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胡烽火录
抗剑┡葡碌闹醒爰ㄗ罴坏萌私补剑岳级陨倘思溲怪啤K栽诨瞥谘劾铮艽τ肷倘私煌男形⒉还獠省!?br /> 但他哪里知道,瓷器就是china(景德镇古称昌南,英文“CHINA”是由昌南转译而来)。中国的国名由周处开始得以确定,这是对我中华民族莫大的贡献。
原来,周处在不经意之间,也创造了历史。
不过,赵玉毕竟是赵慨的亲骨肉,恰好赵慨听说黄朝宗准备出海求生,便出于报答的目的将赵玉支给黄朝宗,以便他的队伍将来到了海外,能有一技之长可以谋生……
高翼不知道,自己不经意间改变了一段历史。历史上,中国的玻璃技术虽然落后,但一直绵延不绝,墓葬品层出不穷。至东晋中期,中国本土突然不再有玻璃制品出现。有人猜测,当时战乱纷纷,掌握这种技术的人或在战乱中被杀,或远赴海外求生。而赵玉正是这个关键人物,他掌握着当时玻璃制作的最先进技术,本该消失于大海的波涛之下,却被高翼救了上来。
“烧瓷的赵玉也在!很好很好”,高翼笑眯眯地看着黄朝宗,像狼外婆正看着小红帽,看得黄朝宗毛骨悚然:“买一还赠一,这趟打捞做得很划算……你们不是想远赴海外么?不要走了,我就是从海外来的。眼前我正打算去晋庭朝贡,你们跟我跑一趟建康,然后随我回家,哈哈哈哈……”
黄朝宗与高翼谈论了半天自己的师公,高翼每每插嘴,总是搔到了他的痒处,此时此刻,他船已沉、身被俘,走投无路,遂再无犹豫,慨然回答:“如此,今后朝宗便奉你为主。”
“不只是你,你的同伴我也要了”,高翼兴奋地直搓手:“我暂时任命你为步军都尉,等回去后再给你安排具体工作,那位赵玉……高羚,把黄大人的伙伴从底舱提出来,安置在客舱,把那位赵玉给我叫来,我要问问他。”
乘高羚下舱去唤赵玉的功夫,高翼忽然想起一事,又问:“对了,你刚说未能学全师公的武技……我曾向高句丽的巡江都督道麟学过剑技,他说自己学的剑招也不全。可我看你的剑技,翻来覆去就那么几招,难道你师公会的剑招很多么?”
黄朝宗扭捏了一下,尴尬地回答:“周师公学如渊海,我等弟子万难望其项背……听师傅说,师公曾谈起过一种功法,它能发掘出人体潜力,令人能做到排山倒海万人敌。可惜我师傅追随师公日短,未能学会这种功法。恰才我与主公相持,力不能及,忽然想起师傅的话,故而有感而发。”
功法?万人敌——高翼斜眼看着黄朝宗,心内暗想:“这说的不会是内功吧。”
中国内功应该诞生于1932年,它的“发明”人叫做李寿民。李寿民还有一个笔名叫“还珠楼主”,他与张恨水等人都是民国初年鸳鸯蝴蝶派小说的领军人物。
李寿民的代表作是《蜀山剑侠传》,但他最为著名的成就是开创了“武侠小说”这一文学体裁,将古代传说中的神话、志怪、剑仙、武侠融合于一体,创作出繁盛的武侠小说,开一代先河。
李寿民是在《青城十九侠》中首先提到“内功”的,而后,他在《武当七女》、《长眉真人传》等书中将“内功”“学说”进一步完善。并在书中提出武当派是“内家功夫”、少林派是“外家功夫”的“学说”。解放后,李寿民改名李红,并于1956年开始,奉上级指示在报纸上对自己创作的“封资修大毒草”,做出深刻的自我批判。五年后,他被革命小将“批判”致死。
在李寿民接受批斗的同时,港台作家金庸等人开始接过李寿民的旗帜,深化他的内功“学说”,并开始创立各种武林门派,由此,李寿民创立的这种小说流派发展壮大,并从鸳鸯蝴蝶派中独立出来,成为后来为大陆津津乐道的“武侠小说”。
李寿民死时,武侠小说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有好事者根据那些著名武侠作家所创立的武林门派,或者他们书中设定的主角所偏好的门派,把他们封为各大门派掌门人。比如梁羽生,他在书中创立了一个天山派,并喜欢把主角或者正面人物设定为天山派弟子,故而被人称作是“天山派掌门人”。这就是后来所谓的武侠作家八大门派掌门人,十大门派,十八大门派掌门人的滥斛。
据说,有一位柳姓武侠作家,老是偏好在书中给主角喂一些古代蔬菜——比如古代西红柿(书中常被写为赤霞珠,或者朱果),或者古代茄子(昆仑紫瓜)等等,所以他在被定为某派掌门人后,又被人戏称为“野果派掌门人”,也称“古代蔬菜派掌门人”。而后,那些也偏好给书中“猪脚”猛喂古代蔬菜的作家,也都被统称为“野果派弟子”。
李寿民出生前,或者说《青城十九侠》诞生前,中国决不会有“内功”存在。在此之前的中国古代小说中从未提起过“内功”之说,所以在诞生于明初的《三国演义》里,关羽张飞没有内功。甚至连《封神演义》、《西游记》里的神仙也不会内功,那可是武当张三丰活着的时代啊!
一直到了清代,《新儿女英雄传》里的侠客也不会内功。
黄朝宗敢在晋代谈起内功,他以为俺们返回古代是为了学内功吗?真要学内功,俺不如返回1932年,找李寿民学,那位可是内功的鼻祖,什么内功不会?
高翼斜眼打量着黄朝宗,盘算着打那儿下手,方好泻自己心头之气——李寿民还出生,你就敢发明内功,不想活了?这是什么时代,齐天大圣现在都不会内功呢,哪咤三太子也不会内功呢?你就敢自称听过一种万人敌的“功法”,不打你个满脸桃花开,你是不知道,桃花为什么这样红;“内功”不能乱发明。
哦,这时候孙悟空、哪咤都还没出生呢!
记得霍元甲出生于《青城十九侠》诞生前,所以其后人曾坚决否认霍元甲会内功。李小龙虽然出生在《青城十九侠》诞生后,但他也否认自己会内功。不过,不会内功的李小龙,生前倒是把许多自称“内功深厚”的“武学名宿”打得满地找牙。
周初何人也,竟然在晋代就像发明“内功”,找死!
他是20世纪五十年代的人?不能啊,那时内功还是“大毒草”呢。
高翼围着黄朝宗转了几个圈子,心里乱琢磨周初的来历。
他生于20世纪六十年代?那时,老百姓主要精力在于大批判,谁敢说自己懂内功?
20世纪七十年代?那时,知道“内功”来历的人都已被“批斗”致死,甚至知道这个名词的都不能幸免,阶级斗争的铁扫帚横扫一切牛鬼蛇神,那个犄角旮旯会有知情者幸存?
20世纪八十年代?那时内功刚从港台传入大陆,主要由严新、少林寺住持海灯等骗子,拿去骗老革命钱的。
到了九十年代,据说会内功的人都去组织邪教了。同时期,司马南倒是开始戳穿内功骗局,但部分专家却咬定这个昔日的大毒草,今日的内功“学说”是科学,它坚决存在,否定它就是否定我们的传统——传统什么?传统“牛鬼蛇神”?
不过,自九十时代后,铝制皮带扣已不流行了。
而后呢,而后中国文学死了,我已经为它默哀过了,谁又敢探究那段时间的文学史呢!
纳闷!他怎么不说自己会魔法,那接下来高翼要问对方要个QQ号了。
周处,这个叫子隐的男人身上的秘密真多,他到底是什么人呢?
写小说的?写武侠小说的?
返回古代学内功?!俺们要不要开创一个新小说流派——武侠历史小说流派?
第一卷 杀戮时代 第0049章 匪夷所思
舱外传来阵阵脚步声,打断了高翼的思绪。不一会,一位瘦削、略显文弱的男子被高羚引进了舱室,随他进来的还有身穿礼服的赵婉。高翼回舱时曾预先通知她回避,现在,装束已毕的赵婉又来尽自己女官的职责。
“你就是赵玉?”高翼边招呼赵婉在自己的身边坐下,边询问进舱的男子。
赵玉诧异地看着装束极为怪异的赵婉,忘了回答。黄朝宗也失去了常态,盯着赵婉扭动的腰肢、摇摆的裙幅、咯咯作响的高跟鞋,看着她镇定自若地坐在高翼身边,平静地摊开纸薄,等待记录,这才回味起对方的身份
“好怪异的服饰……诲淫诲盗?……不过,倒是挺悦目”,赵玉的目光毫无顾忌地打量着赵婉,在他灼灼的目光下,赵婉神色如常,似乎毫无所觉。
“这是我国女博士的官服”,高翼向两人解释说:“我是汉国国王,但这次向晋朝朝贡称臣,我不会出面,而由女博士赵婉出任使节。”
这是高翼第一次说明出使的安排,以女子为使,这一做法既大胆又匪夷所思,舱中的赵玉与黄朝宗为这一消息震撼的近乎失语。赵婉也微微抬起眼,忽闪着长睫毛瞥了一眼高翼,而后面无表情地低头在纸上划拉着。
“你的……笔,好奇怪哟”,赵玉伸出手,指着赵婉用于书写的笔说。他原来的意图不是说笔,但考虑到直接问对方的服饰过于无礼,遂在话中央转了个弯。
黄朝宗见到赵玉眼里只有mm,完全忘了回答眼前这位大王的问话,急忙帮衬道:“他正是赵玉,商贾贱役,故而无表字。”
喘了口气,黄朝宗想起高翼刚才的话,连忙进自己臣子的责任:“大王,不可。”
他指点着赵婉的服饰,解释说:“我(晋)朝以衣饰露裤为贱,以小人与女子为贱,大王遣女子为使,还身着这等奇装异服,诲淫诲盗,一旦走上吾皇朝堂,大人们只会以为这是莫大的侮辱。若不小心,恐怕朝臣们会斩杀使节,以宣示天朝威严。”
高翼扭脸看了看赵婉,见她脸色平静,便问:“你可害怕?”
“王所命,妾遵行”,赵婉回答的语气平淡如水。而后,她随手将手中笔递给咄咄望着她的赵玉,目光低垂。
赵玉还不知道自己的后半生已落在了眼前这高大男子的手中,若是知道的话,他不会玩兴这么大,只顾反来复去摆弄着手里那支奇怪的木杆笔。
高翼故作淡然地解释道:“这种笔叫做铅笔,是用高句丽所产的石墨粉加上少许锌铅粉,再掺上粘土制成。平常写出的字还可以涂改,但如果将写字的纸浸水以后,里面的铅锌就会遇水变成蓝色,这样的字就不可涂改了(晒图笔原理)……我国还有好多新奇东西,回头让你好好摆弄一下。”
稳住了赵玉,高翼扭头向黄朝宗:“诲淫诲盗?这话我知道出处‘慢藏诲盗,冶容诲淫’——有史以来,论颠倒黑白歪曲事实,无过于此也。自己去抢劫了别人、强奸了别人,不忏悔自己的卑鄙、无耻、下流与奸恶、凶残,反而怪别人没把东西藏好,或者打扮过于漂亮,晋朝朝臣儒士们的道德体系,全无耻的如此别致嘛?
不过,我从不低估他们的无耻,所以我准备了一份厚礼,一份足以让他们动心的贡物,只要勾动他们的贪欲,我想,他们会连整个国家都出卖的。”
赵玉禁不住关心地说:“礼物太重了也不好,那帮官员看上的东西,基本上都不会掏钱买,他们抢!抢了之后还要杀人,杀人之后还要说他们杀的正义——比如你炫耀财富引起公愤啦、他们劫富济贫啦……等等。”
赵玉说的是当时晋朝自石崇沿袭下来的官场潜规则。
石崇出任荆州刺史时,他在荆州扮做强盗劫掠来往客商,有些外国的使臣或商人经过荆州地面,石崇就派部下敲榨勒索,甚至像江洋大盗一样,公开杀人劫货。靠着抢劫来的财富,石崇而后生活奢豪。
政府最高行政长官赤膊上阵直接做盗匪打劫百姓,这在当时不是罪行,石崇反而因为政绩突出而升官。他而后的豪富令官僚们艳羡不已,他们在记录这段历史时没有片言只语谴责官员作强盗的行为——因为当时的晋廷也不认为这是罪行,朝廷上上下下所有的官员都是这样做的,反带着几分嫉妒的心理记述下了石崇与皇亲国戚斗富的场面。也许,在他们心里认为,当官不为大摇大摆做强盗,干啥来?
石崇富比皇亲国戚,当然,他最后也成了皇帝抢劫的对象,赵王司马伦诛杀贾皇后家族时,顺便找了个罪名,以党附贾氏家族的罪名把石崇杀死,把他的财产美姬搬入皇宫。石崇九族尽灭,九族中包括他的300户邻居,因为,邻居也是九族之一——哪怕邻居家的小孩连话也不会说路也不会走,也从没见过这位罪邻,他也对皇帝、对国家犯下了死罪。
石崇的败亡为以后的官员提了个醒,从这以后,地方官员抢劫治下的百姓,不再赤裸裸地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