。我四处转转。”
高雄回了个礼,目送着高翼走向船头,这才转身登上船台。
翊海号与拓远号还是新船,船员们还在磨合期间,目前整个船队还没有发挥最大船速。不过,船行的慢也有慢速的好处,它会格外稳,也格外适合欣赏风景。缴卸了指挥责任后,高翼踱到船边,享受这难得的闲适。
“左舷35度发现一艘小船”,瞭望塔上,瞭望手兴奋的高喊,他终于用那付价值昂贵的瞟远镜发现了海上目标,因此激动的语声颤抖。
船台上,高雄立刻举起了瞟远镜朝瞭望手所说的方向观察。甲板上的水手闻声停下了手中的工作,也向那个方向的大海尽头望去。执星军官迈前一步,厉声叱喝道:“各守岗位,该干啥干啥。”
船上的人像一只突然停顿的钟表一般,稍稍一顿,又继续摆动起来。水手们经执星官的喝斥后,恢复了正常秩序。
由于瞟远镜是采用紫晶石制成,为了适应晶块的大小,各个瞟远镜都因晶石而异,做作的大大小小不一。高雄手中的瞟远镜虽是全船放大倍数最高的,但瞭望手站在高处,手持名列全船第二的瞟远镜,按他指点的方向,高雄瞅了半天没发现任何目标。
“建议转舵”,高翼不知不觉中来到船台,低声向高雄建议。
第一卷 杀戮时代 第0046章 冒险之旅
按照条令,即使身为舰队司令的高翼要登上指挥台,也需先进行申报。但也许刚才高雄过于专注,竟没有听到任何申报声。此刻,他瞥一眼执星军官,只见执星官微微点头,示意他确实做出了登台允许。
高雄啪的一声,并脚立正,敬礼:“王,是否允许我移交指挥权?”
“我允许”,高翼迈前一步。
两人相互敬礼后,高翼接过象征指挥权的瞟远镜,随意地望了望,他说:“发出询问,让瞭望手再度确认目标。”
瞭望手随即发出确认的声音。
高翼下令:“全船转舵,左舷30度,挂三角旗帆,全速前进。传令瞭望手,注意搜索,确认目标周围是否还有其他船只。”
所谓三角旗帆,就是为了增加风帆的受风面,而在风帆两侧临时再加挂两副三角型的帆布,不用时还可把三角帆摘下,所以称为旗帆。
船队轻巧的在海面上画出一个大圆弧,挂上三角旗帆后,船速陡然加快。直奔瞭望手指出的目标而去。不久,瞭望手看到的目标出现在海平面上。高翼举起瞟远镜,细细观察。
这似乎是一艘被风暴摧毁的船。帆已破、桅已倒、甲板多有损坏,船只半沉半浮,倾斜的漂在海面上。
高翼看了许久,看不清船上有丝毫生命气息。他随手将瞟远镜递给高雄,并向高雄解释刚才的命令:“我们这次出航就是为了熟悉新舰,南行的目的就是网罗人才。这些出海的人敢于驾一艘小舟远航,船上或许有我们需要的人才,比如造船匠、水手、识字的先生。”
高翼随之发出一声慨叹,补充说:“完全无知的人,完全不知变通的人,没有胆量感驾着小船漂向未知的大海,所以,船上的任何幸存者正是我们需要的。以后遇到这样的事不用请示,直接靠上去打捞,这是海上惯常的相互救助风俗……让水手们顺便练习驾船转舵,让士兵们练习海上警戒与救援。”
说到这里,高翼忽然想起了那位著名的海盗孙恩。记忆中不记得他是怎样出生,而他四度纠集十万海盗、楼船战舰千艘攻打大陆。这十万海盗以何处为基地方,也是一个历史之谜。据高翼所知,附近能够容纳十万海盗生活的大岛惟有台湾岛和海南岛,但后世的考古学已经确认,孙恩并不是以台湾岛和海南岛为基地。
历史同样没有记述:那十万海盗覆灭之后,十万海盗的家眷到了何处,她们是怎么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的?
也许,那位孙恩现在正像他一样,躲在某处休生养息,默默发展势力。
这个岛也许是琉球群岛。
不过,高翼也知道这番猜测没有考古证据支持。
据说,自山东半岛有一股海流流向琉球群岛,只要出海时机合适,不用风帆顺着洋流飘荡,船上的人就会飘到琉球群岛。而琉球群岛上,目前正有一群跨海而去的汉民组建了琉球国。四百年后,他们在唐代归附中原,并澄清了他们的来历。
“也许,向琉球群岛贩运武器,并唆使他们进攻倭岛,是一个好买卖”,高翼默默思考。
大海上除了水就是水,没有参照物,即使再高的船速,船上的人也感觉不到。因而,船队驶近那艘浮舟的过程是个极度缓慢、极度无聊的等待过程。此时,瞭望手犹在桅杆上紧张地搜寻四周,高翼则在难耐的等待中盘算着琉球,并胡思乱想起来。
“谁说中华民族不是航海民族,聚集十万海盗,这得多少人前赴后继的渡海而去,十丁抽一的军民比例,那也是百万人口的民族大迁移,如果再加上渡海过程中的十船存一,那该有多少人前仆后继地从中原出逃?
可是,在民族危亡的时候,这几百万人怎么就宁愿投向茫茫无尽的未知大海,也不愿起而反抗呢?”高翼暗自琢磨。
可他忘了,自己也正做着迁移美洲的打算。
“十万海盗逆江而上攻打建康,这样的‘农民起义’,要给沿海的生产力造成多大伤害?在民族危亡的时候,他们为什么不去攻击毫无海防能力的胡人政权,反而再三再四地想削弱汉人政权呢?
如此状况下,该用多大的诱惑才能使他们调转攻击方向,转攻倭奴倭岛?
等等,不对,这个数据有点不对头。如果真有十万海盗,每人每天按最低消耗配给5公斤水,光饮用的淡水每天就需50万公斤,每天50万公斤淡水啊,他们该乘多大的船渡海?又是从多么巨大的泉眼里,每天汲取50万公斤淡水呢?
诺曼底登陆中,盟军投入作战军舰约5300艘,登陆舰艇4126艘,运输船5000余艘,除去空降登陆的人员外,盟军第一波运上去的登陆士兵也不过十万出头,孙恩也能一次运送十万战士?古代的诺曼底登陆?……
嗨嗨,又叫史书给骗了。”
水手们传递着一连串数据,执星军官迈前一步,报告:“王,船速19节,三炷香功夫接近目标,是否需要船员做跳船准备,请大王示下。”
高翼收起了飘忽不定的心思,回答:“当然,命令全船戒备,水手准备跳船。”
没有十万海盗,高翼大可在这片海域好好巡逻一番,即操练了水手,又会捡上许多不愿做奴隶的汉民——还都是些有一技之长的,敢于冒险的汉民。
三山港至沪犊(今上海附近)全程六百七十二海里,这是按照需中途停靠青州不其港(今青岛港)而走的折线路程计算的。按船队平均14节的航速计算,需航行44。8小时。
古代定位设备不完善,为了防止夜间偏离航向,船舶需下锚停泊。故而每天只有12小时航行时间,高翼虽然仿制出了罗盘与六分仪,但他的水手尚不能熟练操作,所以他也不敢冒险,夜间照常要求下锚停泊。
如此综合计算,船队航行到长江口需四天时间。
这四天用来锻炼水手远远不够。因为远航船长必须掌握三角函数知识,才能读懂海图,并准确测算自己船只所在位置。而教会一个人掌握三角函数,至少需要八年时间学习基础数学。
一直以来,三山新航路的开设都靠高翼亲力亲为。每有新航路,他总是带着水手跑一遍,让水手们在亲手操作中死记硬背住新航路上的数据。但高翼事情繁多,走完这趟海程后,他或许再也没时间亲自带队跑船,所以让那些水手熟悉这条航线,就显得极为迫切。
这条航线,今后将是三山的生命线。
想到这儿,高翼转身吩咐高雄:“三山国小,但一年前我国所产的货物已塞满了高句丽新罗百济三国的仓库,以我一个万人之国供给三个百万人之国,这是我国的莫大荣耀。
然而,辽东毕竟人少地多,现在,三国财力已穷,若是我们继续下去,则三国民生凋敝,久之必生事端。但是,我们还要发展,不能以现状为满足,所以我们必须要稳定周围的盟友,开拓新的市场。
晋人人口众多,世家大族传承百余年,财产丰厚,只有他们才能完全吸纳我们的货物。所以,这条航路会是我们今后的主要航线。你指挥船队沿海岸线来回走,熟悉地形熟悉操船。嘿嘿,另外,也要让这里的海盗熟悉一下我们的战旗。
路上,但凡遇上出海的舢板,就把船靠上去,把船员全俘虏了关入底舱,准备带回三山,哈哈哈,出来一趟不易,哪有这么好的机会,抓捕这些熟练水手……”
高雄附和地笑着,嗓门响亮地答应下来。
高雄来自于道麟赠送的那200名汉军士兵,高翼最初教授那些汉军士兵的就是操船,闲暇时间则用来学习汉字——那种高翼所熟悉的简化汉字。高雄性格坚韧,别人达不到高翼每日识三字的要求,唯独他在训练、劳累了一天之后,强拉着数名同伴随他学字。数月之后高翼回到三山,别人还在鞭笞与惩罚之下学习文化,背诵条令。唯独他与当初同学的伙伴得以轻松过关。
而后,高雄被选为汉军统领。道麟来之后,他又被转封为水军都统。当初身为奴隶的他现在已经认识2000多个汉字,熟背陆军、水军条列。去年冬,更是在高翼的指派下,娶上了一个识文断字的妻子。如今他的妻子杜菽正在高翼府中担任女硕士(女官)。
身受莫大的恩宠,言语不多的高雄早已暗下决心,唯肝脑涂地以报主君的恩情,所以他对高翼的话虽不理解,但还是唯唯而诺。
水手们已跳上了那个覆舟,前后甲板搜索后,几名水手钻入舱中。
“发现幸存者……还有一口气”,舱口守卫的水手向后传递着舱内的信息。
高翼主持三山以后,给这个时代带来许多新词,什么“幸存者”、“信息”、“市场”等等,都出自高翼之口。
随着高翼的威望越来越高,三山已形成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能与高翼有日常接触,经常拿高翼那里听到的新词与他人炫耀。而三山水军作为最早追随高翼的士兵,更是满口新词,连舱口的小兵也知道用“幸存者”来形容舱内的濒死者,听到这里,高雄与执星官会心地一笑。
“放下绳网,传令士兵小心挪动”,高翼发出号令。
一会功夫,船上的幸存者被一一移送翊海号坐舟。
幸存者有16名,十四男两女,都已经陷入昏迷垂危状态。其中,数名男子骨骼粗大,褐衣短裤,显然是些幸存的水手。高翼目光没有在他们身上留连,一扫之下,注意到他们当中最显眼的两名男性幸存者。
大袖翩翩的衫子充满飘逸气味;层层叠叠的深衣下长至膝,用素色的绸带系束,衣上还绘有精美华丽的纹样。
弯曲高耸的卷梁冠是竹木做成,看上去颇有古意。这种冠帽高翼以前在电视里看过,它又被称为武侯?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